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防护林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农田防护林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田防护林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惠农区农田防护林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 录第一章 总论.61 . 1 项目提要.61 . 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和原则71 . 3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81 . 4 综合评价与结论.8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92 . 1 项目由来与形成.92 . 2 项目区生态环境及自然灾害现状.92 . 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目的意义.9第三章 建设条件分析123 . 1 自然地理条件.123 . 2 社会经济条件 13 3 . 3 林业生产管理条件.143 . 4 土地资源条件.153 . 5 劳力资源条件.163 . 6 种苗供应分析.163 . 7 基础设施条件.17第四
2、章 建设方案.184 . 1 项目指导思想及原则.184 . 2 项目区范围.184 . 3 项目建设规模.194 . 4 建设布局.194 . 5 项目建设内容.204 . 6 营林技术措施.20第五章 森林保护与环境保护225 . 1 森林管护225 . 2 环境保护23第六章 项目组织与经营管理.256 . 1 经营管理形式256 . 2 项目管理机构.256 . 3 项目管理 .25第七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277 . 1 投资估算原则277 . 2 投资估算依据.277 . 3 项目建设投资估算.277 . 4 资金筹措.27第八章 项目建设进度288 . 1 项目建设期限.288
3、 . 2 建设进度安排.28第九章 效益分析与评价.299 . 1 生态效益分析与评价.299 . 2 社会效益分析评价299 . 3 经济效益分析与评价.309 . 4 综合评价.31第十章 项目建设保障措施.3210 . 1 政策支持保障措施.3210 . 2 资金筹措与投入保障措施3210 . 3 施工组织保障措施.3210 . 4 信息管理、科技推广与服务保障措施.3310 . 5 项目经营保障措施.3310 . 6 其它保障措施 .33 主要附表和附图 一、附表1、项目区各类土地面积统计表2、项目建设内容、进度一览表3、种苗需求量表4、项目建设内容及投资估算明细表二、附图1、项目区森
4、林资源现状图2、项目建设总体布局图第一章 总论1 . 1 项目提要1 . 1 . 1 项目名称石嘴山市惠农区农田防护林建设项目1 . 1 . 2 项目建设单位及法人代表石嘴山市惠农区林业局 殷建军1 . 1 . 3项目主管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局1 . 1 . 4 项目性质新建1 . 1 . 5 建设目标及宗旨目标:2005-2007年,利用3年的时间,建设农田防护林16017亩,使全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6.5%,进一步改善平原地区生态环境,保障农业稳产、高产,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宗旨:依靠国家政策支持,利用国家投资优势,结合本区自然条件、森林资源现状,以营林为基础,以完
5、善提高平原绿化水平为重点,科学规划,狠抓落实,大力营造农田防护林,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功能,进一步改善平原地区生态环境,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1 . 1 . 6 项目区范围项目区位于惠农引黄灌区,东临黄河,西至黄河贺兰山东麓,南接平罗县,北至惠农区城市区外围,总土地面积85万亩。1 . 1 . 7 项目建设内容项目建设内容:造林16017万亩,林种为农田防护林,树种以耐盐碱、抗天牛性强为首要选择条件。规模:耕地区内以沟、渠、道路为依托,栽植2-4行,宽度为48米;宜林盐碱荒地连片造林,片林最小30亩为一单元。1 . 1 . 8 项目建设期限及进度期限:2005-2007年。进度:项目建设共计
6、造林16017亩,计划2005年造林5901亩,2006年造林5887亩,2007年造林4229亩。1 . 1 . 9 项目总投资项目总投资167.8万元。1 . 1 . 10 项目效益项目建设将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同时也产生社会、经济效益。1 . 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和原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国家生态环境重点工程项目管理办法原则:坚持生态效益优先,兼顾社会、经济效益;坚持尊重自然规律、科学选择树种;坚持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坚持造管并重,立足长远发展;1 . 3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坚持国
