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原子吸收与原子荧光光谱法.ppt
《第4章原子吸收与原子荧光光谱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章原子吸收与原子荧光光谱法.ppt(7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原子吸收(AAS)和原子荧光光谱法(AFS),第 4 章,本章主要内容,原子化器(火焰原子化器和石墨炉原子化器),空心阴极灯,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干扰的来源与种类,背景干扰与化学干扰的消除方法,一、什么是原子吸收光谱法(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AAS)?,基于被测元素基态原子在蒸气状态下对其原子共振辐射的吸收进行元素定量分析的方法,AAS是以被测元素的共 振线作光源,AAS是利用原子的外层 电子对辐射的共振吸收 过程,即:M M*,AAS目前只用于元素的 定量分析,AAS的波长范围在紫外-可见光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装置示意图,AAS是原子光谱,是吸 收光谱,
2、二、AAS 的历史背景,原子吸收现象的发现,1802年伍朗斯顿(W.H.Wollaston)在研究太阳连续光谱时,就发现了太阳连续光谱中出现的暗线,1859年基尔霍夫(G.Kirchhoff)与本生(R.Bunson)解释了暗线产生的原因是大气层中的钠原子对太阳光选择性吸收的结果,二、AAS 的历史背景,Alan Walsh(1916-1998)和他的原子吸收光谱仪在一起,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方法的提出与应用,1955年Walsh发表了一篇论文“Application of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to analytical chemistry”,解决了原子吸
3、收光谱的光源问题,直接导致了50年代末 PE 和 Varian公司原子吸收商品仪器的推出。,4-1 原子吸收光谱法,一、原子吸收光谱的产生,当有辐射通过自由原子蒸气,且入射辐射的频率等于原子外层电子由基态跃迁到较高能态(一般情况下都是第一激发态)所需要的能量频率时,原子就从辐射场中吸收能量,产生共振吸收,导致电子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同时伴随着原子吸收光谱的产生。,原子吸收光谱(线光谱),共振吸收,各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外层电子排布不同,元素从基态跃迁至激发态时吸收的能量不同,因而其共振吸收线具有不同的特征。,二、Boltzmann分布定律与温度对AAS的影响,结论,温度对原子发射光谱的影响比对原子
4、吸收光谱大;原子 发射光谱中的光源温度要比原子吸收光谱中的原子化器 的温度高。,Boltzmann分布定律,三、原子吸收光谱的轮廓,原子吸收光谱法,1、谱线轮廓的概念,原子谱线尽管很窄,但不是严格的 几何线,而有一定的宽度,原子谱线的强度随波长或频率的 分布曲线称为谱线的轮廓,谱线 轮廓用半宽度和中心频率描述,谱线强度最大处对应的频率称为谱 线的中心频率;中心频率处所对应 的吸收称为峰值吸收;最大吸收或 发射强度一半处对应的频率或波长 范围称为半宽度。,中心频率,半宽度,峰值吸收,吸收线半宽度一般在0.010.1 发射线半宽度一般在0.0050.02,三、原子吸收光谱的轮廓,原子吸收光谱法,2
5、、影响谱线变宽(Line broadening)的因素,N与激发态原子的平均寿命成反比。寿命越短,谱线宽度越大。,(1)自然宽度(N),无外界因素影响时,谱线固有的宽度。,N 10-5 nm,与其他变宽相比,自然宽度可完全忽略,原子吸收光谱法,(2)多普勒变宽(热变宽,D 或 D),由于基态原子受热后无规则运动引起的。,谱线的轮廓主要来源于多普勒变宽,或,D(D)与吸收原子自身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化 和激发温度及中心频率(波长)有关。,D 10-4 10-3 nm,原子吸收光谱法,(3)压力变宽(Pressure effect)或称碰撞变宽(Collisional broadening),激发
