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收入的均衡和变化西方经济学教学PPT(1).ppt
《国民收入的均衡和变化西方经济学教学PPT(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民收入的均衡和变化西方经济学教学PPT(1).ppt(9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十六章 国民收入的均衡和变化,本章将讨论现代国民收入理论的核心内容,即国民收入是怎样形成均衡以及均衡国民收入是怎样变化的。,2,学习章节,第一节 两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均衡第二节 两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变化第三节 四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均衡第四节 四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变化第五节 支出的乘数作用,3,第一节二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均衡,一、国民收入均衡分析的前提条件二、国民收入均衡分析的两种方法:1.收入支出法:通过总支出和国民收入之间的比较来分析国民收入的均衡。2.储蓄投资法:通过投资和储蓄之间的比较来分析国民收入的均衡。,两种分析方法得到的结果是一致的,4,一、国民收入均衡分析的前提条件 当国民
2、收入既不增加也不减少时,我们称为达到均衡状态,此时的国民收入被称为均衡的国民收入(equilibrium national income)。国民收入均衡分析必须有三个前提:1.假定社会还存在着还没利用的社会资源。2.假定影响国民收入的其它因素保持不变,国民收入主要取决于社会资源利用率的变化。3.假定物价不变,国民收入的变化仅是由物品和劳务数量的变化所引起。即所谓的国民收入均衡是实际的国民收入均衡。,第一节二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均衡,5,二、用收入支出法分析国民收入的均衡,(一)、收入支出法:通过总支出和国民收入之间的比较来分析国民收入的均衡。在两部门经济中,总支出(AE)=C+I。下表是表示总支
3、出函数的支出表,相应可得出总支出曲线。,6,二部门经济总支出表,单位:10亿美元,7,二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均衡表,单位:10亿美元,1.希望的总支出国民收入,从上面的表和图形可以看到,当国民收入低于10000亿元时,这意味着如果国民收入维持在这个水平上,希望的总支出大于国民收入。这时会有两种可能:第一,厂商和居民无法花掉他们手中的钱,经济中普遍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厂商在追求最大利润动机的支配下,将扩大生产。因此,国民收入有扩大的趋势。,二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均衡表,单位:10亿美元,1.希望的总支出国民收入,第二,厂商用减少存货的方法来满足额外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因而存货减少,为使存货保持在适
4、当的水平上,厂商将增加生产以增加存货。因此国民收入也存在扩大趋势。,二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均衡表,单位:10亿美元,10,上述两种情况表明:在任何国民收入水平上,只要希望的总支出大于国民收入,国民收入将增加。,小 结,2.希望的总支出国民收入,当Y10000亿美元时,假定Y=11250,AE=10850亿美元。这意味着如果国民收入继续保持在这个水平上,就有400亿美元的商品卖不出去。这时经济中普遍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现象,厂商的存货将被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厂商将减少生产,国民收入有收缩的趋势。所以在任何的国民收入水平上,只要希望的总支出小于国民收入,国民收入将减少,二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均衡表,单位:
5、10亿美元,3.希望的总支出=国民收入,当Y=10000亿美元时,AE=10000亿美元,正好等于国民收入。这时厂商和居民正好买到他们想购买的产品,经济中既没有短缺,也没有过剩。厂商乐意保持现状,而不增加产量。国民收入处于均衡状态。因此,当希望的总支出和国民收入相等时,国民收入形成均衡。均衡的国民收入在图像上表现为总支出曲线和45。线相交时的国民收入。,二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均衡表,单位:10亿美元,13,二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均衡表,单位:10亿美元,14,两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均衡图像,两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均衡,AE,O,Y,AE,45,1000,1000,15,三、用储蓄投资法分析国民收入的均
