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湖新区洋江西路新建工程(绿洲路行政区域界限)环境影响报告书.doc
《镜湖新区洋江西路新建工程(绿洲路行政区域界限)环境影响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镜湖新区洋江西路新建工程(绿洲路行政区域界限)环境影响报告书.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本报告简本仅供建设项目审批公示用镜湖新区洋江西路新建工程(绿洲路行政区域界限)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杭州一达环保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绍兴市环保科技服务中心二一四年七月目 录第1章 前言11.1 建设项目特点1第2章 项目概况及污染源分析22.1 项目概况2第3章 环境质量现状63.1 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63.2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63.3 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63.4 生态环境质量现状6第4章 环境影响分析74.1 建设期环境影响分析74.2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9第5章 污染防治措施及总量控制125.1 污染防治措施汇总125.2 总量控制14第6章 公众参与156.1 公众调查156.2 公
2、示情况156.3 公众参与调查综合结果15第7章 项目建设合理性分析177.1 选线合理性分析177.2 环保审批符合性分析17第8章 结论与建议188.1 综合评价结论188.2 建 议18第9章 联系方式199.1 建设单位联系方式199.2 环评单位联系方式19第1章 前言1.1 建设项目特点洋江西路是镜湖新区东西向主要干道之一,是连接镜湖新区与柯桥的纽带,随着绍兴的整体快速发展,加之市府的北移,使得镜湖新区车流量增加,开发节奏加快,与柯桥连接方向(东西向)的交通增加,连接东西向的道路建设就变的尤为重要,洋江西路是镜湖新区内的区域性主干道路,起着连接柯桥、袍江两大城市组团的融合功能。为有
3、效缓解东西向交通压力,完善新区路网结构,因此,绍兴市城北新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提出了镜湖新区洋江西路新建工程(绿洲路行政区域界限),以充分提升道路整体功能。项目建议书于2014年1月由绍兴市镜湖新区管理委员会经济发展局批复。在此基础上,绍兴市城北新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委托杭州一达环保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参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该项目主体工程属于“T 城市交通设施”中的“1、道路新建、扩建”,因此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属于交通运输类环评;同时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管理办法的通知(浙政办发2012132号)和绍
4、兴市环保局关于贯彻落实国家、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文件分级审批制度的意见(绍市环发20095号),该项目环保审批权限为绍兴市环境保护局。我单位技术人员对本项目沿线区域进行了实地踏勘及现状资料收集工作,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等文件和相关规范的要求,编制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同时根据专家的评审意见,我单位进行了认真修改,完成了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供环保主管部门审查、审批,为项目实施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第2章 项目概况及污染源分析2.1 项目概况2.1.1 项目基本情况(1) 项目名称:镜湖新区洋江西路新建工程(绿洲路行政区域界限)(2) 建设单位:绍兴市城北新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5、3) 总投资:9354万元(洋江西路新建工程(绿洲路行政区域界限)(4) 建设性质:新建(5) 工程内容及规模:镜湖新区洋江西路新建工程(绿洲路行政区域界限)位于绍兴市镜湖新区,工程规划东起绿洲路,西至鲤鱼江,全长1295米(桩号东起点K0+000、终点K1+295),路幅宽36米,为城市主干路,规划时速为60km/h。沿线跨越江渡庵,需建简支梁桥1座,全长80米。项目总用地面积约70亩(4.5995公顷),涉及拆迁面积2000平方米,工程总投资9354万元。项目建成后将完善镜湖新区的路网结构,有效改善行政区域周边的通行能力,同时缓解镜湖新区连接柯桥方向的东西向道路的交通压力。(6) 建设周期
