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电工程标准工艺.doc
《送电工程标准工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送电工程标准工艺.doc(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送电工程库架空线路开挖式基础0201010101阶梯基础施工(1) 水泥:宜采用通用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42.5。 (2) 细骨料宜采用中粗砂,当混凝土强度C30时,含泥量3%;当混凝土强度C30时,含泥量5%。特殊地区可按该地区标准执行。 (3) 粗骨料采用碎石或卵石,当混凝土强度C30时,含泥量1%;当混凝土强度C30时,含泥量2%。 (4) 宜采用饮用水拌和,当无饮用水时,可采用清洁的河溪水和池塘水。不得使用海水。 (5) 外加剂、掺和料:其品种及掺量应根据需要,通过试验确定。 (6) 地脚螺栓及钢筋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制作工艺良好。 (7) 混凝土密实、表面平整、光滑,棱角分明,
2、一次成型。 (8) 允许偏差。 1) 基础埋深:100mm,0mm。 2) 立柱及各底座断面尺寸:?0.8%。 3) 钢筋保护层厚度:?5mm。 4) 基础根开及对角线:一般塔1.6,高塔0.6。 5) 基础顶面高差:5mm。 6) 同组地脚螺栓对立柱中心偏移:8mm。 7) 整基基础中心位移:顺线路方向24mm,横线路方向24mm。 8) 整基基础扭转:一般塔8,高塔 4。 9) 地脚螺栓露出混凝土面高度:10mm,?5mm (1) 基坑开挖根据土层地质条件确定放坡系数。地下水位较高时,应采取有效的降水措施,流沙坑宜采取井点排水。基础浇筑时应保证无水施工。 (2) 基坑开挖完成后应及时浇制,
3、否则应留200mm以上的土层不开挖以保证坑底原状土质,基础浇筑前开挖。湿陷性黄土、泥水坑等情况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地基处理,垫层强度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钢筋绑扎和模板支设。 (3) 浇筑混凝土的模板表面应平整且接缝严密,混凝土浇筑前模板表面应涂脱模剂。 (4) 钢筋焊接符合JGJ 18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要求,钢筋绑扎牢固、均匀,在同一截面的焊接头错开布置,同截面焊接头数量不得超过50%。 (5) 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符合设计要求。 (6) 混凝土浇筑前钢筋、地脚螺栓表面应清理干净。复核地脚螺栓的间距、基础根开及立柱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7) 现场浇筑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搅拌,并应采用机械捣固。 (8) 混
4、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 时,应采取防止离析措施。 (9) 基础混凝土应根据季节和气候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冬期施工应采取防冻措施。 (10) 基础混凝土应一次浇筑成型,内实外光,严禁二次抹面。 (11) 浇筑完成的基础应及时清除地脚螺栓上的残余水泥砂浆,并对基础及地脚螺栓进行保护 开挖式基础0201010102直柱大板基础施工(1) 水泥:宜采用通用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42.5。 (2) 细骨料宜采用中粗砂,当混凝土强度C30时,含泥量3%;当混凝土强度C30时,含泥量5%。特殊地区可按该地区标准执行。 (3) 粗骨料采用碎石或卵石,当混凝土强度C30时,含泥量1%;当混凝土强度C30时,含泥量2
