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吴忠市红寺堡区东片区排水管道工程送审稿环评报告.doc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吴忠市红寺堡区东片区排水管道工程送审稿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吴忠市红寺堡区东片区排水管道工程送审稿环评报告.doc(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吴忠市红寺堡区东片区排水管道工程建设单位吴忠市红寺堡区建设局法人代表张致强联系人何羽联系电话18809630472邮政编码751900通讯地址吴忠市红寺堡区建设局建设地点吴忠市红寺堡区东片区,北起城区民族街,南至盐兴路,西起罗山路,东至东环路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管道工程建筑E4852占地面积(平方米)23819(临时占地)绿化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1827.7环保投资(万元)95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5.2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5年12月工程内容及规模1、项目背景红寺堡作为一个新兴移民区,在开发建设的初期人为因素是其发展的主
2、要机制,而随着近十年的发展,红寺堡区与周边区域之间已建立起密切联系,今后红寺堡区合理发展的关键是:区域城市乡村协调发展。通过城市带动乡村,乡村支持城市的模式,红寺堡将发展成为中部干旱带上的新绿洲,城市将发展成为带动中部干旱带经济发展和增长的核心,并对同心县东部、盐池县西部,特别是对太阳山移民开发区形成辐射影响。为完成红寺堡总体发展规划制订的目标,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移民城市,高水平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先决条件。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建设,红寺堡城区已经基本形成了成体系的市政基础设施系统,但是其总体水平不高,规模较小,部分工程超期使用,不能满足红寺堡城区快速发展的需要。红寺堡区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建设和改造
3、不仅有利于红寺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更关系到社会稳定、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对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完善城市道路与给排水网络,优化招商引资环境,带动红寺堡区经济快速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根据总体规划和工程实施进度安排,2015年红寺堡区将继续推进城区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决定集中建设一批重点项目,红寺堡城区东片区排水管道工程就是其中之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我公司受吴忠市红寺堡区建设局委托,对吴忠市红寺堡区东片区排水管道工程(以下简称“本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2、工程概况项目名
4、称:吴忠市红寺堡区东片区排水管道工程;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单位:吴忠市红寺堡区建设局;建设地点:本项目建设地址位于吴忠市红寺堡区城区,管网涉及区域西侧道路为罗山路,东侧道路为东环路,北侧道路为民族街,南侧道路为盐兴路。具体地理位置见图1,管网走向详见图2。3、工程内容及建设规模3.1项目规模吴忠市红寺堡区东片区排水管道工程共建设管道11591m,管网规格为DN400、DN500、DN600、DN1000、DN1200等。3.2项目建设内容本项目改造方案规划范围为:北起城区民族街,南至盐兴路,西起罗山路,东至东环路。项目具体工程组成一览表见表2,城区规划排水管道一览表见表3。表2 项目组成一览表
5、序号项目建设内容单位数量备注1主体工程排水管网m11591DN400、DN500、DN600、DN1000、DN1200等集污范围吴忠市红寺堡区东片区2公用工程供电由吴忠市红寺堡区城区电网提供3环保工程建筑施工扬尘治理在施工区域定期洒水,以降低施工扬尘量施工垃圾处理收集处理噪声治理高噪声设备采用隔音、减震等措施水土流失防治表土整治及植被恢复措施生态恢复措施绿化及场地清理平整等表3 城区规划排水管道一览表序 号管 径管 材单位管 长连接方式1DN400II级钢筋混凝土排水管m1850承插连接2DN500II级钢筋混凝土排水管m2470承插连接3DN600II级钢筋混凝土排水管m4200承插连接4
6、DN800II级钢筋混凝土排水管m1158承插连接5DN1000II级钢筋混凝土排水管m840承插连接6DN1200II级钢筋混凝土排水管m1073承插连接合 计11591排水体制整个城区的排水规划是采用雨、污合流制排水系统,该项目中地形较为起伏,部分管道采用雨污分流的体制,结合实际,因地制宜。规划排水管线结合地形采用就近排放的原则进行布置。为了使城市排水系统发挥其功能,满足使用要求,根据现状,结合路网建设及地形特点布置。系统布置遵循下列原则: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使排水服务范围内的雨、污水以最经济的方式收集。(1)避免和减少与渠道及地下各种管线交叉。(2)充分利用地形高差,使主干管埋深较浅
