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青岛海尔火车站综合体项目整体定位与开发策略报告180P(1).ppt
《2007青岛海尔火车站综合体项目整体定位与开发策略报告180P(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7青岛海尔火车站综合体项目整体定位与开发策略报告180P(1).ppt(18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青岛海尔火车站综合体项目整体定位与开发策略报告,谨呈:青岛海尔房地产开发投资有限公司,Content,项目本体条件解析,1,位置青岛市南区城市形象较为破败的西部老城区,距离城市的新核心区20分钟车程,毗邻正在改建的老火车站,流亭机场,市南区,快速路,香港中路,本项目,市政府,香港西路,文登路,南海路,莱阳路,兰山路,中山路,胶州湾高速,青银高速,市南区虽然是青岛的中心城区,拥有优质的滨海资源,同时也是市政府所在地,但西部区域属于老城区,城市整体意向较为破败,区域与东部发展差距日益拉大 项目毗邻的火车站正在改造,预计在08年6月完工。该车站将作为济青动车组组成的城际列车和等级较高的旅客列车的重点
2、客运站。,改造中的火车站,规模占地6.7万平米,净用地4.8万平米,以周边道路为界,地块被道路切割的较为零散,道路宽度与街区规模的空间尺度感良好,道路两边的矮树形成的林荫道以及符合人行的布道尺度,增强了舒适生活的感受道路的宽度和街区的大小形成了舒适的邻里尺度,带来了良好的居住氛围,内部资源北部地块拥有坡地资源,南部部分地块拥有海景资源,交通道路较为狭窄,路网结构主要以费县路和广州路为核心,辅以周边其余道路,缺乏停车位,定陶路,滋阳路,东平路,观城路,单县路,单县支路,费县路,广州路,朝城路,形象内部居住建筑基本无保留价值,区域整体形象较破旧,3、4层的老房子多为旧式建筑,外观破旧,居住环境较差
3、,6、7层的板楼多为80年代的建筑,楼体相对较好,但是外观形象也比较陈旧。,临街商铺多为日用杂货店和水果摊,还有个别的小旅店,整体意向零乱。,本体条件总结,区位,老城、交通枢纽。项目地处青岛市南区西部老城区,毗邻火车站,距城市核心区20分钟车程,地块规模,用地规模较小,地块分割零散。项目净用地面积仅为4.8万平米,部分地块拥有坡地和海景资源,交通状况,内部交通网络拥挤。项目周边路网结构较为密集且不规范,道路狭窄,周边缺少停车空间,交通较为拥挤,形象,区域整体意向较为破旧。内部建筑基本无保留价值,但其道路宽度与街区规模的空间尺度感良好,项目开发目标,2,市政府层面位处城市对外门户,奥运期间展示青
4、岛城市新形象,青岛火车站新客站是青岛市“十一五”期间事关大青岛交通关键的重大项目,同时也是2008年青岛举办奥运会帆船赛的重要窗口。新建火车站采用德式风格,站房建筑面积为54277平方米,设计最高旅客聚集人数5000人,新建站房呈“U”型分布。改造后的火车站日发送旅客可达4万人次,比目前的运送能力翻一番。预计到2015年,每天的到发客车总对数将达到131对,是目前青岛到发列车的4倍,而到2025年,每天将达到188对,届时市民乘坐火车将非常方便,拆除,拆除,项目用地,区政府层面旧城改造示范,满足回迁居民的安置需求;引入新的城市功能,实现旧城复兴,按照青岛拆迁政策,若原住房面积偏小,可以享受优惠
5、安置(25平米,按35平米补,此外还能享受5平米半价、25平米评估价购房优惠),青岛市的户均规划面积是65平米。目前政府了解的信息来看,原住民的回迁意愿较强,初步估计至少需要按照新建面积50%-60%的比例建设回迁房,而即便这样做,还是需要有相当部分居民采取异地安置(经济引导)。安置房源必须要有保障。,政府主要考虑项目对于火车站形象的改造,对于周边商业氛围的打造。2008年6月火车站竣工,以客运为主,能吸引外地客流。市府希望该区域的形象能得到改观,而区府希望能够形成一定的商业氛围,带动经济的发展,最初的设想是将原住民外迁,改造成购消费、休闲场所聚集地,但遭遇了拆迁难题。总体来讲,未来该区域主要
