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绿榕南路蔡陇支路长城大道环评报告.doc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绿榕南路蔡陇支路长城大道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绿榕南路蔡陇支路长城大道环评报告.doc(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试 行)项目名称:绿榕南路蔡陇支路(长城大道)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潮州市枫溪区蔡陇村民委员会编制日期:2015年08月24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
2、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绿榕南路蔡陇支路(长城大道)建设项目建设单位潮州市枫溪区蔡陇村民委员会法人代表陈冬明联系人章李宇通讯地址广东省潮州市枫溪区蔡陇村联系电话15919526270传真邮政编码521000建设地点广东省潮州市枫溪区蔡陇村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及代码
3、市政道路工程建筑E4813占地面积(平方米)5685.16建筑面积(平方米)5685.16总投资(万元)30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05.36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3.52%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6年9月内容及规模:1、项目由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建设宜居、宜游的生态城市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成为城市发展中的方向与目标。城市交通的畅通顺利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出行方便,也是经济发展的舞台。为完善区内周边道路的连接、改善投资环境、居民出行环境,需合理规划,统筹布局,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城市道路,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努力打造交通便捷、生态优美的城市。根据市政府工作会议纪要(潮府办纪2
4、00627号)会议精神,同意将绿榕南路与蔡陇村道之间连接的支道路列入绿榕南路建设项目。本项目为绿榕南路蔡陇支路(长城大道)建设项目,起点位于绿榕南路,终点位于凤新南路(蔡陇大道)。路线全长270m,城市支路,路基标准宽度22m。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起施行)、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一切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新建、扩建或改建项目必须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制度,以便能有效的控制新的污染和生态破坏,保护环境、利国利民。根据以上规定,必须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制度。因此,受潮州市枫溪区蔡陇村民委员会委
5、托,我单位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工作。2、建设规模及技术标准(1)建设规模绿榕南路蔡陇支路(长城大道)起点位于绿榕南路,终点位于凤新南路(蔡陇大道)。本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路线全长270m,城市次干道,路基标准宽度22m。机动车道宽28m,人行道宽23m。根据项目提供的红线图,本项目起点坐标为(X16198.370,Y59943.237;X16178.816,Y59951.461),终点坐标为(X16000.289,Y59808.859;X15973.455,Y59837.165),线位走向采用规划线位。(2)项目组成与总平面布置 本项目主要包括道路工程和地下空间敷设电力、通信、
6、燃气、给水管道、雨水管道、污水管道等市政管线。电力、通信、燃气、给水管道采取单侧布管。设计管线:道路中间埋设污水管;道路西北侧为:燃气、通信、雨水、照明;道路东南侧为:电力、给水、雨水、照明。项目道路横断面图如下:图1 项目道路横断面图(3)技术标准主要技术指标见下表。表1 工程主要技术指标序 号指 标 名 称单 位数 值1道路等级城市次干道2路面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年103设计荷载BZZ-1004停车视距米305设计行车速度Km/h306横断面形成一块板7最大纵坡%0.0978路拱正常横坡%1.89车道数道双向210行车道宽度m811人行道宽度m312道路红线宽度m2213建筑面积5685.16
7、 (4)路面结构 机动车道路面结构上面层:4cm厚细颗粒沥青砼AC-13I,要求实际弯沉小于27(1/100mm),容许拉应力1.6MPa;中面层:5cm厚中颗粒沥青砼AC-20I;下面层:7cm厚中颗粒沥青砼AC-25I;上基层:6%水泥稳定级陪碎石25cm厚,要求顶面实际弯沉小于43(1/100mm);底基层:4%水泥稳定碎石20cm厚。人行道路面结构彩色步道砖25025050;1:3水泥砂浆厚40;C25水泥混凝土厚150;6%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厚120m。 4、给排水工程本项目东南侧人行道下铺设一根DN200的给水管,北段与绿榕南路给水管相接,南段与凤新南路给水管相接。本项目排水采用
