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隙度及渗透率测量方法ppt(1).ppt
《孔隙度及渗透率测量方法ppt(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隙度及渗透率测量方法ppt(1).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4章 孔隙度、渗透率测量方法,主讲人:韩学辉 博士(后),主要内容,4.1储层的概念研究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的意义4.2储层孔隙度的基本概念及测量原理4.3储层绝对渗透率的基本概念及测量原理4.4孔隙度和渗透率之间的关系4.5实验测量孔隙度、渗透率的工程应用,4.1储层的概念研究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的意义,4.1.1储层的概念 在自然界中,并非所有的岩石均能储存油、气。在石油地质学中,把能够储存油气并能使油气在一定压差条件下流动的岩石称为储层。根据上述定义可知,储层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即孔隙性和渗透性。二者作为储层的充分必要条件,缺一不可。如页岩就很难作为储层。,储层概念图解,按储层的定义,可将储
2、层的孔隙性和渗透性称为储油物性。其中:储层的孔隙性包含孔隙类型和孔隙结构两个方面的内容,它们的特征决定了油气在其中分布的特征和储存的数量;储层的渗透性是在孔隙性以及骨架双重影响下,含油气储层中不同流体运移能力的表现(隐含了相对渗透率的概念),决定了储层开发后的产液性质和能力。,4.1.2研究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的意义 1)作为孔隙结构参数之一的孔隙度,表征了储层容纳油气的能力(体积),是含油气饱和度估算、容积法等储量评价的重要参数之一。2)渗透率表征了含油气储层运移能力,是储层产液性质以及产能评价的重要参数。因此,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的评价对含油气储层的勘探和开发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地层,?,?
3、,岩性砂岩泥岩石灰岩,?,?,含油性SoSwSg,油层气层水层,物性评价,含油性评价,油水层划分,储层评价的一般流程,?,渗透层干层,渗透层识别,岩性划分,试油试水资料,物性K,4.2储层的孔隙度的基本概念及测量原理 储集层的孔隙性在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中是指储集层中孔隙空间的形状、大小、连通性与发育程度。地壳中不存在没有孔隙的岩石,可是不同的岩石,其孔隙大小、形状和发育程度是不同的。石油和天然气在地下是储存在岩石的孔隙中的。因此,岩石的孔隙发育程度将直接影响岩石中储存油气的数量。为了度量岩石孔隙的发育程度,提出了孔隙度(率)的概念。孔隙度指岩石孔隙体积与岩石体积之比值(以百分数表示)。根据研究
4、目的不同,孔隙度又可分为绝对(总)孔隙度、有效孔隙度。,4.2.1绝对(总)孔隙度 岩石中全部孔隙体积称为总孔隙或绝对孔隙。总孔隙(Vp)和岩石总体积(Vt)之比(以百分数表示)就叫做岩石的总孔隙度或绝对孔隙度(t)。可用公式表示如下:t=VP/VT100%VT=VP+VG 孔隙度反映储集层储集流体的能力。储集岩的总孔隙度越大,说明岩石中孔隙空间越多,但是它不能说明流体是否能在其中流动。岩石中不同大小的孔隙对流体的储存和所起的作用是完全不同的。,VG,VP,VT,岩石,岩石体积模型,总孔隙度的概念模型,4.2.2按孔隙大小(孔径或裂缝的宽度)的孔隙分类 根据岩石中孔隙大小及其对流体作用的不同,
5、可将孔隙划分为三种类型:1)超毛细管孔隙:孔隙直径大于0.5mm或裂缝宽度大于0.25mm者。在此类孔隙中,流体可在重力作用下自由流动,也可以出现较高的流速,甚至出现涡流。岩石中的大裂缝、溶洞及未胶结的或胶结疏松的砂岩的孔隙大多属于此类。2)毛细管孔隙:孔隙直径介于0.5-0.0002mm之间,裂缝宽度介于0.25-0.0001mm之间者。在此类孔隙中,无论是在液体质点之间,还是液体和孔隙壁之间均处于分子引力作用之下,由于毛细管力的作用,流体不能自由流动。只有在外力大于毛细管阻力的情况下,液体才能在其中流动。微裂缝和一般砂岩的孔隙多属此类。3)微毛细管孔隙:孔隙直径小于0.0002mm,裂缝宽
6、度小于0.0001mm者。在此类孔隙中,流体与周围介质分子之间的引力往往很大,要使流体移动需要非常高的压力梯度,这在油层条件下一般是达不到的。因此,实际上液体是不能沿微毛细管孔隙移动的。泥页岩中的孔隙一般属于此类型。,4.2.3有效孔隙度 因此,从实用的角度出发,只有那些彼此连通的超毛细管孔隙和毛细管孔隙才是有效的油气储集空间,即有效孔隙。因为它们不仅能储存油气,而且可以允许油气渗滤;而那些孤立的互不连通的孔隙和微毛细管孔隙,即使其中储存有油和气,在现代工艺条件下,也不能开采出来,所以这些孔隙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为了研究孔隙对油、气储存的有效性,在生产实践中,人们又提出有效孔隙度(率)的概念
