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Net网络流量感知、监控和自动分流技术研究(1).ppt
《CMNet网络流量感知、监控和自动分流技术研究(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MNet网络流量感知、监控和自动分流技术研究(1).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移动集团重点/联合研发项目结题汇报报告,2010年11月18日,项目名称:CMNet网络流量感知、监控、自动分流统一平台的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10_JZ_01,一.开题计划完成情况,目 录,二、主要研究成果(整合后),1.1 研究背景及目标(开题报告),研究背景:,网络现状:,为了更好的应对全业务竞争,提升用户感知。CMNet作为大量业务的承载平台,其网络质量需要得到提升与保障。,网络流量捕获手段参差不齐、不同厂商流量采集设备兼容性较差;,网络流量分析手段较为落后,分析颗粒度较粗;,网络异常的快速定位、快速处理手段都较为落后;,1.1 研究背景及目标(开题报告),随着CMNet网络规模的
2、迅速扩大,不同类型的用户和业务逐渐接入,网络中的流量也变得更加复杂。本课题的主要目标是从宏观上把握网络全局情况,从微观上分析故障隐患,提升网络质量。以统一平台的呈现方式,完成对网络流量的控制、分析、控制功能。,研究目标:,1.2 主要研究内容及分工(开题报告),流量分析模块,流量获取模块,通过对网元的感知,动态获取网络拓扑和链路负载;抓取完整数据或五元组数据,以作分析。,通过对流量的分析,完成从流、会话、数据包逐级细化的拆解。,流量存储模块,对完整数据包进行短时间存储,以备出现故障时进行场景重现;对于数据包特征进行单独存储,统计完成后作为阀值。,流量控制模块,根据以往流量产生的阀值进行告警,并
3、提出流控建议,由网络管理人员判断后,进行流控。,模块化拆分:,1.3 开题计划完成情况总结,开题计划执行情况:,本计划基本完成技术上的研究,并对大部分内容进行了实现。,1.3 开题计划完成情况总结,研究中存在的不足:,首先,本项目未能进行现网部署,因此无法进行兼容性调试,主要数据基本来自于实验测试结果。,其次,流量控制模块中的智能学习部分,由于牵扯到人工智能算法,以及对流量特征的提取,仍在开发阶段。,一.开题计划完成情况,目 录,二、主要研究成果(整合后),2.1 研究成果,研究成果的划分:,2.1 研究成果,网络拓扑动态感知:,图为利用snmp协议从各网元提出信息生成的网络拓扑。能够实时显示
4、链路负载及网元负载。并能提供多种形式的告警,以及一些简单的链路质量测试。此拓扑主要为链路层物理拓扑,因此另建立了基于路由层面的逻辑拓扑感知体系。,2.1 研究成果,网络路由动态感知:,图为利用旁路接入方式,获取网络路由并绘制路由拓扑的呈现界面。通过对SLA的分析,实时生成当前路由拓扑,并记录网络中的路由抖动,以下图的方式呈现路由变化的具体情况。下阶段希望将两套感知体系融合,从链路层到传输层对网络进行感知。,链路故障后的路由,2.1 研究成果,网络流量分析:,上图为基于协议和应用的分析,除了能看到不同协议的流量总量外,还可以针对某些特定应用程序进行单独的分析,例如迅雷、电驴等;并可以根据需要出具
5、不同形式的报表,如下页所示:,各协议流量的实时分析,各类P2P应用的实时分析,2.1 研究成果,网络流量分析:,通过饼图可以看到同一时刻不同协议的组分,便于对流量控制做出准确判断;,支持70多种P2P协议,通过趋势图,可以判断某协议的走势,对扩容做出准确判断;,2.1 研究成果,网络流量分析:,基于对流向的分析,首先可以判断出是否有非法流量的进入。其次可以看到前往不同区域、不同运营商的流量分布,便于分析用户行为;,2.1 研究成果,网络流量分析:,基于对用户行为的分析,可以看出用户访问最多的网站、使用最多的行为分类、使用最多的应用。有效地帮我们判断该如何提供更有效的服务。,2.1 研究成果,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CMNet 网络流量 感知 监控 自动 分流 技术研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37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