5、%。 (4) 宜采用饮用水拌和,当无饮用水时,可采用清洁的河溪水和池塘水。不得使用海水。 (5) 外加剂、掺和料:其品种及掺量应根据需要,通过试验确定。 (6) 地脚螺栓及钢筋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制作工艺良好。 (7) 混凝土密实、表面平整、光滑,棱角分明,一次成型。 (8) 偏差控制要求。 1) 基础埋深:100mm,0mm。 2) 立柱及各底座断面尺寸:?0.8%。 3) 钢筋保护层厚度:?5mm。 4) 基础根开及对角线:一般塔1.6,高塔0.6。 5) 基础顶面高差:5mm。 6) 同组地脚螺栓对立柱中心偏移:8mm。 7) 整基基础中心位移:顺线路方向24mm,横线路方向24m
6、m。 8) 整基基础扭转:一般塔8,高塔 4。 9) 地脚螺栓露出混凝土面高度:10mm,?5mm (1) 基坑开挖根据土层地质条件确定放坡系数。地下水位较高时,应采取有效的降水措施,流沙坑宜采取井点排水。基础浇筑时应保证无水施工。 (2) 基坑开挖完成后应及时浇制,否则应留200mm 以上的土层不开挖以保证坑底原状土质,基础浇筑前开挖。湿陷性黄土、泥水坑等情况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垫层处理。垫层强度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钢筋绑扎和模板支设。 (3) 浇筑混凝土的模板表面应平整且接缝严密,混凝土浇筑前模板表面应涂脱模剂。 (4) 钢筋焊接符合JGJ 18的要求,钢筋绑扎牢固、均匀,在同一截面的焊接头错开
7、布置,同截面焊接头数量不得超过50%。 (5) 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符合设计要求。 (6) 混凝土浇筑前钢筋、地脚螺栓表面应清理干净,复核地脚螺栓的间距、基础根开、立柱标高正确。 (7) 现场浇筑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搅拌,并应采用机械捣固。 (8) 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 时,应采取防止离析措施。 (9) 基础混凝土应根据季节和气候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冬期施工应采取防冻措施。 (10) 基础混凝土应一次浇筑成型,内实外光,严禁二次抹面。 (11) 浇筑完成的基础应及时清除地脚螺栓上的残余水泥砂浆,并对基础及地脚螺栓进行保护 开挖式基础0201010103角钢插入基础施工(1) 水泥:宜采用通用硅酸盐
8、水泥,强度等级42.5。 (2) 细骨料宜采用中粗砂,当混凝土强度C30时,含泥量3%;当混凝土强度C30时,含泥量5%。特殊地区可按该地区标准执行。 (3) 粗骨料采用碎石或卵石,当混凝土强度C30时,含泥量1%;当混凝土强度C30时,含泥量2%。 (4) 宜采用饮用水拌和,当无饮用水时,可采用清洁的河溪水和池塘水。不得使用海水。 (5) 外加剂、掺和料:其品种及掺量应根据需要,通过试验确定。 (6) 插入角钢及钢筋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制作工艺良好。 (7) 混凝土密实、表面平整、光滑,棱角分明,一次成型。 (8) 允许偏差。 1) 基础埋深:100mm,0mm。 2) 立柱及各底座断
9、面尺寸:?0.8%。 3) 钢筋保护层厚度:?5mm。 4) 基础根开及对角线:0.8。 5) 插入角钢顶点高差:5mm。 6) 插入角钢形心对立柱中心偏移:8mm。 7)整基基础中心位移:顺线路方向24mm;横线路方向24mm。 8)整基基础扭转:一般塔8;高塔4 (1) 基坑开挖需按规定的放坡系数进行放坡。地下水位较高时,应采取有效的降水措施,流沙坑宜采取井点排水。基础浇筑时应保证无水施工。 (2) 基坑开挖完成后应及时浇制,否则应留200mm 以上的土层不开挖以保证坑底原状土质,基础浇筑前开挖。湿陷性黄土、泥水坑等情况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垫层处理。 (3) 垫层强度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钢筋绑扎