7、。有效孔隙度(e)是指岩石中参与渗流的连通孔隙总体积(Ve)与岩石总体积(VT)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可用下式表示:e=Ve/VT100%,显然,同一岩石的绝对孔隙度大于其有效孔隙度,即te。对未胶结的砂层和胶结不甚致密的砂岩,二者相差不大;而对于胶结致密的砂岩和碳酸盐岩,二者可有很大的差异。一般有效孔隙度占总孔隙度的40%75%(据F.K.诺斯,1984)。在含油气层工业评价时,只有有效孔隙度才有真正的意义,因此目前生产单位一般所用的都是有效孔隙度。习惯上把有效孔隙度简称为孔隙度。,VG,VP,VT,岩石,岩石体积模型,有效孔隙度的概念模型,Ve,4.2.4孔隙度测量的基本原理,孔隙度就是
8、指岩石孔隙体积与岩石外表体积的比值。,式中:,为岩样总体积,,为岩石孔隙体积,,为岩石骨架体积,,VG,Vp,VT,由孔隙度定义,孔隙度的实验测量过程可拆解为测量岩样总体积、孔隙体积、骨架体积中的某2个的过程。,岩石体积模型,1)岩样总体积测定,(1)游标卡尺法原理:几何学知识。适用条件:几何形状规整的岩样实验器材:游标卡尺(0.02mm)方法:以圆柱体为例 a长度L测量:平行于圆柱体轴向,在柱体周边,每隔1/4周长测1次长度,取4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b直径D测量:垂直于圆柱体轴向,在两个端面上,互相垂直各测2次,取4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计算公式:,(2)封蜡排液法原理:阿基米德定律。适用条件
9、:外形不规则或者有孔洞的岩样。实验器材:天平(0.001g)、烧杯、支架、吊网、温度计、恒温水浴、坩埚、石蜡、蒸馏水。方法:a清理干净岩样,称其质量m1;b放入一定温度(6090)石蜡中涂封,称取封蜡后质量m2;c浸没在水中称质量m3。计算公式:,为蒸馏水密度,g/l;,式中:,为石蜡密度,g/l。,岩样(视)密度:,注意:岩样密度测量方法采用封蜡排液法。,(3)液体饱和排液法原理:阿基米德定律。适用条件:外形不规则或规则的饱和岩样,饱和液体不会使骨架矿物膨胀改变孔隙度。煤油法是其中一种。实验器材:天平(0.001g)、烧杯、支架、饱和岩样的液体(通常是盐水或煤油)。方法:a在空气中称取饱和样
10、m1;b浸没在饱和溶液中称质量m2。计算公式:,为饱和溶液密度,g/l。,式中:,2)岩样骨架体积测定,氦气法原理:波义耳-马略特定律。适用条件:较规则的圆柱形岩样、块状样。仪器设备:氦孔隙度仪、氦(氮)气、气压计、标准块。方法:,已知室,岩心室,压力表,阀门,(1)方法原理 气体在体积Vk与所测压力Pk下等温膨胀到未知室体积V中,膨胀后测量最终平衡压力P,这个平衡压力取决于未知体积量V,未知体积V可以用波义耳定律求得,有:,V,Vk,Pk,P,对于低压真实气体,在弹性体积中作等温膨胀,考虑到器壁的压变性,忽略一些次要因素,计算由下式表示:,为当地当时大气压(MPa);,G为体系的压变系数。,
11、可知,若已知Pk、Vk、G,待测体积只是平衡压力P的函数,只要测定平衡压力P就可以了。,式中,,(2)Vk、G的标定测量a岩样杯中装满钢块时的平衡压力P1;b从杯中取出第一号钢块后的平衡压力P2;c从杯中取出第三号钢块(装进第一号钢块)的平衡压力P3。有:,岩心室,标准钢块,体积已知。,标定方法,a,岩心室,标准钢块,体积已知。,b,2,3,4,1,2,3,4,岩心室,标准钢块,体积已知。,c,2,1,4,由以上方程组,有,令:,式中:,为第一次取出的第一号钢块体积;,为第二次取出的第三号钢块体积。,(3)骨架体积的确定a未知室不装岩样时得到的平衡压力为P1,未知空间体积:b未知室里装上岩样时
12、得到平衡压力为 P2,未知室的空间体积:,c,骨架体积:,3)孔隙体积的测定,(1)氦孔隙计法 原理、方法等大致同氦气法测量骨架体积,不同的是使用哈斯勒夹持器,而不是岩心室。这时,气体会进入孔隙,因此压力的变化会反映孔隙体积。,气体入口,(2)液体饱和法原理:确定岩样饱和后增加的质量,由密度定义计算孔隙体积。适用岩样:渗透性好(容易饱和)的岩样。若含粘土矿物,应选用煤油做饱和流体。仪器设备:天平、抽真空加压饱和装置、蒸馏水等溶液。方法:a称取烘干样质量m1;b抽真空加压饱和岩样,称取质量m2。计算公式:,为饱和溶液密度,g/l。,式中:,4)孔隙度测量方法,孔隙度的实验测量过程可拆解为测量岩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孔隙 渗透 测量方法 ppt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28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