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ppt
《第四章 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 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ppt(10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第一节 环境规划常用预测方法,(一)人口预测,一、社会经济发展预测,一、社会经济发展预测,(二)国内生产总值(GDP)预测,(三)能耗预测,能耗计算一般折算成标准煤,折算系数为:原煤0.714,原油l.43,天然气每立方米折1.33 kg,1、能耗指标,(三)能耗预测,2、能耗预测方法,按人们衣食主行对能源的需求来估算生活用能,(1)人均能量消费法,只能维持生存的能源消费量:0.4t标准煤,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能源消费量:1.21.4t标煤,我国上海市为0.7t标准煤,现代社会对能源的人均消费量:1.6t标准煤,(三)能耗预测,2、能耗预测方法,能耗弹性系数e 受经济
2、结构、技术水平等影响,(2)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在国民经济高速度发展时期,e大于1,甚至超过2,一般为0.41.1,(三)能耗预测,2、能耗预测方法,(3)规划期总能耗量预测,二、大气污染预测,(一)大气污染源源强预测,1、源强预测的一般模型,(一)大气污染源源强预测,2、耗煤量预测,(1)工业耗煤量预测,(一)大气污染源源强预测,2、耗煤量预测,(1)工业耗煤量预测,课后作业(一),已知某县 1995 年工业生产的总产值是 300 万元,工业耗煤量是 250万吨,2000 年工业生产的总产值是 400 万元,工业耗煤量是 275 万吨;若到 2010年工业生产的总产值实现翻一番,用弹性系数法求
3、那时工业耗煤量是多少万吨?,(一)大气污染源源强预测,2、耗煤量预测,(2)民用耗煤量预测,(一)大气污染源源强预测,3、污染物排放量预测,(1)二氧化硫排放量预测,(一)大气污染源源强预测,3、污染物排放量预测,(2)烟尘排放量预测,(二)大气环境质量预测,1、箱式模型,(二)大气环境质量预测,2、高斯扩散模式,(二)大气环境质量预测,2、高斯扩散模式,(1)一般高斯扩散模式,(二)大气环境质量预测,2、高斯扩散模式,(2)地面浓度的高斯扩散模式,(3)地面轴线浓度的高斯扩散模式,三、水污染预测,(一)水污染源预测,1、工业废水排放量预测,三、水污染预测,(一)水污染源预测,2、工业污染物排
4、放量预测,三、水污染预测,(一)水污染源预测,3、生活污水量预测,三、水污染预测,(二)水环境质量预测,(1)确定预测目标,1、预测要点,建设工程影响评价,流域水环境治理,不同预测目的,其精度、计算模式等不尽相同,水质管理规划或水质预测理论研究,三、水污染预测,(二)水环境质量预测,(2)数据资料的收集和分析,1、预测要点,水质、水文、气象和污染源等资料收集,利用统计学等方法对数据资料加工分析处理,包括物理模拟(河工模型)和数学模拟,(3)建立水质预测模式,三、水污染预测,(二)水环境质量预测,(1)水质相关法,2、预测方法,将水质参数与该水质主要影响因素建立相关关系,水质流量相关法,将流量作
5、为影响水质的主要因素,建立其与水质参数关系,(二)水环境质量预测,2、预测方法,水质流量相关法,(1)水质相关法,(二)水环境质量预测,2、预测方法,河流、湖泊水质的多元回归分析,(1)水质相关法,2、预测方法,(2)水质模型法,排污口,均匀混合 断面,混合过程段,均匀混合断面以下,2、预测方法,(2)水质模型法,适用条件:,1)完全混合的河流水质预测,排污口上游河流来水的水质与水量较均匀,工程外排废水的水质与水量较稳定,污染物为难降解有机物或不考虑混合距离的重金属污染物,相对窄而浅的小河流或大、中河流均匀混合段,2、预测方法,(2)水质模型法,1)完全混合的河流水质预测,2、预测方法,(2)
