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13《工程水文学》大作业答案.doc
《大工13《工程水文学》大作业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工13《工程水文学》大作业答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网络教育学院工程水文学离线作业 题 目:同频率放大法计算设计洪水过程线 学习中心:浙江温州奥鹏学习中心1专 业: 水利水电工程年 级: 13 年 春 季学 号:学 生:指导教师: 工程水文学离线作业 1 基本知识1.1 典型洪水过程线的选取与推求 仅有设计洪峰流量和设计洪水量还难以确定水库的防洪库容和泄水建筑物的尺寸,这是因为洪峰流量出现的迟早和洪量集中的程度不同,即洪水过程线形状的不同,会得到不同的设计防洪库容和最大泄量。因此,设计洪水过程线亦是设计洪水的一个不可缺的重要具代表性,洪水发生季节、洪水的历时、峰量关系、主峰位置、峰型等均能代表该流域较大洪水特性的实测洪水过程;选择对工程防洪不
2、利的典型洪水过程线,尽量选择峰高量大的洪水,而且峰型集中,主峰靠后的过程。 1.2 放大方法 同倍比放大法用同一放大系数放大典型洪水过程线,以求得设计洪水过程线的方法。该法的关键是确定以谁为主的放大倍比值,有以下两种方法:以洪峰流量控制的同倍比放大法(以峰控制)适合于无库容调节的工程设计,如桥梁、涵洞及排水沟及调节性能低的水库等。以洪量控制的同倍比放大法(以量控制)适合于蓄洪为主的工程设计,如调节性能高的水库,分洪、滞洪区等。放大倍比按上述方法求到后,以放大倍比乘实测的典型洪水过程线的各纵坐标,即得设计洪水过程线。该法简单易行,能较好地保持典型洪水过程的形态。但该法使得设计洪水过程线的洪峰或洪
3、量的设计频率不一致,这是由于两种放大倍比不同(KQm KW )造成的。如按KQm放大后的洪水过程线所对应的时段洪量不一定等于设计洪量值。反之如按KW 放大洪水过程线,其洪峰值不一定为 1工程水文学离线作业 设计洪峰值。故为了克服这种矛盾,为使放大后过程线的洪峰和各时段洪量分别等于设计洪峰和设计洪量,可用下述的同频率放大法。分时段同频率放大法:该法在放大典型洪水过程线时,洪峰和不同时段(1d, 3d, 7d, )洪量采用不同的倍比,以使得放大后的过程线的洪峰和各时段的洪量均分别等于设计洪峰和设计洪量值。对典型洪水过程线的放大按KQm放大典型洪水的洪峰流量;从短时段到长时段次序按相应的放大倍比KT
4、对典型洪水进行放大。计算典型过程线的时段洪量时,采用“长包短”的方法进行,即短时段洪量是在长时段洪量内统计,如典型过程线的洪峰是在一天内选出,而一天洪量是在三天洪量时间内选出,以求得设计洪水过程线峰高量大。洪水过程线的修匀由于各时段放大倍比的不同,则在二个时段的衔接处洪水过程线会出现突变现象,这是不合理的,故应徒手修匀,使其成为光滑的曲线。其原则是修匀后的各时段的设计洪水量和洪峰流量应保持不变,误差不超过1%。修匀后的过程线即为设计洪水过程线,如图1.1所示。 图1.1 设计洪水过程线两种放大方法比较同倍比放大法计算简便,放大后设计洪水过程线保持典型洪水过程线的形状不变。常用于峰量关系好及多峰
5、型的河流。“峰比”放大、“量比”放大分别常用于防洪后果主要由洪峰控制、时段洪量控制的水工建筑物。2工程水文学离线作业 同频率放大法目前大、中型水库规划设计主要采用此法,成果较少受典型不同的影响,放大后洪水过程线与典型洪水过程线形状可能不一致。常用于峰量关系不够好、洪峰形状差别大的河流;适用于有调洪作用的水利工程(如调洪作用大的水库等);较能适应多种防洪工程的特性,解决控制时段不易确定的困难。 1.3 古洪水及其应用 古洪水洪水发生的时间早于现代系统水文测验和历史(调查)洪水的古代洪水。作用目前洪水频率计算的根本问题是资料过短、代表性不足、难于推估出可靠的稀遇洪水。古洪水资料可以大大降低洪水频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水文学 大工 13 工程 水文学 作业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27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