6、态原子因受到碰撞而导致激发态寿命下降、谱线变宽。,与同类原子或粒子间碰撞所产生的谱线变宽称为赫尔兹 马克(Holtzmark)变宽或共振变宽。只有在待测元素 浓度很高时才出现,因此常忽略不计。,与非同类原子或粒子间碰撞所产生的谱线变宽称为洛伦兹(Lorentz)变宽。常见的压力变宽。,压力变宽随激发温度的升高而加剧。,原子吸收光谱法,(4)场致变宽(Field broadening),在场致(外加场、带电粒子形成)的场作用下,电子能级进一步发生分裂(谱线的超精细结构)而导致的变宽效应,在原子吸收分析中,场变宽不是主要变宽)。,(5)自吸(Self-absorption)与自蚀(self-rev
7、ersal)变宽,光源(如空心阴极灯)中同种气态原子吸收了由阴极发射的共振线所致。与灯电流和待测物浓度有关。,原子吸收光谱法,三、积分吸收与峰值吸收,1、积分吸收,积分吸收与浓度的关系:,=KN0,对吸收曲线(Kv-v)进行积分后得到的总吸收称为面积吸收系数或积分吸收,原子吸收光谱法,三、积分吸收与峰值吸收,积分吸收,积分吸收的测量,需要一个分光系统,谱带宽度为 0.0001 nm,且连续可调,通常光栅可分开0.1 nm,要分开0.01 nm 的两束光需要很昂贵的光栅;要分开两束波长相差0.0001 nm 的光,目前技术上 仍难以实现;即使光栅满足要求,分出的光也太弱,难以用于实际测量,AAS
8、积分吸收测量的关键性难题,原子谱线太窄,积分吸收目前无法测定,原子吸收光谱法,三、积分吸收与峰值吸收,1955年Walsh A提出,在温度不太高的稳定火焰条件下,谱峰最大吸收频率(波长)处的吸收系数(峰值吸收)与火焰中被测元素的原子浓度也正比。,2、峰值吸收,原子吸收光谱中吸收值的测量采用的就是峰值吸收,峰值吸收与原子浓度的关系:,原子吸收光谱法,三、积分吸收与峰值吸收,3、AAS的测量与定量分析依据,按照光的吸收定律:,=klN0,原子吸收光谱的定量依据,=Kc,原子吸收光谱法,三、积分吸收与峰值吸收,4、峰值吸收对光源的要求,峰值吸收的测定要求光源为锐线光源,什么是锐线光源?,光源发射线的
9、中心频率与吸收线的中心频率一致,而且发射线的半宽度比吸收线的半宽度小得多时,则发射线光源叫做锐线光源。,原子吸收光谱法,四、原子吸收光谱法的特点,1、优 点,火焰光度计检出限可达10-9g/L;石墨炉原子化光度计检出限可达10-101014g/L,火焰光度计的相对标准偏差(RSD)3;石墨炉原子化光度计的相对标准偏差(RSD)5,可测70多种元素,既可测主量元素,又可测微量、痕量和超痕量元素;既可测金属,还可间接测少量非金属元素如S、P、N等;既可测固体样品,也可测液体与气体样品,原子吸收光谱法,四、原子吸收光谱法的特点,2、缺 点,4-2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火焰原子吸收,石墨炉原子吸收,瓦
10、里安Varian AA Duo 系列原子吸收光谱仪,4-2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一、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基本结构,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基本结构,锐线光源,原子化器,单色器,数据处理与输出,空心阴极灯,火焰电热,光栅,光电倍增管,计算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与发射光谱仪相比:,光源,增加了一个锐线光源,该光 源提供原子吸收需要的谱线,有一个专门的原子化器,提 供样品蒸发与原子化需要的 能源,AAS中的检测器一般用光电倍 增管,1、AAS对光源的要求,(2)锐线光源,光源的能量能被原子充分吸收,测定的灵敏度较高,在锐线光源半宽度范围内,可认为原子的吸收系数为 常数,并等于中心波长处的吸收系数。,使用锐线光
11、源时,吸光度与峰值吸收(K0)有如下关系:A=lgI0/I=0.4343K0L(A为中心频率处的吸光度;L为原子蒸气的厚度),(3)强度大、稳定性好、背景小,噪音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一、原子吸收光谱仪中的光源,(1)辐射待测元素共振谱线,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一、原子吸收光谱仪中的光源,2、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常用光源,空心阴极灯(Hollow Cathode Lamp,HCL)无极放电灯(Electrodeless discharge lamps),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一、原子吸收光谱仪中的光源,3、空心阴极灯(元素灯),一种气体放电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一、原子吸收光谱仪中的光源,空心阴极