10、和模板支设。 (4) 浇筑混凝土的模板表面应平整且接缝严密,混凝土浇筑前模板表面应涂脱模剂。 (5) 插入角钢底端定位要准确,上端用硬连接可调工具固定,保证其精确位置。 (6) 钢筋焊接符合JGJ 18要求,钢筋绑扎牢固、均匀,在同一截面的焊接头错开布置,同截面焊接头数量不得超过50%。 (7) 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符合设计要求。 (8) 混凝土浇筑前钢筋、插入式角钢表面清理干净。 (9) 现场浇筑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搅拌,并应采用机械捣固。 (10) 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 2m 应采取防止离析措施。基础顶面不应积水。 (11) 基础混凝土应根据季节和气候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冬期施工应采取防冻措施。
11、(12) 基础混凝土应一次浇筑成型,内实外光,严禁二次抹面。 (13) 浇筑完成的基础应及时清除插入角钢上的残余水泥砂浆,并对基础进行保护 开挖式基础0201010104冻土地质锥柱式基础施工(1) 水泥:宜采用通用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42.5。 (2) 细骨料宜采用中粗砂,当混凝土强度C30时,含泥量3%;当混凝土强度C30时,含泥量5%。特殊地区可按该地区标准执行。 (3) 粗骨料采用碎石或卵石,当混凝土强度C30时,含泥量1%;当混凝土强度C30时,含泥量2%。 (4) 宜采用饮用水拌和,当无饮用水时,可采用清洁的河溪水和池塘水。不得使用海水。 (5) 外加剂:其品种及掺量应根据需要,通
12、过试验确定。 (6) 地脚螺栓及钢筋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制作工艺良好。 (7) 混凝土密实、表面光滑,一次成型。 (8) 允许偏差。 1) 基础埋深:100mm,0mm。 2) 立柱及底板断面尺寸:?0.8%。 3) 钢筋保护层厚度:?5mm。 4) 基础根开及对角线:一般塔1.6,高塔0.6。 5) 基础顶面高差:5mm。 6) 同组地螺中心对立柱中心偏移:5mm。 7) 整基基础中心位移:顺线路方向24mm,横线路方向24mm。 8) 整基基础扭转:一般塔8,高塔4。 9) 地螺露出混凝土面高度:10mm,?5mm (1) 基坑开挖前应做好充分准备,确保开挖后能及时快速浇筑。准备工作
13、包括:砂、石、水泥、水、钢筋等原材料就位,搅拌机、吊车等机械就位。 (2) 钢筋焊接符合JGJ 18要求,钢筋绑扎牢固、均匀,在同一截面的焊接头错开布置,同截面焊接头数量不得超过50%。 (3) 尽可能采用机械开挖,确保连续快速,按规定进行放坡,确保坑壁稳定。 (4) 按设计图纸做好坑底地基处理。 (5) 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符合设计要求。 (6) 混凝土浇筑前钢筋、地螺表面清理干净。 (7) 立柱模盒应有可靠固定措施,防止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上浮。 (8) 现场浇筑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搅拌,并应采用机械捣固。宜采用集中搅拌供料方式。 (9) 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时应采取防止离析措施。 (10)
14、基础混凝土应根据外界气温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 (11) 基础混凝土应一次浇筑成型,内实外光,严禁二次抹面 开挖式基础0201010105冻土地质装配式基础施工(1) 预制件应有厂家资质、出厂合格证、混凝土强度试验报告。 (2) 预制件的规格、数量、预制件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 施工中保持冻土稳定免受扰动。 (4) 允许偏差。 1) 基础埋深:100mm,0mm。 2) 立柱倾斜:0.8%。 3) 整基基础中心桩位移:横线路24mm,顺线路24mm。 4) 整基基础扭转:一般塔为8,高塔为4。 5) 基础根开及对角线尺寸:一般塔1.6;高塔0.6。 6) 基础顶面高差:5mm (1) 开挖