7、家营林经济技术标准与本地实际相结合。整地:20元/亩; 栽植:25元/亩; 灌水:15元/亩; 苗木:105元/亩;抚育:7元/亩;管护:13.3元/亩;1 . 4 综合评价与结论本项目将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同时也产生社会、经济效益。项目建设符合本地实际,适宜社会发展需求。项目可行。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2 . 1 项目的由来和形成惠农区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最北端,属黄河中上游地区,东临黄河与内蒙乌海市接壤,西屏贺兰山,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北大门。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建设“二代”农田防护林以来,全区引黄灌区基本实现了农田林网化,立地条件较好的沟、渠、路均建设了窄行防护林,森林覆盖率提
8、高到13%。但是,由于本地恶劣的立地条件和自然环境的制约,再加上光肩星天牛的再次危害,现有林分质量不高,森林资源分布不均,尚有大片的农田没有防护林带。新的惠农区成立后,确立了完善和提高农田防护林的目标,计划通过三年的努力建设,新增农田防护林16000亩,使全区90%以上的农田得到保护,70%的宜林荒地得到改良利用,进一步改善引黄灌区的生态面貌,实现农业的稳产、高产,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2 . 2 项目区生态环境及自然灾害现状项目区占惠农区总面积的49%,是农业生产区,森林覆盖率13%。项目区地下水位高,盐碱化程度重,森林资源分布不均,大量的农田无防护林带,农田四周分布着大片的盐碱荒地,蒸
9、发强烈,降雨稀少,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主要有霜冻、干旱、冰雹、干热风、沙尘暴等。2 . 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目地意义2 . 3 . 1 必要性:2 . 3 . 1 . 1 引黄灌区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惠农区引黄灌区分布着6个乡镇、42个自然村、6.1万农业人口,是惠农区的粮、油种植区和畜禽养殖区,在本区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引黄灌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造成灾害频繁发生,干热风、沙尘暴、干旱、霜冻等自然灾害造成粮食低产,是农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严重制约因素。虽然国家每年花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综合治理,却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地区恶劣的生态环境。因此,加快建设农田防护林
10、是当务之急的大事,不仅可以改变引黄灌区的生态面貌,而且对整个惠农区的经济发展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 . 3 . 1 . 2 搞好农田防护林工程建设是生态环境的需要。引黄灌区面积大,但森林资源总量偏少且分布不均匀,起不到应有的整体防护效应。干旱、少雨限制作物种植,盐碱化造成大量弃耕地,沙尘暴、干热风直接影响农业产值和人民生活环境。因此,急需建设防护林带,增加林木数量,改善生态环境。2 . 3 . 1 . 3 农田防护林工程建设是保证农业稳产、高产的需要。农业是基础,水利是命脉,林业是屏障。搞好防护林建设对发展农业经济,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设防护生态屏障,可有效减少自然灾害。多
11、年实践证明,林网可降低风速,抵抗风沙危害,夏季可降低气温,减少蒸发量,降低地下水位,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含水量,减轻干热风危害,促进农作物增产。针对项目区内灾害性天气种类多且发生频繁的状况,建立完备的生态防护体系更具有重大意义。2 . 3 . 1 . 4 搞好农田防护林工程建设是加快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惠农区引黄灌区分布着6.1万人,人均收入2850元,主要产业以农业生产和畜牧养殖为主,人均耕地1.8亩,产品结构单一,畜牧以散户粗放为主,效益偏低。尽快建立完善的防护体系,可有效改善生态环境,改良盐碱土壤,增加耕地面积,对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解决“三农”问题,实现
12、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促进作用。2 . 3 . 2 目的意义建设农田防护林体系,增加森林覆盖率,加强农田保护,减少灾难危害的发生,有效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生活、生产正常秩序,促进农民增收和社会经济发展。第三章 建设条件分析3 . 1 行政区划,地理位置3 . 1 . 1 行政区划、地理位置惠农区地处宁夏银川平原最北端,位于东经1061310651,北纬38403923之间,东临黄河与内蒙古鄂托克前旗隔河相望,南与平罗县相毗邻,西屏贺兰山与大武口区相连,北于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接壤,东西长大约51公里,南北宽37公里,总土地面积1088平方公里,海拔在10701300米之间。全区辖三乡三镇42
13、个行政村,六个街道办事处,50个居委会,二个工业园区及区市直属三个农场。 3 . 1 . 2 自然条件惠农区境内按自然要素组合为贺兰山山地、山前洪积扇台地和黄河冲积平原三部分,分别占总土地面积的40.3%、25.2%、34.5%,地势平坦。区境内有四条黄河支流,南北分布,灌区内干、支、斗、农四级渠道纵横,渠系发达,灌溉便利。干、支、农沟与渠道递次相邻,排水畅通。水资源主要有三部分。天然降水量总量约1.17亿立方米/年,利用率低。黄河径流平均每年过水量为301亿立方米,实际引入量为2.3亿立方米,是农田主要灌溉用水。地下水约1亿立方米,开发利用的约0.2亿立方米,是贺兰山洪积扇内主要水源,也是旱