6、:2014年7月2015年12月2.1.2 道路工程设计2.1.2.1 平面布置镜湖新区洋江西路新建工程(绿洲路行政区域界限)位于绍兴市镜湖新区,工程规划东起绿洲路,西至鲤鱼江,全长1295米。2.1.2.2 横断面路面形式为三块板形式,道路宽36米,具体形式为:3.5m(人行道) +4.5m(非机动车道)+2.5m(绿化隔离带)+15m(机动车道)+2.5m(绿化隔离带)+4.5m(非机动车道)+3.5m(人行道)=36m。2.1.2.3 纵断面该区域最低标高按高于百年一遇洪水位考虑,即道路侧石边按5.30米以上进行控制。最大纵坡2.50%,最小纵坡0.30%。2.1.2.4 路面结构车行道
7、:路面结构自上而下依次为4CM AC13C细粒式沥青砼(掺量2.5KG/T)、8CM AC25C粗粒式沥青砼(添加0.7%PSBR抗车辙沥青添加颗粒),20CM厚5%水泥稳定碎石上基层、18CM厚3%水泥稳定碎石下基层及60CM塘渣垫层下为素土夯实。 人行道:采用青石板结构,具体自上而下依次为6cm厚青石板,4cm1:3水泥砂浆,10cmC10细石砼,5cm碎石垫层,下为素土夯实。2.1.2.5 交叉口设计 相交道路由东往西依次有川城路、规划市政道路、规划金川路等3条道路。相交道路详见下表。表2-1工程相交道路一览表序号名称位置(m)红线宽度道路性质方位距离备注1川城路K0+03012m支路平
8、面丁字交叉现状2规划市政道路K0+34024m支路平面十字交叉规划3规划金川路K0+82036m次干路平面十字交叉规划2.1.2.6 管线工程(1)雨水工程管位:雨水管布置在车行道内,距人行道侧石0.5m。管材:管道采用二级钢筋混凝土管,橡胶圈接口。管基:管道采用120度混凝土基础,进入塘渣层时采用360度混凝土基础。出水口:采用一字式出水口,距离道路边线5米。(2)行道下设置DN200燃气管以及10*de110信息管(包括移动、联通、电信、网通、有线等弱电管)。(3)绿化隔离带下设置de80路灯管;人行道下设置DN300给水管及10孔10KV电力管;(4)污水:根据镜湖新区远期污水规划及绍兴
9、市排水管理有限公司关于排污管网铺设及泵站建设的相关意见,项目规划有DN400城市排污重力管线。2.1.2.7 附属工程 1、 照明工程 车道的照度分别为10LX。路灯为86盏,采用光电程序控制方式,建议采用环保节能型灯具。2、 绿化景观工程道路绿化不仅美化市容,保护及改善道路环境,起到蔽荫、防尘、防风、净化空气、减少交通噪音和调节小气候的效果。行道树建议采用法国梧桐、香樟或广玉兰,树冠大叶茂,树干分支点高度应大于3米,株距8-10米。绿化分隔带内应种植灌木及草本花卉,起到隔离、遮光和行车诱导的作用,灌木高1.2-1.5米,株距2-3米。2.1.3 桥梁工程2.1.3.1 桥梁技术指标桥梁设计基
10、准期:100年;设计速度:60km/h;设计汽车载荷:采用城市A级;洪水频率:百年一遇洪水位值为5.3米;抗震设计:本地区属抗震设防烈度6度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0.05g;桥梁抗震设防类别为甲类。抗震设防措施等级为7级2.1.3.2 平面布置项目沿线需跨越汇渡庵及小支流交汇处,需建简支桥梁1座,全长80米(420米梁桥)。2.1.3.3 桥梁结构(1)上部结构设计: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无梁板结构。单幅梁底宽14m,两侧悬臂长1m。跨中及边跨最低梁高各为70cm,中墩墩顶处梁高为160cm,梁底面呈抛物线型变化,边跨梁端设加厚块压重,支点处梁高为1.3m,为克服最不利荷载组合下端支点
11、可能出现的上拔力,分别在单幅梁端布置7根抗拔锚栓。板梁采用C40混凝土,顶面设单向1.5%横坡。(2)下部结构设计:桥墩:采用墩厚1.1 m的墙式墩,与梁底同宽,承台厚1.5 m。桥台:采用盖梁式桥台,盖梁厚1.5 m。桩基:桥墩与桥台均采用直径1 m的钻孔灌注桩,其中单个桥墩承台下设置8根桩,桥台下设置5根桩,均呈梅花型布置。2.1.3.4 挡土墙在桥位上处设置浆砌挡墙,在路段上设置干砌挡墙。桥头设置搭板,以克服桥头跳车现象。挡墙走顶C20砼,墙身M7.5砂浆浆砌块石,碎石垫层,外露部分M10砂浆勾凸缝,并要及时回填墙址前的基坑。基底砌筑前对基底须清除腐殖土,对垫层须夯实。2.1.3.5 其
