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省xx农场草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
《xx省xx农场草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省xx农场草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项目概述第一节 项目名称及承担单位一、项目名称xx省xx农场草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二、项目实施单位xx省xx农场三、项目法人代表xxx(xx省xx农场场长)四、项目实施地点xx省xx农场第二节 项目建设的内容及规模 xx省xx农场草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是:对xx农场境内的刚北干渠改造7公里,将原土渠采用150#砼板衬砌;对种羊场原高压输电线路进行改造(从xx县变电站至xx农场二大队),其规模为25公里;新购置农机具10台(套),其中轮式拖拉机(铁牛724)3台,联合收割机(JDL1075)2台,方形打捆机(3690S)3台,圆形打捆机(547)2台;新建良种库1200平
2、方米、种子晒场20xx平方米、种子检验室360平方米;为种子检验室配备仪器设备29台(套);对xx农场的技术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第三节 项目建设投资及资金筹措xx省xx农场草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总投资为582.60万元,其中:水利工程建设投资91.36万元,输电线路改造148.35万元,种子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06万元,质检室仪器设备购置42.89万元,机械设备购置费154万元,技术培训费10万元,项目前期费、管理费30万元。在项目建设总投资中申请中央财政资金307万元,地方财政配套123万元,xx省xx农场自筹152.6万元。第四节 项目效益xx省xx农场草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的实施,对
3、改善环湖牧区草原生态环境,防止土壤沙化,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给牧区提供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等都具有较好的示范和推动作用,其生态效益十分明显。项目建成后,随着xx省xx农场基础条件的改善,可推动xx省牧草种子生产逐步走上标准化、规范化和产业化的轨道,为xx省生态建设、畜牧业生产和农业产结构调整做出应有的贡献。此外,由此带动项目区农牧民商品经济的发展,其经济效益前景广阔。第二章 项目背景第一节 项目建设背景种子种苗是科技的载体,是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产品贸易竞争的集中体现。此外,优良牧草种子的生产对于xx省以至我国西部地区实施草地生态建设、休牧育草等建设工程和农牧业的发展起着举
4、足轻重的作用。xx省从事优良牧草种子生产已有三十多年历史,先后培育出适宜青藏高原高寒、干旱环境下种植的披碱草、短芒老芒麦、多叶老芒麦、中华羊茅、冷地早熟禾、星星草等二十多个优良牧草品种。这些品种,多年来远销省内外各地,身受用户赞誉。本世纪初,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改善江河源头生态环境,建设山川秀美新西部,xx省不失时机实施了优良种子基地建设项目,特别是优良牧草种子基地的建设已初具规模。这不仅对西部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而且对保护“世界第三极”生物多样性,保持整个长江、黄河流域的生态平衡,促进中下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xx省牧草种子生产受多方面因
5、素影响,由于起步晚,生产、检验、销售体系很不完善,牧草种子生产技术落后,主要表现在:一是数量少,年产多年生牧草种子能力仅在500吨左右;二是品种少且杂;三是质量差,一般合格种子不足60%,一级种子品率仅占20%左右。种子生产的状况远不能满足现代畜牧业生产的需求。20xx年开始在xx省xx农场实施了xx省中旱生禾本科(披碱草等)牧草种子繁育基地建设项目。项目完成后,年生产各类优质禾本科牧草种子50万公斤以上,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xx省以及周边地区畜牧业生产及生态建设用种难的问题。但xx农场大部分水利设施年久失修、电力工程不配套、种子加工能力差、种子检验水平低等原因,严重制约着该场种子生产业的持续发