8、雨污分流制。在道路两侧机动车道下埋设两条d600d800纵向雨水管,排向现状池湖排沟;道路中间埋设一条d500纵向污水管,临时排向现状池湖排沟。污水街坊支管管径d500,坡度0.3%;雨水街坊支管管径d500,坡度0.3%;雨水口采用偏沟式单算雨水口(750450)。雨、污管道均采用承插式钢筋砼离心机制蒸压排水管(II级)。管道采用1:1碎石砂基础。街坊预留管管道预留至道路红线处,并用M10水泥砂浆砌MU10贝灰砂砖封口,厚240mm。管线桩号与道路桩号一致,检查井位置一般设在5、10桩号。 5、通讯、电力、照明、燃气及绿化工程(1) 通讯、电力工程 本项目于东南侧人行道下设置电力管道,宽度为
9、660mm;西北侧人行道下设置通讯管道,宽度为460mm。北段线路与绿榕南路相应线路相接,南段与凤新南路相应线路相接。(2)照明工程本项目路宽22米。照明采用双侧对称布灯,路灯选用单臂路灯,臂高8m,臂长1.6m,采用140W的LED灯头,灯杆中心距离路缘石边0.8m,间距35m左右。照明灯具灯杆采用圆锥形钢管灯杆。灯具光源为LED,功率因数达0.95,光效不低于90Lm/W。电源接地采用局部TT系统。道路照明灯具利用金属灯杆的基础钢筋及角钢接地极作防雷接地体,接地电阻要求不小于10欧姆。整个路灯沿线敷设一条10热镀锌钢筋作PE线,该线与电源接地线分离。(3) 燃气管道工程本项目西北侧人行道下
10、铺设一根d200的燃气管,北段与绿榕南路燃气管道相接,南段与凤新南路燃气管道相接。 (4)绿化工程 本项目两侧人行道沿路方向设置绿化带。行道树树种采用盆架子,胸径选用14-16cm,苗高约4m,株距约7m,共50株。6、施工组织 6.1 施工期安排本项目预计2015 年9月开工,施工期为12 个月,计划到2016 年9月竣工。 6.2 建设条件 材料:本项目材料来源充足,运输方便,具备良好的建设条件。沥青、木材、钢材、水泥等材料来源于市场。 给水:工程用水的水源来自于市政给水管网。 供电:工程用电来源于市政电网。运输:项目周围既有道路有绿榕南路、凤新南路,交通运输条件较好,无需新建施工道路。
11、6.3临时工程本项目的临时工程包括临时堆土场和施工营地,不设置施工临时道路、员工宿舍和食堂、弃渣场、取土场、沥青混凝土搅拌站。建设单位拟在项目周边选择地势平坦的空地设置临时堆土场 1 处,主要用于堆放场地路基开挖时剥离的表土和少量建筑垃圾。拟在项目沿线的空地设置1 处施工营地,主要用于施工机械放置和原材料堆放,为临时占地。项目附近有池湖村、蔡陇村,居住、商铺、餐饮等生活配套一应俱全,施工人员可就近租住附近民宅,不设置临时的员工宿舍和食堂。本工程项目弃渣主要为施工过程产生的建筑垃圾。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余泥渣土管理,及时清运施工过程产生的建筑垃圾。本项目不设置专门的弃渣场。工程所需的大部分筑路材料
12、可在本市及周边镇、市购买,其数量、质量均能满足本项目需求,本项目不设取土场。 7、项目征地拆迁情况拟建道路两侧主要为农田和工业厂房,在与凤新南路平交口处有混凝土厂房拆迁,项目拆迁涉及为单层砖房及砼房,无高层建筑,建设单位已同拆迁人员达成共识,采用一次性经济补偿方式安置待拆迁住户。拆迁面积为2768.41平方米。8、土方量统计 根据本项目提供的资料,本工程土石方量详见下表。表2 项目土石方量统计表项目挖方量清表土方填方量合计土方量(m3)1371.066751.161641.79480.436 建筑垃圾应及时运出至指定的受纳地点,表土可用作绿化用土或回填。 9、交通预测结果 根据项目设计说明,本
13、项目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10年,且本项目预计在2016年9月建成使用,因此取2016年作为项目近期预测年限,取2026年作为项目远期预测年限。预测结果如下:表3 本项目特征年高峰交通流量预测表(单位:Pcu/高峰小时) 年份2016年2026年双向交通量(PCU)310510 项目为市政配套道路工程,项目车型比为7:2:1,昼间(16 小时)小时车流量取高峰小时车流量的70%,且本项目昼日比按90%计,本次计算根据具体路段的车道设置情况,选取各类车辆车流量的折算系数:小型车的折算系数取1,中型车取1.5,大型车取2.0。计算得小时交通量见表4。表4 项目高峰小时交通量 辆/小时特征年时段车型昼
14、间夜间高峰2016年小型车12714181中型车43562大型车182262026年小型车20923298中型车60785大型车303436、项目社会效益本项目的建设极大的改善了项目区域的交通运输条件,其效益主要表现在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上,也可产生可观的间接效益。本工程建成后,不但改善了城市的交通环境,对市容、市貌的美化也是有益的。该项目的实施,可缩短机动车的运行距离及时间,降低机动车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有助于提高区域产业的持续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区域土地经济价值和利用效率。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该项目属于新建性质,不存在原有污染情况。本项目周边主要原有污染源为绿榕南路、凤
15、新南路(蔡陇大道)的交通噪声,以及过往车辆产生的扬尘、尾气污染等。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一、 地形、地貌潮州市地处祖国南疆,位于韩江中下游,是广东省东部沿海的港口城市。东与福建省的诏安县、平和县交界,西与本省揭阳市的揭东县接壤,北连本省梅州市的大埔县、丰顺县,南临南海并通汕头市和汕头市属的澄海区。潮州市地处韩江三角洲平原向山地过渡地带,地势由北向南倾斜。全市总面积3613.9km2,其中陆地面积3080.9 km2,海域533 km2,海岸线长136km。枫溪区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处韩江三角洲平原顶部,在东经116.
