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黄龙县界头庙风电场kV升压站工程环评公众参与环评报告.doc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黄龙县界头庙风电场kV升压站工程环评公众参与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黄龙县界头庙风电场kV升压站工程环评公众参与环评报告.doc(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 黄龙县界头庙风电场110kV升压站工程建设单位(盖章): 大唐黄龙新能源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6年8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工程名称黄龙县界头庙风电场110kV升压站工程建设单位大唐黄龙新能源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张军联系人彭飞通讯地址陕西省延安市黄龙县锡龙酒店3楼联系电话18092928372传真/邮政编码715700建设地点陕西省延安市黄龙县界头庙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 改扩建 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电力供应(D4420)占地面积(平方米)12600绿化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3359.27环保投资(万元)45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
2、.35%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工程内容及规模:1、项目建设必要性风能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大规模的开发可以有效缓解能源紧张、调整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延安市黄龙县界头庙风电场地貌属黄土高原梁状丘陵沟壑区,地势明显高于周围环境,风能资源丰富,并且对外交通便利,开发风电场符合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和能源产业发展方向。所以黄龙风电场项目的建设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由大唐黄龙新能源有限公司建设的陕西省延安市黄龙县界头庙风电场一期49.5MV工程和黄龙中电工程风电有限公司建设的中电工程延安黄龙金家山风电场工程(为二期工程)均已编制完成环评文件并取得陕西省环保厅批复,批准文号分别
3、为陕环批复2012186号和2015685号。(大唐黄龙新能源有限公司和黄龙中电工程风电有限公司都隶属于中电工程集团)根据延安黄龙风电场工程建设内容可知,延安市黄龙县界头庙风电场一期49.5MV工程、中电工程延安黄龙金家山风电场工程(为二期工程)将共用1座110kV升压站(黄龙县界头庙风电场110kV升压站,位于界头庙镇)。因此,建设黄龙县界头庙风电场110kV升压站工程是十分必要的。升压站规划两台主变压器容量为250MVA,以满足黄龙县界头庙风电场一期49.5MV工程、中电工程延安黄龙金家山风电场工程(为二期工程)风机装机总容量需求。该110kV升压站非电磁部分已在陕西省延安市黄龙县界头庙风
4、电场一期49.5MV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中进行环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目录以及环评批复相关要求,黄龙县界头庙风电场110kV升压站及3条35kV架空输电线路,属于“电磁辐射”项目,还应另行委托有资质单位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依据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电磁辐射建设项目和设备名录可知,电压在100千伏以下的送、变电系统处于豁免水平,可免于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所以,3条35kV架空输电线路可不履行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手续。因此,本次环评仅针对黄龙县界头庙风电场110kV升压站电磁部分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综上,大唐黄龙新能源有限公司于2
5、016年7月正式委托核工业二四研究所编制黄龙县界头庙风电场110kV升压站工程电磁部分环境影响报告表。我单位在接受委托后,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升压站站址进行实地踏勘、收集相关技术资料,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技术导则的要求,在对现场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黄龙县界头庙风电场110kV升压站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2、延安市黄龙县界头庙风电场一期工程与本项目关系延安市黄龙县界头庙风电场一期工程内容为:设计装机容量49.5MV,范围面积55km2,计划安装单机容量2.0MW风电机组24 台,单机容量1.5MW风电机组1台,箱变25台,110kV升压站1座(按总体规划容量100MVA 设计,预留二
6、期1台主变及相应间隔)。经查阅该项目环评文件,已包括对黄龙县界头庙风电场110kV升压站施工期、运行期的水、气、声、固废、生态环境方面环境影响评价,并且于2012年6月,该项目取得陕西省环保厅环评批复文件(陕环批复2012186号)(见附件);但未包括黄龙县界头庙风电场110kV升压站的电磁环境影响评价。故本次环评仅包括黄龙县界头庙风电场110kV升压站的电磁环境影响评价部分,不涉及黄龙县界头庙风电场110kV升压站在施工期、运行期的非电磁环境评价。3、升压站接入方案 延安市黄龙县界头庙风电场110kV升压站出1回110kV线路,接入黄龙 110kV变电站;新建架空线路20km;该线路工程建设
7、单位为延安市供电局,不属于本次评价范围。4、工程概况 4.1 项目简况 项目名称:黄龙县界头庙风电场110kV升压站工程 工程组成:新建1座110kV升压站,主变规模250MVA 建设地点:延安市黄龙县界头庙镇 工程性质:新建投资总额:3359.27万元4.2 工程组成 依据陕西省延安市黄龙县界头庙风电场一期49.5MW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可知,黄龙县界头庙风电场110kV升压站建设地点位于延安市黄龙县界头庙镇西石林村,升压站最大电压等级110kV,主变建设规模为250 MVA。黄龙县界头庙风电场110kV升压站涉及主体工程、公共工程、环保工程如表1所示。由于风电场的3条35kV架空输电线路处于