12、余附属结构机动车道设置1.5%桥面横坡,人行道设1%的横坡。桥面铺装为7cm AC20C中粒式沥青砼+8cm钢筋混凝土,考虑桥面防水要求,在两层铺装层之间设置1mm厚防水涂料。桥台处设置RG80型钢伸缩缝。中墩设置盆式橡胶支座,桥台处设置板式橡胶支座。栏杆采用菱形的镂空栏板,栏杆柱头的设计中将春秋时期的坡塘铜层融入其中。为减小台后由于路基沉降给行车带来的不利影响,台后设置钢筋混凝土反搭板,长8m,厚40cm,宽度与行车道相同。2.1.4 工程占地及拆迁情况项目位于镜湖新区,根据绍兴市国土资源局出具的关于镜湖新区洋江西路新建工程(绿洲路行政区域界)项目用地的预审意见,该项目总面积4.5995公顷
13、,其中耕地3.4583公顷、其他农用地0.1032公顷、集体建设用地0.1927公顷,国有建设用地0.8453公顷。项目用地绍兴市中心城区扩展边界内,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需进行规划局部调整,规划调整方案需上报国土资源局审批。本项目用地符合供地政策,可参照划拨用地目录按划拨方式供地。涉及占用标准农田3.5024公顷,需按规定程序做好标准农田置换工作;涉及占用的耕地必须落实“占补平衡”,由建设单位缴纳相关费用委托市里补充落实,待符合报批条件后按规定程序办理农转用及土地征收报批手续。本工程涉及拆迁的房屋全部为村民房屋,共计2000平方米。拆迁集中桩号为K0+240至K0+340段。拆迁费用标准根
14、据绍兴市市区房屋拆迁管理实施办法的相关标准进行拆迁补偿。拆迁实行货币化安置,项目拆迁主要为村居,拆迁后不会遗留污染问题。2.1.5 工程土石方平衡工程大部分路段需填高,部分路段还需土方填低洼处,预计需填方2.86万方。工程挖方主要来自道路基础建设、桥梁桩基建设和沿线管线埋设,预计挖方产生量约为1.4万方,由于项目填方多于挖方,并且挖方全部可以利用,工程土方可以在工程内部平衡,不另外设置弃土、弃渣场,不够部分1.46万立方填方由专业土方公司提供,建设单位不另外开辟取土场。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外如有不能作为填方的,应运送至绍兴市建筑垃圾转运站集中进行综合处理。2.1.6 交通量预测根据绍兴市市政设计院
15、有限公司的设计资料,预测本项目交通量混合车型近期至2016年为6336辆/日;中期至2022年为9504辆/日;远期至2030年为12672辆/日,小、中、大车型比取85:10:5,昼夜小时交通量之比取5:1。表 2-2 预测交通量道路时间2016年2022年2030年洋江西路(绿洲路行政区域界限)昼间平均(辆/h)360540720夜间平均(辆/h)72108144日平均(辆/d)6336950412672表2-3 预测车型比组成时间昼间(辆/h)夜间(辆/h)年份小车中车大车合计小车中车大车合计201630636183606174722022459542754092115108203061
16、27236720123147144第3章 环境质量现状3.1 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项目所在地区域附近王城西桥断面水质均不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II类功能区要求。主要超标因子为BOD5和氨氮,分析超标原因主要为周边生活污水排放。3.2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项目所在地区域周围环境空气质量较好,各监测点SO2、NO2、PM10浓度均较小,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要求,且评价区内SO2、NO2、PM10仍有一定环境容量。3.3 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工程沿线各监测点位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相应功能区标准要求。3.4
17、 生态环境质量现状根据对道路沿线地区的实地踏勘和调查分析,道路沿线现状以农田、村落、河流为主。基本上属于乡村生态系统,植被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基本上为次生植被或人工栽培的作物。第4章 环境影响分析4.1 建设期环境影响分析1、 建设期水土流失影响分析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凡是被扰动的地表,由于土壤疏松,雨水冲刷后均会产生水土流失。施工期水土流失的重点区域为路基填、挖坡、临时堆土(渣)场等区域。加强对本工程的施工场地的土石管理,并尽快进行植被恢复,以减少水土流失量。2、 建设期声环境影响分析根据噪声衰减预测分析,昼间机械设备作业噪声的影响距离基本在50m范围内,而夜间机械设备作业噪声的影响距离较远,一
