我国长期护理保险险种设计 - 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ppt
《我国长期护理保险险种设计 - 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长期护理保险险种设计 - 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3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国际年会,我国开办长期护理保险瓶颈分析及险种设计,华东师范大学 金融与统计学院,周 延,主要内容,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发展的内在动因,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发展现状,我国开办长期护理保险瓶颈分析,一、引 言,我国2006 年出台的健康保险管理办法将长期护理保险与疾病保险、医疗保险、失能收入损失保险并列为健康保险的四大险种,这是我国法律首次将护理保险作为独立险种进行界定。按照健康保险管理办法,长期护理保险(Long-term Care Insurance,LTCI)是指“以因保险合同约定的日常生活能力障碍引发护理需要为给付保险金条件,为被保险人的护理支出提供保障的保险。”,一、引
2、 言,按照联合国人口老龄化的标准,我国已于2000年全面步入老龄化社会。,我老龄人口特点:高龄化、独居化;老龄化速度快、老年人口绝对基数大;失独、失能老人不断增加。,社会竞争的压力、家庭结构的变化又使得传统家庭护理功能逐渐削弱。,护理费用逐年上涨。,一、引 言,按照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长期护理保险的市场需求理应潜力巨大,我国一些学者对长期护理保险市场需求预测的结果也在理论上印证了这一点,如朱铭来、贾清显(2009),荆涛、王靖韬、李莎(2011),魏华林、何玉东(2012)等,但实践却与理论研究相去甚远。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实践与理论的背离?如何设计长期护理保险险种才能使其成功推出并获得强大的
3、生命力?,二、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发展的内在动因,(一)人口的快速老龄化、高龄化乃长期护理保险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进入“十二五”以后,老龄化的速度进一步加快,至2012年底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14.3%。幻灯片 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逐年提高,导致我国人口呈现高龄化的特征。幻灯片 8,图1 60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图2 60以上老年人分年龄生活不能自理比例,二、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发展的内在动因,(二)家庭规模的小型化、空巢化导致对长期护理保险的需求逐步上升1、家庭规模的小型化:2011年我国户均人口数已从建国初期的4.33
4、人减少至3.02人,上海的户均人口数更是只有2.33人;2、空巢家庭: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我国空巢家庭高达31.77%,比2000年的第五次人口普查上升了8.94%。3、“纯老家庭”的大量增加:2012年上海市纯老家庭老年人口84.60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23.03%,北京2011年户籍人口中纯老家庭人口45万,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8.2%。,图 3 全国与上海户均家庭人口数,(三)失能、失独老人的大幅攀升彰显建立长期护理保险的迫切性,至2010 年底城乡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人约3300万,占总体老年人口的19.0%,到2015 年,这一数字将达4000 万,比2010年增加700万人
5、2010年我国“失独”家庭已超过100万,并且还会以每年7.6万个左右递增。,二、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发展的内在动因,(四)医疗费用的逐年上涨致使亟需建立长期护理保险 据北京某五家三级综合医院的调查数据显示,老年人的平均医疗费用是普通患者的23倍,养老机构的缓慢增长也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养老的需要。以上海为例,上海市2012年共有631家养老机构,床位数105215张,比上年新增5891张,但也仅占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2.9,这使得入住专业机构获得专业护理成为一个遥远的梦想,当然,高昂的护理费用也是重要掣肘之一。,二、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发展的内在动因,三、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发展现状,2005 年台资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长期护理保险险种设计 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 我国 长期 护理 保险 险种 设计 中国 风险 管理 研究中心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41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