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空调毕业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暖通空调毕业设计.doc(9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暖通空调毕业设计目 录1 负荷计算方法11.1 冷负荷计算11.2 根据冷负荷系数法11.3 热负荷计算22 建筑物地理信息43 建筑物围护结构信息53.1 建筑物墙体53.2 建筑物窗体及遮阳设施63.3 采暖设计中的参数74 空调系统方案选择85 负荷计算以及数据汇总105.1 冷负荷105.2 热负荷656 设备的计算与选用,机组的配件与选择706.1 气流组织707 水利计算部分768 管道保温与系统消声、减震设计81致 谢83毕业设计 论文 任务书姓名 班号 院系 同组姓名 指导老师 一、 课题名称西安市某办公楼空调系统设计二、 课题内容1. 设计地点:西安2. 夏季室内设计温度:2
2、6283. 夏季制冷,冬季供暖系统设计三、 课题任务要求1 空调系统冷负荷,热负荷计算2 空调系统水力计算3 用CAD绘制空调系统施工图及系统图4 空调系统设备选型5 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四、 同组设计者 五、 主要参考文献1陆耀庆,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赵荣玉,空气调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 采暖通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J19-874有关空调设计资料、图集;5. 柴慧娟,高层建筑空调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指导老师签字_教导主任签字_年 月 日(此任务书装订时放在毕业设计报告第一页)空调工程设计任务书一、 设计原始资料1、 某办公楼建筑图纸(8层),包括建筑平、剖面
3、图13张图纸,本建筑为八层综合大楼,以中小型办公室,标准客房为主。2、 本建筑位于西安市,按当地气象条件计算。3、 动力资料:按选定的冷热源形式进行设计,本设计采用夏季冷源,冬季热源,均由风冷热泵机组提供。二、设计内容与要求设计内容包括:设计计算书和设计图纸(一) 计算说明部分1、 空调负荷计算2、 空调系统方案选择3、 空调设备选择计算4、 空调房间气流组织计算5、 空调系统风道设计6、 水系统设计计算7、 管道保温消声设计与设备减震设计8、 设计及施工说明(二) 设计图纸部分1、 设计与施工说明 1:1002、 设备材料表 1:1003、 空调系统水原理图 1:1004、 空调系统风管平面
4、图 1:1005、 空调系统水管平面图 1:100 6、 空调设备安装大样图 1:107、 空调水管轴侧图 1:50(三) 设计要求1、 设计说明书按一定格式编写,除设计要求部分外要有封面,目录,后附参考资料名称。设计计算部分可适当采用表格。要求计算准确,说明名字简洁扼要,字迹清楚。2、 图纸绘制应符合采暖通风国家制图标准,按施工图要求完成。 参考文献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J19-8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2、实用供暖空调设计手册 陆耀庆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33、空气调节设计手册(第二版) 电子工业部第十设计研究院主编 中国建筑出版社 19954、民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