12、灯,(1)空心阴极灯的结构,(由钨钛或 锆棒构成),(由待测元素的纯金属或合金构成),工作过程:,高压直流电(300V),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一、原子吸收光谱仪中的光源,空心阴极灯,(2)空心阴极灯的特点,发射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较窄 灯内惰性气体压力小(一般为102 Pa),产生压力变宽小 灯温度低(300-500oC),产生热变宽小 接近自然宽度,是理想的锐线光源,满足:发吸,0发与0吸相同。发射谱线强度大,可制成单元素灯、多元素灯,但多元素灯谱线干扰大,价格贵,使用受限制,常用的是单元素灯,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一、原子吸收光谱仪中的光源,空心阴极灯,(3)空心阴极灯灯电流对灯的影响,空心阴
13、极灯的光强度和稳定性与灯电流有关,增大灯的工作电流,可增加发射强度,但太大,温度上升,热变宽增加,谱线变宽,寿命缩短;灯电流过低,光强度减弱,导致稳定性信噪比下降。,灯工作电流一般在120mA,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灯电流,满足要求的情况下,选用较低的工作电流。,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一、原子吸收光谱仪中的光源,空心阴极灯,(4)空心阴极灯的调制,光源调制定义:,将入射光所产生的直流信号转换成交流信号,通过电学方法将其与来自火焰的直流信号滤掉(RC电路),从而避免火焰背景干扰。,通过脉冲方式给光源供电,直接产生“脉冲”光。,光源调制方法:,在光源和火焰之间加一金属圆盘(分成四个扇形,其中对角的两个扇
14、形可让入射光通过)并以一定的速度(频率)旋转,入射光被“切”成交变的光,其在光电倍增管的响应为交流信号。,单光束AAS仪,锐线光源,原子化器,双光束AAS仪,单光束仪简单、体 积小、价廉;但仪 器本身的不稳定性 对测定的影响不能 消除,双光束仪消除了光 源的不稳定性对测 定的影响,但火焰 的不稳定性影响依 旧存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二、光学系统,基本组成都是由光 源、(光源调节器)、原子化器、分光系 统和检测系统组成。,锐线光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三、原子化系统,1、AAS法中原子化系统的作用与要求,作用:使样品干燥、蒸发、原子化,产生气态基态原子要求:(1)原子化效率高,产生基态原子数尽
15、可能多,且不应改变(2)记忆效应小,2、AAS法中常用原子化系统的种类,(管式石墨炉原子化器),最常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三、原子化系统,3、火焰原子化系统,(1)火焰原子化器的结构,雾化器 预混合室,燃气与助燃气 燃烧器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三、原子化系统,火焰原子化系统,燃烧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三、原子化系统,火焰原子化系统,(2)火焰的分类,按燃气与助燃气的不同,按燃气与助燃气比例的不同,(燃气与助燃气比例大于化学计量),温度高、干扰少、背景低,适用于多数元素原子化,温度低、还原性强、背景高、干扰多、安全性差,适用于易形成难离解氧化物的元素如Fe、Co、Ni、Al、Cr
16、等的分析,(燃气与助燃气比例小于化学计量),温度低、氧化性强、适用于易电离元素如碱/碱土金属和不宜氧化的元素如:Au.Pt.Pd等的分析,(2)火焰的分类,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三、原子化系统,火焰原子化系统,(化学计量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三、原子化系统,火焰原子化系统,(3)火焰的特性,决定于燃气和助燃气的种类、比例以及火焰的部位,温度,易挥发易电离的化合物,如:Pb、Cd、Zn、Sn、碱金属、碱土金属等化合物易选用低温火焰,温度过高:使试样原子激发或电离,基态原子数减少,吸光度下降。,温度过低:不能使试样中盐类解离或解离太小,测定的 灵敏度会受影响。,难挥发、易生成难解理化合物的元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原子 吸收 荧光 光谱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39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