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电气等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doc
《温州市电气等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州市电气等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doc(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温政办2010129号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温州市电气等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各有关单位:温州市电气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温州市泵阀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温州市鞋革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温州市模具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请结合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工业转型升级321行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见(温政发200920号)等要求,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年十一月五日温州市电气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电气行业是温州目前产业规模最大、企业数量最多的制造行业,2009年工业产值约670亿元。电气产业具有产业链长、应用领域广、市场规模大、技术更新快等特点,电气产
2、业转型升级对促进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我市电气产业现状(一)产品市场占有率高,但结构单一,同质化现象十分突出。温州电气企业主要生产断路器、接触器、继电器,高低压输、变、配电设备等一百多个系列,六千多个品种,两万多种规格产品。部分电气产品,特别是低压电器产品在国内市场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如交流接触器、断路器等产品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防爆电器市场占有率达85%以上。电气设备制造分为电站设备制造、输配电设备制造(变压器、断路器、开关、电线电缆、电网自动化、电站自动化等)和工业自动化设备制造。我市工业电气主要产品属于中低压为主的输配电领域,且绝大部分是第一代、第二代产品,部分是第
3、三代及改进型产品,约占总量的70%,产品同质化严重,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型产品,市场竞争十分激烈。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电气设备正处于培育阶段。(二)质量品牌建设成效明显,但与一流水平相比仍有差距。通过不断的整顿、规范和提升,近年来温州电气产品的质量水平得到明显的提升,全行业获CCC认证证书约11400多个,获美国UL、欧盟CE认证等国外证书约350个,通过ISO9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企业约360家,ISO14000环境体系认证25家。正泰、德力西、人民电器获得全国质量奖。企业品牌建设成效明显,拥有43个“中国驰名商标”、13个“中国名牌产品”。区域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逐步提升,我市被
4、誉为“中国电器之都 ”、“中国断路器生产基地”、“中国防爆电器生产基地”和“中国低压电器出口基地”。在电气行业品牌质量不断进步的同时,我市大部分电气产品与国际一流公司的产品相比,在体积、耗材、主要技术性能和产品功能等方面存在较明显的不足,在耐压等级以及雷击电压和耐短时过电流等核心指标上有较大的差距。(三)龙头骨干企业作用地位突出,但产业低小散问题仍然存在。全市现有电气生产企业4800多家,其中无区域企业96家,集团企业69家,年产值超10亿元企业11家,超亿元企业61家,4家企业进入中国企业500强,10家企业跻身“中国电器百强榜”,13家企业被评为全国民营企业500强。龙头企业在带动电气产业
5、集群发展,构建分工协作体系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电气行业以龙头骨干企业关键产品装配生产、市场营销和技术研发为主导,中小企业聚焦零部件加工生产的区域产业链垂直分工协作体系日益成熟,基本形成了由一群高度关联的生产企业群体、供应商群体、销售商群体和其他相关产业以及行业协会构成的工业电气产业集群。总体上看,我市电气产业集中度仍然不高,大量的中小企业良莠不齐,部分企业管理落后、不规范,缺乏长远清晰的发展战略,对现代先进管理思想和方法缺乏认识。(四)创新能力不断加强,但支撑体系建设仍然滞后。几年来,我市一批电气创新项目列入国家863计划、火炬计划、星火计划,研发了一批高新技术产品。正泰、德力西建立国家认定企