5、技术规范 建设部建筑设计院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65、高层建筑空调设计 柴慧娟等编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56、空气调节 赵荣义等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7、工业通风 孙一坚编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8、高层建筑空调与节能 钱以明编著 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5开题报告一、课题研究内容 1、课题来源概况本课题题目为西安市某办公楼中央空调系统设计。本次毕业设计的任务要求是完成建筑物冷、热源空调系统负荷设计计算;分析并确定空调系统设计方案和主要设备的选型;完成管路系统的设计计算等;不低于规定要求的工程图纸设计任务;撰写毕业论文。要求各项设计计算正确,论文条例清晰,图纸符合国家要求,按时完成各项
6、设计任务。2、研究设计意义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我国市场经济的大发展,各地都在兴建高标准的办公楼。办公楼的建筑水准和设备水准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技术水平的标志,而其空调方式应能适应办公楼的功能需求,因此搞好办公楼空调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在此设计中采用中央空调系统,满足室内工作人员的舒适感。3、空调系统控制概念介绍 (1)、风机盘管的控制:设有风机盘管房间的室温,由设于房间内带有季节转换开关及三速调节开关的温度控制器来控制风机盘管回水支管上双位两通电动阀的通断控制供水量,三速开关控制风机送风量,满足室内温度要求。(2)、新风系统的控制:新风送风温度由送风总管上的温度传感器经温度控制器指令新风机
7、组表冷器回水管上的比例积分式两通电动阀的开度来调节供水量,使新风送风温度稳定在整定值上。(3)、空调系统的控制:空调房间的室温控制由设于回风总管上的温度传感器经温度控制器指令空气处理机组表冷器回水管上的比例积分式两通电动阀的开度来调节供水量,实现室内温度稳定在设定的基准上。4、研究设计目的在现代的办公大楼中,通过采用舒适性空气调节系统,保证了办公人员在工作生产时的舒适性感觉。具体而言,我们研究、设计的目的除了满足室内空气温度、湿度和速度方面的要求之外,更重要的是满足其舒适性方面的要求。 空气温湿度与一般舒适性空调的温湿度基本类似。根据我国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中规定,舒适
8、性空调的室内参数应达到以下水平:舒适性空调室内计算参数季节温度()相对湿度()风速(m/s)夏季242840650.3冬季182240600.25、空调系统形式的选择: 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在此设计中采用的是中央空调系统,选用中央空调系统和局部空调系统相比,具有很多优点: 空调效果好;可送新风保证室内空气新鲜度;投资低;运行管理灵活方便,运行费用低;故障少、好维修;设备寿命长;噪声小;易于装饰配合,实现现代建筑的高档、豪华、明快、舒适之美感。 (1)中央空调的空调效果优于局部空调。中央空调可做到每室均有管道式空调送回风口或风机盘管送回风口。 (2)中央空调能保证向房间输送新风,使房间始终保持空气
9、清新、卫生。而如果通过开窗通风换气,则冷量就会大量损失,这不仅影响房间温度,而且浪费能源。 (3)中央空调投资低于局部空调。 (4)中央空调运行管理灵活方便,且运行费用低于局部空调。中央空调制冷站可直接控制制冷机的开停时间和冷量大小,可根据气候变化进行调整,以节约运行电费。 (5)中央空调故障少好维修。中央空调无论是空调机组和送回风道系统,还是房间风机盘管和新风系统,均不易发生故障,而制冷设备则在制冷站内,便于维修。 (6)中央空调寿命长。分体空调一般35年就要换新机,中央空调可用815年。 (7)中央空调噪声小于局部空调。中央空调可加装各种消声装置降低噪声。 (8)中央空调可与装修施工密切配