6、定位为居住及其配套,商业公建则需要考虑提升老城功能、解决部分居民就业问题。,居住功能,城市功能,海尔层面房地产战略性项目,政府目标为前提,介入市南区后续改造项目为最大利润实现,本项目作为海尔地产在市南区的战略性项目,具备以下开发目标:1)满足政府目标,赢得市南区后续改造项目开发2)项目综合效益最大化;3)展现开发企业实力、树立开发企业形象的同时融入能体现海尔品牌展示的功能,项目综合效益,企业实力与形象,企业品牌展示,项目目标解析,青岛市政府层面:结合奥运配套工程火车站的改造,有着承担区域形象的目标。,市南区政府层面:以项目为契机,示范老城区的改造的同时振兴区域发展。,开发企业层面:房地产战略性
7、项目,满足政府相关要求,实现项目开发综合效益的最大化,证明开发实力,打造企业形象,展示企业品牌,为企业后续取地打下基础。,项目属性及研究视角,项目属性重要交通节点周边城市旧城改造更新发展项目,开发目标体系政府层面:门户形象、旧改示范、区域发展带动企业层面:战略项目,政府目标为先之下的项目综合效益最大化,研究角度先进案例角度城市价值提升角度市场可实现角度,解决问题项目整体定位功能定位及配比经济测算地价水平测算,先进案例实证研究,3,先进案例实证研究内容,里尔火车站(法国)城市广度复合空间交通枢纽的人流集散,琦玉(日本)无边界的城市都心城市浮岛,难波城(日本)新城市绿洲综合体打造,交通枢纽案例,旧
8、城改造案例,六本木(日本)形象致胜规划领先,城市新都心案例,索尼中心(德国)企业形象与建筑综合体的结合高科技娱乐生活体验,欧洲里尔(Euralille)以交通枢纽为特点的新型城市中心的规划与实施,总占地约70公顷。紧邻新旧火车站,处于交通集散地。LILLE-FLANDRES车站为老车站,建于19世纪,巴黎-里尔之间的TGV和普通列车都途径该站,区域性车站,人流量60000每天(年客流量1400万左右);LILLE-EUROPE(里尔欧洲)车站,20世纪90年代新建,现为里尔第二大车站,欧洲之星到达这里,为全国性区域性车站,人流量为15000每天。与旧火车站相距仅400米。处于旧城与市场之间的一
9、个狭长地带,紧邻旧城,保持了与旧城传统商业中心的便捷联系。,里尔(Lille)是法国北部最大的工业城市,也是法国北部最重要的铁路和交通枢纽。上个世纪70年代起,里尔作为传统工业城市逐渐萧条。“欧洲里尔(Euralille)”是1988年规划设计的一项大型城市中心公建项目,旨在通过建设一个商业中心(包括建设一个会议、展览及演出中心)来解决经济衰落问题,目标是将里尔建设成为欧洲中心城市之一。,项目背景,地理与交通,包罗万象的商业中心欧洲里尔”的经济影响是不容置疑的。其中,商业中心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它充分利用毗邻火车站的区位优势,吸引了远距离的顾客来此购物。这个大型建筑基座的主要功能是商业购物及娱乐
10、中心,包括上百家商店和超级市场,多家餐馆、咖啡馆,以及健身俱乐部、艺术俱乐部和演出大厅。整个大型复合商业设施可以容纳万人,包罗万象,它是为整个大区居民服务的。这是体现新的文化、生活方式的场所。,商业中心,附:总车位:3400个,会演中心,位于基地南侧,是供演出、会议、展览等的综合性场所,展览部分建筑面积为22 000 m2,会议部分建筑面积为18 000 m2会议部分分为三个会议厅,总共可以容纳5000人。展览部分也分为三个展览馆。,写字楼,里尔欧洲大厦(La tour Lille Europe)紧邻商业中心东北侧,跨于新火车站之上,为办公建筑,建筑面积25124 m2,业主为里尔SCI公司,
