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兴县美国白蛾防治实施方案.doc
《博兴县美国白蛾防治实施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博兴县美国白蛾防治实施方案.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09年度博兴县美国白蛾防治实施方案博兴县美国白蛾防治指挥部二九年二月目 录一、发生防治现状 1二、指导思想 1三、治理目标 11、防控任务 12、防控目标 2四、防治对策 3五、防治内容和措施 31、加强监测、健全网络 32、检疫封锁 43、防治措施 4六、保障措施 61、监测报告 62、科学防治 63、依法治虫 64、物资保证 75、资金保证 7七、组织领导 71、县里成立美国白蛾防治指挥部 72、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93、成立县美国白蛾防治技术小组 94、建立值班报告制度 95、实行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106、强化舆论宣传 107、加强督查落实 102009年度博兴县美国白蛾防治实施方
2、案为切实搞好美国白蛾的监控和防治,保护我县的生态安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美国白蛾防治工作的通知精神要求,结合我县美国白蛾的发生和防治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一、发生防治现状美国白蛾是一种世界性检疫对象,它具有食性杂、危害广、适应性强、传播蔓延快等特点。我县自2005年9月首次发现至2008年12月底,全县12个镇(办)普遍发生,部分县直单位发生严重,面积达6.5万亩。疫情发生后,全县各级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进行了有效防治,取得了一定的防治效果。但因美国白蛾具有繁殖量大,传播蔓延快等特点,加之2008年部分镇(办)认识
3、不足,防治不够彻底,导致美国白蛾越冬基数偏高。根据各镇办及县直单位对2009年的发生面积预测,预计2009年全县发生面积15万亩,其中轻度发生8万亩,中度发生4万亩,重度发生3万亩,防控任务十分艰巨。二、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美国白蛾防治工作的通知精神,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按照“突出重点,分区治理,属地负责,联防联治”的原则,坚持预防和除治并重,切实加强疫情监测、检疫监管和科学防治,根除疫点,压缩疫区范围,全面降低虫口密度,坚决遏制美国白蛾疫情严重发生和继续扩散蔓延的势头,确保我县的林业生产和生态安全。三、治理目标任务(一)
4、防控任务我县防治任务是15万亩,防治作业面积达到45万亩(次),其中,生物防治30万亩(次),人工物理防治15万亩(次);释放周氏啮小蜂1.5亿头。(二)防控目标为了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做好美国白蛾防控工作,按照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特点,将美国白蛾防控划分5个区域,不同的区域采取不同的对策。1、重点防控区:包括公路、铁路、河道、行政区域交界处(县、乡交界)、场圃、风景名胜区等。防控对策:加强普查监测,以无公害药剂防治为主,结合人工物理、生物等措施进行防治。防控目标:监测覆盖率100%,测报准确率85%以上;产地检疫率100%,调运检疫率95%以上;防治率100%,无公害防治率80%以上;10月中
5、旬有虫株率控制在5%以下,叶片保存率80%以上;一、二代防治结束后虫株率控制在2%以内。2、城乡驻地防控区:包括村庄四旁、城镇等。防控对策:加强普查监测,以人工剪除网幕、杀虫灯诱杀、捕捉成虫和蛹、释放周氏啮小蜂、树干基部打孔注内吸剂为主,必要时采用生物、植物源制剂防治。防控目标:监测覆盖率100%,测报准确率85%以上;产地检疫率100%,调运检疫率95%以上;防治率100%,无公害防治率100%;10月中旬有虫株率控制在7%以下,叶片保存率60%以上;一、二代防治结束后虫株率控制在2%以内。3、特殊防控区:包括桑、蚕、鱼、虾养殖区等。防控对策:人工剪除网幕、杀虫灯诱杀、捕捉成虫和蛹、绑草把、
