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土壤主要温室气体CO2CH4N2O的源汇强度及其温室效应研究.doc
《农田土壤主要温室气体CO2CH4N2O的源汇强度及其温室效应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田土壤主要温室气体CO2CH4N2O的源汇强度及其温室效应研究.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DOI: 10.3724/SP.J.1011.2011.00966农田土壤主要温室气体(CO2、CH4、N2O)的源/汇强度及其温室效应研究进展*张玉铭 1,2,3胡春胜 2张佳宝 1董文旭 2王玉英 2宋利娜 2(1. 封丘农田生态系统国家试验站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南京 210008;2.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农业水资源重点实验室 河北省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 石家庄 050022;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100049)摘 要 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 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是全球
2、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大气中 CO2、CH4 和 N2O 是最重要的温室气体, 对温室效应的贡献率占了近 80%。据估计, 大气中 每年有 5%20%的 CO2、15%30%的 CH4、80%90%的 N2O 来源于土壤, 而农田土壤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 源。本文重点阐述了农田土壤温室气体产生、排放或吸收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指出土地利用方式和农业生产 力水平等人为控制因素通过影响土壤和作物生长条件来影响农田土壤温室气体产生与排放或吸收。所以, 我 们可以从人类活动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着手, 通过改善农业生产方式和作物生长条件来探索温室气体减排 措施, 达到固碳/氮增汇的目的。对国内外关于农田温室
3、气体排放的源/汇强度及其综合温室效应评估的最新研 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指出正确估算与评价农田土壤温室气体的源/汇强度及其对大气中主要温室气体浓度变化 的贡献, 有助于为温室气体减排以及减少气候变化预测的不确定性提供理论依据。关键词 农田土壤 温室气体 二氧化碳 甲烷 氧化亚氮 温室效应中图分类号: X171.1; X5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1-3990(2011)04-0966-10Research advances on source/sink intensities and greenhouse effects of CO2,CH4 and N2O in agricultur
4、al soilsZHANG Yu-Ming1,2,3, HU Chun-Sheng2, ZHANG Jia-Bao1, DONG Wen-Xu2, WANG Yu-Ying2, SONG Li-Na2(1. State Experimental Station of Agro-ecosystem in Fengqiu;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oil and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Institute of Soil Scienc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Nanjing 210008, China; 2.
5、 Key Laboratory of Agricultural Water Resour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Hebei Key Laboratory of Agricultural Water-saving; Center for Agricul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Genetics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hijiazhuang 050022, China; 3. Graduate Universit
6、y of Chinese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Abstract Climate change is an increasing global challeng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via anthropogenic processes is the maincause of global warming. CO2, CH4 and N2O are the main greenhouse gases, accounting for 80% of greenhouse effect. It is est
7、i- mated that each year, 5%20% of CO2, 15%30% of CH4 and 80%90% of N2O in air are emitted from soils. Agricultural soils are the main sources of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This work expatiated the mechanisms and affecting factors of greenhouse gas forma- tion, emission and absorption in agricultural s