11、由克劳德瓦斯克尼设计。里昂银行大楼(La tour du Crdit Lyonnais)紧邻商业中心东北侧,跨于新火车站之上,为办公建筑,建筑面积为14600m2,业主为里昂银行,由包赞巴克设计。,单体建筑的魅力:形成强制性视觉冲击,标志性建筑 里尔欧洲大厦与里昴银行大楼,城市公园,位于商业中心北侧、新老火车站之间 占地约10万m2,工程造价3千万法郎(约500万欧元),即300法郎/m2,由Eric Berlin等设计。公园设计强调生态理念,结合场地特征,设计了湿地、岩生花园等特色景观。并利用原有垃圾场营造了无人生态岛,任由植物演替生长。公园还解决了欧哈里的复杂的多重交通问题,是法国现代景观
12、设计的典范。“欧洲里尔”通过城市公园、公共广场的设计,最大限度地方便了人们的各种室外休闲活动,力图创造具有人情味的优美环境、易于接近的充满活力的公共空间,为城市新中心带来生气。,总体规划设计特点,交通枢纽与城市商业、休闲中心的结合。通过城市公园、公共广场的设计,最大限度地方便了人们的各种室外休闲活动,力图创造具有人情味的优美环境、易于接近的充满活力的公共空间,为城市新中心带来生气。,总体布局巨型综合体。“欧洲里尔”是一个巨大的多层建筑裙房,其上设置高层塔式建筑。“欧洲里尔”把几乎所有的城市功能(包括商业、办公、居住、娱乐、休闲、交通等)都集中在一个巨大的建筑体及其周边单项建筑中,又通过一条顺应
13、基地地形特征的南北向的大轴线将这些单项建筑有机地组合起来。,出色的人流集散设计:“欧洲里尔”整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善建筑周边环境的一系列公共空间的设计,包括新火车站西交通集散广场、会演中心周边环境、架于城市快速路之上的人流集散广场(位于新火车站东侧,是新火车站和地铁站的站前广场)、里昂银行等室外公共广场、步行通道设计等。整个项目通过交通集散广场、高架桥等与各个车站(火车站、公共汽车站、地铁站、地下停车场)及城市快速路在空间上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促进城市复兴:“欧洲里尔”极大地促进了里尔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复兴,塑造了崭新且富有个性的城市景观形象,在法国城市规划界和建筑界引发了一场
14、“建筑风暴”。巨大经济效益:“欧洲里尔”一期建成之后,各公司纷纷进驻“欧洲里尔”。至2001年,“欧洲里尔”共提供了6500个就业岗位,商业中心平均每年吸引了1400万的游客,会演中心则每年接待了100万以上的来访者。崭新城市形象:得益于大师们的设计,“欧洲里尔”塑造了崭新的城市中心形象,其独树一帜的各类公共建筑造型,具有鲜明的风格与个性,成为游客观光的新景点。新型交通枢纽:它紧邻新旧火车站,通过交通集散广场、高架桥等与各个车站(火车站、公共汽车站、地铁站、地下停车场)及城市快速路在空间上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社会影响,1.功能复合,2.人流设计,里尔火车站的启示,多种城
15、市功能的融合:在商业中心复合体上设置酒店、办公、住宅等塔式建筑,同时还规划大型会演中心,在整个基地边缘地段开发住宅办公等项目,使城市新中心除了商业功能之外,还兼有行政办公、居住、文化娱乐、会议展览等多种功能,多种城市功能的融合,极大地增强了城市活力,使“欧洲里尔”成为富有人气、充满活力的城市新中心。在“欧洲里尔”商务中心周边,建设了绿地公园、集散广场等尺度适宜的公共空间,这是以往的火车站、商业中心和社区所缺乏的。其中,设计了交通集散广场、多处人行过街天桥,既保持商务中心、各火车站及广场之间的联系、同时为疏散人流提供了足够的空间纵深;设计了高速公路入口区,保证了人车分流,达到快速疏散火车站人流、