6、展,因此加大对该场的投资力度,发挥该场种子生产优势,不仅对青藏高原牧草良种繁育、牧草种子产业化发展有重要作用。而且对改善草原生态环境和畜牧业持续发展有重要战略意义。第二节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一、200x年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项目申报指南;二、财政部:关于调整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若干投资比例的规定;三、xx省牧草良种繁殖基地建设“十五”规划;四、xx省xx农场基础资料;五、xx省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费用构成及计算标准;六、xx省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概算编制办法。第三节 项目建设的目的本项目建设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扶持xx省种子产业化龙头企业xx省xx农场,加强该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草种
7、供应能力,为xx省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休牧育草、生态环境治理、草地基本建设、种草养畜等工程提供优质的牧草种子。通过项目建设,使xx省种子生产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和规模化,为xx省农牧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第三章 项目区概况第一节 自然地理概况xx农场位于xx省xx县境内,南临xx湖,北接青达麻滩,东与哈尔盖乡相接,西与沙流河乡为邻。境内地势北高南低,地形类型主要有高寒山地、丘陵、湖滨滩地构成。山地海拔3300m-3500m;滩地海拔3200m-3300m。第二节 资源条件项目所在地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日照强烈,冬寒夏凉,无四季之分,气温年差较小而日差较大,雨量偏少,雨热同季,春季多大风和
8、沙暴。年平均气温-0.6,最冷月平均最低气温-20.6,最暖月平均最高气温16.6,多年平均降水量370.5mm,多集中在69月份,年蒸发量1607.4mm。年日照时数3037h,日照百分率达68,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71.49kJ/cm2a。年大风日数49.5d,年平均沙尘暴日数14d以上,年平均风速3.8m/s,最大可达34m/s,风向多为偏北风。最大冻土深度为2.2m,最大积雪深约28cm。区内地下水资源较丰,埋藏较浅,补给来源主要靠大气降水和河流渗漏。中高山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区,河谷平原区、山丘区的地表水、地下水相互转化。平原区地下水出露不多,普遍以潜水形式储存地下。埋深由南向北,一般5
9、20m,单井出水量6305400m3/d,水位随降水量的大小而变化,年变幅12m。适宜种植对热量需求较低的垂穗披碱草、老芒麦及一年生燕麦草、青稞等。全场土地总面积48.7万亩,其中可利用天然草地39.50万亩,饲草料地3.8万亩,其他用地(道路、河流、居民点)2.20万亩.场内天然草地多为高寒草甸类,但也有少量的温性草原类草地,其中夏秋草地多分布在高寒地区,平均鲜草产量为166.01Kg/亩,载畜能力3.03万个羊单位;冬春草地多分布在湖滨滩地和低山丘陵地区,由于降水量少,局部地区严重缺水, 平均鲜草产量为139Kg/亩,载畜能力4.70万个羊单位。第三节 社会经济条件xx农场距西宁市185公
10、里,315国道及青藏铁路穿境而过。场部到各生产队之间均有公路相通,交通条件极为便利。截止20xx年底,全场在职职工665人,离退休职工215人,场内总人口2700余人。年末存栏各类牲畜4.20万头(只),其中:马0.05万匹,牛0.25万头,羊3.90万只,折5.5万个羊单位。在畜牧业生产中,年内成畜死亡率为2.6 %,仔畜繁活率为83.6 %,出栏率为44.13%,商品率为37.66%,母畜比例为56%,全年向社会提供优质种畜1.35万只;产羊毛101吨,牧业总产值401.16万元,百亩草地牧业产值939元,人均纯收入xx元。第四节 种子生产简况从20xx年开始,xx农场实施了xx省中旱生禾
