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前横南路道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
《福州市前横南路道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州市前横南路道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福州市前横南路道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福州市市政建设开发公司环评单位:福州市环境科学研究院FUZHOU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环评证书:国环评证甲字第2206号二一三年三月福州责任表项目名称福州市前横南路道路工程环评文件环境影响报告书项目类别交通运输委托单位福州市市政建设开发公司评价单位福州市环境科学研究院评价证书国环评证甲字第2206号院 长刘用凯(高级工程师)技术审核柯子斌(高级工程师)项目负责人曹晖(高级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登记证编号A22060050900单位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金鸡山路32号联系方式0591-873328
2、43(办)0591-87326500(传真)1 建设项目概况1.1 项目概况项目名称:福州市前横南路道路工程项目性质:新建建设单位:福州市市政建设开发公司项目概要:福州市前横南路道路起于福马路,终点位于江滨大道,本次工程起于前横路与远洋路(国货路)交叉口,终点位于鳌峰路交叉口,为新建道路,道路全长为874.246米,等级为城市I级主干道。道路规划红线为48米,设计车速50Km/h,沿线跨光明港处设置长150米大桥一座,跨光明港二支河处设置一座20米桥梁。工程内容包括道路、给排水、综合管线、路灯照明、交通及绿化等。建设项目总投资22223.88万元,建设资金全部由福州市地方财政资金解决。项目地理
3、位置图见图1-1。道路横断面推荐方案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采用双向混行6车道。工程内容包括道路、给排水、综合管线、路灯照明、交通及绿化等。项目总投资22223.88万元,建设资金全部由福州市地方财政资金解决。本项目没有挖方,主要为填方,填方量为4.98万m3,填方砂土从有资质单位购置。建筑物拆迁量12961 m2,拆迁建筑垃圾按照0.42 m3 /m2计算,拆迁建筑垃圾量为0.54万m3。工程拟于2013年3月开工,2013年12月建成通车,建设期10个月。图1-1 地理位置图1.2 主要技术标准和工程数量1.2.1 主要技术指标(1)道路等级:城市级主干道;(2)道路设计车速:50公里/小时;
4、(3)路面:沥青砼路面,设计年限15年;(4)路面横坡:车行道1.5%,人行道1.0%;(5)路面设计荷载:BZZ-100;(6)路线交叉:平面交叉;(7)设计地震裂度: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g;(8)设计洪水频率:城市内涝控制水位(二十年一遇);闽江洪水位(百年一遇);(9)道路构筑物设计荷载:城-A级;桥梁设计汽车荷载:城-A级;人群荷载:按城市桥梁设计规范取值;(10)桥梁结构安全等级:一级;(11)桥梁设计基准期:100年;(12)环境类别:类,地下水地表水具有腐蚀性,桥梁基础采用类环境类别条件设计。1.2.2 主要工程数量本项目路线全长874m。主要工程数量
5、见表2.2-1。表2.2-1 主要工程数量表 项目单位数量一、道路工程路线长度km0.874破除旧水泥砼路面m2900路基回填砂性土m339744清除表土m310080换填砂性土m310080机动车道沥青混凝土路面m216560非机动车道沥青混凝土路面m25365人行道透水砖铺装m25850缘石m7316二、桥梁工程桩基础预应力空心板梁桥m2960桩基础叠合梁桥m26300桥梁装修m26300三、其它工程雨水管km0.846污水管km0.846给水管km0.846电力排管km0.846路灯盏46高压电源外线km0.846公交站台座2交通标志标线km0.846绿化m26312拆迁房屋m21296
6、1前横南路标准横断面推荐方案如下:横断面为:48米=4.5米(人行道)(含树池)+3.5米(非机动车道)+2米(侧绿化带)+11米(三车道)+6米(中央分隔带)+11米(三车道)+2米(侧绿化带)+3.5米(非机动车道)+4.5米(人行道)(含树池),如下图所示:图1-2 道路标准横断面图1.3 项目建设环境可行性1.3.1 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本项目为城市基础设施和道路交通工程建设项目,不属于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限制类、淘汰类或禁止类建设项目,而是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11年本)中第一类鼓励类的建设项目(二十二条城市基础设施中第4点城市道路及智能交通体系建设)。由此可见,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