14、地造林的主要依靠。惠农区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按国家气候分区为中温带大陆性气候,总的特点是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干旱少雨、风沙大、蒸发强烈、冬寒长、夏热短、昼夜温差大,自然灾害频繁。太阳辐射量达145.8千卡/cm2,全年日照时数为3083.5小时,日照百分率为70%,居宁夏之冠。年平均气温为8.2,极端最低气温为-29.8,年平均日较差为8.514.7;年降水量171.9270mm,年蒸发量749.4mm,且降水多集中在七、八、九月份;风大沙多,全年大风日数55.3天,主风向为西北风,主要集中在35月;自然灾害以干旱、风沙及沙尘暴、干热风、霜冻、山洪、河水侵蚀、冰雹、日烁等最为常见。土壤主要类型
15、自西向东分别是淡灰钙土、草甸灌淤土、灌淤土,主要以灌淤土为主。植被分三个层次,贺兰山前坡地主要有沙蒿、红砂、酸枣、四合木等多年生旱生灌、草,覆盖度约为2030%。黄河滩地主要以野生次生红柳、人工造乔、灌木、杂草为主,覆盖度95%。中部黄河灌区以农田防护林为主,主栽树种有新疆杨、白蜡、臭椿,森林覆盖率13%。3 . 2 社会经济条件 3 . 2 . 1 面积、人口及其结构总土地面积1088平方公里,其中林业用地28.4万亩。总人口20.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1万,非农业人口14.1万。3 . 2 . 2 工农业生产情况,人均产值、收入农业生产主要以小麦、玉米、油料、脱水蔬菜、无公害枸杞种植和畜
16、禽养殖业为主,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畜禽肉蛋生产重点地区;工业以煤炭开采加工、冶金、化工、建筑材料、农副产品加工为主,金属镁、碳化硅、活性炭、脱水菜等产品享誉国内外。截止2003年底,国内生产总值231000万元,人均农业总产值1690万元,人均工业总产值21887万元,人均耕地1.19亩,人均粮食产量304.3公斤,城镇人口可支配收入人均5700元,农业人均纯收入达到3100元。3 . 3 林业生产管理条件3 . 3 . 1 林业生产、经营管理机构、人员技术力量惠农区林业生产主要以防护林建设和发展枸杞产业为主,其中防护林建设包括:贺兰山东麓营造防风固沙林和封育治理;黄河灌区营造农田防护林和村
17、庄绿化;黄河滩地营造黄河护岸林。枸杞产业以发展无公害名牌枸杞为主。惠农区设林业局,林业局下设三站一个中心,分别是林业站、枸杞站、森防站和生态林业开发中心,现有人员28人,其中林业工程师3人,助理工程师12人,技术员4人。乡镇设有林业工作站,人员22人。3 . 3 . 2 生态公益林建设成就,经验及问题成就:惠农区现有森林资源面积14.0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3%。生态公益林面积达到11.06万亩,其中农田防护林4万亩,河滩红柳2.3万亩,黄河护岸林3万亩,绿色通道0.5万亩,基本形成了以防风固沙、农田防护、水土保持为主的生态型森林结构。经验:以全民义务植树为主要形式;坚持“适地适树”,科学布
18、局;坚持生态效益为主,兼顾社会、经济效益;坚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坚持以干、支沟、渠确立框架,农沟、渠构筑小网格的模式;坚持以项目为载体,科技为支撑;问题:林业工程造林资金严重不足;由于本区立地条件差,树种选择局限性较大;由于受光肩星天牛等危险性病虫害危害,小径材利用率低,群众无法得到直接的经济效益,造林积极性低;林地区划不明确,林地林权无法确定,民营造林难以开展。3 . 4 土地资源条件3 . 4 . 1 各类土地面积惠农区总土地面积1088平方公里。其中:农业用地38.6万亩,林业用地28.4万亩,园区地4.5万亩,牧草地71.6万亩,村镇建设用地2.9万亩,独立矿用地1.5万亩,自然人文
19、景观保护区0.1万亩,城镇建设用地1.9万亩,其它用地区8.2万亩,未利用地区5.4万亩。 3 . 4 . 2 营造生态公益林的土地资源分布状况生态公益林林地分布有三块:一是沿贺兰山东麓沙荒地;二是灌区内各级道路、沟、渠、以及村庄;三是沿黄河冲积滩地。3 . 4 . 3 造林地数量及立地条件分析林地总面积28.4万亩。贺兰山洪积扇林地面积14万亩,土质良好,但灌溉困难,主要以提取地下水为主,多选择抗旱耐风沙的乔、灌木造林,如刺槐、沙枣、柠条、紫穗槐等;引黄灌区林地面积4.4万亩,灌溉便利,但地下水位高,盐碱化重,多选择抗天牛耐水蚀树种造林,如杨树、白蜡、臭椿等;黄河滩地林地面积10万亩,土质瘠
20、薄,盐碱化重,杂草丛生,选择耐水蚀的沙枣、白蜡、樟河柳结合封育造林。3 . 5 劳力资源条件惠农区现有人口20.2万,其中农业人口6.1万人,非农业人口14.1万人。农村现有劳动力34522人。项目区内可供营造林生产的劳动力32154人,主要以机关企事业干部职工,农村青壮劳动力为主,90%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知识,能够熟练掌握造林技术,在林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开展植树造林活动。3 . 6 种苗供应分析3 . 6 . 1 现有种苗供应能力及潜力惠农区多年来实行合同育苗,基本可以满足造林需苗。现已培育两个育苗基地,分别是区苗木场和马家湾种苗繁育基地,基地面积2500亩。2004年现存育苗面积1100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田 防护林 建设 可行性研究 报告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33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