11、本科(披碱草等)牧草种子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全场共播种各类牧草种子田31189亩,其中:牧草良种田30083亩,原种田1006亩,试验田100亩。20xx年和20xx年两年合计收获各类种子102.7万公斤,现已成为xx省牧草种子的主要生产基地,其产量占全省多年生牧草种子产量的35%。种子生产基地的建成为xx省畜牧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质优价廉的牧草种子,同时为该场的畜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第五节 水资源及水利设施现状xx河水文测站1975年以前位于刚北干渠引水口附近,站址以上流域面积1361km2,1976年迁至下游xx县城,流域面积增至1442km2,因区间无较大支流汇入
12、,故水文资料可直接引用。根据xx站1959年以来实测资料分析,刚北干渠引水口附近多年平均流量7.37m3/s,年径流量2.33108m3。p=50%的平水年流量6.95m3/s,年径流量2.19108m3;p=75%的偏枯年流量5.62m3/s,年径流量1.77108m3;p=90%的枯水年流量4.78m3/s。年径流量1.51108m3。区内地下水资源较丰,埋藏较浅,补给来源主要靠大气降水和河流渗漏。中高山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区,河谷平原区、山丘区的地表水、地下水相互转化。平原区地下水出露不多,普遍以潜水形式储存地下。埋深由南向北,一般520m,单井出水量6305400m3/d,水位随降水量的
13、大小而变化,年变幅12m。xx羊场现有草原灌溉依靠刚北干渠自伊克乌兰河引水,全长34.05km。原渠道于1960年建成通水,设计引水流量0.94m3/s,设计灌溉面积1.65万亩。其中xx羊场1.4万亩,县属沙柳河乡0.25万亩。由于渠道简陋,各类建筑物年久失修,实际供水能力仅0.5m3/s,实际灌溉面积约8500亩。19951996年经过对刚北干、支渠进行扩、改建后,设计引水流量提高至2.2m3/s,干渠长增至34.05km,设计灌溉面积达到3.2万亩;其中,改善灌溉面积1.65万亩,扩大草原灌溉面积1.58万亩。20xx年由国家投资建设的xx省中旱生禾本科(披碱草等)牧草种子繁育基地建设项
14、目对xx农场所属的四条支渠进行了改建,总长27.3km,设计引水流量0.450.7m3/s,加大流量0.60.84m3/s。沿线配套兴建引水建筑物等282座,其中跌水121座,斗门135座,车桥14座,便桥6座,分水闸5处,涵洞2处。但由于资金等条件所限,干渠仍为土渠,渠系配套不全,渠道渗漏严重,灌溉用水的输水损失约为55%左右,严重影响着整体效益的发挥。第四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第一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xx省牧草种子生产目前仍停留在小农经济水平上,优良品种资源缺乏,专门从事牧草育种工作的队伍匮乏,资金投入不足,现有品种推广渠道不顺,牧草生产没有在农业结构计划当中没有得到重视,未建立
15、起合理有效的牧草种子良繁体系和区域性牧草种子生产基地。种子生产处于分散的、无序的生产水平上,种子检验、品种审定、种子检疫、质量分级很不完善,牧草种子田间管理、品种复壮制度没有建立,收获加工工艺落后,专用清选机械设备缺乏或滞后,造成市场流通种子脏、乱、差、假现象普遍存在,假劣等严重不合格种子时有发生,严重阻碍着畜牧业业的发展,具体来说,牧草种子生产存在着下列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没有真正落实将牧草作为作物那样融入复杂的农业生产结构当中,这样的结果严重影响了人们对草的重要作用的认识,限制了牧草的播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和农牧民的收益。二、牧草生产者,在投资方面未能从提高贮存能量与蛋白质含量方面反映投资
16、效益,而只追求增加干物质产量,限制了优质品种的推广。三、在推广种植牧草时,未能详细研究和帮助千家万户的农牧民制定他们具体的生产栽培方案和加工方式,这实际上严重影响着草产品标准化和生产规模的发展,影响着草产品的市场形成。四、牧草种子产量低而不稳,目前存在零星种植,广种薄收,粗放管理的现象,加之名、优、特品种缺乏,种子产区对种子生产商品意识差,观念落后,长期停留在传统的以收草为主的观念上,对品种保存不太注意,混杂退化严重,不能使优良品种的优良性状得到充分表现。尤其是牧草品种的原种生产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五、无配套的专业化草种生产的收获、清选、加工、贮藏等设备,种子混有一定数量泥沙、土块、秸秆、颖壳
17、等,种子纯净度严重低下。六、缺乏良种繁育体系和基地,各生产单位或用户自繁自用,缺乏提纯复壮,加之播种材料使用劣质种子进行繁殖,造成品质、产量下降,抗性减弱,病虫害严重等现象,达不到商品种子的要求,导致种子在市场上无竞争力。七、牧草种子市场经营混乱,市场信息不畅,产销脱节,供需脱节,种子积压时有发生,政府有关部门还没有形成主渠道作用,有些经营者只图利而不顾义,在经营上弄虚作假,销售伪劣种子坑害种植者。八、牧草种子生产与加工销售是以综合性科学知识为依托的,虽然人们认知牧草的重要性,但尚未充分发挥科技优势来把工作做得更好。在以更有效地培育新品种和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栽培管理技术措施及优质牧草种子产量的研
