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排水与田间道路工程建设标准.doc
《灌溉排水与田间道路工程建设标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灌溉排水与田间道路工程建设标准.doc(1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专题四灌溉排水与田间道路工程建设标准研 究 报 告(征求意见稿)目 录1 概 述21.1 研究的背景21.2 研究目的31.2 内容和任务31.3 基本原则51.4 主要依据51.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62 相关标准研究82.1 概述82.2 相关标准引用研究92.3 改造和新制定标准情况112.4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113 灌溉排水工程建设标准研究113.1 概述113.2 水源工程53.3 输水工程113.4 喷微灌工程373.5 排水工程523.6 渠系建筑物工程603.7 泵站及输配电工程714 田间道路工程建设标准研究844.1 概述844.2 田间道工程建设标准854.3 生产路工
2、程建设标准871 概 述1.1 研究的背景2000年10月土地开发整理标准(TD/T10111013-2000)的出版,在技术上规范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验收等工作,标志着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开始走标准化管理的道路。这一标准是土地开发整理强而有力的技术支撑,较好地推动了土地开发整理的广泛开展。但由于标准存在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内容规定不全面、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设计内容规定不具体、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成果的规定不明确、引用标准不全面、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规定不清楚等问题,之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的标准化建设更多地依靠一系列政策和技术规定,而且文件繁多、规定不全面,这在一定程度上
3、阻碍了土地开发整理的进一步发展。可见作为一门具有跨学科、多领域、多技术等综合性特点的新兴行业,要想取得长足发展,必须尽快建立符合这一领域、满足土地开发整理全过程的标准化技术规范。2003年10月国土资源部土地开发整理若干意见(国土资发2003363号)号召大家:“从土地开发整理实际出发,按照自上而下、上下结合、有计划、分步骤的要求,大力推进土地资源调查评价、项目规划设计、工程建设、预算定额、效益评价等标准的制定工作,逐步形成技术、经济和管理的标准化体系”。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应“积极开展土地开发整理有关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工程技术研究,努力实现土地开发整理科学化”。2005年底,国土资源部下发了关
4、于开展编制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5120号),同时在全国选择了9个省(区)先行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编制试点工作。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申报、实施及验收等标准化建设,加强项目建设全过程管理,提高项目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合理确定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提高投资效益。为进一步推动标准编制工作,2007年7月31日,国土资源部下发了关于编制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7137号),通知提出:从2007年8月份开始,在非试点省份开展标准编制工作。浙江省是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编制的非试点省份。根据国土资厅发2007137号的通知精神,根据浙江省土地开发
5、整理工作的实际需要,浙江省组织开展了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编制的研究工作1.2 研究目的在过去的几年里,浙江省开展了15000亩的标准农田建设,在积累了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丰富经验的同时,对编制浙江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的迫切性有深刻的认识。土地开发整理标准(TD/T10111013-2000)在全国层面上规范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验收等工作,但土地开发整理具有较强的地区性,南北气候差异、水源差异、地形差异、各地种植习惯差异,以及经济水平差异等都是决定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复杂性的因子,很难从全国层面解决各地区土地开发整理的标准问题。因此,开展“浙江省土地开发整理灌溉排水及田间道路工程
6、建设标准研究”,制订浙江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对规范浙江省土地开发整理工作行为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确保项目工程质量和效益有决定性的作用,对构架全国层面的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框架具有参考价值。通过浙江省土地开发整理灌溉排水及田间道路工程建设标准的研究,总结出体现浙江省不同类型区和工程模式特点的土地开发整理灌溉排水及田间道路工程建设标准,使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的灌溉排水及田间道路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和验收有据可依,提高浙江省土地开发整理的灌溉排水及田间道路工程质量,促进土地开发整理资金的合理使用及其效益发挥,全面实现浙江省耕地质量的提高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2 内容和任务1.2.1 内
7、容(1)灌溉与排水工程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农业灌溉,二是农田排水。是指根据项目区农业生产的需要而建设的灌溉与排水工程及其附属设施系统。工作内容包括:水源工程、输水工程、喷微灌工程、排水工程、渠系建筑物工程、泵站及输配电工程等。1)水源工程土地整理的水源工程主要是为农田灌溉服务的。灌溉水源是指天然水资源中可用于灌溉的水体,主要有地表水和地下水两类。地表水包括河川径流和汇流过程中拦蓄起来的地面径流,是农业灌溉主要的水源;地下水主要是指可以用于灌溉的浅层地下水;另外,灌溉回归水、城市污水经处理后的“再生水”也可作为灌溉水源。不同的灌溉水源,采用的灌溉取水方式也不相同。地下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打井灌