7、业政策。1.3.2 规划符合性分析(1)福州市市域及对外交通规划福州市域及对外交通系统规划将以海西城市群规划空间发展轴为导向,以区域经济联系特征为依据,结合既有对外交通系统,充分发挥港口、航空等区域交通枢纽的辐射作用,加强铁路网络建设,完善公路网络,构建现代化复合交通走廊,支撑和引导城镇沿轴向密集发展,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多方式多路径的现代化综合运输网络。福州将建设沿海快速铁路、向莆铁路、京福(台)高速铁路、沿海铁路货运专线。目前,沿海快速铁路已于2010年建成通车;向莆铁路预计分别于2012年建成通车。福州将建设沈海高速公路复线(绕城段、永泰段)、机场高速公路二期及江阴、罗源湾、可门港等港
8、区疏港高速公路,预留京福(台)高速公路通道。重点在于提出沿海公路走廊及内陆公路走廊通行能力提升解决方案,预留京福(台)高速公路通道线位及与市区快速路网衔接方案。(2)中心城区道路网规划根据道路交通规划,福州城市道路系统由八条对外放射道路、三个环路和若干条东西向、南北向贯穿的城市干道组成,各分区和外围组团各具有相对完整的道路体系。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和街区道路四个等级。中心城规划主次干道和快速路总长402.5公里,干道网密度2.91公里/平方公里,人均道路广场用地面积10.76平方米。规划道路网主骨架保持环+放射状结构,强化“中心城区东部新城长乐”机动车快速通道。根据各组团用地布局
9、形成相应的方格网或自由式的道路网布局,并以组团联系通道沟通与融入到各组团道路网中。前横南路所在区域规划路网为方格网布局形式,规划将形成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个等级。快速路网:三环路从本区东侧穿过,国货互通和魁岐互通的建成将区域的快速路网进一步完善。城市干道网:二环将重新定位,通过逐步优化二环进出口以及交叉口交通组织,全面提升二环的整体通行能力,同时,通过对市区交通的引导控制,二环将逐步转变为中心城区干道功能,原有的更多通过功能将被集散能力替代。此外,区片内部还有福马路、排尾路、鳌峰路、江滨大道、六一路、长乐路等干道。因鳌峰洲片区特殊的区位条件,前横南路作为联结中心城区东部新城长乐”机动
10、车快速通道,是福州“东扩南进西拓”战略中承前启后的重要部分。项目周边现状道路主要有前横路、远洋路、曙光路、鳌峰路、江滨中大道等。前横南路工程的实施,将对疏通该区域的交通流量、改善居民出行条件起到重要作用,完善了由城市主次干道共同构成的路网骨架,符合城市道路规划的要求。1.3.3工程建设必要性分析(1)是福州沿江向海发展、建设滨海城市的必然要求福州已完成由“三山时代”向“闽江时代”继而向“乌龙江时代”的“跨越”,而当前需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由“飞越”向“滨海时代”的“第三跳”,即对闽江口、长乐沿线进行开发,在此寻求发展用地和拓展空间,建成滨海大都市。前横南路位于福州市东区,是连接远洋路和江滨大
11、道南北向的交通性干道,本项目的建设,是完善路网、疏散区内交通,改善交通环境的需要;是投资区建设规模拓展与开发的迫切需要;也是加速城市化进程、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需要,对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发挥福州省会中心的作用具有重大意义。(2)是完善投资区路网,改善交通环境的需要前横南路是福州市城市道路网的重要主干道,沿线多为金融中心,商业中心以及大型市政公园。该项目的建设,是完善路网、疏散市内交通,改善交通环境的需要;有利于构建福州市的骨架路网,便利居民出行,是福州市建设规模拓展与开发的迫切需要;也是加速城市化进程、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需要。(3)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建设是城市发展的动力,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命脉。
12、社会经济与交通运输的发展相辅相成。而长期以来,受历史因素的制约,福州市的城市交通一直较为薄弱,影响了福州市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成为福州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利因素。根据福州市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态势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福州的城市道路需求仍将会有大幅度的增长。前横南路道路配套建设将以道路为载体的现代化交通设施,因此,项目的建设既可促进城市交通向“绿色”、“环保”和“以人为本”的方向发展,又可推动福州市社会经济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4)加速旅游资源开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需要现代化的城市道路是现代化城市的窗口,是城市面貌的写照,也是现代城市文明的标志。建设前横南路可改善福州市对外窗口形象、
