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处理厂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doc
《生活垃圾处理厂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垃圾处理厂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doc(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 项目名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委托单位:垃圾处理有限责任公司编制单位:监测站二0一一年十月市环境保护中心监测站 第 1 页 共 39 页编 制 单 位: 法 人: 项目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编 制 人 员: 监 测 单 位: 参 加 人 员: 声 明1、本报告中监测数据、分析及结论的使用范围、有效时间按国家法律、法规及其它规定界定,超出使用范围或者有效时间时无效;2、本报告中监测数据、分析及结论未经我单位许可不得转借、使用、抄录、备份;3、本报告印发原件有效,复印件、传真件等形式发件无效;4、本报告页码、公章、骑缝章、计量认证章
2、齐全时生效。 目 录1、前言12、验收监测的依据23、工程概况24、环境影响评价回顾115、验收监测评价标准136、验收监测的内容147、验收监测期间的工况168、验收监测结果179、清洁生产验收3510、验收监测结论与建议 3611、验收监测说明的几个问题 37附件1 初步设计批复文件附件2 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复文件其他相关附件401、前言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位于,距敖勒召其镇中心东北方向约5.0km。该项目从2009年9月开工建设,于2011年3月投入试生产。该项目采用卫生填埋技术处理生活垃圾,建设规模为日处理生活垃圾60吨的垃圾填埋场,项目主体工程包括卫生填埋场、场区道路、防渗工程、坝体
3、工程、雨水排导、渗滤液收集、填埋气体导出处理、监测井、防飞散网、填埋机械设备等;配套工程主要包括进场道路、门房等设施。2008年11月20日,由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以内发改投字【2008】2328号文对该项目可研报告作出批复。2008年4月由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科学研究院编制完成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2008年8月2日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保护局以内环审【2008】158号文对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作出批复。2011年8月, 鄂托克前旗圣安垃圾处理有限责任公司委托环境保护中心监测站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调查。我站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技术要求
4、、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以及有关监测规范,同时结合该项目目前试生产情况,组织有关技术人员收集资料,到现场踏堪、考察、咨询并进行现场采样分析工作。我站于2011年8月-9月对该项目环境保护设施进行了大气、噪声、废水等环境要素监测,对作业厂区范围内的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及措施进行了调查,根据监测编制出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现呈报审查。2、验收监测的依据2.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一九八九年十一月;2.2、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第13号令)二00一年十二月;2.3、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设施验收监测技术要求(试行)国家环
5、保局(国家环保局、环发200038号);2.4、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科学研究院 2008年4月;2.5、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保护局关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内环审【2008】158号 2008年8月2日2.6、委托方提供的工程技术参数3、工程概况3.1工程基本情况项目名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建设性质:新建项目3.1.1建设地点该项目建设场址位于东北方向,距敖勒召其镇中心约5.0km处,该场址就是原敖勒召其镇简易填埋场址。详见地理位置图。3.1.2建设规模设计日处理生活垃圾60t,总库容41.3万m3。3.1.3主体工程项目主体工程包括卫生填
6、埋场、场区道路、防渗工程、坝体工程、防飞散设施、雨水排导、渗滤液收集、填埋气体导出、封场监测井、填埋机械设备等;配套工程主要包括进场道路、门房等设施。工程变更情况说明:环评内容中在敖勒召其镇建四座垃圾转运站,实际变更为在镇区内布置了200个环保垃圾转运箱。3.1.4劳动定员、运行方式及作业制时本工程是对城区内生活垃圾进行卫生填埋,根据生活垃圾收集及填埋处理的特点,按规定尽量做到日产日清。项目全年生产天数为365天,主要工种生产时间为8h,一般采用单班制。劳动定员6人。3.1.5工程投资工程实际总投资13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716万元,占总投资的55.1%,目前环保投资明细见表3-1。表3-1
7、 环保投资明细表序号污染物治理具体环保设施数量投资(万元)1废气治理22套气体导排石笼10设置高3米,长786米的防飞散网482渗滤液治理建有渗滤液收集系统、污水调节池(500m3) 1103雨水收集系统场区周围建有截洪沟以及渗滤液倒排系统84渗滤液防渗措施工程建设采用天然粘土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土工膜36240.7m2,土工布(毯)36240.7m2,防水毯26149.3 m2,PE袋防护1652.78m3,作为场底和边坡的主防渗材料结合的双重防渗措施4505防洪场区周围建有截洪沟以及渗滤液到排系统306绿化在填埋场周围种植100亩小麦107填埋场坝体及坝顶防护对整个填埋场坝体及坝顶用