6、树干基部打孔注内吸剂等防治,严禁喷药、喷烟防治。防控目标:监测覆盖率100%,测报准确率85%以上;防治率100%,无公害防治率100%;10月中旬有虫株率控制在10%以下,叶片保存率60%以上;一、二代防治结束后虫株率控制在5%以内。4、综合防控区:包括片林、林网等。防控对策:加强普查监测,采用人工剪除网幕、杀虫灯诱杀、捕捉成虫和蛹、绑草把、涂毒环、喷洒无公害药剂、释放周氏啮小蜂等综合措施防治。防控目标:监测覆盖率100%,测报准确率85%以上;产地检疫率100%,调运检疫率95%以上;防治率100%,无公害防治率90%;10月中旬有虫株率控制在10%以下,叶片保存率60%以上;一、二代防治
7、结束后虫株率控制在5%以内。四、防控对策根据近几年的防治经验,重点是加强监测普查,实行“大力查治第一代,严密查防第二代,全面除治第三代”的对策,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着重做好美国白蛾第一代的除治。5月中、下旬集中摘除网幕,6月上旬在摘除网幕的基础上,普遍喷药防治,确保6月10日(麦收)前全面完成第一代的防治任务,为第二、三代美国白蛾的除治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五、防治内容和措施根据美国白蛾的生活习性和危害特点以及气候的变化。本着综合防治,动态防治的原则,全年防治美国白蛾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加强监测、健全网络在全县12个镇(办)设立监测点,各个测报点要配备相应的测报工具,有专人管理,对
8、卵期、幼虫期、蛹期、成虫期虫情进行全年观测。主要负责虫情调查、数据汇总、及时上报。县林业局定期发布发生期、发生量、发生趋势预报。全县监测覆盖率要达到100%。(二)检疫封锁1、种苗产地检疫。强化种苗繁育基地、森林植物及其产品的产地检疫检查,确保种苗产地检疫率达到100%。 2、复检。强化对调入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和其他产品木质包装物的复检,发现虫情及时扑灭。3、调运检疫。严格禁止不经检疫调运森林植物及其林产品现象的发生。要严格检疫要求书制度,同时要强化现场检疫工作,提高调运检疫率。(三)防治措施1、人工防治(1)除治虫蛹。在各代美国白蛾蛹期即去年9月底至4月中旬、6月中旬至7月初、8月上中旬,发
9、动人力清理地面杂草和落叶、刮除树干裂皮、拣拾虫蛹,然后集中烧毁。尤其是3月底4月上中旬,正是清除美国白蛾越冬蛹的大好时期,也是全年防治美国白蛾的关键时期。(2)捕捉成虫。美国白蛾成虫为白色蛾子,容易发现,且飞翔能力差。在每代成虫发生期间,各镇、办事处及各单位要重点查找美国白蛾成虫,特别是曾经发生美国白蛾的地块,发现后立即捕捉,集中杀死。(3)摘除卵块。在各代成虫羽化幼虫孵化发生之前,即:5月10日至5月25日、6月20日至7月5日、8月15日至8月26日,寻找叶片背面的绿色卵块,摘除烧毁。(4)剪除网幕。因该虫卵孵化后幼虫开始吐丝结网,形成白色的网袋,也叫网幕,幼虫在网幕内群居生活。结成的网逐
10、渐扩大,一般直径0.4米左右,大的可达1.5米,有的还可将一棵树全部缚住。从枯叶簇、枯枝上即能分辨和发现。因此,在美国白蛾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幼虫3龄之前,仔细查找美国白蛾网幕,发现后将网幕连同小枝一起剪下集中销毁。剪网时要特别注意不要造成破网,以免幼虫漏出,一旦散落应立即杀死。第一代美国白蛾的防治也是全年防治的关键时期,各镇、办事处及县政府有关部门采取组织专业队等多种形式逐地块排查,集中收集网幕,烧毁或深埋。(5)围草诱蛹。适用于防治困难的高大树木,在各代老熟幼虫化蛹前,6月初至6月上旬;8月初;9月中、下旬。在树干离地面1-1.5m处,用稻草把或草帘上松下紧围绑起来,诱集老熟幼虫化蛹。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博兴县 美国 防治 实施方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33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