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区应急指挥中心综合业务楼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doc
《某地区应急指挥中心综合业务楼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地区应急指挥中心综合业务楼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doc(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第一章 项目概况11.1 项目概况11.2 项目建设背景2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41.4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5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迫切性72.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72.2 项目建设的迫切性8第三章 项目功能定位与建设规模103.1 项目功能定位103.2 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11第四章 建设地点与建设条件124.1 项目建设地点124.2 工程建设场地条件13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165.1 总平面布局165.2 建筑规模及确定依据175.3建筑方案设计195.2 给排水系统215.3 消防系统225.4 供热、空调与通风235.5 电气系统24第六章 节能与环保276.1 节
2、能276.2 环保28第七章 项目管理与组织机构297.1 项目建设管理297.2 项目管理机构29第八章 项目实施与进度计划308.1 建设工程308.2 进度计划30第九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329.1 项目总投资329.2 投资估算依据329.3 投资估算说明339.4 项目资金来源35第十章 结论37附图:建0107附件:1、xxx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xxx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成立区县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的通知(xxx编办发200532号)(2005年7月12日)2、xxx区政府关于筹建区级应急指挥中心的函(2005年9月19日)第一章 项目概况1.1 项
3、目概况1.1.1 项目名称:xxx市xxx区应急指挥中心综合业务楼1.1.2 项目建设单位:xxx市xxx区政府1.1.3 建设性质:新建1.1.4 建设地点、规模及建设内容1.1.4.1 建设地点:xxx市xxx区xxx胡同三号区机关大院西侧1.1.4.2 建设规模:7851平方米1.1.4.3 建设内容:a.xxx市xxx区应急指挥中心办公、会议用房、处理城市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指挥调度、电子信息化集成控制及为以上几套系统提供技术服务支持的辅助设施;b.xxx区城管委指挥中心办公、管理指挥;c.xxx区城管监督中心办公、监控;d.xxx区信息中心办公、信息收集、处理等;e.xxx区信访办办公
4、。1.1.5 投资规模及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为5087.4万元,其中建安工程费用为2653.3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2191.8万元,预备费242.3万元。总投资中不包括应急指挥系统集成专用设备购置及家具等费用(应急系统设备及办公家具由现在的城管指挥中心和监督中心处移来)。建设资金向xxx市政府申请2000万元,其余3087.4万元均由xxx区政府筹集。1.2 项目建设背景 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中人口集中、经济活动频繁、各类建筑密集带来的环境、能源、卫生灾害和治安突发性事件影响的危害性和复杂性也愈加显著。特别是2001年美国遭受的“911”恐怖袭击事件和2003年席卷全世界的“非典”流
5、行传染病事件后,城市应急管理和紧急救援系统的重要性被人们所认识。xxx作为中国的首都,在国际上和全国人民的心目中具有特殊的地位。2003年的“非典”突发事件表明,xxx市现有的应急指挥系统还有待完善,尚不能满足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要求。如何高效利用和建设完善应急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提高各级政府对紧急事件快速反应和抵抗风险能力,为市民提供更加快捷有效的紧急救助服务,成为摆在城市管理者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第一次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的要求。根据中央政府的精神,根据xxx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xxx市突发
6、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办公室(xxx编办发200532号)关于成立区县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的通知的精神,xxx市xxx区拟建立应急指挥中心,在市应急委统一领导下开展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研究本区突发公共事件重大决策和指导意见;审定本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特别重大和重大突发事件先期处置和善后工作;负责各类较大和一般突发公共事件处置工作。此外除应急指挥中心外,拟进入本次新建综合楼的单位有xxx区城管委指挥中心、xxx区城管监督中心、xxx区信访办和xxx区信息中心4家单位,以上各单位均为xxx区政府机关。xxx区城管委指挥中心、xxx区城管监督中心和xxx区信息
7、中心是近年来随着城市管理的需要而设立的政府职能,原区政府办公楼均无法安排其办公场所。xxx区城管委指挥中心和xxx区城管监督中心现合租什锦花园23号院办公,租用建筑面积均为1600平方米,应急指挥中心建成后,上述两个单位的设备合并作为指挥中心设备,因此将其迁入本中心办公有利于人、财、物的统一管理;区信息中心(负责区政府包括本中心在内的内网信息平台及系统维护、编制等工作)现临时安排在区政府西楼,地上五层有两间办公室,建筑面积约60平方米,地上一层为设备间,建筑面积约100平方米,现状是设备机房狭小,通风不良,难以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办公用房也无法满足使用要求,且一个单位人员与设备安置在相距较远的