16、53度,北纬23.39度之间,枫溪区位于潮州市区西部,是潮州的城市新区。全市地势北高南低。山地、丘陵占全市总面积的 65%,主要分布在饶平县和潮安区北部。韩江自西北向南斜贯潮州城区和潮安区,黄冈河自北向南贯穿饶平县境。二、 气候、气象潮州市地处低纬度,濒临南海,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光热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暖,夏长冬短。潮州市年平均日照1998.9小时,日照率达45%。潮州市年平均气温21.4,年际变化较稳定,高的年份为21.9,低的年份为20.8。潮州市年平均雨量1685.8毫米,最多年份2428.5毫米(1983年),最少年份1127.8毫米(1976年)。本市春、夏、秋盛行
17、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潮州市年平均相对湿度81%,年平均气压1013.0帕。三、 水文潮州市自然资源比较丰富,地表水资源充沛,天然水能理论蕴藏量不少,可供装机开发的水能14.48万千瓦,占蕴藏量的83.8% 。三利溪属短小单向河流,流经北濠、新乡、云梯、徐厝桥、枫溪、长美、风岗等平原小丘地区,最后流入西山溪汇合入枫江。三利溪河宽1240m,水深26m,多年平均流量6.7m/s(风岗桥),河道比较平直。河流流量的季差变化大,即受降水的影响明显。枫江是榕江二级支流,发自潮州凤凰山麓,经潮州枫溪流入揭东玉窖、登岗、云路、炮台于枫口(丰溪村)汇入榕江北河,全长71公里。 四、土壤、植被本项目一带平原
18、部分原为潴育型水稻土,现经城市建设与公园开发,多呈绿化土壤。台地与丘陵为砂岩赤红壤与花岗岩赤红壤。全市现有耕地面积67.81万亩,其中水田50.81万亩,旱园17万亩,人均耕地0.31亩;山林地面积200多万亩。潮州由于气候、纬度和地形的不同,植物分布也有差异。北部山区的黄壤、红壤和气候有利于茶叶生产,也适宜杉、桐、栎、柯等林木生长;丘陵及低山区土质属赤红壤,主要适合竹、橄榄、桃、李、梅、菠萝和薯类的生长;韩江冲积平原的泥土经过人们长期精细改造,十分利于水稻、甘薯、花生、大豆、萝卜、柑、杨桃、香蕉等的栽培。五、自然资源潮州市矿物资源丰富,已发现的有银、铜、金、锡、锌、铅、钨、铍、铁、磷、水晶、
19、钾长石、绿柱石、高岭土、花岗石、矿泉水等41种。矿产资源储量居全省中等水平。潮州市植物资源丰富,林地树种有140种,其中珍贵树种有红楝子、南海杉、银桦、大叶相思、母生、木麻黄、苏铁科类等。六、本项目拟选址所在区域环境功能属性表5 拟选址所在区域环境功能属性表编号功能区区划建设项目所属类别及执行标准1地表水功能区池湖排沟、三利溪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V类标准2大气环境功能区二类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二级标准3环境噪声功能区2类声功能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4地下水功能区分散式开发利用区,执行地下水水质量标准(GB/
20、T14848-93)类标准5城市污水集水范围是,属于潮州市第一污水处理厂纳污范围,但项目所在位置污水管网尚未完善。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一、行政区划、管辖与人口 潮州市现辖湘桥、枫溪和潮安三区,饶平一县。2014年,枫溪区管理范围为长德街道、路东街道、路西街道三个街道,共26个村和6个社区,区管委会驻安揭公路中段。 枫溪区位于潮州市湘桥区西部,是潮州的城市新区。辖区总面积24.8平方公里,2014年,全区常住总人口148492人,常住人口总出生人数1358人。枫溪区民族,畲族占0.1%,基本上都是汉族。二、社会经济概况 2014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09.71亿
21、元,比2013年增8.2%;2014年人均生产总值7.4万元,比2013年增7.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45亿元,比2013年增1.19%;社会消费品销售总额50.91亿元,比2013年增12.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19248元。三大产业比例调整为0.26:74.06:26.58,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枫溪是中国最大的工艺瓷、工艺化日用瓷的生产出口基地,也是全国最大的卫生洁具生产基地之一。枫溪历来以陶瓷为主导产业,是中国著名的陶瓷产区,“中国瓷都” 的龙头,享有“南国瓷都”的美誉。近年来,枫溪区围绕“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思路,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发展民营经济为切入点,以市场开拓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影响评价 报告 公示 绿榕南路蔡陇 支路 长城 大道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24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