鲅鱼圈港疏港高速公路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
《鲅鱼圈港疏港高速公路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鲅鱼圈港疏港高速公路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国环评证 甲字第1807号鲅鱼圈港疏港高速公路环 境 影 响 报 告 书(简本)建设单位:辽宁省交通厅编制单位: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二一三年七月目录1. 工程概况 _ 1 2. 环境影响评价 _ 1 2.1生态影响评价 _12.2声环境影响评价 _22.3水环境影响评价 _32.4环境空气影响评价 _ 4 2.5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_ 53. 公众参与 _5 3.1公众参与实施过程 _5 3.2公众意见结论及分析 _7 3.3公众意见采纳与否说明 _ 10 3.4公众参与调查总结 _ 11 4. 环保投资 _115. 结论 _ 116. 联系方式 _ 121. 工程概况 本项目起于沈海高速公路
2、,止于鲅鱼圈港区内,是辽宁省公路水路交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六条疏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服务于鲅鱼圈港区,兼顾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区交通出行,是一条起到快速疏港功能的高速公路。拟建项目采用B线方案作为推荐方案,路线全长9.984km,其中BK0+000BK8+100为高速公路,设计时速为80km/h;BK8+100BK9+984.2为一级公路,设计时速为60km/h。本项目起于沈海高速公路,自东向西沿规划预留的疏港通道线位穿过建设中的临港工业园区,止于鲅鱼圈港区内。全线运营期平均折标(小客车)车流量:近期(2016年)预测车流量8273pcu/d,中期(2022年)15575pcu/d,远
3、期(2030)年27095pcu/d。推荐方案设桥梁6座,其中大桥2座,中小桥4座,互通立交3处,离式立交5处,通道、天桥共3座,设置主线收费站1处,匝道收费站1处。本项目永久占地57.66hm2,其中旱地3.06hm2、果园26.89hm2、林地14.83hm2、工矿用地10.36hm2、其他2.53 hm2。拟建项目路基挖方量为104.99万m3,填方量为163.04万m3,不设弃渣场,借土方58.05万m3,本项目不设置取土场,所需土方全部采用外购方式。拟建项目工程总投资164760.65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为2798.98万元,约占工程总投资1.70%。工程计划2013年底开工,2015
4、年底竣工。2. 环境影响评价 2.1生态影响评价 2.1.1生态现状 项目区域位于属营口市鲅鱼圈区,项目区属于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及辽宁省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土壤侵蚀以水力侵蚀为主。区内地带性群落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暖温带北部落叶栎林亚热带。项目BK0+000BK6+300处于农业生态路段,沿线主要是农田区域,项目区域几乎见不到自然植被。目前仅在村庄、河岸、沟渠旁、路边等有栽培的树木,常见的有槐、臭椿、刺槐、榆、加拿大杨、毛白杨、小叶杨、旱柳、梧桐、合欢、桑等落叶阔叶林,以及少量人工种植的松树,农作物主要是小麦、玉米等。项目沿线区域人口密集,开发强度较大,人类活动频繁,沿线区域的动物均为
5、较为适应人类日常活动的常见物种,未见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在评价区域内分布。 2.1.2生态环境影响预测 报告书认为,工程建设破坏的植被总面积为44.78公顷。拟建项目绿化面积将一定程度上可弥补公路永久占地损失的生物量。项目建设对野生动植物影响较小。项目占用耕地不足沿线耕地总量的0.2%,本项目不会改变沿线乡镇的土地利用结构。施工期间的大填、大挖使沿线的植被遭到破坏,工程沿线弃土场位置、规模如设置不合理或措施不当,将导致生态景观的破坏并引发水土流失。报告书对土石方平衡进行分析。2.1.3生态环保措施 报告书提出的减少耕地占用的主要措施有:施工期临时用地,如料场、拌合场、施工便道、施工营地等,尽量选择
6、在公路征地范围内,禁止在耕地内设置临时施工用地;建设单位根据国家要求,对占用的基本农田进行补偿,可采取缴纳耕地开垦费,委托开垦方式补偿基本农田,以达到耕地的占补平衡;临时占用农田时,保留弃渣场表层约30cm厚的土层,施工结束后恢复成耕地。临时施工用地选址要求:应尽量利用现有道路、用地范围路基作为施工道路,禁止新修施工便道;施工场地(灰土搅拌站、沥青搅拌站、预制场等)尽量选用荒坡和劣质的土地,远离村庄、学校、医院等敏感目标,一般都要选在处于上述敏感目标下风向200m以外;远离河道,以减少对河道水质的影响。 2.2声环境影响评价 2.2.1声环境质量现状 本次评价对80%的敏感点进行了现状监测,监
7、测结果表明沿线声环境现状良好。 2.2.2声环境影响预测 施工期:公路施工期各种施工机械具有高噪声、无规则的特点,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在采取相应的降噪措施和施工管理措施后,其影响较小。施工期昼间施工机械噪声在距施工场地50m以外可达到标准限值,夜间在200m外基本达到标准限值。施工期间噪声对沿线声环境有一定的影响,但这些影响是短暂的,局部的,通过文明施工和有效的管理,施工期的噪声污染对沿线的环境影响可以减小,施工活动结束,噪声也随之消失。营运期:根据营运期噪声预测计算结果,公路交通噪声将对沿线村庄的声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涉及4a类区的敏感点共有5个,至营运中期,昼间预测值范围:55.872