16、避免与商业人流的聚集发生冲突的目的。,日本琦玉新都心以交通枢纽站为依托的现代城市核心区,琦玉县面积3767平方公里,人口706万,是与首都东京北部相邻的内陆县。2000年5月,一个横跨浦和、与野和大宫三市的未来型城市“崎玉新都心”建成,国家18个行政机构搬迁至此,崎玉县作为首都圈的一个部分正在不断发展。琦玉新都心项目是东京第五次首都圈基本规划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项目区离东京30分钟车程。该计划目的在于建立一个内陆区域性的交通枢纽城市,分担东京都市圈核心城市功能。,项目背景,琦玉新都心站位于城市的正中心。此外,共有12条铁路干线交汇于附近的Omiya车站周边,并且JR锜京和京滨东北线两条线也都处
17、于新都心可以步行到达的范围内。联接Toda的Bijogi区和琦玉Miura区的都市高速公路通过地下隧道经过琦玉新都心。车辆可以从超级体育场的东西两个出入口进入。,地理与交通,项目目的:充分利用交通联接点这一地理特征,对城市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充实会议功能、完善信息发送能力,形成极具魅力、具有丰富文化氛围的城市中心的功能定位区域规划面积:47.4公顷就业人口:约5.7万人(约1200人/公顷)总投入:935亿日元,项目概括,琦玉新都心依托交通枢纽发展强大的办公功能,琦玉新都心处于关东平原的中心,是东京向日本的其他地区转移财富和功能的交叉口,承载着许多国家政府机构、商业金融业以及文化产业等功能的转移
18、。最主要的就是承载东京的行政办公职能的转移,目前已有国家18个行政机构搬迁至此。,国家政府办公塔楼已经成为了首都的一部分功能向琦玉新都心转移的一个象征,区域东部的商业区与琦玉超级体育馆连接,成为集购物、体育休闲以及娱乐为一体的目的地商业体验区,琦玉超级体育馆是一座综合场馆,能举办摔跤、橄榄球、篮球等多种比赛,能容纳两万名观众。设备极其现代化,地面移动时可以增加2000个座位。馆内设有约翰列农博物馆。地下停车场为立体式停车场,能停放290辆车。体育馆距离地铁站很近,徒步即可到达。从新宿、涩谷、上野等地区乘坐地铁只需要30分钟左右的时间,即可抵达琦玉超级体育馆所在的琦玉新都心站。,商业文化中心分布
19、在琦玉的东部地区,拥有能够举办国内和国际会议的多功能会议中心,小型展厅、酒店及其他商业设施.,商业文化中心,城市浮岛位于新都心中心的山毛榉广场完全建立架空的第二层,创造了完全独立的绿色宜人空间。,人车完全分流分布于整个项目的架空的步行体系,达到完全的人车分流。便捷的电梯和扶梯使人们宾至如归。,规划功能,规划特色,人流设计,琦玉新都心的启示,包括办公、商业、文化娱乐、会展、居住、行政的复合型城市核心区土地利用强度和类型伴随其与交通枢纽站点的距离的变化而变化,站点周边主要以高强度开发的商业商务办公为主,现代城市感突出;包括商务办公、会展、商业、行政、文化娱乐、居住在内的多功能均衡发展,推动区域经济
20、发展的同时形成对周边的辐射;商务办公以企业总部、研发以及行政办公为主的同时,拥有突出的商业、会议会展、体育或者文化特色功能从而形成区域吸引点;利用架空的城市浮岛创造完全不同于地面层的宜人空间。人流动线全部安排在架空的二层,达到完全的人车分流。火车站除了面向新都心外,周边有良好的道路交通网,同时新都心拥有与火车站不同的路网,避免了与火车站人流聚集相冲突。,日本大阪难波城集人文、娱乐为一体的自然生态综合体,难波城的原址是一座棒球馆,位于邻近难波火车站的一片新商业区,离机场一站之遥。开发商NK电气铁道公司邀请捷得公司为其设计一座对大坂产生形象具提升意义的建筑作品。捷得因此把难波定义为公园,为拥挤喧嚣