8、豁免水平,可免于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所以,可不履行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手续。本次环评仅针对黄龙县界头庙风电场110kV升压站电磁部分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表1 工程基本组成一览表类别工程名称工程内容备注主体工程主变电区主要用于安装SZ11-50000/110 YN d11主变压器、110kV高压断路器、110kV高压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35kV断路器、35kV高压隔离开关、避雷器等。其中,主变建设规模250MVA(一期、二期分别1台50MVA),电压等级110/35kV。本次环评内容配电装置35kV配电装置:室内配电室布置; 110kV配电装置:户外架构布置。进出线110kV出线
9、1回;35kV一期出线8回,二期出线9回。建筑用房设置主控楼,二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786.92m2;生活楼,二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539.52m2,35kV配电室、汽车库、检修间、备品间面积220m2,及消防水泵房193.19m2,还有辅助楼、篮球场等。属于黄龙县界头庙风电场一期49.5MW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内容消防系统设置200m3消防水池,采用钢筋砼结构建造;并采用固定消防方式,设置感温、感烟火灾探测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站区道路站内主干道宽4.5m,次要道路4.0m。公共工程给水站内打深水井取水,建设联合泵房,用于站内生产、生活用水、消防用水。排水站内生活污水、雨水分流,生活污水经
10、生活污水装置处理后,用于站场绿化;雨水通过雨水管网直接排入站外。环保工程事故油池在厂区东部设事故油池,其有效容积为28m3污水处理生活污水经过化粪池(容积为4m3)处理后排入防渗污水收集池(容积为50m3),非冬季,升压站处理后的污水可用于站区内绿化,冬季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储存于污水收集池,不外排。4.3 升压站地理位置与周边环境情况 黄龙县界头庙风电场110kV升压站位于延安市界头庙镇西石林村省道201东侧。升压站占地面积140m90m,海拔1500m左右,场地地貌类型以梁、峁、残塬为主,升压站四周为农田。距离西石林村最近村民住户230m,周围30m范围内无环境敏感保护目标。升压站站址地理位置
11、见图1、四邻关系见图2。黄龙县界头庙110kV升压站图1 地理位置示意图黄龙县界头庙110kV升压站230m西石林村住户图2 四邻关系图4.4 升压站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工程建设110kV升压站1座,占地面积12600m2,升压站是风电场的控制中心,也作为工作人员生活办公的场所。升压站内主要设置:生活楼、主控楼、辅助楼、35kV配电装置室、110kV室外配电装置架构、污水处理装置、事故油池、主变压器系统、无功补偿设备及基础等。各个区间均有站内道路沟通,混凝土路面。风电场主变和110kV配电装置采用屋外敞开式布置,站内未利用空地设计为绿地。(1)主变部分:黄龙县界头庙风电场110kV升压站主变本期
12、建设规模250MVA,三相双绕组油循环自冷有载调压电力变压器(型号:SZ11-50000/110 YN d11),电压等级110kV/35kV,升压站规划建设110kV出线1回,一期建设35kV出线8回,二期建设35kV出线9回。本期110kV、35kV电气主接线均为单母线分段接线,考虑变压器本身的损耗、部分线路损耗及部分负荷无功消耗,在站区西侧配置电容无功补偿装置。 (2)建筑部分主控楼:二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占地面积约为400m2,建筑面积为786.92m2。一层主要布置有蓄电池室、工具间、接待室、办公室等;二层主要布置主控室、通讯室、会议室、办公室等。生活楼:二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占
13、地面积约为250.24m2,建筑面积为 539.52m2。一层主要布置有宿舍、库房等;二层主要布置有宿舍、活动室及客房等。检修间及备品间等:油品库、车库、检修间及备品间、消防水泵房为单层砖混结构。室外配电装置-主变基础:拟采用天然地基上的浅埋基础进行设计,主变(油坑)基础采用片筏基础。根据主变压器厂家提供的主变压器基础外形尺寸,平面上呈“方形”布置,长8m,宽6m,基础下设厚100mm的C15素混凝土垫层,基础埋深定为2.5m,边坡拟采用1:1;屋外变电架构及设备支架均采用300环形钢筋混凝土杆,架构及支架基础均采用杯口式钢筋混凝土重力式独立基础,C30细石混凝土二次灌浆。事故油池:本次升压站
14、设置1座事故油池,其有效容积为28m3;110kV室外配电装置架构:钢筋混凝土环形杆,钢筋混凝土杯口基础;其他生产生活设施:污水处理装置、无功补偿设备及基础、避雷针等。(3)升压站站总平面布置为矩形,长、宽分别为140m、90m。 升压站平面布置见图3。图3 升压站平面布置由黄龙县界头庙风电场110kV升压站平面布置可知,升压站主要分为站前区和生产区。站前区主要布置有办公楼、生活楼、辅助楼及篮球场等建筑物。主控室布置在办公楼2楼,其北侧正对生产区,方便管理。生产区的一期工程由西向东依次布置SVG室、35kV配电室、主变压器、110kV构架区;二期同一期一样由西向东对称布置(未建成);高电压的配
15、电装置区紧临东侧围墙布置,出线方便。配电装置区均设有环行道路和大门相通,便于设备运输、安装、检修和消防车辆通行。进站道路从变电站西南侧道路引入,路面宽度为4.0m,站区大门设在升压站西侧,采用电动伸缩大门。4.5 给排水(1)给水系统水源及给水因升压站附近无供水管网,拟在升压站打深水井取水,并在站区设置200m3消防水池,供升压站生产、生活及消防用水,运行期也可满足升压站生产、生活、消防用水的需要。 用水量运行期间,界头庙110kV升压站水资源消耗主要为工作人员生活、绿化、消防用水。按照风电场定员15人、绿化面积3200m2计,生活用水量标准取80L/人d,绿化用水标准取2.0L/m2d,则生
16、活用水、绿化用水日用水量分别为1.2m3/d、6.4m3/d。升压站总用水量为7.6m3/d。(2)排水系统本工程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地面排水方式采用地面自然散流排渗,室外雨水由道路雨水口收集后经雨水管网自流排出厂外。风电场运行期生活污水主要产生于升压站内,生活污水量约0.96m3/d。 (3)污水处理本项目运行期污水主要产生于升压站内。生活污水主要包括粪便污水、洗涤污水等,设化粪池(容积4m3)处理后排入污水收集池(容积50m3),冬季储存于污水收集池中不外排,非冬季节将污水用于升压站区内绿化;生产污水主要为事故状态时排放的油污水等,排入事故油池暂存,定期送往有资质的单位处理。4.6 采暖、