8、不同楼层中,不利于管理。信访办原办公地点为区政府西小楼,现有办公场所建筑面积245平方米,群众集中上访时无法做到正常接待,实际需要得不到保障,且该楼年久失修,目前,顶部有明显裂缝,同时本次设计方案规划新建应急指挥中心业务综合楼需要占用西小楼处地皮,拆除该楼后将信访办迁入综合楼以解决其办公场所。随迁的还有区政府的变电所,建筑面积约150平方米。本工程建成后,将加快完善城市管理新模式,整合已有与新建的资源,充分利用和发挥现有公安、交通、城市监督、政府网络及应急指挥等电子信息资源,把以上各业务部门集中办公,有利于在突发事件时统一领导、统一指挥。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3.1 xxx市机构编
9、制委员会办公室、xxx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办公室(xxx编办发200532号)1.3.2 xxx区政府关于筹建区级应急指挥中心的函1.3.3 xxx区政府关于筹建区级应急指挥中心的说明1.3.4 xxx区政府指挥中心技术系统方案1.3.5 xxx区政府指挥中心用地图1.3.6 应急指挥中心综合机构设置1.3.7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1.3.8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0)1.3.9 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其它材料1.4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表1-1。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内容单位指标备注一总用地面积平方米3664二总建筑面积平方米7
10、8511地上建筑面积平方米34812地下建筑面积平方米4370三建筑层数1地上层22地下层2四容积率0.95地上部分五各层面积分配1地下二层平方米21902地下一层平方米21803首 层平方米1964含信访606平方米4二 层平方米1517六总投资万元5087.41建筑安装工程费万元2653.3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2191.83预备费万元242.3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迫切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关系的风云变化及自然环境的生态变化,各种重大紧急事件的发生和对社会、对人类所带来的危害和影响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而对这种紧急突发事件的迅速反应和应急指挥是摆在城市管理部门面前一
11、个日益艰巨的任务。紧急事件一般指人为安全事件(如战争、刑事犯罪等)、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火灾、水灾等)、生产安全事故(如矿山、建筑、交通等事故)和公共设施安全事件(如水管、供电、煤气、电信网络、道路桥梁等事故)、公共卫生(卫生检疫、流行疾病等)、社会类突发事件(包括反恐等)。2.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1.1 是城市应急指挥系统的组成部分,有利于提高城市应急组织指挥能力。xxx区应急指挥中心综合业务楼项目作为xxx市城市应急指挥系统的组成部分,是xxx区乃至xxx市整个城市应急指挥的重要平台。本项目的建设对于提高城市整体、区域应急组织指挥能力,加快城市应急指挥系统的建设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同
12、时可实现以市级指挥场所为主,公安、交管、医疗、公交等专业指挥中心为辅的应急指挥体系。2.1.2 是城市步入现代化管理的必然选择在发达国家的许多城市中,城市应急指挥系统已经是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美国政府在处理“9.11”危机过程中,其城市应急指挥系统发挥了关键作用。国内的南宁、上海等城市已先行一步,率先启动了城市应急模式,在保护人民安全、保持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项目作为xxx市城市应急指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会在城市的现代化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2.2 项目建设的迫切性xxx区应急指挥中心系统通过信息接收、信息处理、信息发布三大模块组成。信息接收系统主要接收来自相关行业、部门的信息
13、,主要包括城市的公安、交通管理等。通过信息处理系统,由相应机构确定处理方案,通过信息发布系统下达执行命令。以上功能的实现主要利用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卫星通信技术、图形图像技术、电视监控技术、数据库技术及信息处理技术等,建成一套先进、高效、平战结合的指挥系统,以发挥信息共享、综合利用和联网运行的作用,为区政府领导及时、全面、直观地掌握重大突发事件等的第一手资料提供快速信息通道,并提供决策信息支持手段,便于统一进行决策,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对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不论从城市应急指挥的重要性,还是xxx建设现代化国际都市及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需要,
14、都迫切要求xxx市建立一个完善的具有现代化和国际化水平的应急指挥系统。xxx区应急指挥中心的建设作为xxx市城市应急指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xxx市应急指挥中心及其它区县的应急指挥系统共同组成完善的城市安全系统。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适时的。第三章 项目功能定位与建设规模3.1 项目功能定位满足作为xxx区特殊事件应急指挥系统组成部分的特殊要求,完善城市管理新模式,整合公安、交通、城市监督、政府网络及应急应变指挥等电子信息资源。做到平战结合,建成高效、快捷、现代化的城市管理系统。主要包括:1、信息收集系统收集处理系统、信息查询系统、指挥辅助分析发布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大投影系统。形成从