6、业技术中心,4家企业建有博士后流动站,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百余家,正泰、德力西等龙头企业纷纷在上海、德国等国内外发达地区和国家建有研发机构,或者与国内外著名科研院校建立长期技术研发合作。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8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8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47家。但从总体上看,我市电气行业总体技术水平仍然不高,产品关键工艺装备与水平偏差,科技支撑能力相对较弱,目前仍以仿制国外和国内先进产品为主。与电气技术创新密切相关的实验室(站)、公共研发机构还不健全;电气专业高级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缺乏。二、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一)总体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节能减排”和“智能电网建设”为主导方向,推
7、进产品升级换代;以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为重点,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以整合提升为切入点,促进企业做强做大;以新兴产业功能区建设为载体,加快培育和发展现代电气产业集群。(二)主要目标。以打造“国际电气城”为总体目标,推进电气产业“产品高端化、经营集约化、品牌差异化、链条国际化、产出高效化”,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集群,到2012年,力争实现以下发展目标: 产业规模:争取全行业工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发展一批上市公司,打造2个以上国际一流电气制造企业,培育一批“专精特优”中小企业。培育2家以上超100亿元集团,4家以上超50亿元企业。质量品牌:淘汰落后产品,全面提高产品可靠性,部分产品达到国际
8、先进水平;争创企业品牌,“中国名牌”数量达到20个,进一步提高电气区域品牌知名度。创新能力:规模以上企业研发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3%以上;国家级技术中心或研发中心达到3家以上;建成“浙江低压电气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等一批技术平台和重点实验室。三、转型升级的重点和主要任务(一)推进产品升级换代,提升产品竞争能力。紧紧围绕“节能减排”和“智能电网建设”这两大主题,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型和智能化电器产品。1.大力发展智能化可通信电气产品。我国建设智能电网的目标是“加快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具有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国家智能电网建设给我市智能电器产品
9、的发展带来了广阔市场空间。在低压电器领域,逐步限制、淘汰低档产品,大力发展中高档产品,积极研发以智能化、可通信、高可靠、小型化为主要特征的第四代低压电器产品,实现电气产品小型化、模块化、组合化和电子化,推进传统低压电器产品升级换代。2.大力发展节能型环保型电气产品。大力开发节能、环保产品不仅是国际、国内节能降耗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跨越国际贸易技术壁垒的需要。目前,欧盟的RoHS(电气、电子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EUP(能源产品生态设计框架指令)、WEEE、美国154号通报等措施已全部实施,我市电气生产企业必须加大技术壁垒攻关力度,淘汰传统落后产品,从产品设计、新材料的选用、制造工艺
10、等方面着手,研发生产符合节能环保技术要求的“绿色”电气产品。重点发展LED照明设备,电动机软起动器、真空电器、变频器、新型电力变压器等产品。3.大力发展新兴领域电气产品。以新能源产业发展为契机,引进国际领先技术,开发生产风能、太阳能等电气设备及相关配套产品;以提高生活品质为目标,应用计算机、通讯数字等技术,发展智能楼宇相关产品;以车辆信息管理为目的,应用ZigBee技术,开发车辆智能信息交换系统,主要应用于道路、车辆、不停车付费、公交报站、防灾救灾系统等;以电网预警、监控和能量管理为核心,运用远程监测、实时操作等程序,发展新型用电管理系统及相关产品。(二)推进技术创新支撑体系建设,提升自主创新
11、能力。1.着力推进技术平台建设。加快建设一批带动性强的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等,提升企业产品开发、制造、试验、检测能力。推进专业实验室建设。以国家认证企业技术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高等院校实验室为基础,建设一批国际一流的技术研发实验室,实现产品研发过程分析,建立科研与产品研发用数据库,提高产品研发质量、提升产品研发水平、加快产品研发速度。重点建设电弧运动分析实验室、可靠性研究实验室、过电压实验室、计算机仿真分析实验室、总线通信实验室、电气系统实验室、新能源控制系统实验室等项目。推进“浙江低压电气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由温州大学联合电气龙头企业及有关机构做好“浙江低压电气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