8、oils. And the contribution of farmland ecosystem to greenhouse effects was discussed. It was indicated that anthropogenic factors such as land use and agricultural activity influenced greenhouse gas formation, emission and absorption in agricultural soils. Because anthropogenic processes affected ag
9、ricultural ecosystems,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re- ductions for stabilized carbon and nitrogen were possible through improved agricultural cultivation and production systems. This study summarized the latest research advances in source/sink intensities of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from farmlands and
10、how that contributes to greenhouse effect. The study suggested that accurate estimation of source/sink intensities of greenhouse gases and ap- propriate assessments of greenhouse gas effects were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reducing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nd uncertainties in predicting climate chan
11、ge.*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ZCX2-YW-Q1-07)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0970534)资助张玉铭(1964), 女, 副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农田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与平衡及其环境效应。E-mail: ymzhang收稿日期: 2011-04-15 接受日期: 2011-05-20Key wordsAgricultural soil, Greenhouse gas, Carbon dioxide, Methane, Nitrous oxide, Greenhouse effect(Received Apr. 15, 2011; accepted May 20, 2
12、011)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遏制气候变暖, 拯救地球家园, 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近百 年来, 全球气候正在发生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 变化, 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越 来越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 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全 球性合作步伐正在逐渐加快。1992 年里约热内卢环 境与发展大会以来, 国际社会先后制定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协议书、伯恩协定、布伊诺斯艾利斯行动计划、马拉喀什协定、德 里宣言、巴厘路线图和哥本哈根协议等一 系列重要文件, 目标是“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 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 进而防止剧烈的气候改变对
13、人类造成伤害”, 这些文件在加强全球共识和减缓全 球气候变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气候科学家 们表示全球必须停止增加温室气体排放 , 并且在 20152020 年间开始减少排放。科学家们预计想要 防止全球平均气温再上升 2 , 到 2050 年, 全球的温室气体减排量需达到 1990 年水平的 80%。 大气中 CO2、CH4 和 N2O 是最重要的温室气体,对温室效应的贡献率近 80%1。其中 CO2 对增强温室效应的贡献率最大, 约占 60%, 是最重要的温室 气体2。其次是 CH4, 温室效应潜能是 CO2 的 2123倍, 对温室效应的贡献率约占 15%3。N2O 增温效应 是 CO
14、2 的 296310 倍4, 对温室效应的贡献率约占5% 。据估 计 , 大气中 每年 有 5%20% 的 CO2 、15%30%的 CH4、80%90%的 N2O 来源于土壤3,而农田土壤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5。在气候、植被、土壤及人为扰动下, 农田土壤 有机质经微生物分解为无机态的碳和氮, 无机碳在好 氧条件下多以 CO2 形式释放进入大气, 在厌氧条件下以 CH4 形式排向大气。铵态氮在硝化菌作用下转化成 硝态氮, 硝态氮在反硝化菌作用下转换成多种状态的 氮氧化合物, 在硝化和反硝化过程中均可产生 N2O,全球一半以上的 N2O 来自土壤的硝化与反硝化过程。 在气候、植被、土壤及农田管
15、理措施等诸条件中, 任 何一个因子的微小变化都会改变 CO2、CH4 和 N2O 的产生及排放。研究分析农田温室气体产生、排放或吸 收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正确地估算与评价农田生态系 统温室气体的源/汇强度及其对大气中主要温室气体浓度变化的贡献, 有助于为温室气体减排以及减少气 候变化预测的不确定性提供理论依据。1农田土壤温室气体生成机制与源/汇强度1.1农田 CO2 生成机制与源/汇强度在温室气体中, 大气 CO2 浓度的增加对气候变6化产生的影响尤其引人关注 。CO2 在大气中的存留72寿命为 5200 年 , 辐射强迫 1.46 Wm , 对全球温2,8室效应的相对贡献约为 50%60%。
