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建筑体系技术规程.doc
《CL建筑体系技术规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L建筑体系技术规程.doc(10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 DBDBJ/T14-043-2012 J11956-2011 CL建筑体系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L building system 2012-01-04发布 2012-03-01实施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CL建筑体系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L building system DBJ/T14-043-2012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 J11956-2011主编单位:山东省建设发展研究院 石家庄晶达建筑体系有限公司 山东同圆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批准部门: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
2、厅施行日期:2012年3月1日2012 济南前 言 CL建筑体系具有保温与结构同寿命、防火性能及抗震性能好、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等特点。经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成果鉴定,其综合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本规程是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等现行结构规范,在CL结构体系技术规程DBJ/T14-043-2007基础上修订而成。修订过程中,规程修订组开展了专题调研,系统地总结了CL建筑体系实施以来大量的工程实践经验,对有关内容进行了必要的补充和调整。本规程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和符号;3.
3、材料;4.结构设计基本规定;5.结构计算与截面设计;6.构造措施;7.节能设计;8.施工;9.工程验收及5个附录等内容,较系统地对该项技术做了具体的要求和规定,是我省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工程设计、施工、监理、检测和质监等单位控制工程质量的技术标准。本规程所涉及的专利技术须经石家庄晶达建筑体系有限公司授权许可。使用授权许可应与之联系(河北省石家庄市广安大街美东国际D座1308,邮编050011,电话0311-86054544)。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及时将修改意见寄送至山东省建设发展研究院(济南市经六路三里庄17号,邮箱250001,联系电话:0531-83180
4、919,电子邮箱sdjskzx),以便今后修订。本规程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主要审查人员:主 编 单 位:山东省建设发展研究院 石家庄晶达建筑体系有限公司参 编 单 位:临沂固德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华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山东盛佳科技节能有限公司 淄博晶达建材有限公司 山东光正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威海丰荟集团 山东瑞峰新型环保建材有限公司 章丘市城市建设综合开发公司 德州晶达节能技术有限公司山东万拓节能建筑体系有限责任公司主要起草人员:蒋世林 朱传晟 宋亦工 张晶廷 李云峰 陈殿营 郭 志 宋 杨 李明海 王绪强 王士军 刘 淼 袁英成 路兴斋 范鹤鸣 聂学强 孙树旭 于培锡 袁志平 张
5、 杰 付深远 刘建平 陈志杰 张喜臣 沈新鹏主要审查人员:韩克胜 房泽民 李东毅 张维汇 稽 飙孙洪明 刘俊岩 邢庆毅目 次1 总 则12 术语和符号22.1 术语22.2 符号33 材 料54 结构设计基本规定64.1 一般规定64.2 建筑设计与结构布置84.3 荷载与地震作用105 结构计算与截面设计125.1 一般规定125.2 截面设计136 构造措施156.1 一般规定156.2 构造要求206.3 自承重CL墙板构造要求267 节能设计288 施 工308.1 一般规定308.2 浇筑混凝土施工308.3 喷射混凝土施工319 工程验收339.1 一般规定339.2 CL网架板预
6、制部分混凝土分项工程349.3 CL网架板(CL预制板)安装分项工程379.4 CL墙板普通钢筋及模板分项工程399.5 CL墙板现浇混凝土分项工程409.6 CL墙板喷射混凝土分项工程429.7 CL保温层429.8 验收43附录A CL墙板热工性能参考值45附录B 各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49附录C CL建筑体系复合剪力墙现场浇筑施工工艺54附录D CL建筑体系复合剪力墙现场喷射施工工艺64附录E 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试块的制作及强度合格判定70附录F CL网架板性能检测标准73本规程用词说明77引用标准名录78条文说明80CONTENTSChapter 1 General1Chap
7、ter 2 Terms and Symbols22.1 Terms22.2 Symbols3Chapter 3 Materials5Chapter 4 Basic Requirements of Structural Design64.1 General64.2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Structural Arrangement84.3 Load and Earthquake Action10Chapter 5 Structural Calculation and Design of Section125.1 General125.2 Design of Secti