13、完善福州市投资环境,可塑造现代城市文明,展示福州文化底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需要,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出行的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前横南路的贯通,可以更大程度的满足人们出行、娱乐、旅游等精神生活的要求,也可以美化省会城市,促进旅游资源的开发,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也提高了居民出行的舒适性。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2.1 项目周边环境现状2.1.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良好,SO2、NO2、PM10、O3、CO常规监测指标的日均值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2.2.2 地表水质量现状光明港九孔闸断面氨氮指标出现超标
14、,其余指标可以达到类标准;光明港二支河果品批发市场断面BOD5、氨氮、溶解氧指标超标,不能达到类标准,但是随着周边城市管网的覆盖,河道的整治,光明港和光明港二支河的水质将日趋好转。2.2.3 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表明,评价范围内声环境质量良好,亚峰小区、鳌港苑、亚峰中心小学、市教委亚峰教工宿舍楼、三十八中、水晶花园(在建)、鳌峰路92号弄居民楼、亚峰新区等敏感点昼间、夜间噪声符合声环境质量2类区标准。2.2 评价范围根据本项目工程特征和周围环境特性,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有关技术规范的基本要求,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确定见表2-1。表2-1 主要环境要素评价范围环境要素评价范围生态环境前横南路道路
15、中心线两侧200米,重点是道路中心线两侧50米地表水环境光明港、光明港二支河环境空气前横南路道路中心线两侧约200米区域环境噪声前横南路中心线两侧200米区域社会环境工程直接影响区,主要以道路中心线两侧200m范围内的区域为重点2.3 环境保护目标(1)水环境环境保护目标:以工程施工期废水和生活污水为水环境污染主要控制对象,以项目附近的内河光明港、光明港二支河为水环境保护目标,要求项目排入水质达标。环境敏感目标:光明港、光明港二支河。(2)大气环境环境保护目标:施工期主要以施工扬尘、施工车辆扬尘为环境空气污染控制对象。项目建成后主要以汽车尾气为污染控制对象,确保项目区域及周边大气环境质量满足环
16、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环境敏感目标:道路中心线两侧200m以内的居民楼、学校等单位。主要有亚峰小区、亚峰中心小学、市教委亚峰教工宿舍楼、三十八中、水晶花园(在建)、鳌峰路92号弄居民楼、亚峰新区等。(3)声环境环境保护目标:施工期主要以工程施工噪声为声环境控制对象;工程建成后主要以道路交通噪声污染为控制对象,确保道路沿线声环境符合相应的功能质量要求。环境敏感目标:道路中心线两侧200m以内的居民楼、学校等单位。主要有亚峰小区、鳌港苑、亚峰中心小学、市教委亚峰教工宿舍楼、三十八中、水晶花园(在建)、鳌峰路92号弄居民楼、亚峰新区等。(4)生态环境环境保护目标:施工期以可能
17、受到影响的自然与社会资源、水土保持等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营运期主要以环境景观作为环境保护目标。环境敏感目标:评价区域及周边的自然与社会资源。本项目主要敏感目标情况见表2-2,图2-1。表2-2 沿线主要敏感目标表1亚峰小区(道路左侧K0+220 K0+350)7水晶花园(在建)K0+480K0+6202亚峰小区27、29、31、33、35栋(道路右侧K0+220 K0+350)8鳌峰路92号弄居民房(K0+740K0+780)3鳌港苑(道路右侧K0+220 K0+350)9亚峰新区1-3栋(K0+800K0+840)4亚峰中心小学教学楼K0+460K0+55010光明港(K0K0+220)5
18、市教委亚峰教工宿舍楼K0+510K0+54011光明港二支河(K0+680K0+720)6三十八中教学楼K0+560K0+60012榕树(K0+260K0+420)3 工程环境影响评估3.1 大气环境3.1.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1)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根据工程分析,本项目施工拟用商品混凝土,路面材料沥青由福州市沥青搅拌站统一拌和,施工场地不设混凝土拌和场和沥青搅拌站。施工期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污染物包括:拆除原有建筑物产生的扬尘、汽车运输扬尘及各施工场地的扬尘(TSP)、沥青烟污染以及汽车及机械排出的尾气。铺路沥青烟气对沿线两侧居民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其影响范围一般在周边外50米以内,且影响