8、溉;以地表水为灌溉水源时,按水源条件和灌区的相对位置,可分为蓄水灌溉、引水灌溉、提水灌溉和蓄引提结合灌溉等几种方式。二级项目包括:塘堰(10万m3)、小型拦河坝(闸)、机(电)井、蓄水池等。2)输水工程输水工程是从水源取水并将其按计划输送、分配到田间各级渠道系统或管道系统的工程设施。目前输水采用的主要形式包括明渠输水、低压管道输水等。3)喷微灌工程喷微灌是喷灌和微灌的合称。喷灌是利用水泵加压或自然落差将水通过压力管道送到田间,经喷头喷射到空中,形成细小的水滴,均匀喷洒在农田上的灌水方法;微灌是通过低压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特制灌水器,将水和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以较小的流量均匀、适量、准确地
9、直接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表面或土层中的灌水方法。工作内容包括:喷灌、微灌(含滴灌、微喷)。4)排水工程排水工程是通过排水沟道系统以及排水建筑物,排除农田多余的地面水、土壤水,降低地下水位的工程设施。目前排水采用的主要形式包括明沟排水、暗管(沟)排水等。5)渠系建筑物工程渠系建筑物工程,是指保证灌溉输水和分水、田间排水和交通等设计功能的正常发挥,在渠首、渠道和路、渠道和排水沟等交叉位置处修建的过水建筑物。主要包括:水闸(含节制闸、分水闸、退水闸)、渡槽、倒虹吸、农桥、涵洞、跌水(含陡坡)、量水设施等。6)泵站及输配电工程泵站是指为满足农田灌溉和排水需要而修建的提水和排水泵站。输配电工程,是指保
10、证农田灌溉和排水需要,满足提水需要而架设的输电线路和配电设备的通称。工作内容包括:高压输电线路、低压输电线路、变压器、配电装置等。(2)田间道路工程田间道路工程是指为满足整理区生产与生活需要而修建的道路系统。道路工程因地形地貌、地质条件以及当地的经济社会条件不同而存在差异,具体表现在路面材质、路面宽度等方面。目前田间道路主要分为田间道和生产路。1.2.2 任务(1)研究浙江省不同工程类型区灌溉排水及田间道路工程的适宜类型。根据浙江省不同工程类型区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土壤和水资源等自然条件以及可达到的灌排条件,研究与各工程类型区相适应的灌溉工程(包括渠灌、管灌及喷微灌)、明沟排水工程的类型,以
11、及与灌排工程相适应的田间道路工程类型。(2)研究与浙江省不同工程类型区相适应的灌溉排水及田间道路工程建设标准。按照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田、水、路、林、村综合治理的要求,根据不同工程类型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的现状,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研究和制定与浙江省不同工程类型区相适应的灌溉排水及田间道路工程建设标准。1.3 基本原则本标准编写的主要原则是:(1)坚持遵循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与现有相关行业的标准、定额、指标相衔接、相协调原则。土地整理工程项目的设计标准要求与国家及省颁发的农田灌排、水土保持等标准相衔接,与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田改造等技术要求相协调,满足浙江省不同工程类型区土地整理的建
12、设要求,确保土地整理工程建设标准的有效性。(2)坚持实事求是,增强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原则。标准制订要与浙江省土地整理的实际紧密联系,既要注重标准、定额和指标的准确性、统一性,又要注重标准、定额和指标的适用性、可操作性。(3)坚持因地制宜、科学严谨的原则。标准制订要与浙江省的地貌类型相结合,综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理规划、农业区划等研究成果。所制订的工程标准、定额和指标应与浙江省的水、土等资源的数量、质量和分布相适应,相匹配。(4)坚持善于总结经验,推陈出新的原则。应根据土地开发整理多年来的工程建设经验,善于学习和总结,同时针对土地整理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充分考虑使用和管护要求,创新性的制定
13、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标准和指标,以满足土地整理工程建设的现实需要。1.4 主要依据(1)关于编制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7137号);(2)浙江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编制工作方案;(3)浙江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分区研究成果;(4)已实施项目规划设计报告(5)实地调研资料;(6)相关行业标准;1.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5.1 研究方法根据浙江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编制工作方案,结合浙江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划分和工程模式,全国土地开整理工程体系的研究成果,参照相关行业标准和规范,并充分考虑浙江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开展调查研究,具体分析浙
14、江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灌溉排水及田间道路的工程内容和现状特点,采用调查研究和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技术路线,研究制定与浙江省土地开发整理不同工程类型区和工程模式相适应的灌溉排水及田间道路工程建设标准。(1)实地抽样调研法。通过实地调研的方法,调查研究全省不同地貌类型、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不同土壤以及不同经营模式下的农田水利及田间道路工程建设内容、建设标准以及建设效益,为标准的制定及实施提供基础数据支撑。(2)综合比较分析法。在收集土地、水利、土壤、农业、林业、环境保护等行业标准与规范的基础上,结合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农田水利及田间道路工程建设的特性,通过对不同工程类型区灌溉排水及田间道路工程模式的比较、分
15、析以及归纳综合,初步制定灌溉排水及田间道路工程建设标准。(3)典型案例分析法。在全面调查全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灌溉排水及田间道路工程建设情况的基础上,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工程实例进行分析,并与初步制定的灌溉排水及田间道路工程建设标准进行比较,并广泛征求基层技术人员的意见,确定研究土地开发整理中灌溉排水及田间道路工程建设的区域特性及其工程建设标准。(4)专家论证。广泛征求业内专家意见,修改完善成果,形成专题研究报告。1.5.1 技术路线本研究分六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准备工作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落实研究人员,制定工作方案,明确研究内容、进度和质量保障措施。第二阶段是资料收集与调查研究阶段。本阶段主要是收