15、信息报告、工作调度、迅速决策,并从网上信息收集、处理、信息反馈等功能。与原有的公安、消防急救、交通、城管等应急响应系统相连接,成为紧急状况发生时政令上传下达的快速通道。2、与视频会议系统、视频点播系统、可视电话系统、手机短线、DDA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其它通讯系统相连接。3、可随时将大屏幕电视切换到公安、防汛、城市三维规划、交通等专用系统的现场图像,完成特定功能。4、满足办公智能化需求。3.2 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拟建应急指挥中心规划建筑面积7851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3481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4370平方米。需要拆迁xxx区政府大院西侧5个公房院落,约55户居民,拆迁占地约2675平方米
16、。第四章 建设地点与建设条件4.1 项目建设地点xxx区应急指挥中心为xxx区政府功能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实现现代化办公的基础,因此,xxx区应急指挥中心综合业务楼宜与xxx区政府临近,以便于信息的及时传递以及紧急时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能迅速到达应急中心,参与事件的决策和发布指挥命令。因此,项目拟建于xxx市xxx区xxx胡同3号区机关大院西侧,用地面积3664平方米。本项目建筑用地具体如下:l 北至育群胡同,与现有区政府办公楼平齐;l 西侧为拆迁区域,具体见规划总平面图;l 南至xxx胡同,与现有区政府办公楼平齐;l 东侧距现有区政府办公楼6.96米,留有行车道,满足行车及消防道路要求。 详见附
17、图。4.2 工程建设场地条件4.2.1 交通条件xxx区政府大院位于xxx区东四北大街育群胡同与xxx胡同之间,紧邻东四北大街,现有出入口两处,一处设在育群胡同,一处设在xxx胡同,均可进出车辆。两个出入口之间可以贯通,通行能力良好。新建应急指挥中心行车利用原有面向xxx胡同的大门,同时可将车辆顺利引导至地下停车场。在面向育群胡同开有供行人出入的大门,主要为信访人员设置,以保证合理分区,避免互相影响。4.2.2 市政配套设施本项目的市政配套设施利用xxx区政府办公大院内的原有设施,供水、供电、热力等市政配套设施齐全,能力充足,可以满足该项目的建设需求。4.2.3 安全防护条件本工程位于xxx区
18、政府大院内,工作联系方便,安全保卫条件好。应急指挥中心综合业务楼设安防系统,满足安全防护警卫工作。4.2.4 工程地质条件参考位于育群胡同北侧育什小区2#、3#、8#楼地质报告(育什小区距离本项目北侧约50米),地质报告时间为2002年,下一步详细设计时,须进行地质详勘。育什小区地质情况为孔口地面标高为45.1245.84m,地下水埋深大于16米,可不考虑水的腐蚀性。地质土层概述:l 人工堆积层:粉质粉土粉质粘土填土层,总厚度2.804.25m。l 第四纪全新世冲洪积层:砂质粉土粘质粉土层,湿,密实,中中低压缩性;粉细砂层,湿,密实;中砂层,湿,密实;l 第四纪晚更新世冲洪积层:圆砾层,湿,饱
19、和;重粉质粘土层,硬塑,局部可塑,中低低压缩性;中粗砂层,饱和,密实;圆砾,饱和,密实;卵石,饱和,密实。经判别,在地震烈度8度情况下,场地20米深度范围内饱和砂土和粉土不液化。标准冻深0.8米。第、层土地基承载力标准值180240KPa,土层高程35.542米,适宜作天然地基的持力层。4.2.6 工程抗震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抗震设防烈度在xxx市区应为8度。根据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0),本项目建筑属二类建筑,建筑耐久年限50100年。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5.1 总平面布局该工程需要拆迁xxx区政府自有西小楼及大院西侧5个公房院落,约5
20、5户居民,拆迁占地约2575平方米,经初步调查该范围内无古树,无挂牌四合院。规划拆除的房屋比较破旧,拆迁安置后,可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并且可适当改善周边环境。本建筑为一座单体建筑,建筑面积7851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3481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4370平方米。其东面与原政府办公楼相距6.96米,保留原汽车通道;西面为减小民房拆迁量,用地界限不规则,保证了两条车道进出地下停车场的顺畅。西部可空出部分空间规划一个内院,以创造良好的办公环境;北面与育群胡同相邻。南面与xxx胡同相接。由于本项目处于xxx市文化保护区,建筑风格采用仿古建筑檐口,以取得与周边环境和谐、统一的整体效果。南部院落
21、、西部院落宜种植低矮灌木,局部点缀乔木,尽量提供良好的视野。5.2 建筑规模及确定依据拟进入综合楼的单位为应急指挥中心、xxx区城管委指挥中心、xxx区城管监督中心、xxx区信访办和xxx区信息中心5家单位。以上各单位均为xxx区政府机关,其办公用房面积与建设标准应执行国家计委发布的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计投资(1999)2250号)。应急指挥中心,正处级单位,人员编制20名,其中主任1名,副主任2名,科职及科员17名(其中行政后勤科人员编制10人)。应急指挥中心应急时增加区领导6名,主要为书记、区长、副书记、副区长及其他相关领导。区城管委指挥中心,正处级单位,人员编制40名,其中主任1名
22、,副主任3名,科职及科员36名。区城管监督中心,正处级单位,人员编制50名,其中主任1名,副主任3名,科职及科员46名。信访办,正处级单位,人员编制13名,其中主任1名,副主任3名,科职及科员9名。区信息中心,副处级单位,人员编制10名,其中主任1名,副主任1名,科职及科员8名。以上各单位人员数量总计为139名,均为处(副处)级单位,办公用房为2级标准,人均建筑面积标准为2024平方米/人,以上各单位人员数量均低于100名,可执行上限标准,即24平方米/人。共需办公用房面积为3336平方米。由于应急指挥中心的特殊性,需要一定规模的应急指挥大厅,进行信息发布、特殊时期的应急指挥,因此,二层的应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某地区应急指挥中心综合业务楼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某地 应急 指挥中心 综合 业务 工程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36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