6、衡,在两部门经济中,可支配收入和国民收入相差折旧费和不分配利润收入,而折旧和不分配利润恰好是厂商的储蓄。国民收入消费居民储蓄厂商储蓄。与总支出函数的分析相似,可把短期消费函数转换成消费支出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消费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一旦确定,储蓄国民收入消费,也就随之确定。,16,总支出(AE)消费支出(C)投资支出(I)国民收入(GNP)消费(C)储蓄(S)。所以:当AEGNP时,C+IC+S,即IS;当AEGNP时,C+IC+S,即IS;当AE=GNP时,C+IC+S,即IS。总支出与国民收入的均衡也意味着投资量和储蓄量的均衡。,17,表111二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均衡,18,二部门国民收
7、入的均衡,19,分析结论,不论是用收入支出法,还是用储蓄投资法分析国民收入的均衡,所得到的结果都是一致的,因为:总支出(AE)消费支出(C)投资支出(I)国民收入(GNP)消费(C)储蓄(S)。所以:当AEGNP时,C+IC+S,即IS;当AEGNP时,C+IC+S,即IS;当AE=GNP时,C+IC+S,即IS。总支出与国民收入的均衡也意味着投资量和储蓄量的均衡。,二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均衡,在图象上,当消费曲线确定的时候,储蓄曲线也随之确定。在任何国民收入水平上,储蓄曲线到横轴的垂直距离等于消费曲线到45线的垂直距离。在总支出曲线与45度线相交的国民收入水平上,投资曲线和储蓄曲线也必定相交。
8、,C、I,O,Y,I,S,C,AE,45,y=1000,1000,21,注意:,均衡的国民收入是总支出等于总供给的国民收入,它不一定是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也就是说,即使国民收入形成均衡,经济中仍有可能存在闲置的社会资源。,22,练习,1.在二部门经济中,均衡的国民收入是()和()相等时的国民收入。从图像上说,它时总支出曲线和45线相交时的国民收入。2.在二部门经济中,均衡的国民收入也可以说是投资支出和储蓄相等时的国民收入。从图像上说,它是()和()相交时的国民收入。,23,3.均衡的国民收入必然时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4.在二部门经济中,如果投资支出大于储蓄,总支出将小于总收入。5.在二部门经济
9、里,总支出曲线与45线的交点和投资曲线与储蓄曲线的交点()A.不在一条垂直线上。B.在一条垂直线上。C.重合。,24,第二节 二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变化,1.用收入支出法分析国民收入的变化2.用储蓄投资法分析国民收入的变化,25,第二节 二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变化,一、用收入支出法分析国民收入的变化。总支出(AE)消费支出(C)投资支出(I),(一)、当消费或投资至少有一项增加时,Y,当两者中至少有一项增加时,总支出函数会发生变化,从AE上移到AE1。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国民收入还停留在原来的水平(y)上,此时国民收入总支出,于是国民收入有扩大的趋势,随国民收入的增加,总支出也沿着总支出曲线增加,直
10、到点F为止,形成新的更高水平的均衡。,(二)、当消费或投资中至少有一项减少时,当二者中至少有一项减少时,总支出减少,总支出曲线向下移动,如果此时国民收入不变化的话,此时国民收入总支出,国民收入有缩小的趋势。,G,28,结论:,因此,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消费或投资的增加将导致国民收入的增加;反之,则导致国民收入的减少。,29,二、用储蓄-投资法分析国民收入的变化,在两部门经济中,当投资量和储蓄量相等时,或者当投资曲线与储蓄曲线相交时,就决定了均衡的国民收入。,(一)当投资不变时,1.居民增加储蓄,这样储蓄曲线将从S向上移动到S1,并在与投资曲线的交点上决定了均衡的国民收入;2.当储蓄减少时,储蓄曲
11、线将从曲线向下移动到S2,从而在与投资曲线的交点上决定了均衡的国民收入。,S1,S,S2,31,小 结,1.假如其它条件不变,储蓄的增加将导致国民收入的减少;储蓄的减少将导致国民收入的增加。2.假如储蓄不变,研究投资的变化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其结果和用收入支出法得到的结果相同。,32,结 论概括收入支出法和储蓄投资法的分析,可以得到下述结论: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消费和投资的变化将引起国民收入的同方向变化,储蓄的变化将引起国民收入反方向的变化。,33,练习(选择),1.在总支出与国民收入不相等的时候,均衡国民收入所以发生变化,是因为()A.居民的储蓄带来经济的收缩。B.厂商的投资带来经济的扩张。C.