8、on13Chapter 6 Structural Details156.1 General156.2 Structural Details206.3 structural Requirements of Nonstructural CL Wall-panel26Chapter 7 Energy-saving design28Chapter 8 Construction308.1 General308.2 Details of Construction for Cast-in-situ Concrete308.3 Details of Construction for Sprayed-in-si
9、tu Concrete31Chapter 9 Acceptance of Project339.1 General339.2 Acceptance of Sub-division Project for CL Partial Precast Concrete panel349.3 Acceptance of Subdivision Project for CL Netframe Panel (CL precast panel) Erection379.4 Acceptance of Subdivision Project for Rebar and Form of CL Wallpanel39
10、9.5 Acceptance of Sub-division Project for Castinsitu Concrete of CL Wallpanel409.6 Acceptance of Subdivision Project for Sprayedinsitu Concrete of CL Wallpanel429.7 Accepetance of CL Thermal Insulation Layer429.8 Accepetance43Appendix A Thermal Performance of CL Wallpanel45Appendix B Records for Qu
11、ality Acceptance of Subdivision Project Inspection49Appendix C Castinsitu54Appendix D Sprayedinsitu64Appendix E Production and Conformance Inspection of the Sprayed Concrete Compression Test Cube70Appendix F Standard for Welded Steel Frame Test73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77List of Quoted St
12、andards78Explanation of Provision.801 总 则1.0.1 为了在CL建筑体系的应用中贯彻执行国家及山东省的技术、经济及建筑节能政策,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1.0.2 本规程适用于8度和8度以下抗震设防地区的CL建筑体系建筑工程的设计与施工验收。1.0.3 CL建筑体系的设计与施工验收除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 术语和符号2.1 术语2.1.1 CL建筑体系 building system of CLCL( Composite -Light)建筑体系属于剪力墙结构,是由CL结构墙体、现浇楼(屋)盖
13、、现浇边缘构件组合而成的整体现浇混凝土结构。2.1.2 钢筋焊接网架 welded steel frame钢筋焊接网架(简称“ CL网架板”)由两层或两层以上起受力或构造作用的钢筋焊网,中间夹以保温板,用三维斜插钢筋(简称“腹丝”)焊接形成的钢筋网架。2.1.3 CL预制板 CL precast panelCL网架板在安装前预先浇筑较薄一侧混凝土后形成的半成品复合墙板。2.1.4 CL墙板 CL wallpanelCL网架板两侧浇筑混凝土后构成的钢筋焊接网架混凝土复合墙。2.1.5 壁率 ratio of wall纵向或横向布置的抗侧力CL墙板与普通剪力墙的截面面积之和占该层建筑面积的百分比。
14、其中CL墙板截面厚度为墙板总厚度减去保温板的厚度。2.1.6 墙框柱 constructional wallframe column在建筑物高度不大于36米且层数不大于12层的CL建筑体系中, CL墙板之间交接处或CL墙板与普通剪力墙交接处设置的约束墙体并起连接作用的构造柱。2.1.7 墙中柱 constructional inner column为保证CL墙板整体协同工作性能,在较长CL墙板中按规定间距设置的连接内外侧混凝土层的构造柱。2.1.8 扶壁柱 supportwall column楼层梁及屋面梁与CL墙板相交部位,为承受竖向荷载及增加CL墙板稳定性而设置的构造柱。2.2 符号2.2
15、.1 材料性能 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ft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fy钢筋抗拉(压)强度设计值; fywCL墙板内纵(横)向钢筋抗拉(压)强度设计值。2.2.2 作用和作用效应 N轴向力设计值; V剪力设计值; S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 R结构构件的承载力设计值。FEk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Geq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代表值;u楼层层间弹性水平位移;2.2.3 几何参数eo 组合偏心距;h 楼层层高;hwCL墙板截面高度; la纵向受拉钢筋锚固长度; bCL墙板总厚度;bwCL墙板实有混凝土截面厚度或普通剪力墙厚度;AwCL墙板实有混凝土水平截面面积; AvwCL墙板竖向钢筋总截面
