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08.遗传的分子基础(26P).ppt
《《遗传学》08.遗传的分子基础(26P).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遗传学》08.遗传的分子基础(26P).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八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第一节 DNA作为遗传物质的主要证据 第二节 染色体的分子结构第三节 DNA的复制小 结,本章重点:DNA作为遗传物质证据 核小体结构 真核生物DNA的复制本章难点:DNA的复制,第一节 DNA作为遗传物质的主要证据 一、间接证据 1DNA的分布 DNA聚集的地方就是遗传物质大量集中的地方。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染色体,遗传物质也主要存在于细胞核染色体;细胞质中含有DNA的细胞器也就含有遗传物质。2DNA的含量 DNA含量恒定。体细胞DNA含量是配子的2倍。二倍体加倍成多倍体,DNA含量成倍增加。,3DNA的代谢稳定 DNA分子代谢稳定,一旦合成不再分解,其它物质既有合
2、成,也有分解。4DNA对紫外线的反应紫外线可引起生物变异,其最有效的波长是260nm。细胞中DNA最容易吸收260nm波长的紫外线,引起DNA变异从而引起生物性状变异。二、直接证据 1细菌的转化,RII型,SIII型,SIII型加热杀死,进一步实验:SIII型DNARII 老鼠 死亡结论:SIII型DNA导致RII SIII型DNA是遗传物质。,RII型,加热杀死SIII,(引自石春海等,2008),2.噬菌体的侵染与繁殖,可检测出32P,不能检测出32S,进入细菌体内的是DNA。噬菌体上代传递给下代的只有DNA。,3.烟草花叶病毒的侵染和繁殖,弗兰科尔康拉特辛格尔实验:,B 株系蛋白质,A株
3、系RNA,子代TMV同于A株系,结论:RNA决定子代性状。在没有DNA的TMV中,RNA是遗传物质。,(引自石春海等,2008),第二节 染色体的分子结构,一、原核生物染色体 比较简单,通常只有一个DNA或者RNA分子。二、真核生物染色体 DNA 27 蛋白质 66 RNA 6(一)染色体结构模型,核小体:基本结构 螺线体:染色质线经过螺旋化形成中空的线状结构。外径30nm,内径10nm,螺旋间相距11nm。超螺线体:经过再螺旋化形成直径为400nm的圆筒状结构。染色体:超螺线体进一步螺旋化而成。,染色体的四级结构,DNA链,核小体,螺线体,超螺线体,染色体,DNA线 核小体,DNA线缩短7倍
4、 核小体 螺线体,缩短6倍 螺线体 超螺线体,缩短40倍 超螺线体 染色体,缩短5倍。总共:764058400倍经四级螺旋化DNA链可缩短800010000倍,与人类染色体实验结果相符。,(二)异固缩现象 同一染色体不同区域由于螺旋化程度不同导致染色深浅不一。染色浅的部位称为常染色质,染色深的部位称为异染色质。一般认为异染色质区的DNA没有遗传功能,只有常染色质区域的DNA才有遗传信息功能。,着丝粒,(引自石春海等,2008),组成型异染色质:主要是卫星DNA,构成染色体的特殊区域,如着丝粒和端部等部位。与染色体结构有关,一般无表达功能。卫星DNA:天然DNA在氯化铯密度剃度离心或均衡超速离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遗传学 08. 遗传 分子 基础 26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40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