16、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指出, 如果温室气体以目前速 率持续排放下去, 2100 年大气中 CO2 浓度可能会增1加到 540970 mgkg , 全球平均温度则可能增加 71.35.8 。农田生态系统是重要的 CO2 的源与汇。大气中 CO2 通过植物载体的光合作用变为有机碳进入土壤, 稳定和增加土壤碳库, 是农田生态系统作为 CO2 汇 的重要过程。被植物光合作用固定为有机物的碳或通过地上部植物茎、叶的呼吸作用再变为 CO2 排入 大气或通过土壤呼吸排入大气, 是农田生态系统作 为 CO2 源的重要过程(图 1)。土壤呼吸包括 3 个生物 学过程 植物根呼吸、土壤微生物呼吸、土
17、壤动 物呼吸和一个非生物学过程 含碳物质化学氧化作用。土壤呼吸强度主要取决于土壤中有机质的数 量及矿化速率、土壤微生物类群的数量及活性、土 壤动植物的呼吸作用等。土壤 CO2 排放实际是土壤中9生物代谢和生物化学过程等所有因素的综合产物,1通常可使土壤空气中 CO2 浓度升高到 3 000 mgkg约是大气中的 1050 倍。图 1大气植物土壤界面 CO2 的交换过程Fig. 1 CO2 exchanges among air, plant and soil作物生长对农田 CO 排放有重要影响。采用室2外盆栽试验对土壤 作物系统周年呼吸规律的观测968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1第 19 卷结果
18、表明 , 小麦返青期 土壤 作物系统呼吸速率 最低, 成熟期较高, 返青成熟期内的平均值为 756.5 mgm2h1; 土壤 水稻系统在分 蘖期较高 , 成熟期 较低, 平均为 1 018.7 mgm2h1。根系对土壤呼吸 产生较大影响 , 在小麦生长季 , 由于根系的参与使 得表观呼吸率比土壤异养呼吸增加 0.233.30 倍, 平 均 1.78 倍; 水稻生长季, 表观呼吸率比土壤异养呼吸增加 2.475.61 倍, 平均 3.31 倍6。利用静态箱法 测定的农田土壤 CO2 排放速率的试验结果表明, CO2 排放速率的 日变化呈单 峰型 , 06:0016:00 最高 ,0:0008:0
19、0 最低, 且 CO2 排放速率随作物生长发育 的加速而逐渐加快, 越接近成熟其排放速率越低10。大气 CO2 浓度直接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 作用、气孔导度以及植物对水分的利用效率等。研 究发现 C3 植物在目前大气 CO2 浓度下基本上是光这种有机酸直接被产 CH4 细菌利用产生 CH4, 或有机酸进一步降解生成 CO2 和 H2, CO2 和 H2 在产 CH4菌作用下生成 CH4; 另一种是复杂有机物在细菌作 用下不经过产酸过程直接产生 CO2 和 H2。从复杂有 机物分解为单糖开始, CH4 产生的生物化学过程可 归结为:(1)产酸途径(2)不产酸途径合作用不足1112,因此, C
20、O2 浓度增加将提高净初级生产力, 称之为 CO2 的“施肥效应”。这一作用被认为是导致陆地生态系统净吸收大量 CO2 的主要原 因。有研究认为, CO2 的“施肥效应”并不像过去认为 的那样显著, 还不足以揭示全部的“漏失汇”。主要原 因是其他营养元素(如 N、P 等)限制了植物对 CO2的吸收13。大气 CO2 浓度的增加, 不仅会增加植物 的净初级生产力, 同时会导致一系列植物生理上的 变化 , 如改变植物组织中的碳氮比 , 降低凋落物的 分解速率等1415。在大气 CO2 浓度增加的情况下, 因为光合作用效率提高所增加的有机碳较多地储存于地下根系中, 增加了土壤中可分解碳含量。这样 就
21、会对土壤生物圈的食物链产生影响。由于真菌分 解有机物的竞争增加, 甚至有可能导致土壤释放出 更多的 CO2 到大气中6,16。1.2 农田 CH4 生成机制与源/汇强度CH4 在大气条件下是一种化学活性气体, 是地球大气中含量最高的有机气体, 参与许多重要的大 气化学过程 , 是大气化学研究的关键成分之一 , 它又是一种红外辐射活性气体, 有很强的红外吸收带, 是一种仅次于 CO2 的重要温室效应气体之一。大气 CH4 在地球气候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是大气化 学研究中最受重视的微量气体之一, 其对温室效应 的贡献可达 15%3,17。大气 CH4 的主要来源是厌氧环境的生物过程, 非生物过
22、程产生的大气 CH4 只占20%左右。20 多年来, 大气 CH4 浓度年增幅达 0.8%, 近年增幅降为 0.3%左右18, 导致其浓度升高的原因 是源的增强和汇的减弱。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 CH4 产生有两种途径: 一种是复杂有机物在细菌作用下产生某种简单有机酸,无论通过哪种途径, 生态系统产生 CH4 必须具备: 有机物和水分、厌氧环境、适于发酵菌和产 CH4菌生存和繁殖的温度。由于 CH4 是 在厌氧 条件 下产生 的 , 所以产 生 CH4 的土壤环境主要有各类型的沼泽、较浅的水体 及湿地水稻田。目前认为水稻田是大气 CH4 的主要 人为源 , 通常由于水稻田长期处于淹水状态 , 土壤
23、中形成了一个还原性厌氧环境, 利于产 CH4 菌和其 他一些厌氧细菌繁殖, 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而产生 CH4。土壤中产生的 CH4 并不会全部排放到大气中, 其中有一部分在土壤或水层中被氧化, 所以单位面 积稻田的 CH4 排放率不仅取决于土壤中 CH4 的产生 速率, 还取决于排放路径的通畅程度, 是其产生、氧19化和传输共同作用的结果。国际社会一直在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和减排方法 的研究领域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由于稻田生态系统 在 CH4 排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对于稻田生态 系统 CH4 的排放, 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在不同地区已经进行了多年的观测和研究。根据最新资料, 全球1920稻田 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田 土壤 主要 温室 气体 CO2CH4N2O 强度 及其 温室效应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27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