10、合实现豪华明快之效果。 (9)局部空调的凝结水不易处理好。 但由于集中供冷的中央空调系统一般属于间歇性运行,当停机时满足不了要24小时工作的房间,故对这些房间可单独设局部空调系统来满足其要求。又因为大部分房间用作办公间、会议室、接待室等,热湿负荷不一致,各参数要求不同,且要求各室空气互不串通,所以应对个房间进行单独调节。 因此设计可选用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 选用风机盘管系统具有以下优点:(1)布置灵活性大,节能效果好,各房间能根据室内负荷情况单独调节温湿度,房间不使用时可以关掉机组,不影响其他房间的使用;(2)各空调房间互不相通,不会相互污染;(3)节省运行费用,运行费用与单风道系统相比约
11、低20%30%,比诱导器低10%20%,而综合投资费用大体相同,甚至略低;(4)可以承担80%的室内负荷,与全空气系统相比可节省空间;(5)只需要新风机房,机房面积小,风机盘管可以安装在空调房间内;(6)机组定型化、规格化、易于选择安装,安装投产较快;(7)使用寿命长。 尽管风机盘管系统具有上述诸多优点,但在某些方面仍存在有缺陷,设计安装时应注意:(1)机组分散布置,维护管理不便,水系统复杂,易漏水,设计时应选择好管材并作必要的防漏处理;敷设各种管线麻烦,应合理布置管线;(2)过渡季节不能使用全新风; (3)小型机组气流分布受限制,适用于进深在6米以内的房间,一般需与新风系统合用;(4)必须采
12、用低噪声风机才能保证室内要求。6、设计建筑概况本设计的建筑为陕西省西安市某办公楼中央空调系统设计,由风冷热泵作为空调冷热源。大楼设计的总冷负荷647kw、总热负荷524kw,空调总面积:18层共6300m2。该建筑物为方形外加一个裙楼的新型办公楼,该大楼共有八层.7、设计方案 空气调节系统的划分应考虑运转和调节的灵活与经济性。多层建筑的系统划分应根据各层平面布置和机房的位置等条件而定,尽量做到风管布置合理,系统运转灵活而经济,空气调节系统不宜过大,以便于调节和减少噪声。国外在大型办公楼设计中,在周边区采用风机盘管时,新风的补给常由内区系统提供,其优点是:各房间可独立调节室温,房间不住人时可方便
13、的关掉机组,不影响其他房间,从而比其他系数较节省运转费用。因风机多档变速,在冷量上能由使用者直接进行一定的调节。空气调节系统一般均由空气处理设备和空气输送管道以及空气分配装置所组成。我个人设计的是一层,六层和七层。其中一层有两个大厅,属于高中空建筑,故在此处采用四周式风机盘管侧送风,新风独立令供。其它的房间主要是标准客房和办公室。故采用目前流行的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8、关键理论技术 现代化办公楼的空调设计除传统的空调方式外,近年来又出现了一些新的空调方式,有新有老,新老结合是办公楼空调设计的最大特点。 (1)风机盘管加新风是最常用的空调方式。这种方式目前国内设计中最为常用,在7080年代,
14、国内有70%80%的办公楼就是这种方式。 (2)空调机组的低风速全空气空调方式重新得到重用。国外有40%左右的办公楼采用了全空气方式,这是因为办公楼周边负荷比较稳定,而大量OA机器的采用又需要严格防止凝水和渗漏水,水配管最好不通过业务空间。所以大量采用。 (3)热泵空调大展风采。由于城市环境的要求,不允许办公楼设置锅楼房,在没有区域集中供热供冷(DHC)的条件下,采用热泵机组就是最佳的空调方式。 (4)末端可调变风量空调方式。近年来国外提出了末端可调变风量系统的概念(TRAV),用先进的电脑软件,根据末端装置实际风量变化直接控制送风机,并保持风道的压力平衡,适合办公楼内部区负荷变化,以及各人自
15、主调节风量的使用条件。 (5)香味空调和森林浴空调方式。香味空调有三种方式:1)是在全空气系统的送风道内用香味发生机间歇脉冲式地喷入香水;2)是在室内单独设置香味发生机,用壁挂式等几中方式;3)是通过自然蒸发向室内散发香味。 二、课题进展计划工作任务阶段工作进度安排 1、下达毕业设计课题任务第2周2、收集查阅与课题相关资料第23周 3、着手外文翻译准备第4周 4、阅读文献和外文翻译工作第46周5、开题报告进入课题设计第78周6、毕业设计调研,负荷设计计算、上机、绘图等第914周7、整理毕业设计论文等第15周8、论文答辩,评定毕业设计成绩第1516周三、课题参考文献1、空调负荷实用计算方法 单寄