7、。(3)排水管道尽量沿道路敷设。(4)排水管道管材选用本地区生产的常用的管材、型号。系统布置遵循原则应符合城区总体规划的要求,使排水服务范围内的雨、污水以最经济有效的方式收集。雨、污水量预测污水排放量确定:a、生活污水排放量:近期:人口规模:5万;人均综合生活用水量指标:150L/人d,用水量为7500m3/d。远期:人口规模10万;人均综合生活用水量指标:180L/人d,用水量为18000m3/d。生活污水量按给水量80%计,近期为6000m3/d,远期为14400m3/d。b、工业排污量:工业用地近期面积为82.93公顷,用水量指标:15m3/had,用水量为1244m3/d。工业废水量按
8、用水量的80%计,废水量为995m3/d。工业用地远期面积为325公顷,用水量指标:15m3/had,用水量为4875m3/d。工业废水量按用水量的80%计,废水量为3900m3/d。仓储用水量、对外交通用水量、市政设施用水量远期为3749m3/d。其污水量按照80%计取,污水量为3000m3/d。则:远期生活污水、生产废水总量为21300m3/d。排水管网基础排水管道采用级和III级钢筋砼排水管道,橡胶圈接口。管道基础处理素土夯实后做300mm厚3:7灰土垫层。采用混凝土基础,管顶覆土3.5m,基础采用120混凝土基础,管道管顶覆土3.5m,管道基础采用180混凝土基础。4、项目总投资概况及
9、环保投资本项目给排水工程总投资1827.7万元,其中环保投资95万元,约占总投资的5.2%,环保投资主要为施工期防尘、垃圾处理、降噪、水土流失防治及生态恢复措施等,具体见表3。表3 环保投资一览表序号项目投资金额(万元)所占比例(%)1建筑施工扬尘治理1010.52建筑施工垃圾的收集、清运2021.13施工噪声治理1010.54水土流失防治2526.35生态恢复措施:绿化及场地清理平整等3031.66合计951005、公用工程供电本项目施工期用电由市政电网统一供给。供排水本项目供水主要为施工人员生活用水,施工期用水由市政供水管网供给。施工期产生的生活污水经沉淀处理后用于泼洒地面,防止施工扬尘。
10、本项目以盐兴路由东至西为城区排水系统主干管,承接由北向南排放的罗山路、太阳山路、东环路排水主管的污水量,最终收集后接入红寺堡区污水处理厂。6、施工人员及劳动天数本项目施工期劳动定员40人,共施工3个月,为2015年9月至11月。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属新建项目,不存在原有污染源及主要环境问题。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红寺堡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干旱带,地处烟筒山、大罗山和牛首山之间,隶属于吴忠市管辖;其东连太阳山移民开发区,西接中卫市中宁县,南靠同心县,北临吴忠市利通区;东西
11、宽约50km,南北长约20 km,总面积约1999.12km2;地理位置为东径10543451061450,北纬372808373723。本项目建设地址位于红寺堡区城区内,项目地理位置见图1。2、地形、地貌、地质红寺堡区主要由罗山古洪积扇、红寺堡洪积冲积平原和黄河河谷平均构成,地形平坦开阔,整个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坡度1501150,灌区地面海拔高度为11251145m。红寺堡区地处三山之间,东部为大罗山(主峰海拔2625m),南侧为烟筒山(主峰海拔1715m),北侧为牛首山(主峰海拔1775m),属于鄂尔多斯台地西南缘的缓坡丘陵地貌,区内沟谷发育良好,主要有红柳沟、单双阴沟等沟谷由南向西北
12、注入黄河。3、水文条件地表水:红寺堡的地表水主要有降水形成的山洪和某些较深沟道由地下水出露形成的沟水。灌区开发后引进的黄河水是后期进入灌区的地表水。山洪是瞬间即过的地表水,现尚无观测资料。沟水和黄河水自1999年以来进行了定位监测。沟水:主要有红柳沟、甜水河及苦水河,均为黄河一级支流,是山洪形成的沟道,平时有流水。酸碱度(pH值)、全盐含量、氟化物含量都偏高,既不能饮用,也不可用于灌溉,但其沟系发育完整、稳定,可为灌区排水提供有利条件。渠道(黄河)水: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红寺堡灌区从黄河引水25m3/s,年引水量约为3亿m3。干渠水的pH值为8.3。全盐含量为0.37g/L,适宜灌溉,但其非离
13、子氨超标,用窖储方式使非离子降解后可以饮用。红寺堡区鲁家窑水库:水库总库容380万m3,大坝总长1.35km,坝线呈三面围合布置,坝顶高程1413.50m,输水建筑物布置在右岸,由输水塔、坝下涵洞、流量控制室和非常泄空尾水消力池组成。地下水:红寺堡南部地势较高,地下水埋藏较深,向北地面高程逐渐下降,地下水埋藏较浅。大罗山西部的断裂带有较丰富的裂隙水,现已开发利用,为红寺堡主要的饮用水水源地。已开发的新灌区,地下水位有明显上升的趋势。有些地方因地下水渗出,已经形成长流水,部分地方地下水埋藏已由开灌前的46m上升到1.23.5m,平均每年上升0.71.0m,部分地下水位较浅的地区,已出现土壤盐渍化
14、问题。除裂隙水水质较优可以饮用外,其它潜水水质很差,不宜饮用。4、气候与气象红寺堡区属于典型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大陆性气候明显。四季分明、干旱少雨、蒸发强烈。平均海拔1108m,年平均降雨量224.6mm,年平均蒸发量2013.7mm,为年平均降水量的7.4倍。日照充足,热量丰富,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8.8摄氏度,年均日照时数2912-2957.4h,年平均风速3.9m/s。受当地气候条件影响,主要自然灾害由干旱、山洪、霜冻和冰雹等。年平均无霜期175d。5、植被土壤红寺堡土壤详查面积126.28万亩,由灰钙土、新积土、风沙土和盐土四种类型组成。其中,灰钙土面积最大,面积为103.6万亩,占
15、土壤总面积的82.1%,其次是风沙土,面积为14.18万亩,占11.2%,新积土面积为7.8万亩,占6.2%,盐土面积为0.57万亩,仅占0.5%。分布在红寺堡区的植被类型有以下几种:荒漠草原植被是分布最广的植被类型,约占植被总面积的75%;草原化荒漠植被由建群种红砂和优势种猫头刺、老瓜头、刺蓬组成三个群落,该类型占植被总面积的10%;草原带沙生植被由甘草、苦豆子组成群落,该类型占植被总面积的14%。区域内无大型动物,仅有麻雀、鼠类等常见物种。区域内无国家濒危、珍稀动植物。6、矿产资源红寺堡区境内及周边地矿资源丰富,且比较集中。其中有冶镁白云岩储量23.69亿t,镁含量达20%;有玻璃陶瓷(C