15、前施工人员、机械设备、测量仪器、装配件等应全部到达现场准备充分。 (2) 仔细检查装配件各项尺寸,应满足设计要求。 (3) 选择寒冷天气,采用机械连续快速开挖,确保冻土免受扰动,保持稳定。 (4) 比设计深度超挖300mm,用细砂石回填、夯实、操平。 (5) 基础底座吊装后及时操平、找正并防腐。 (6) 立柱吊装后检查根开、高差、倾斜等数据,及时回填。 (7) 用干燥细土均匀回填,每300mm进行夯实处理,随时检查根开、高差等数据 原状土基础0201010201岩石锚杆基础施工(1) 水泥:宜采用通用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42.5。 (2) 细骨料宜采用中粗砂,当混凝土强度C30时,含泥量3%;
16、当混凝土强度C30时,含泥量5%。特殊地区可按该地区标准执行。 (3) 粗骨料采用碎石或卵石,粒径一般为510mm,当混凝土强度C30时,含泥量1%;当混凝土强度C30时,含泥量2%。 (4) 宜采用饮用水拌和,当无饮用水时,可采用清洁的河溪水和池塘水。不得使用海水。 (5) 外加剂、掺和料:其品种及掺量通过试验确定。 (6) 锚杆及钢筋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制作工艺良好。 (7) 混凝土密实、表面平整、光滑,棱角分明,一次成型。 (8) 允许偏差。 1) 锚杆孔深:100mm,0mm。 2) 锚杆孔倾斜:0.8%。 3) 锚杆孔径:20mm,0mm。 4) 立柱及承台断面尺寸:?0.8%
17、。 5) 钢筋保护层厚度:?5mm。 6) 基础根开及对角线:一般塔1.6,高塔0.6。 7) 基础顶面高差:5mm。 8) 同组地脚螺栓对立柱中心偏移:8mm。 9) 整基基础中心位移:顺线路方向24mm,横线路方向24mm。 10)整基基础扭转:一般塔8,高塔 4。 11)地脚螺栓露出混凝土面高度:10mm,?5mm (1) 岩石基础的开挖或钻孔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岩石构造的整体性不受破坏。 2) 孔洞中的石粉、浮土及孔壁松散的活石应清除干净。锚杆孔必须采用压缩气体二次清孔。 3) 成孔后应及时安装锚筋或地脚螺栓,并浇灌混凝土,以防孔壁风化。 (2) 锚杆的埋入深度不得小于设计值,安装
18、后应有临时保护和固定措施。 (3) 锚孔内混凝土或砂浆灌注时,应分层捣固。 (4) 对浇灌混凝土或砂浆的强度检验应以试块为依据,试块的制作应每基取一组。 (5) 对锚孔内的混凝土或砂浆应采取措施减少收缩量。 (6) 承台浇筑应在锚杆验收合格后方可实施。 (7) 承台和立柱混凝土浇筑、养护需满足规定要求。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符合设计要求。 (8) 冬期施工应采取防冻措施。 (9) 基础混凝土应一次浇筑成型,内实外光,严禁二次抹面。 (10) 浇筑完成的基础应及时清除地脚螺栓上的残余水泥砂浆,并对基础及地脚螺栓进行保护 原状土基础0201010202岩石嵌固基础施工(1) 水泥:宜采用通用硅酸盐水泥
19、,强度等级42.5。 (2) 细骨料宜采用中粗砂,当混凝土强度C30时,含泥量3%;当混凝土强度C30时,含泥量5%。特殊地区可按该地区标准执行。 (3) 粗骨料采用碎石或卵石,当混凝土强度C30时,含泥量1%;当混凝土强度C30时,含泥量2%。 (4) 宜采用饮用水拌和,当无饮用水时,可采用清洁的河溪水和池塘水。不得使用海水。 (5) 外加剂、掺和料:其品种及掺量通过试验确定。 (6) 地脚螺栓及钢筋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制作工艺良好。 (7) 护面浇筑必须与基础浇筑同步实施。如有护面,厚度不得小于100mm。 (8) 混凝土密实、外露部分表面平整、光滑,棱角分明,一次成型。严禁二次抹面