16、平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高层建筑空调节能 钱以明 同济大学出版社3、空气调节 赵荣义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空气调节手册 范存养 金东哲 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5、民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技术措施 顾兴蓥 建设部建筑设计院1 负荷计算方法1.1 冷负荷计算空调冷负荷计算采用冷负荷系数法,适用于计算民用和公用建筑物及类似的工业建筑物空调工程设计冷负荷。a) 通过维护结构传入室内的热量;b) 透过外窗、天窗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热量;c) 人体散热量;d) 照明、设备等室内热源的散热量;e) 新风带入室内的热量。1.2 根据冷负荷系数法对外墙、外窗、屋面、天窗得热引起的冷负荷逐时进行计算,而对内墙、内
17、门窗、楼板、地面得热引起的冷负荷及人体散热和设备散热引起的冷负荷均按稳定传热计算。最后把各项冷负荷计算结果逐时累加,再加上新风负荷,求出冷负荷最大值及发生时间。a) 外墙、屋面、外窗、天窗传热得热引起的冷负荷计算:冷负荷=传热系数传热面积(冷负荷逐时计算温度+本地修正值)-室内设计温度b) 外窗、天窗辐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计算公式:冷负荷=窗户面积日射得热因子的最大值冷负荷系数窗户有效面积系数窗户内遮阳系数窗玻璃修正系数c) 内墙、内门窗、楼板稳定传热引起的冷负荷计算公式:冷负荷=传热系数传热面积(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平均温度+邻室计算温差-室内计算温度)舒适性空调房间夏季地面冷负荷一般不计算,对于
18、工艺性空调房间:地面冷负荷=传热系数有效传热面积计算温差式中:非保温地面的传热系数一般取0.47W/(m2);有效传热面积指距外墙2.0m以内的地面面积。计算温差=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室内设计温度。d) 人体散热引进的冷负荷计算公式:冷负荷=人数群集系数成年男子的全热散热量湿负荷=人数群集系数成年男子的散湿量从理论上说,人体、照明、设备的冷负荷需逐时计算,但在设计时很难确定什么时间有多少人在室内,什么时间开多少台设备,因此软件中将其按稳定传热计算。这样做引起的误差不大,而且偏于安全。e) 设备散热冷负荷计算公式:冷负荷=设备功率(kW)1000湿负荷=设备散湿量(kg/h)f) 新风冷负
19、荷计算公式:冷负荷=人数人均新风量室外空气密度室内外空气焓差/3.6湿负荷=人数人均新风量室外空气密度室内外空气含湿量差1.3 热负荷计算根据规范,对下列各项耗热量进行计算:1,外墙、外门窗的耗热量;2,内墙、内门窗的耗热量;3,屋面、天窗的耗热量;4,楼板、地面的耗热量。对于采暖热负荷,还计算由门窗缝隙冷风渗透造成的耗热量。在冷风渗透计算中考虑了热压与风压的综合作用,可用于多层和高层采暖热负荷的计算。对于空调热负荷,不计算冷风渗透,除上述四项外,另外计算新风热负荷。具体采用的计算公式如下: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Q=传热面积传热系数室内外计算温差温差修正系数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Q=Q(1+朝向修正+
20、风力修正+多面外墙修正+窗墙比修正)(1+房高修正)(1+间歇修正)(1+其它修正)其中:多面外墙修正仅用于外墙、外门、外窗;窗墙比修正仅用于外窗;地面按平均传热系数法计算。冷风渗透耗热量Q=0.278渗入室内的空气量V空气密度空气比热室内外计算温差其中:V=缝隙长度缝隙单位长度每小时渗入室内的空气量缝隙渗透量的综合修正系数空调新风热负荷计算公式:热负荷=人数人均新风量室外空气密度室内外空气焓差/3.62 建筑物地理信息地理位置陕西省西安市东经:108.93 北纬:34.3海拔:396.9m 年平均温度:13.3大气参数夏季资料大气压(hPa): 959.20室外日平均温度(): 30.70室