8、浆砌石进行了防护50合计7163.2工程分析3.2.1垃圾处理工艺简介 根据西北地区目前实际情况和目前实际情况和生活垃圾卫生填埋选址的地理、地质条件特点,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方案为卫生填埋。为有效地降低污水产生量,将填埋作业区划分为6个区域,然后按顺序逐区进行单元填埋作业,单元数量和大小视具体情况而定,标准单元由每天填埋的垃圾量决定。填埋场分期填埋。填埋场操作顺序的总体规划为按单元、区依次逐层推进,层层压实,每层压实后厚度不大于0.2m,当垃圾累积厚度达2.0m时,覆盖0.15m厚的粘土,然后进行下一个单元的填埋;当区域普遍填高2.5m后,再在此层上进行第二个2.5m厚的填埋,以此类推直至最终达到
9、16.5m填埋标高。在填埋场作业中垃圾当日覆盖,以防止垃圾中轻物飞散,保持作业面整洁,抑制臭味,防止蚊蝇孳生,并减少或阻断雨水渗入和有害气体无序外逸。3.3填埋场主体工程项目主要选择卫生填埋技术处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工程的主体工程包括场地整治工程、场底和边坡衬层系统、渗滤液导排系统、气体导排系统、雨污分流系统、防洪系统组成。填埋场地形为天然低洼,工程建设采用天然粘土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土工膜36240.7m2,土工布(毯)36240.7m2,防水毯26149.3 m2,PE袋防护1652.78m3,作为场底和边坡的主防渗材料结合的双重防渗措施。场底衬层结构渗滤液导排系统由导流层、导渗盲沟
10、和导气石笼共同组成,导流层和导渗盲沟属底层水平收集系统,导气石笼属垂直收集系统,底层水平收集系统收集流到底层导流层的渗滤液,同时还要承接垂直收集系统的渗滤液,垂直收集系统收集各层垃圾的渗滤液。导气石笼竖向设置于导渗盲沟和填埋分区界限上方,间距25m,呈网格型布置,石笼直径1.0m,由钢筋网围成,内装粒径40-100mm的碎石,中心设置DN150HDPE开孔管,初期建设高度为2.5m,随垃圾堆层的升高逐渐价高,直至终场高度,中心导气管顶端设置三通导气,共设置导气石笼22套。3.4场址选择合理性分析本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建成场址和环评报告书及批复中的场址一致,位于东北方向,距敖勒召其镇中心约5.0k
11、m处,该场址就是原敖勒召其镇简易填埋场址。场址周边空旷,地形天然低洼地带。场址所处地理位置适中,距公路较近,交通方便,便于垃圾的运输;环境条件好,常年主导风向及夏季主导风向均为下风向有利于垃圾处理场异味的扩散,距镇区较远基本无影响;场址及其周围没有社会关注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活饮用水源地和其它特别需要保护的区域。敖勒召其镇生活饮用水源地在镇区的西南方向,距本填埋场直线距离约15公里;场址地下没有压矿现象;距场址周围1公里范围内无居民,场址所在区域不属于地下水补给区、洪泛区、淤泥区。场址所在的场地没有潜层地下水,对地下水环境的污染风险小。根据以上分析,拟建场址自然地理、工程地质、交通运输
12、等条件满足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要求。3.5环保设施运行情况3.5.1废气治理 项目主要废气是垃圾填埋场产生的填埋气,填埋场运行稳定后所产生的填埋气体包括CH4、CO2、O2、N2、H2S、NH3等。主要措施是采用22座导气石笼排气。3.5.2 废水治理 项目营运期主要废水污染源是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排放,项目根据干旱少雨,蒸发量大于降雨量的特点确定所采用的是表面回灌方式处理污水,该方式除依靠表面蒸发外,还利用填埋场覆盖层的土壤净化作用,降低渗滤液的有机污染浓度,使渗滤液分布到大范围的填埋场表面,利用蒸发消减渗滤液水量。渗滤液年产生量4300t,统一在渗滤液调节池贮存,定期喷洒到垃圾填埋场回灌处
13、理。3.5.3固体废弃物本项目的固废主要是城市生活垃圾,日填埋生活垃圾60t。3.5.4生态防治措施主要在填埋场周围种植100亩小麦。对整个填埋场坝体及坝顶用浆砌石进行了防护。 3.6、环保措施落实情况环保措施落实情况见表32。 表32环评报告与批复要求及现运行的环保设施对照表环评报告及批复主要内容实际落实情况未按要求落实原因环评 报告及批复意见1、地下水防渗:要按照报告书的要求,做好垃圾填埋场的防渗工程,严格防止垃圾渗滤液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污染,正常情况下保证无废水外排。工程建设采用天然粘土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土工膜36240.7m2,土工布(毯)36240.7m2,防水毯26149.
14、3 m2,PE袋防护1652.78m3,作为场底和边坡的主防渗材料结合的双重防渗措施。渗滤液集中收集到调节池后,定期回灌至填埋场。填埋场区域内设置了5个观测井,用来及时监测地下水位和水质。2、垃圾填埋场大气污染物场界排放限值要控制在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所要求执行的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场界排放限值之内。在场界周围800米的距离内设置隔离带,场界周围1000米不再规划其他建设项目。转运垃圾日进日清,设置防飞散网来防止轻质垃圾在风较大时飞散。导气石笼将填埋气直接导排至大气中。设置高3米,长786米的防飞散网。厂界NH3浓度最大为0.1mg/m3;
15、厂界H2S浓度最大为0.004mg/m3;厂界甲烷浓度均未检出;所测结果均符合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级标准的限值要求。在场界周围800米的距离内种植了100亩小麦,场界周围1000米无其他建设项目。3、填埋场填埋作业时严格执行作业单元逐日覆土填埋。填埋场填埋作业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分区作业,作业单元逐日覆土填埋。4、选用低噪声的垃圾填埋作业机械设备,对高噪声设备减振隔声处理。严格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垃圾填埋场周围1公里范围内无居民,经验收监测昼间、夜间噪声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 2类区标准限值要求。5、当地水资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活 垃圾处理 建设项目 竣工 环境保护 验收 调查报告 doc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25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