12、厂商因利润的变化而改变产量。2.在二部门经济中,下述因素的变化将会导致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化:()A.消费支出或投资支出。B.储蓄。C.答案A和B.,34,第三节 四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均衡,主要内容:一、用收入支出法分析国民收入的均衡二、用漏出注入法分析国民收入均衡,35,一、用收入支出法分析国民收入的均衡,四部门经济:存在居民、厂商、政府、国际市场四个部门。总支出(AE)=消费支出(C)+投资支出(I)+政府支出(G)+净出(X-M)。,36,国民收入(原理)决定是一种短期的分析,短期内总支出各构成部分的变化趋势:消费支出(C)投资支出(I)政府支出(G)净出(X-M),进口,出口,37,假定:
13、可支配的收入占国民收入的60%,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和出口分别保持在200、400和100单位美元的水平上,四部门经济的总支出与国民收入存在着如表163和图166所示的关系。,38,表16-3国民收入均衡(单位:10亿美元),39,表16-3国民收入均衡(单位:10亿美元),40,图166 四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均衡,O,Y,AE,45,AE,1500,1500,41,结论,与两部门的收入支出法的分析相似,当希望的总支出大于国民收入时,国民收入将增加;小于国民收入时,国民收入将减少;等于国民收入时,国民收入形成均衡。,42,二、用漏出注入法分析国民收入均衡,注入和漏出是指国民收入流量的注入和漏出。
14、在改进的两部门模型中,我们曾经介绍了漏出与注入的概念:(1)漏出(leakage):指家庭将其收入部分用于储蓄,而没有全部用于消费。(2)注入(injection):指厂商获得了追加的投资。那么,在三部门模型和四部门模型中,哪些是漏出,哪些是注入?,43,分析,在三部门模型中,除了储蓄之外,税收也是漏出,因为它与储蓄一样,也是购买商品和劳务之外的支出,是经济循环流动中的漏出。除了追加投资之外,政府支出也是注入,是对经济循环流动的注入。在四部门模型中,又增加了一项漏出进口支出(有一部分国民收入因进口而从国内流失出去)和一项注入出口收入(有一部分国民收入因出口而注入到国内中来)。,44,四部门经济
15、中的注入量和漏出量,在四部门经济中,注入量(J)=投资量(I)+政府支出(G)+出口(X),他对国民收入流量起着扩张作用;漏出量(W)=储蓄量(S)+政府税收(T)+进口(M),他对国民收入起着收缩作用。,表16-4 国民收入的均衡(单位:10亿美元),表16-4 国民收入的均衡(单位:10亿美元),经济扩张的力量大于收缩的力量,国民收入趋于增加。,47,图16-8 四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均衡(2),O,Y,J,W,J、W,1000,500,1500,48,小 结,1.在四部门经济中:注入量(J)=投资量(I)+政府支出(G)+出口(X),漏出量(W)=储蓄量(S)+政府税收(T)+进口(M),
16、2.在二部门经济中:注入量(J)=投资量(I)漏出量(W)=储蓄量(S),二部门经济均衡国民收入的分析是四部门经济在J=I,W=S时的特例。,49,第四节 四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变化,一、用收入支出法分析国民收入的变化在四部门经济中,总支出(AE)=消费支出(C)+投资支出(I)+政府支出(G)+和净出口(X-M)。图16-9说明,假定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出口任何一种支出增加了,或者进口减少了,总支出曲线将向上移动,从而带来国民收入的增加;反之,假定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出口减少了或者进口增加了,总支出曲线将向下移动,从而导致国民收入的减少。,50,图16-9 四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变化,O,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民收入 均衡 变化 西方经济学 教学 PPT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39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