21、外计算日较差(): 8.70室外干球温度(): 35.20室外湿球温度(): 26.00通风计算温度(): 31室外平均风速(m/s): 2.20室外相对湿度(): 72.00冬季资料大气压(hPa): 978.70采暖计算温度(): -5.00空调计算温度(): -8.00最低计算日平均温度(): -12.3通风计算温度(): -1室外相对湿度(): 67.00室外平均风速(m/s): 2.703 建筑物围护结构信息3.1 建筑物墙体a) 建筑物墙体的围护结构最小传热阻计算:围护结构的最小传热阻,应按下式确定:对于外墙、屋顶、地面及室外相通的楼板等=1.0;计算最小传热阻时,冬季室内计算温度
22、取较大值,假设本建筑等级为一级,则:=23;对于陕西西安地区,宜采用型墙体围护结构,则室外计算温度查表得:=-8.00,=-12.3;冬季室内计算温度与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的允许温差:对于外墙取=6.0对于屋顶取=4.0;围护结构内表面换热系数=8.7W/(m2C)。计算:对于外墙:=0.627W/(m2)对于屋顶:=0.940W/(m2)b) 建筑物墙体的选择1) 对于外墙:选择墙体的建筑材料为:石灰、水泥、砂、砂浆加气混凝土泡沫混凝土,钢筋混凝土 墙体总厚度为320mm。墙体传热系数为0.59W/(m2)2) 对于内墙:选择墙体的建筑材料为:水泥砂浆,加气混凝土泡沫混凝土,钢筋混凝土 墙体总
23、厚度为280mm。墙体传热系数为1.34W/(m2)3) 对于屋顶:选择建筑材料为:石灰、石膏、砂、砂浆,加气混凝土泡沫混凝土,卷材防水层,钢筋混凝屋顶结构总厚度为215mm。墙体传热系数为0.99W/(m2)4) 对于楼板:选择墙体的建筑材料为:石灰、石膏、砂、砂浆,加气混凝土泡沫混凝土,卷材防水层,钢筋混凝屋顶结构总厚度为90mm。墙体传热系数为2.83W/(m2)3.2 建筑物窗体及遮阳设施a) 窗户的构造5mm普通玻璃双层钢框外窗,Xg0.69。b) 内遮阳类型选用密织布作为内遮阳设施,非沿窗面送风。取Xz0.6。 无外遮阳设施。3.3 采暖设计中的参数a) 外墙计算1) 修正系数温差
24、修正:=1.0朝向修正:东:-5%,南:-20%,西:-5%,北:10%2) 基本参数传热系数0.59W/(m2)b) 内墙计算采用邻室温差修正法计算内墙传热系数为:1.34W/(m2)c) 外窗计算1) 基本参数冬季室外平均风速为2.7m/s,则围护结构外表面的换热系数为=23W/(m2)玻璃的导热系数为=0.65W/(m),厚度为=5mm窗户的构造修正系数为=0.69;内遮阳系数为Xz0.6; 2) 修正系数u 温差修正:=1.0u 朝向修正:东:-5%,华中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南:-20%,西:-5%,北:10%u 冷风渗透:渗风系数=0.5,渗风指数=0.67风压系数=0.7,热压
25、系数=0.2d) 屋面计算屋顶楼板的热阻为0.99W/(m2),温差修正系数为=1.04 空调系统方案选择一般风系统分两类:低风速全空气单(双)风道空调方式的送风系统;风机盘管加新风空调方式中的新风系统。由于此办公大楼第三层和第八层都以中小型的办公室为主,少数为大空间的办公室,故在本设计中两种方式均有采用:第八层的面积较大的办公室空间一采用全空气系统,冬季送热风,夏季送冷风,风管送风,集中回风后回风。对于中小型办公室等面积稍小的空间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在楼梯间设新风机组,将新风处理至等焓状态送风,室内空调负荷由风机盘管独立承担。这种方案既提高了该系统的调节和运转的灵活性,且进入风机盘管的供
26、水温度可适当提高,水管的结露现象可得到改善。对于大楼一侧的厕所则采用一般通风系统,保证其新风量。空气调节系统的划分应考虑运转和调节的灵活与经济性。多层建筑的系统划分应根据各层平面布置和机房的位置等条件而定,尽量做到风管布置合理,系统运转灵活而经济,空气调节系统不宜过大,以便于调节和减少噪声。国外在大型办公楼设计中,在周边区采用风机盘管时,新风的补给常由内区系统提供,其优点是:各房间可独立调节室温,房间不住人时可方便的关掉机组,不影响其他房间,从而比其他系数较节省运转费用。因风机多档变速,在冷量上能由使用者直接进行一定的调节。空气调节系统一般均由空气处理设备和空气输送管道以及空气分配装置所组成。