18、究方面还受许多条件的限制。九、目前,牧草种子供不应求,大量的都从国外或省外进口,这些渠道来的种子不但价格高,有些品种适应性差,牧草品种性能和栽培管理措施不清,而且存在盲目引进或种子检疫不够严格而引入危险性病虫害杂草,造成大面积毁灭性损失等问题的可能,其后果不堪设想。针对我国牧草种子业存在的严峻问题和巨大的发展潜力,牧草种子的国产化趋势已成为必然,并应迅速实现,顺应这一产业化发展机遇。xx省已启动一批牧草种子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本项目的启动与实施顺应农业部种子基地建设要求,旨在xx省尽快发展牧草良种繁殖和加工,使xx省牧草种子生产走上新台阶,使牧草种子产业化成为当前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为农业经济发
19、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做出重要贡献。第二节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一、项目区光热条件较好,适宜牧草种子生产。种子繁育基地项目区xx省xx农场位于xx县xx地区,项目区海拔32003350米,地势平坦。该地区气候的显著特点是,雨热同季,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大粒大穗的形成,当地生产的牧草种子千粒重高,籽粒饱满,质量高,病虫害少。二、承建单位生产用地有保障该场土地总面积为48万亩,其中,耕地3.8万亩,耕地土层普遍较厚;暗栗钙土,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耕地地块平整、集中连片,目前该场每年实际播种面积3万余亩以上,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耕地生产用途逐年向人工草地和多年生牧草生产转
20、化。依照全省退耕还草实施计划,该场耕地在20xx年将全部实现退耕还草。发展多年生牧草种子生产符合还草要求和该场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因此,从生产用地上可满足种子基地建设项目的用地需要。三、项目区水利配套设施较为完善刚北干渠东西贯穿始项目区全境,流量大,渠系分布均匀、合理,渠道长。支渠经过20xx年维修改造后,利用系数大大提高,在目前情况下,灌溉面积在3万亩以上,干渠再经过一定的衬砌改造,可保证全部牧草繁育用地牧草种子生产生长期灌溉用水需要。四、繁育基地农业机械化已具备一定基础xx羊场目前各类机械及配套农机具47台件,农田生产主要环节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为牧草种子生产基地的建设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五
21、、项目区有一定的牧草种子生产基础多年来,xx农场一直保持了一定数量和规模的牧草种子生产规模;同时坚持开展了多个牧草品种的繁育种植试验,摸索出适应当地牧草种子生产的耕作模式和成功经验,为大面积繁育种植奠定了基础。六、牧草种子培育工作有着较好的基础xx省草原科学工作者,在发掘和利用我国野生牧草种质资源,在调查、引种驯化、选育和繁殖等方面,已有大量的种质资源和技术贮备,为本项目奠定了基础。通过多年努力,已选育成功的多年生禾本科牧草多叶老芒麦、垂穗披碱草、短芒老芒麦、中华羊茅、冷地早熟禾、星星草等品种,通过扩繁推广,已成为xx省在高寒牧区推广种植的当家品种,同时推广到内蒙、西藏、新疆、甘肃、宁夏、四川
22、等二十多个省区,受到用户的赞扬。其它驯化栽培过的草种如:无芒雀麦、西伯利亚冰草、毛稃羊茅、紫羊茅、扁杆早熟禾、布顿大麦草等虽因种子缺乏,未能大面积种植,但均表现出良好的性状,有较好推广价值和前景。七、科研、技术推广人员有保障xx省xx农场具有各类技术人员59人,均具备丰富的科研和生产经验,可满足项目实施的需要。八、承建单位种子生产科技开发有着较好的合作前景xx省xx农场长期以来是有关研究、教学单位的科研和教学基地,几十年来与xx大学、xx省湟源牧校、xx省畜牧兽医科学院、中国农科院兰州畜牧所、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有长期合作的历史和合作项目,特别是近几年来在牧草引种栽培方面的研究,为此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xx 农场 繁育 基地 建设项目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33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