16、D)级白云岩露天储量143.69万t;有肥、气、焦三种品位的煤炭储量约64.7亿t,热量达到了68007300kcal/kg,可炼焦炭;可生产水泥及化工产品的石灰岩、碳酸钙含量占90%以上,是目前发现的全国品质最好的石灰岩矿,储量约为49亿t。同时,位于西南距红寺堡区约18km的土坡矿区,矿区面积约170余km2,矿区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这些丰富的矿产资源,为发展工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7、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场地动峰值加速度为0.20g,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度。根据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GB183062001图A和图B),场地特征周期为0.40S。社
17、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红寺堡位居宁夏中部,是国家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1236”工程)的主战场,是全国最大的生态扶贫移民集中区,1998年开发建设,2009年9月经国务院批复设立吴忠市红寺堡区,行政区域面积2767平方公里,辖2镇3乡、1个街道办事处、61个行政村、2个城镇社区。2014年年末全区常住户数47392户,常住人口189566人。其中:男性97429人,女性92137人;汉族71324人,回族118043人,其他少数民族199人;城镇人口53826人,乡村人口135740人,城镇化率28.39%。全年人口出生率15.79,自然增长率为
18、11.94,死亡率3.85,出生政策符合率79.5%。2014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88.6元,同比增长8.3%;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080.4元,增长12.0%。2014年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36.6元,同比增长12.0%;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197.2元,增长9.9%。2014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3.97亿元,可比增长7.6%,与2013年相比,地区生产总值净增1.12亿元,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5.9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4亿元,增长5.4%,增速较上年同期上升0.5个百分点,与2013年相比,第一产业增加值净增0.29亿元,对本年G
19、DP的贡献率为26.0%、拉动GDP增长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13亿元,增长10.8%,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17.6个百分点,与2013年相比,第二产业增加值净增0.59亿元,对本年GDP的贡献率为52.4%、拉动GDP增长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44亿元,增长6.0%,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1.4个百分点,与2013年相比,第三产业增加值净增0.24亿元,对本年GDP的贡献率为21.6%、拉动GDP增长1.6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13年的32:43:25调整为31.5:43.9:24.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572元。2014年年末全区拥有高级中学1所,高中专任教师1
20、88人,在校学生3335人;普通中学3所,中学专任教师620人,在校学生10526人;小学74所,小学专任教师628人,在校学生23832人;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100%,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52.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8.6%;小学六年巩固率99.1%,初中三年巩固率82%。2014年末全区医院和卫生院11个。医疗卫生机构技术人员408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143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环境空气质量本项目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引用由吴忠市环境监测站对吴忠市红寺堡区201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影响评价 报告 公示 吴忠市 红寺堡区东片区 排水管道 工程 送审 稿环评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27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