21、的城市带来一片绿洲。,项目背景,难波公园的构思为一个斜坡公园,从街道地平面上升至8层楼的高度,形成高出城市的自然绿洲。,形 象,建筑概况,社会影响城市与自然生态的融合,外立面设计变化比较丰富,采用空间向上退台的方式,一个改变大阪市特色的新门户,通过构建大型的自然公园,改善大阪拥挤而杂乱的城市环境;通过都市花园与商业零售相结合的综合性物业,重现大阪南部昔日风采。在一个密集的由混凝土建筑占主导地位的城市中,屋顶花园另大阪人重新获得对自己城市的自豪感,成为一处新的聚会场所。沿着一坐30层的高塔,难波彰显了一种自然生态的生活方式,空中花园、屋顶绿树,公园直接跟大街相连,为钢筋混凝土林立的城市里带来了一
22、股清新的气息。人们可以欣赏成群的大树、岩石、悬崖、草坪、溪流、瀑布池塘及露台,人们徜徉在空中花园中尽享体验式购物的乐趣。,标志性建筑难波公园环绕在一个30层高的高层建筑旁边,与周边城市形成鲜明的至高点。,综合体魅力城市与自然生态的融合,空间设计变化丰富、充满趣味难波公园的构思为一个斜坡公园,从街道地平面上升至8层楼的高度,采用空间向上退台的方式。形成高出城市的自然绿洲。,与周边旧城景观的和谐过度自然景观还被用来消除高耸的、充满现代美感的Mori大厦与历史上著名的日式毛利花园之间高达15米的垂直距离和心理障碍。,综合体魅力城市与自然生态的融合,空间设计变化丰富、充满趣味用暖色石材模拟的自然峡谷,
23、与大阪市区众多的灰色混凝土和瓷砖饰面的建筑形成鲜明对比,也与周边绿色盎然的植被交相呼应。同时,又是四通八达的通道。,城市生活城市与自然生态的融合,开放的城市空间 空中庭院绿化空间,也是让顾客可以参与的公共空间。8层楼高空中花园,除了种植了不少漂亮的花草植物,还开辟了一些空间,让城市人租用一亩土地,耕种有机蔬菜。商场内有不少餐馆和咖啡座,露天的位置就在丛林里。,情趣的商业通过“峡谷”内一条“8字形”倾斜上升的通道可以到难波公园的零售及娱乐区。一系列的广场装有水景,营造出让人不断有新发现的感觉。项目的中心区是三层的“豪华购物广场”,其构造质感华美,错落有致,并饰有草木植被和水景。,车站与商场间的公
24、共通道,2F主要通道,火车站入口缓冲空间,步行街通道,木台阶作为公园的特色动线,垂直观光电梯与公园公共空间结合,颇具特色的动线设计除了峡谷作为项目整体的通道设计,还有其他各具特色的人行动线,使空间产生变化,和不断变换的景色和功能区,营造出让人不断有新发现的感觉。,城市生活城市与自然生态的融合,引进高档主力店确立高档定位本项目本馆与南馆的主力商场是日本高岛屋,高岛屋为日本著名百货公司,走高档消费品路线,业务及规模庞大,在东京、大阪、京都及横滨等多个城市均设有分店。高岛屋走高档流行路线,由于日本中老年顾客比较有钱,因此吸引了大量中老年顾客。公园的主要业态是:商店与餐饮店,咖啡厅较多。,南玻城的商业
25、以高岛屋促销作为核心,高岛屋善于举办有吸引离的促销活动,例如举办过铁壁阿童木纪念活动,以万美元年薪将将机器人引进到百货中也是高岛屋的创意。南玻城设立日文网站,介绍每家商店与商业设施,及时刊登商店促销信息。难波城发展大量会员,会员享有优惠,销售定期的火车票,购物达到一定数额可以赠送火车票。南玻城公园是相对独立管理的项目,包括公园公共园林与广场管理,例如经常在广场举办活动。,业态平面图,不同楼层的业态分布图,商业经营,复合功能的综合体:拥有足够体量的复合功能综合体,形成合力,使项目具有人流聚集的吸引力。特征鲜明的主题:建筑形式、设施配备、软件服务都着围绕城市自然生态主题,赋予整个项目鲜明的个性和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07 青岛 海尔 火车站 综合体 项目 整体 定位 开发 策略 报告 180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39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