8、.0dB,夜间预测值范围:47.964.0dB。昼间敏感点超标1个,超标范围2.0dB;夜间有4个敏感点超标,超标范围2.89.0dB。涉及3类区的敏感点共有3个,至营运中期,昼间预测值范围:53.464.2dB,夜间预测值范围:45.554.7dB。昼夜敏感点均不超标,能够达到相应的标准值。涉及2类区的敏感点共有6个,至营运中期,昼间预测值范围:56.763.7dB,夜间预测值范围:46.755.7dB。昼间敏感点超标4个,超标范围1.43.7dB;夜间有4个敏感点超标,超标范围2.75.8dB。至营运中期,营口港医院昼间预测值为58.9dB(A),不超标。因此,随着中远期公路交通量的增加,
9、交通噪声对沿线敏感点的影响逐渐增大,需要根据敏感点的特征采取相应的降噪措施。2.2.3声环境环保措施 施工期的主要噪声防治措施有:尽量采用低噪声机械设备,禁止夜间打桩等高噪声施工作业,避免对附近敏感点居民的生活和休息造成不利影响;在利用现有道路运输施工物资时,应合理选择运输路线,尽量避免穿越居民集中的区域,并尽量在昼间进行运输;昼间施工时,对距离施工区40m内的敏感点建设临时声屏障;对于距公路很近而受施工期噪声影响较重的敏感点,参照运营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的要求,对于需要安装通风隔声窗的敏感点在施工期就予以实施。报告书提出运营期降噪措施:对于超标的敏感点拟采取声屏障的降噪措施,共涉及4处敏感点,
10、其中声屏障总长度3120延米;为新港小区预留通风隔声窗措施费用50万元。 2.3水环境影响评价 2.3.1水环境质量现状 拟建项目以桥梁方式跨越沙河,为工农业用水,水质控制目标为类,无饮用功能。水质现状监测表明:沙河水质指标均可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相应的水质标准要求。 2.3.2水环境影响预测 (1)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 施工期:拟建项目跨越沙河桥梁水中不设桥墩,因此正常情况下桥梁施工不会搅动水体和河床底泥,不存在悬浮物影响,但如果施工管理不善,桥墩施工产生的钻渣随意抛入河中,将严重影响河流水质。除了桥梁施工外,拟建项目施工期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排放、施工场地的生产废水
11、排放以及隧道施工的废水排放也将对水环境产生影响。此外,堆放在水体附近的施工材料由于管理不慎被径流冲刷或由于吹风起尘进入水体,也将对水体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营运期:营运期水污染源主要来自桥面初期雨水径流及危险品运输泄漏废液对沙河水质的污染。其中,桥面初期雨水径流影响较小;环境风险事故在采取措施后可得到有效控制。(2)地下水环境现状及影响预测 拟建项目沿线赵坎子村、范屯村、光辉屯、神井子村村民采用浅层井水,城市区域采用城市自来水。根据对范屯居民自行开挖的井水进行水质监测表明:沿线地下水水质现状良好,各项监测指标均可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一93)类。 本项目工程施工不会对区域地下
12、水产生明显影响。至营运期,工程地质基本稳定,工程的运营不会产生新地质扰动和破坏,因此,本工程在此阶段对区域地下水水位、流向等基本无影响。同时,本项目作为生态型工程,沿线不设辅助设施,不会对沿线地下水水质产生影响。2.3.3水环境环保措施 施工期:沙河大桥施工时,沿河一侧应设置临时挡墙,防止泥土和石块阻塞河流、水渠或灌溉排水系统;所有桥梁施工营地应尽量远离水体,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和粪便要设化粪池集中处理,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施工物料垃圾等尽量分类收集,废弃物应在施工中尽量回收利用;施工机械不定期严格检查,防止油料泄漏。 营运期:报告书风险分析认为:项目跨越清江路段有危险品运输车辆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13、,但几率很小。提出的主要措施为: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和应急措施计划。2.4环境空气影响评价 2.4.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根据对营口港医院现状监测结果表明:该敏感点NO2、TSP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但PM10有三天出现超标,超标率为42.9%,最大超标倍数为0.1,说明项目沿线可吸入颗粒物含量较高。2.4.2环境空气影响预测 施工期:公路施工期主要污染物是扬尘、粉尘和沥青烟。其中,扬尘和粉尘的主要来源是开放或封闭不严的原料堆放和混凝土拌和、灰土拌合与施工车辆、筑路机械等运行产生的二次扬尘以及隧道施工产生粉尘;沥青摊铺时的烟气和动力机械排出的尾气。采取措施后,
14、对环境空气的影响较小。营运期:营运期根据类比分析,汽车尾气排放的CO、NO2对大气污染贡献值较小,随着机动车尾气标准不断严格,项目建设对沿线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影响不大。项目营运期汽车尾气对腾龙洞省级风景名胜区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轻微。 2.4.3大气环保措施 在工程建设期经常洒水保湿;灰土集中拌合,设置封闭性围栏,采用先进的沥青拌合装置,并配备除尘设备、沥青烟净化和排放设施;遇恶劣天气加蓬覆盖;沥青混凝土路面铺筑,建议采用封闭式沥青熬炼设备。 2.5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2.5.1社会环境影响 拟建项目经过营口市鲅鱼圈区城市发展规划(2010年-2030年)、以及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港工业园、鹊鸣湖科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鲅鱼 圈港疏港 高速公路 环境影响评价 报告书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26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