16、集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现有相关行业的标准、定额、指标,同时针对研究的主要内容编制调查表格,确定调查对象,完成面上调查。第三阶段是专题研究阶段。这一阶段主要研究相关行业标准对浙江省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同时根据调查资料,分析研究浙江省不同类型区域土地整理工程建设的实践经验,分析这些经验的成熟性、技术性、先进性和推广性,形成具有更符合浙江省实际、具有技术先进、更可操作的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第四阶段是实地验证和征询意见阶段。本阶段课题组将带着专题研究的初步成果,到浙江省各类型区进行实地验证,同时召开当地土地、水利、农业、交通、电力、林业、环保等部门专家意见征询会,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第五阶段
17、是成果论证阶段。本阶段会请省、部级专家对专题成果进行论证,根据会议意见修改完善专题文本。第六阶段是成果提交阶段。具体的技术路线见下图。成果论证成果验收准备工作人员组织工作方案制定实地验证和意见征询各类型区典型工程验证当地专家意见征询专家论证成果修改完善专题研究灌溉工程排水工程渠系建筑物工程泵站及输配电工程田间道路工程资料收集与调查研究收集相关行业标准、定额、指标典型县调查图1-1 专题研究技术路线图2 相关标准研究2.1 概述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提出以“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为重点的建设目标,它融合了农业、水利、林业、交通、水土保持、环境、电力、建筑等专业技术。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以下
18、简称标准)就是要在广泛吸收其它行业专业技术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的特点,建立属于该专业的工程技术标准。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相关行业标准应用研究,主要解决标准在编写中与相关行业现有标准内容的衔接问题,为标准制定提供依据。浙江省地貌、土壤、气候、植被类型复杂,水资源分布不均,各地工程实施条件差异较大,在直接引用相关行业标准的同时,课题组根据各工程类型区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对直接引用的相关行业标准作了适当的调整和修改。此外,在标准编制过程中,课题组结合工程类型区划分和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特点,新制定了部分标准条文。因此,直接引用标准、修改标准和新制定标准形成了标准内容的主要构成元素。2.2
19、相关标准引用研究2.2.1 相关标准引用研究任务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是一个多学科、综合性强的课题内容,其标准的制定应包括多个专业组成的体系内容。所以研究、参照和引用相关行业标准是标准编写的基础性工作。相关标准引用研究的任务是:以现有标准为依据,研究土地开发整理与农业、林业、水利、交通、电力、建筑等部门标准规定内容的衔接,为土地利用、灌溉排水、田间道路等工程的建设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2.2.2 参照、引用相关标准的原则根据本标准编写的要求和浙江省的实际情况,主要原则是:(1)相关性原则。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涉及国土、农业、水利、林业、交通、电力、建设、规划等部门,这些部门都有其行业标准或设计规范
20、,相关行业标准研究并不是选择这些部门所有的标准或规范,只是选择与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的建设内容相关的行业标准或设计规范作为研究对象。(2)层次性原则。标准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等四个层次,相关行业标准研究仅选择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作为研究对象。在标准内容选择上,严格遵照国家强制性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使用层次;上层次标准有规定时,首先引用上标准层次内容;上层次标准没有规定时,依次使用下层次标准内容。(3)标准引用成果采用组合类和单项工程类,分别提出规定。即在研究时,将现有标准分为综合类、单项工程类、结构类等三种分类,综合类标准为项目规划和工程布局服务;单项工程标准提出各单项工程的等级、规
21、模、结构组成及设计条件等;分部工程标准提出材料组成、质量指标等要求。2.2.2 参照、引用相关标准情况相关行业的标准是经过相当长实践证明了的,具有相当的可靠性。当标准中涉及的内容在其他相关标准中已有规定时,宜将这些相关标准作为引用标准。引用标准中的被引用内容应为本标准的组成部分。引用标准排列顺序为:国家标准、其他行业标准、ISO 标准、IEC 标准、其他国际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引用或参照,构成本标准的有效条文。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8-99;喷灌工程技术规范GB J85-85;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 50363-2006;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2005
2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农田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 20203-2006;防洪标准GB 50201-94;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9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坡耕地治理技术GB/T 16453.1-199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荒地治理技术GB/T 16453.2-199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沟壑治理技术GB/T 16453.3-199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小型蓄排引水工程GB/T 16453.4-199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灌溉 排水 田间 道路 工程 建设 标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31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