6、水质模型法,1)完全混合的河流水质预测,2、预测方法,(2)水质模型法,适用条件:,2)一维河流水质模型,较宽浅、水质与水量较稳定的大中河流,工程外排废水的水质和水量较稳定,易降解污染物(非持久性)的水质预测,S-P模型仅限于BOD和DO的水质影响预测,2、预测方法,(2)水质模型法,2)一维河流水质模型,(2)水质模型法,2)一维河流水质模型,(2)水质模型法,2)一维河流水质模型,S-P模型,适用条件:仅限于BOD和DO的水质影响预测,Cx预测断面的水质浓度,mg/L;,模型表达式:CxC0exp(-K),C0起始断面的水质浓度,mg/L;,K水质综合衰减系数,d-1;,x断面间的河段长度
7、,m;,t断面间水团传播时间,d;河段平均流速,m/s;,x,86400,课后作业(二),一河段的上断面处有一岸边污水排放口稳定向河流排放污水,污水特征QE=19440m3/d,CODCr(E)=100mg/L。河流水环境参数为:QP=6.0m3/s,CODCr(P)=12mg/L,B=50.0m,H=1.2m,=0.1m/s,J=0.9,Kc=0.5/d。试计算混合过程段(污染带)的长度,如果忽略污染物在该段内的降解和沿程河水量的变化,在距排污口下游10km的某断面处,河水中的CODCr浓度是多少?,(2)水质模型法,3)二维河流水质模型,确定混合区位置、范围形状及污染物浓度,(1)主要功能
8、和适用条件,按一维问题处理,计算结果误差较大,水面平均宽度超过200m的大中河流,一般利用二维水质模型的简化模式计算,复杂水文水力条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2)水质模型法,3)二维河流水质模型,(2)模型举例(平直河段二维稳态水质混合模型),岸边排放,非岸边排放,(2)水质模型法,4)湖泊水质预测模型,(2)水质模型法,5)湖泊富营养化水质预测模型,(2)水质模型法,5)湖泊富营养化水质预测模型,三、固体废物污染预测,(一)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预测,W=PS,1、系数预测法,式中:W预测年固体废气物排放量,104t/a;,P固体废弃物排放系数,t/t产品,2、回归分析法 建立固体废物产生量与
9、产品产量或工业产值关系,S预测的年产品产量,104t/a;,三、固体废物污染预测,(二)城市垃圾产生量预测,(三)固体废物的环境影响预测,四、噪声污染预测,(一)交通噪声预测,四、噪声污染预测,(一)交通噪声预测,(二)城市环境噪声预测,(三)建筑施工噪声预测,第二节 环境规划的决策分析,一、环境决策概述,(一)决策过程,一、环境决策概述,(二)决策模式,一、环境决策概述,(三)环境规划决策的特征,(1)结构化决策,1、非结构化特征,目标明确,最佳方案公认,问题描述精确,(2)非结构化决策,(3)半结构化决策,决策问题模糊、复杂和不确定,不能准确描述,一、环境决策概述,(三)环境规划决策的特征
10、,(1)涉及环境、经济、社会甚至政治等多种 因素,决策目标不只一个,2、多目标特征,(2)目标间存在着冲突性或矛盾性,(3)目标间存在着不可公度性,即无统一 度量标准,某一目标改进会导致其他目标实现程度的降低,一、环境决策概述,(三)环境规划决策的特征,(1)价值观念和取向直接影响决策方案选择,3、基于价值观念的特征,(2)通过价值的估计才能对环境规划方案作出 满意的决策,一、环境决策概述,(四)环境规划的决策分析,是进行决策方案选择的一套系统分析方法,即通过具体的程序、规则和推算组合,帮助决策者有效改进决策的辅助过程,1、决策分析概念,(1)定性决策分析,主要依靠人的经验判断,2、决策分析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四章 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 第四 环境规划 技术 方法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39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