19、时间是短暂的。施工期大气污染物对拟建公路沿线两侧的居民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施工场地应尽量不靠近居民点,运输道路及施工场地应经常洒水,以减少场地和汽车扬尘对居民的影响。为减轻施工期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应重视施工场地的防尘措施,文明施工。施工期汽车尾气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2)营运期大气环境影响评价预测分析结果表明,本项目建成通车后,CO和NO2浓度增加不多,对沿线周围环境空气质量影响均在大气环境质量允许范围内。随着环保部门对汽车尾气达标排放工作的不断深入,车辆对沿线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还会减少。3.1.2大气环境保护措施及建议(1)施工期大气环境保护措施及建议粉状材料如水泥、石灰等应罐装或袋装,
20、禁止散装运输,严禁运输途中扬尘、散落,堆放应有篷布遮盖。运至拌和场应尽快与粘土混合,减少堆放时间。堆放时应采取防风防雨措施,必要时设立围栏,并定时洒水防止扬尘。土、砂、石料运输禁止超载,装料高度不得超过车厢板,并加盖篷布。出入料场的道路、施工便道及未铺装的道路应经常洒水,以减少粉尘污染。路基施工时应及时分层压实,并注意洒水降尘。(2)营运期大气环境保护措施及建议严格执行汽车排放车检制度,对汽车排放状况进行抽查,限制尾气排放严重超标车辆上路。根据路段长度,配备洒水清扫车,定期进行洒水和路面清扫。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特点在靠近道路两侧,特别是环境敏感点附近,要结合道路绿化设计,多种植乔、灌木。这样既
21、可以净化吸收车辆尾气中的污染物,衰减大气中TSP,又可以美化环境和改善道路沿线景观。提高行车速度可以减少机动车尾气中污染物的排放。交通管理部门应从整体上全方位考虑,保证道路规划的行车速度有保障,切实避免因各种原因造成交通不通畅而使行车速度下降,导致汽车尾气污染物排放增加。执行环境空气监测计划,根据监测结果确定采取补充的环保措施。3.2 地表水环境3.2.1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1)施工期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根据桥梁施工工艺,施工期间主要污染来自施工期钻孔灌注桩钻孔施工过程中钻孔清孔产生钻渣、泥浆的环节,主要污染物为悬浮泥沙。水下构筑物的施工产生的悬浮泥沙等对水体水质产生短暂的影响,桥梁施工扰动河床
22、产生SS,时间短暂,大量悬浮物在围堰内,随着距离加大,影响将逐渐减轻,工程结束则影响消失。拟建道路跨河桥梁中桥墩施工均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废浆及钻渣通过管道抽运至岸边设置的沉淀池,沉淀后不得排入湖中,在岸边干化后用专用槽车运至指定地点排放弃,沉淀后的上清液经检验合格达标后排入水体。该部分废水的产生量与管桩下压的深度、管桩体积和施工抽水工况等因素有关。桩基正常施工过程,钻渣及悬浮物泥沙的泄漏量非常少,泥浆也做到循环利用,有效回收,对水质环境基本没有影响。桥梁施工避免在雨季,避免泥沙直接进入水中,泄漏进入光明港及光明港二支河的泥沙量很少,桥梁基础施工引起水中SS浓度增加的量很小。根据工程分析,本工
23、程施工期生活污水产生量为2.25t/d。项目施工地点位于城区,不设施工营地,施工人员基本上可以利用现有的周边公共环境卫生设施,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通过附近的公共环境卫生设施收集后直接排入城市市政污水处理系统中,因此认为施工生活污水对周围水环境影响较小。本项目作为城市道路施工,不设施工营地,施工汽车以及短期可移动的机械设备等不允许在施工现场冲洗,因此本项目的施工生产废水主要为水泥混凝土浇筑养护用水等。但水泥混凝土浇筑养护用水大多被吸收或蒸发,故其废水排放污染可忽略不计。不会对本评价范围内水质造成影响。(2)营运期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营运期水环境影响因素主要是道路表面径流。根据道路路面径流类比调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州市 前横南 路道 工程 环境影响评价 报告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25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