27、根据具体需求,三楼的301313房间和八楼的小办公室均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其中的大会议室采用吊装式全空气空调机组加散流器。其中风机盘管处理室内回风,承担室内围护结构和人体照明等冷负荷。新风机处理室外新风,即独立新风系统,新风处理到室内空气焓值,不承担室内负荷,新风机仅承担新风负荷,而风机盘管承担全部室内冷湿负荷,盘管在湿工况下工作。此种方式我国经常采用,风机盘管冷量可充分发挥。空气调节系统的新风量不应小于总送风量的10,且不应小于补偿排风和保持室内正压所需的新风量和保证各房间每人每小时所需的新风量。在保证必需的新风量的条件下,冬、夏季应尽量采用较大的回风百分比,尽量减少新风量,以节约能量。室内
28、散湿量较小,且全年使用的集中式系统,应考虑有变动一、二次回风比的可能性。我个人设计的是一层,六层和七层。其中一层有两个大厅,属于高中空建筑,故在此处采用四周式风机盘管侧送风,新风独立令供。其它的房间主要是标准客房和办公室。故采用目前流行的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5 负荷计算以及数据汇总5.1 冷负荷一层房间项目计算时刻8 10 12 14 16 18 20 22 各项温差传热的逐时冷负荷计算101 档案室北外墙K0.5916F46m2016 18 20 22 24 2 4 6 t9 9 8 7 7 6 6 7 Q244 244 217 190 190 163 163 190 内墙K1.344F
29、46.804 6 8 10 12 14 16 18 t2 3 4 5 6 7 7 7 Q125 188 251 314 376 439 439 439 北外窗K=2.9F13.68m20t3 5 8 9 10 9 6 5 Q99 210 309 369 385 341 254 179 冷负荷小计Q469 643 777 872 951 943 856 807 遮阳情况项目透过玻璃外窗的太阳辐射逐时冷负荷计算(5mm普通玻璃双层钢框外窗,Xg0.69)选用密织布作为内遮阳设施,非沿窗面送风。取Xz0.6北外窗F13.68m2Xd1Jn49 60 89 103 97 72 67 9 Q278 34
30、0 504 583 549 408 379 51 项目室内发热量形成的逐时冷负荷人体0.96n(0.2人/m2)*(86.4m2)18人。q157(男)取男女比例为1:1灯光n1=0.8N=0.0286.41.72kw(按20w/m2计算)上午T8连续工作小时数4T0 2 4 6 8 10 12 14 XT1 1 0 0 0 0 0 Q711 811 137 64 36 36 27 下午T14连续工作小时数4T0 2 4 6 8 XT1 1 0 0 Q711 811 137 64 Q=Q1+Q2711 811 137 774 847 173 91 上午T8连续工作小时数4T0 2 4 6 8
31、10 12 14 XT1 1 0 0 0 0 0 Q1205 1404 297 132 83 50 33 下午T14连续工作小时数4T0 2 4 6 8 XT1 1 0 0 Q1205 1404 297 132 Q=Q1+Q21205 1404 297 1337 1486 347 165 新风负荷 30m3/h.人4175 负荷项目房间冷负荷与湿负荷汇总传热负荷469 643 777 872 951 943 856 807 辐射负荷278 340 504 583 549 408 379 51 室内发热负荷0 1916 2214 434 2112 2333 520 256 人体潜热负荷815 8
32、15 0 815 815 0 0 0 房间湿负荷1 1 0 1 1 0 0 0 房间全冷负荷5737 7889 7670 6880 8603 7859 5930 5289 102 阅览室南外墙K0.5916F21.24m216 18 20 22 24 2 4 6 t10 10 9 8 7 7 7 6 Q125 125 113 100 88 88 88 75 内墙K1.344F23.44 6 8 10 12 14 16 18 t5 5 7 11 15 17 16 14 Q157 157 219 345 470 533 502 439 外窗K=2.9F10.26m2t3 5 8 9 10 9 6