12、工作,争取3年内建成“浙江省低压电器智能技术重点实验室”、“低压电器结构与工艺材料研究室”、“低压电器基础研究实验室”、“低压电器检测及可靠性研究所”等4个研究机构,建成“低压电器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人力资源培训及信息服务中心”、“平台乐清工作站”等3个服务机构,建成“断路器试验基地”、“接触器试验基地”、“仪器仪表试验基地”、“成套设备试验基地”和“变压器试验基地”等5个试验基地。推进低压电器产品国际认证测试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国家工业电器质检中心和国家级低压电器检测重点实验室(温州检验检疫局低压电器实验室)扩建工程建设,为低压电器生产、开发和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发挥好国家质检中心、国家
13、级低压电器检测重点实验室和凯码(KEMA)试验站作用,为中小企业提供新产品研发、老产品改进的良好平台和进入国际市场的快速认证通道。建立健全与国内重点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机制,发挥好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等大院名所对温州电器产业的支持和服务功能。2.着力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管理体系建设。鼓励企业开发应用技术知识管理系统,建立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知识管理和解决方案管理、专利与知识产权管理的系统平台,实现企业自主研发管理模式的创新,形成从联合设计、工艺管理、产品数据管理至知识产权管理的一体化,缩短开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提高重复使用率。3.加强人才培育体系建设。加强高等院校电气专业建设,着重做好温州大学电气
14、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的建设工作、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电子电气工程系建设、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建设。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进行联合办学、“订单”式人才培养等。4.着力提升配套产业制造水平。促进企业对电气产品关键件生产所必须的模具加工、注塑、冲压、焊接、热处理、电镀、线路板等技术、工艺和设备进行配置和改造。鼓励企业共同组建配套业基地,形成专业化、系统化、大协作的产业配套体系。建立若干一流的电气产品模具中心,实现模具设计的智能化、自动化、模块化。(三)加快市场营销体系建设,提升市场开拓能力。1.加快电子商务系统建设。支持企业建立面向销售和供应渠道的B2B电子商务系统。打造国际营销网络的沟通、
15、业务、服务平台,延伸网络营销体系,加快国际化步伐。打造供应渠道的采购、质量、技术电子商务平台,延伸精益生产的管理方式,提高柔性制造的能力。2.推进电气贸易展示平台建设。办好电器文化节,着力提高电器文化节的档次、规模和影响力;建设电气产品展示中心,提供良好的交易场所和行业常年展示平台,提升会展档次和中国电器之都的声誉,以吸引更多的国内外客商。3.推进电气物流中心建设。针对我市电气聚集区物流业“企业多、规模小、管理乱”的现状,着力对这些物流企业进行整合,建设大型规范的物流中心(园区),为企业提供良好的物流、仓储场所,同时也能有效地推动物流业的发展。鼓励骨干企业分离发展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4.推广应
16、用高级计划管理与商业智能系统。鼓励企业引进国际先进的高级计划管理与商业智能系统,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拉动式高级计划排程管理系统,优化销售、生产、供应需求计划流程,提高市场响应速度和服务能力。开展商业智能分析,提升核心竞争力水平。(四)加强整合重组,推进企业做强做优做大。1.加强企业培育力度。着力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公司大集团,一批专精特优的行业龙头企业,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创新型企业。做好正泰、德力西等一批“百龙企业”的培育工作,切实落实对“百龙企业”的各项激励政策。2.推进企业整合重组。鼓励重点骨干企业在国内外开展多种形式的购并或联合重组。以“百龙企业”为核心,推进大
17、中小企业进行紧密型或松散型的兼并重组,形成专业化、配套化、规模化的现代产业集群。加强行业龙头企业与国际电气巨头的合作,实现技术、资本、品牌、市场等要素的优势互补;支持龙头企业组建投资公司,参与全球化优势资源的投资整合,同时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组建专业管理团队,参股、投资优势企业,利用资本杠杆,带动中小企业特别是创新型、创业型企业发展。3.做好企业上市工作。鼓励并引导电气企业通过证券市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企业制度的规范、创新,实现做强做大。重点推进鸿宝电气有限公司、长城电气、宏丰电工、华通机电集团有限公司、人民电器集团有限公司、罗格朗有限公司、天正集团、温州益坤电气公司等企业的上市辅导工作。(五