16、面积;2.2.4 计算系数 RE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max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3 材 料3.0.1 CL墙板现浇部分应采用一级自密实混凝土,并应符合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CECS203的规定。3.0.2 CL墙板现浇及预制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不应低于C25。3.0.3 CL墙板的CL网架板主受力侧(较厚侧)钢筋焊接网的材质应符合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14的有关规定;构造侧(较薄侧)钢丝焊接网及腹丝可采用建筑用冷拔低碳钢丝并应符合冷拔低碳钢丝应用技术规程JGJ 19的有关规定。3.0.4 CL墙板的保温板应采用类及以上模塑聚苯乙烯板或X250型及以上挤
17、塑聚苯乙烯板,其性能应分别符合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GB/T 10801.1及绝热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GB /T 10801.2的相关规定。3.0.5 CL墙板的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规定。4 结构设计基本规定4.1 一般规定4.1.1 抗震设防类别丙类CL建筑体系的抗震等级应按表4.1.1确定。其他抗震设防类别的抗震等级应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的规定执行。表4.1.1 CL建筑体系抗震等级设防烈度6789房屋高度(m)808024258080242424剪力墙四三四三二三二二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剪力墙一般部位四三四三二三二加强部位三二
18、三二一二一注:1 建筑场地为类时,除6度外应允许按表内降低一度所对应的抗震等级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但相应的计算要求不应降低; 2 接近或等于高度分界时,应允许结合房屋不规则程度及场地、地基条件确定抗震等级;4.1.2 CL建筑体系房屋适用高度应符合以下要求:1 当CL墙板中受力钢筋采用热轧钢筋焊网或不采用钢筋焊网时,适用高度应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相关规定执行。2 当CL墙板中全部或部分受力钢筋采用钢筋焊网时,房屋的最大适用高度见表4.1.2。表4.1.2 CL建筑体系房屋适用的最大高度(m)设防烈度7度及以下8度(0.2g)抗震墙10080部分框
19、支抗震墙80604.1.3 CL墙板进行设计计算时,墙体厚度取值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1 取较厚侧混凝土截面厚度,但应计入较薄侧混凝土的刚度增大作用和自重荷载,简称A法。2 取两侧混凝土截面厚度之和,按等厚普通剪力墙进行计算,简称B法。3 若采用B法,应同时满足以下规定:1)CL墙板中的斜插钢筋应满足本规程6.2.1条相关规定;2)建筑物的高度不应大于36m,且地上部分不应大于12层;3)CL墙板应同时设置竖向边缘构件及暗梁,边缘构件应连通两侧混凝土层,且竖向边缘构件净间距不应大于4.5m,大于4.5m时必须按本规程第6.1.5条增设构造墙中柱;4)CL墙板保温层的厚度不应大于80mm。4.1.
20、4 CL墙板采用B法设计时,CL墙板或普通剪力墙宜全部落地,剪力墙间距不应大于12m。4.1.5 抗震设计时,CL结构底部加强部位的范围,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应从地下室顶板算起。2 房屋高度大于24m时,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可取底部两层和墙体总高度的1/10二者的较大值;房屋高度不大于24m时,底部加强部位可取底部一层。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剪力墙,其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可取框支层加框支层以上两层的高度及落地剪力墙总高度的1/10二者的较大值。3 当结构计算嵌固端位于地下一层的底板或以下时,底部加强部位尚宜向下延伸到计算嵌固端。4.1.6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应满足下列要求:1
21、框支层内的剪力墙,内墙应采用普通剪力墙,外墙可采用CL墙板或普通剪力墙。2 采用B法计算时,长矩形平面建筑落地剪力墙间距l1.5B且l15m(B为楼盖宽度)。3 落地剪力墙截面总面积不应小于上层剪力墙截面总面积的50%。4 转换层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80mm。5 转换层楼板配筋及上下层刚度比应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的要求。4.2 建筑设计与结构布置4.2.1 建筑设计应符合抗震概念设计要求。建筑的平面和立面设计宜规则,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4.2.2 结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 抗侧力结构平面布置应使纵横向均符合规则、对称要求,对不规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CL 建筑 体系 技术规程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28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