33、5 Q74 158 232 277 289 256 190 134 冷负荷小计Q356 440 564 722 847 877 780 648 遮阳情况项目透过玻璃外窗的太阳辐射逐时冷负荷计算(5mm普通玻璃双层钢框外窗,Xg0.69)选用密织布作为内遮阳设施,非沿窗面送风。取Xz0.6南外窗F10.26m2Xd1Jn50 110 164 143 85 39 14 7 Q212 467 697 607 361 166 59 30 项目室内发热量形成的逐时冷负荷人体0.96n(0.5人/m2)*(43.2m2)22人。q157(男)取男女比例为1:1上午T8连续工作小时数4T0 2 4 6 8
34、10 12 14 XT1 1 0 0 0 0 0 Q869 991 167 78 45 45 33 下午T14连续工作小时数4T0 2 4 6 8 XT1 1 0 0 Q869 991 167 78 Q=Q1+Q2869 991 167 947 1036 212 111 灯光n1=1N=0.0443.21.728kw(按40w/m2计算)上午T8连续工作小时数4T0 2 4 6 8 10 12 14 XT1 1 0 0 0 0 0 Q1514 1763 373 166 104 62 41 下午T14连续工作小时数4T0 2 4 6 8 XT1 1 0 0 Q1514 1763 373 166
35、Q=Q1+Q21514 1763 373 1680 1866 435 207 新风负荷 30m3/h.人2087 负荷项目房间冷负荷与湿负荷汇总传热负荷356 440 564 722 847 877 780 648 辐射负荷212 467 697 607 361 166 59 30 室内发热负荷0 2382 2754 540 2626 2902 647 319 人体潜热负荷996 996 0 996 996 0 0 0 房间湿负荷1 1 0 1 1 0 0 0 房间全冷负荷3653 6374 6102 4954 6918 6031 3574 3084 103 办公室南外墙K0.5916F10.
36、6m216 18 20 22 24 2 4 6 t10 10 9 8 7 7 7 6 Q63 63 56 50 44 44 44 38 外窗K=2.9F3.42m2t3 5 8 9 10 9 6 5 Q25 53 77 92 96 85 63 45 冷负荷小计Q87 115 134 142 140 129 107 82 遮阳情况项目透过玻璃外窗的太阳辐射逐时冷负荷计算(5mm普通玻璃双层钢框外窗,Xg0.69)选用密织布作为内遮阳设施,非沿窗面送风。取Xz0.6南外窗F3.42m2Xd1Jn50 110 164 143 85 39 14 7 Q71 156 232 202 120 55 20
37、30 项目室内发热量形成的逐时冷负荷人体0.96n(0.2人/m2)*(25m2)5人。q157(男)取男女比例为1:1上午T8连续工作小时数4T0 2 4 6 8 10 12 14 XT1 1 0 0 0 0 0 Q237 270 46 21 12 12 9 下午T14连续工作小时数4T0 2 4 6 8 XT1 1 0 0 Q237 270 46 21 Q=Q1+Q2237 270 46 258 282 58 30 灯光n1=0.8N=0.02250.5kw(按20w/m2计算)上午T8连续工作小时数4T0 2 4 6 8 10 12 14 XT1 1 0 0 0 0 0 Q350 408 86 38 24 14 17 下午T14连续工作小时数4T0 2 4 6 8 XT1 1 0 0 Q350 408 86 38 Q=Q1+Q2350 408 86 389 432 101 55 新风负 30m3/h.人1159 负荷项目房间冷负荷与湿负荷汇总传热负荷87 115 134 142 140 129 107 82 辐射负荷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31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