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照護常見的倫理議 - 營養_護理_醫學_幼教.ppt
《長期照護常見的倫理議 - 營養_護理_醫學_幼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長期照護常見的倫理議 - 營養_護理_醫學_幼教.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長期照護常見的倫理議題,第1節長期照護倫理問題的起因第2節倫理的含義第3節倫理困境第4節倫理問題的處理措施第5節關於死亡議題,第1節長期照護倫理問題的起因,隨著人口、年齡層與疾病上的變化,讓醫院的病患走向社區與家中,也讓護理人員的照護領域拓展至社區、機構,相對的人們在照顧的要求也較以往高,讓護理人員不得不在照護之前即先做好照護的準備,以預防問題發生後無法補救的問題,以下玆分析造成目前長期照護倫理問題的原因:,社會的變遷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提升人權意識的提升主導照護工作者的改變,社會的變遷慢性疾病與老年人口增加、家庭型態的改變多以小家庭居多,加上現代社會的經濟壓力下,讓年輕人不得不外出工作努力掙
2、錢以供養家中需要照顧的老人;在家庭型態的變化上,卻造成了有家人生病卻無法提供照顧人力;這些都足以說明社會的照顧者需要量增加。然而這些照顧者大多來自不同家庭,有機會照護到家庭與文化背景不同的病患,因為成長背景彼此不同,倫理問題的產生更是難以避免的。,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提升人們生活水準與教育程度皆比以前提升許多,所以在接受照顧的同時也希望有較高品質的照顧。,人權意識的提升自1960至1970年間,開始凸顯對人權的重視傌,也因為社會價值觀的改變讓倫理困境出現機率頻增。,主導照護工作者的改變以前主導照護工作者為醫師,在醫院的照護小組人員皆是聽命於醫師的醫囑而執行工作;然而在長期照護的工作中,醫師的角
3、色卻被護理人員或家屬所取代,主要照顧的責任也由醫師轉為護理人員或家屬,所以直接面臨倫理問題不再由醫師承擔,而是護理人員甚至是由家屬來承擔。,第2節倫理的含義,倫理原則道德與價值觀的含義,倫理原則Caralis等人(1993)與Pawlson(1995)二位學者同時提到,在瞭解倫理以前,護理人員應先認識自己的價值觀,並以同樣的理解方式去瞭解所有個案的價值觀系統,並且有必要去區別每位個案的價值觀以及在文化上的不同。這些概念可以幫助提供護理照顧時較不會將自己的意識強加在病患的價值觀中。另外,很多學者說明倫理的原則包含了:自主原則(autonomy)、不傷害原則(nonmaleficences)、行善
4、原則(beneficence)、公平原則(justice)四種原則。,自主原則:由字面上可知,倫理是可讓個人有空間發展其自主性,讓人不感到受脅迫的,即自己想要做什麼便能完成什麼。不傷害原則:指在決定的過程與結果是不能對他人或自己有害的。行善原則:是指在特定的情況中為年長者做到最好最完美的事。根據Gadow(1980)在醫療中對於定義好的標準通常是指延緩生命中減少痛苦,並且有時慈善原則也要看治療後的長期好處或損害較多,所以慈善原則是指為病患做出有利的決定。公平原則:係指所做的事情能受到公平的分配,資源公平分配到每個老人,也就是每個老人同樣可以接受到資源。,道德與價值觀的含義道德(morality
5、):同時被叫作倫理的責任或義務。也就是個人行為能配合社會的團體規範。道德的原則包括接受去做好事,不做任何有損害的事,並且可以自行決定,並尊重個人之特質,如尊重個案所提出不痛苦的死亡。,價值觀(value):在毛家舲(1996)的文中說明價值觀是對個人生命中有特殊意義的部分,如:對某項物品或某份感情的執著及個人的信念,和對生命的態度等。個人的價值觀奠基於過去經驗的累積,會影響個人行為,但也是可以學習和改變的。所以道德是指所做的事是符合團體規範;而價值觀是指對某人而言某事或某物是有特殊意義的。,然而,在老人照顧上有不同的道德原則可以應用,包括:健康照顧品質的權利。尊重老人的個人特質。好的原則。自主
6、性或自我決定的原則。分發公正的原則。所以在照護老人的同時,個人的尊重是很重要的。,第3節倫理困境,倫理困境機構中常見倫理問題,倫理困境Grippand及Mitcheal(1989)的文中提到社會價值觀的改變是倫理困境出現頻繁的主因。倫理困境的意思為,同樣有二種選擇,但選擇哪一種都無法令人感到滿意,也就是無法提供清楚且最好的辦法。,同時他們也整理出照顧老人的專業人員常發生的倫理困境有:個案或其家人面臨死亡和自殺。個案能力的喪失。有關醫療資訊的敗露,如:不小心對病患說出疾病的預後。健康照顧資源的障礙,如:人力、設備不足。,Martha和Eleanor(1997)的文章中說明照顧老人的倫理困境其層面
7、可包括社會的、家庭的和個人的層面,簡單分析如下:在社區和社會的議題方面在社會層次中,有好幾個型態的困境:安樂死的議題。居住在機構中老人的權利。對於老人問題的研究需要,老人可以帶著權利接受或拒絕成為研究個案。,在個人和家庭議題方面對於個人及其家庭,關心之事包括:積極治療時的限制。如何維持個人特質下的權利。如何保存健康照顧的決定權利。遭遇放置管路與需要治療決定時的衝突。,機構中常見倫理問題以下將國內長期照護常見的倫理問題加以分析機構式及居家照護二者的問題原因與處理方式:機構中護理人員無時無刻都在照護住民的食衣住行,故以下分別敘述機構中遇到食、衣、住、行的問題如下:食的方面:可分為用餐嗜好、用餐時間
8、、營養規劃等三方面說明(見表15-1),因機構中照顧人力有限,讓老人難以施展個別的自主性,選擇自己在飲食上所期望的方式,這也是目前正努力促進的地方。,方面:老人在著衣方面,往往也因無法自主的去做喜愛的選擇,也造成倫理問題的產生(見表15-2)。住的方面:老人在住的空間發生需與他人共用,甚至需由他人操控他住的房間等,如此也造成倫理問題(見表15-3)。行的方面:大部分住入護理之家的老人,因身體功能喪失或心理功能有缺失而成為長期照護的對象,但往往因照顧人力的不足,造成住民喪失活動上的機會(見表15-4)。其他方面:當住民發生病情的變化,不得不執行侵入性的醫療行為或面臨無法救治時,家屬及工作人員便會
9、面臨救與不救等倫理問題(見表15-5)。,綜合以上的內容,大約可以歸納目前國內機構中老人常見的問題為:賦予老人的自主性太少:一般國內的老人具有聽天由命的特質,故在入住時有發生不愉快、不滿意的經驗時,通常採取較多的容忍態度,一方面保有中國傳統的美德,一方面害怕說出會造成機構對老人有負面的照顧。機構照顧普遍可見人力的缺乏:不論護理人員、病患服務員、復健師、營養師、社工師等人力皆有不足的現象,但機構中因人力成本無法聘請過多的人力,故在有限人力資源下,會犧牲掉住民應有的自主性。,機構中忽略老人的人權:國內對於老人機構型態的照護為近幾年才開始起步,故在很多方面的品質監控仍有疏漏,宜多參考國外對老人照顧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長期照護常見的倫理議 營養_護理_醫學_幼教 長期照護常見 倫理議 營養 護理 醫學 幼教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38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