20、。 (9) 允许偏差。 1) 孔深不应小于设计值。 2) 成孔尺寸应大于设计值,且应保证设计锥度。 3) 立柱及承台断面尺寸:?0.8%。 4) 钢筋保护层厚度:?5mm。 5) 基础根开及对角线:一般塔1.6,高塔0.6。 6) 基础顶面高差:5mm。 7) 同组地脚螺栓对立柱中心偏移:8mm。 8) 整基基础中心位移:顺线路方向24mm,横线路方向24mm。 9) 整基基础扭转:一般塔8;高塔 4。 10)地脚螺栓露出混凝土面高度:10mm,?5mm (1) 基础放样时应核实边坡稳定控制点在自然地面以下,并保证基础在基岩内的嵌固深度不小于设计值。 (2) 岩石基础的开挖应符合下列规定: 1
21、) 岩石构造的整体性不受破坏。 2) 孔洞中的石粉、浮土及孔壁松散的活石应清除干净。 3) 软质岩成孔后应立即安装锚筋或地脚螺栓,并浇灌混凝土,以防孔壁风化。 (3) 地面以上部分基础模板支设要牢固。 (4) 钢筋焊接符合JGJ 18要求,钢筋绑扎牢固、均匀,在同一截面的焊接头错开布置,同截面焊接头数量不得超过50%。 (5) 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符合设计要求。 (6) 混凝土浇筑前钢筋、地脚螺栓表面应清理干净。 (7) 现场浇筑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搅拌,并应采用机械捣固。 (8) 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 时,应采取防止离析措施。 (9) 基础混凝土应根据季节和气候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 (10) 冬
22、期施工应采取防冻措施。 (11) 露出地面以上部分基础立柱可采用圆形或外切方形。 (12) 浇筑完成的基础应及时清除地脚螺栓上的残余水泥砂浆,并对基础及地脚螺栓进行保护 原状土基础0201010203掏挖基础施工(1) 水泥:宜采用通用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42.5。 (2) 细骨料宜采用中粗砂,当混凝土强度C30时,含泥量3%;当混凝土强度C30时,含泥量5%。特殊地区可按该地区标准执行。 (3) 粗骨料采用碎石或卵石,当混凝土强度C30时,含泥量1%;当混凝土强度C30时,含泥量2%。 (4) 宜采用饮用水拌和,当无饮用水时,可采用清洁的河溪水和池塘水。不得使用海水。 (5) 外加剂、掺和料
23、:其品种及掺量,通过试验确定。 (6) 地脚螺栓及钢筋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制作工艺良好。 (7) 易发生坑壁坍塌的基坑应按设计要求采取可靠的护壁措施。 (8) 混凝土密实、表面平整、光滑,棱角分明,一次成型。 (9) 允许偏差。 1) 孔深不应小于设计值。 2) 成孔尺寸应不小于设计值,且底部应保证设计锥度和高度。 3) 立柱及承台断面尺寸:?0.8%。 4) 钢筋保护层厚度:?5mm。 5) 基础根开及对角线:一般塔1.6,高塔0.6。 6) 基础顶面高差:5mm。 7) 同组地脚螺栓对立柱中心偏移:8mm。 8) 整基基础中心位移:顺线路方向24mm,横线路方向24mm。 9) 整基
24、基础扭转:一般塔8,高塔 4。 10)地脚螺栓露出混凝土面高度:10mm,?5mm (1) 基础放样时应核实边坡稳定控制点在自然地面以下,并保证基础埋深不小于设计值。 (2) 掏挖施工可采用人工掏挖或旋挖钻机掏挖。人工掏挖应有安全保证措施,对孔壁风化严重或砂质层应采取护壁措施。 (3) 地面以上部分基础模板支设要牢固。 (4) 钢筋焊接符合JGJ 18要求,钢筋绑扎牢固、均匀,在同一截面的焊接头错开布置,同截面焊接头数量不得超过50%。 (5) 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符合设计要求。 (6) 混凝土浇筑前钢筋、地脚螺栓表面应清理干净。 (7) 成孔与浇筑宜连续作业。 (8) 现场浇筑混凝土应采用机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送电 工程 标准 工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29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