17、通风及空调 升压站站内所建主控楼及其他生产和辅助生产建筑物冬季采暖采用电暖气。 升压站的控制室、值班室、继电保护室、远动通信室及其他工艺、设备要求的房间设置空调。空调房间的室内温度、湿度应满足工艺要求。 35kV配电室、采用自然进风、机械排风的通风方式,通风按不少于每小时15次换气计算,同时考虑事故排风机兼作正常通风用。事故排风机的开关应安装在门口便于操作的地点,室内安装电源插座,作为检修临时通风电源之用;深井泵房、汽车库及材料备品库等房间采用自然进风,自然排风的通风方式。4.7 职工定员 本升压站拟配备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15人,其中:管理人员3人;运行部4人,负责风电场生产、运营工作;维修部
18、5人,负责风电场设备日常维护、检修等工作;综合人员3人。5 编制依据5.1 法律法规、部门规章(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9月1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5)中华人民共和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7月1日;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3年修正),2013年6月29日; (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 (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
19、持法,2011年3月1日; (10)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2009年8月27日;(1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13年修正),2013年6月29日;(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29日;(1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33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5年6月1日;(1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2011年1月8日;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7号,基本农田保护条例,2011年1月8日; (1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1号,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08年8月1日; (1
20、7)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21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2013年5月1日;(18)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1997 令第18号,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1997年3月25日;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39号,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及实施细则, 1998年7月1日;5.2 技术规程、评价标准和导则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1);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3-199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 2.4-2009);(5)环境
21、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 (6)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T 10.3-1996); (7)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电磁辐射环境监测仪器与方法(HJ/T 10.2-1996); (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工程(HJ 24-2014);(9)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10)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1)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12)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1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14)1
22、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 (15)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试行)(HJ681-2013);5.3 工程资料及委托书 (1)陕西省延安市黄龙县界头庙风电场一期49.5MW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北京国庄国际经济技术咨询有限公司,2011年4月;(2)陕西省延安市黄龙县界头庙风电场一期49.5MW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核工业二三研究所,2012年9月;(3)黄龙县界头庙风电场110kV升压站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见附件),大唐黄龙新能源有限公司,2016年7月。6 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 6.1 评价因子 本次评价仅包括升压站运行期间产生的电磁影响,其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影响评价 报告 公示 黄龙 县界 头庙风 电场 kV 升压 工程 公众 参与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24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