18、般情况下在150m范围内。施工中,应设置临时隔声围栏。原则上夜间应禁止施工,如确因工程需要在夜间施工的,施工单位应报当地环保管理部门,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后方可施工,并应告示附近民众。项目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及敏感点有一定的影响,但在采取环评提出的措施后影响可得到减缓。施工期结束后,项目对周围环境的施工噪声影响将消除。3、 建设期环境空气影响评分析施工工地的扬尘主要有施工路面及堆场扬尘、水泥混合搅拌扬尘,车辆行驶扬尘、沥青烟气、车辆尾气等。本工程所在地区风速相对较小,只有在大风及干燥天气施工,施工现场及下风向将有较多的NOx、CO和烃类物质影响存在,因项目施工时间较短,施工期汽车产生的NOx、CO
19、和烃类物质对周围环境及敏感点影响较小。工程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不涉及沥青熬炼、搅拌过程,故沥青烟浓度较低。4、 建设期水环境影响分析建设期对水体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和施工现场施工物料流失对水体的影响。项目建设时,应设置临时化粪池和隔油池,粪便污水经化粪池处理、食堂油污水经过隔油池处理后与环卫部门联系,进行定期清运。施工生产废水不直接排入水体,设置专门排水通道、临时沉淀池沉淀,使排水通畅,尽量节约用水、重复利用,产生的泥浆废水经沉淀回用,沉淀后泥浆建设单位应遵守绍兴市区建筑泥浆处置管理暂行办法(绍政办发201298号)要求处置,杜绝泥浆废水进入水体。因此项目施工废水对周围
20、水环境影响较小。5、 建设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本项目建设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来源于:施工场地临时堆放的土方。筑路施工过程产生的弃方。施工人员日常生活产生的生活垃圾。上述固废若随意堆放或处置不当,遇到降水则会污染水体,造成大量水土流失,从而对农田、植被、水利工程及附近河流产生潜在危害。尤其是在梅雨和台风雨等雨量较密集的季节。6、 文物、景观影响分析项目建设期间,在地下挖掘施工中要注意文物保护,一旦发现有价值的文物如古钱币、陶瓷、青铜器等应停止挖掘保护好现场,及时报告文物管理部门,决不能使文物流失。工程路基填挖、桥梁基础开挖及废弃渣料临时堆置等填挖作业将造成对局部植被和景观环境的影响,应及时采取一定
21、的工程防治和植被恢复措施。4.2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1、 营运期声环境影响分析本工程路沿线执行的声环境质量标准涉及2类、4a类。根据预测:(1)达标距离根据预测,在两侧空旷的情况下的达标距离详见表7.1-5。(2)对现状敏感点影响结论营运近期:袁川村和绿城小区超标量为0.42.2 dB。营运中期:袁川村和绿城小区超标量为0.33.4 dB。营运远期:袁川村和绿城小区超标量为0.434.6 dB。对超标的住户实施中空隔声窗等措施后,预测沿线村庄声环境均能达标。(3)对规划敏感点影响结论以中期噪声影响预测结果为依据,道路红线外15m处昼间4a类区无超标点,夜间4a类达标距离至少为距道路红线22 m
22、。本工程两侧如规划住宅等噪声敏感建筑,则建议噪声敏感建筑退让道路红线22m,如未能达到该距离,则需采取有效的隔声降噪措施。综上,本工程投入运营后,道路噪声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沿线的声环境质量,但采取上述措施后,预计这种影响可控制到可接受范围内2、 营运期环境空气影响分析在营运期,项目道路建成后,经对项目道路的预测计算,汽车尾气对沿线大气环境的污染影响不明显,从营运初期至远期的不同时期均可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一级标准要求。随着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深入和预期绿色环保车型的发展,预计至远期,机动车尾气污染对沿线环境的实际影响将能控制在一个稳定达标的水平上。3、 营运期水环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区 江西 新建 工程 绿洲 行政区域 界限 环境 影响 报告书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26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