18、)加强招商选资,推进新兴产业功能区建设。1.加强产业功能区规划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共温州市委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温州沿海产业带建设的若干意见(温委发200876号)精神,加快推进电气产业新兴功能区的规划建设。在乐清经济开发区的翁垟黄华片、乐海围垦区块、新山川工业园和乐清湾港区适度布置电工电器产业发展用地,拓展工业电气产业发展空间。在温州民营经济科技产业基地规划电气产业功能区,着力打造居国内领先水平、国际竞争力强的现代工业电气制造产业基地。苍南临港产业基地适当布局电力能源功能区。在洞头的南塘工业区和杨文工业区规划建设电气科技园。2.加强招商选资工作。以新兴产业功能区为平台,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电
19、气企业集团为主要对象,锁定电气产业高端制造环节,抓好电气重点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并按照温州市工业用地项目评估暂行办法的要求,严格做好项目的评估、筛选和落地工作。其中乐清经济开发区和乐清湾港区重点引进和落实大型风力发电机组、智能配电成套装置、特种(船用)电缆、高压变压器、高压节能型电力金具、远程通信智能控制器等产业化项目;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民科基地重点引进光伏产业化项目。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温州市电气产业转型升级行动协调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制定电气产业转型升级的工作措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研究协调电气产业重点项目实施和转型升级中出现的一些主要问题。乐清市、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等
20、电气产业重点发展区域,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着力推进当地电气产业转型升级。充分发挥市电气行业协会在产业转型升级中沟通、协调、自律、服务等作用。(二)推进项目实施。进一步完善政策制度,对本方案中产业项目进行优化、评估和筛选,优先保障重点项目的供地需求。建立市政府牵头、各相关部门共同协调的项目联审决策和服务工作机制,着力解决项目落地过程中的一系列审批问题。建立市主要领导挂钩结对联系重点企业及建设项目的责任制,以跟踪联系服务方式,着力帮助解决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和困难,进一步保障重点项目顺利实施。(三)加强政策引导。切实落实国家有关技术开发、技术改造、设备引进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进一步整合
21、现有扶持资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加大对电气产业发展的资金支持,对电气产业转型升级重点领域、企业和项目实行优先支持和重点倾斜。市经贸委和市财政局根据本方案年度推进情况具体安排落实专项资金。各县(市、区)政府要根据财力可能,加大对电气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有关县(市、区)政府要制定实施相应的电气产业发展配套政策,引导电气产业转型升级。附件:1.温州市电气产业转型升级拟推进重点项目汇总表 2.温州市电气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计划任务分解表附件1温州市电气产业转型升级拟推进重点项目汇总表序号项目名称项目单位项目主要内容投资(亿元)用地(亩)区域一、智能电器项目1智能电气产业园正泰集团股份有限
22、公司包括智能型塑壳式断路器产业化项目、新型智能化万能式断路器产业化项目、智能型万能式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ATSE)产业化项目、节能环保型真空接触器产业化项目等。作为正泰电器股份公司上市募投的实施项目,已在白鹭屿征地120亩。4.4120乐清2关键件自制产业化项目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保证和提升智能型、可通信新型低压电器的产品质量和规模化生产、实现产业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对关键件生产所必需的模具加工、注塑、冲压、焊接、热处理、电镀、线路板等技术、工艺、设备进行配置和改造。1.320乐清3新型漏电防火终端保护器及室内灯具、场景智能控制系统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开发漏电保护插座(英式,中式)、防
23、火开关、防火插座,漏电防火插头等产品并实现规模化生产;积极推动国家消防主管部们建立此类产品强制性应用规范。同时开发产业化家居、酒店智能灯控系统和智能场景控制系统,从传统的普通开关过渡到智能化开关,实现产业升级。1.440乐清4新型智能化产品项目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智能型塑壳断路器、万能式断路器等新型智能化产品的研发、产业化项目。1.4乐清5电气智能化项目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THWZ2系列万能式断路器 、CJX2F系列节能型交流接触器、THM2Z系列智能式塑壳断路器的研发、产业化项目。1.4乐清6年产20万台(套)高压真空灭弧室真空开关及智能化配电终端成套装置生产线(第一期工程)技术改造宝光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温州市 电气 产业 转型 升级 行动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29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