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检查与解剖.ppt
《肺部检查与解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肺部检查与解剖.ppt(9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本章重点,熟悉胸部影像学检查方法;掌握胸部正位片解剖及CT解剖;了解胸部的微细结构(应用解剖),检查技术,X线检查:胸部透视(chest fluoroscopy)多体位、动态 胸部摄影(chest radiography)摄影:瞬间纪录;可永久保存;空间分辨率较透视高;但缺乏动态及多体位观察特点。常用体位:后前位、侧位、前后位 特殊检查:体层摄影;高千伏摄影 造影检查:支气管造影、血管造影,胸部正侧位像,胸部正立侧卧位,检查技术,CT检查:普通扫描;增强扫描;高分辨力扫描;螺旋CT检查 MRI检查:三维扫描,不用造影剂即可进行心脏、大血管扫描。纵隔病变显示较好。,肺泡蛋白沉积症,肺泡蛋白沉积症
2、,纵隔血肿,纵隔血肿,正常胸部X线解剖,胸廓:胸壁软组织:胸锁乳突肌及锁骨上皮肤皱褶、胸大肌、乳房及乳头。骨性胸廓:肋骨、肩胛骨、锁骨、胸骨、胸椎。胸膜:脏层、壁层胸膜。叶间胸膜。,胸部投影,胸部正常X线表现,正常胸部正侧位像,正常胸部X线解剖,肺 肺野:两侧第二、四肋骨前端下缘水平线将肺野分成上、中、下野。纵行三等分为内、中、外带。肺门:肺动、静脉,支气管、淋巴结、神经及周围的结缔组织组成。肺纹理:肺门向肺野放射状分布的树枝状影。由肺动脉、肺静脉及支气管组成。,肺动脉,肺静脉,正常胸部X线解剖,肺叶、肺段、次级肺小叶和腺泡 肺叶:左肺上、下叶,右肺上、中、下三叶。由斜裂、水平裂分隔。肺段:每
3、叶25段组成,无胸膜间隔,X线不能显示肺段界限。肺小叶:具有纤维间隔的最小肺组织单位。直径约12.5cm。,正常胸部X线解剖,(五)气管、支气管 右 侧 左 侧 上叶 1 尖支 上叶 上部支气管 1+2尖后支 2 后支 3 前支 3 前支 下部支气管 4上舌支 中间支气管 5下舌支 中叶4 外支 5 内支 下叶 6 背支 下叶 6 背支 7 内基底支 7+8内前基底支 8 前基底支 9 外基底支 9外基底支 10 后基底支 10后基底支,正常胸部X线解剖,正常心脏X线表现(后前位):心右缘:上段:升主动脉与上腔静脉的总合影,幼青年主要为上腔静脉,老年主要为升主动脉.下段:右心房 心左缘:上段为
4、主动脉球,由主动脉弓组成。中段为肺动脉主干,称为心腰,又称肺动脉段;下段由左心室构成,透视下可见跷跷板样运动。,心脏投影,肺动脉,肺静脉,正常胸部X线解剖,纵隔:六分区法 在胸部侧位片上将纵隔分为前、中、后及上、下六个区(如图),前纵隔系胸骨之后,心、升主动脉和气管之前的狭长三角区。中纵隔相当于心、主动脉弓、气管及肺门所占据的区域。食管前壁为中、后纵隔的分界线。食管以后和胸椎旁区为后纵隔。自胸骨柄、体交界处至第4胸椎下缘连一水平线,其上为上纵隔,其下至膈为下纵隔。,正常胸部X线解剖,膈:后前位分为左右两叶,呈圆顶状。膈在外侧及前、后方与胸壁相交形成肋膈角,在内侧与内心形成心膈角。升高:胸腔压力
5、减低、腹腔压力升高。肺不张、肺纤维化、妊娠、腹水、腹腔巨大肿块 降低:胸腔压力升高。肺气肿、气胸、胸腔积液。,正面观,后面观,胸部CT解剖,为观察纵膈结构选用纵隔窗观察:选择6个基本的纵膈层面 1纵膈胸腔入口平面:6血管平面,气管两旁偏前可见双侧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外前方为两侧头臂静脉,颈总动脉之外后方为两侧锁骨下动脉。,胸部CT解剖,纵膈胸腔入口平面,胸部CT解剖,2胸骨柄平面:5血管平面,相当于主动脉弓上水平。气管前方较粗的血管断面为无名动脉,气管左侧为左颈总动脉,其外后方为左锁骨下动脉。无名动脉与左颈总动脉支前方分别为右及左侧头臂静脉。右头臂静脉呈圆形断面,左头臂静脉可呈水平走行于无名动脉
6、前方。,胸部CT解剖,胸骨柄平面,胸部CT解剖,3主动脉弓平面:主动脉弓自气管前方沿气管左壁斜向左后方走行。气管之右前方,主动脉之右侧为上腔静脉。气管左后方,主动脉弓右侧为食管。,胸部CT解剖,主动脉弓平面,胸部CT解剖,4主动脉窗平面:升主动脉在气管的右前方,其右侧为上腔静脉,气管的左后方为降主动脉。奇静脉弓自椎体前方向右绕气管右侧壁向前走行汇入上腔静脉。气管左侧为主动脉窗内的脂肪组织。,胸部CT解剖,主动脉窗平面,胸部CT解剖,5气管分叉平面:可见隆突与左、右主支气管。肺动脉干位于左主气管的左前方,两侧肺动脉呈人字形分叉,左肺动脉向左后方斜行位于左主支气管的前外侧。右侧肺动脉向右后方走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肺部 检查 解剖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38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