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滨州港海港港区泊位工程第章选址环保可行性分析环评报告.doc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滨州港海港港区泊位工程第章选址环保可行性分析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滨州港海港港区泊位工程第章选址环保可行性分析环评报告.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7 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17.1 规划符合性分析17.1.1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符合性分析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将滨州海域列为重点开发岸段,并指出,“优化布局,强化枢纽,完善网络,提升功能,发挥组合效应和整体优势,构建海陆相连、空地一体、便捷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网络。形成以青岛港为核心,烟台港、日照港为骨干,威海港、潍坊港、东营港、滨州港、莱州港为支撑的东北亚国际航运综合枢纽。东营港、潍坊港、滨州港、烟台港莱州港区要加强深水泊位、航道、防波堤等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功能,提高吞吐能力,形成分工明确的黄河三角洲港口群”。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空间布局示意详见图17.1-1。工程位置图17.
2、1-1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空间布局示意图拟建工程为滨州港海港港区油品码头项目,工程建成运营后可有大幅度提高港口通过能力,进一步完善港区基础设施建设,满足临港工业发展,同时有效完善港口布局规划,实现港口功能多样化,提高港区自身竞争力。因此,拟建工程的建设符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17.1.2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符合性分析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指出“要充分发挥区域内未利用土地资源丰富的优势,着力发展生态产业和循环经济,依托“四点”,建设“四区”,打造“一带”。四点,即东营、滨州、潍坊港和烟台港莱州港区,要强化东营港的区域中心港地位,加强莱州港区建设,加快滨州港、潍坊港
3、扩能。四区,即东营、滨州、潍坊北部、莱州四大临港产业区,要依托港口和铁路交通干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临港物流和现代加工制造业,推动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促进产业集群式发展。一带,以四个港口为支撑,以四大临港产业区为核心,以经济技术开发区、特色工业园区和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为节点,形成西起乐陵、东至莱州的环渤海南岸经济集聚带”。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产业布局详见图17.1-2。工程位置图17.1-2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产业布局图拟建工程建设2个50000吨级油品泊位(码头结构按100000吨级设计),可以完善滨州港综合功能,扩大滨州港的吞吐能力,有助于滨州港的发展。因此,拟
4、建工程的建设符合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17.1.3 山东省沿海港口布局规划符合性分析山东省沿海港口布局规划确定滨州港在山东省沿海港口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是山东沿海地区性重要港口;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基础;主要为滨州市经济发展服务。拟建工程位于滨州港海港港区,是滨州港未来发展的重点,将建设成为滨州港的核心港区。海港港区位于套尔河口外西侧,是滨州港发展地区性综合运输枢纽的核心战略资源。港区将以能源、原材料、钢材和化工产品运输为主,承担临港工业服务、腹地物资中转运输和综合物流服务等功能,逐步发展成为大型综合性深水港区。因此,拟建工程的建设符合山东省沿海港口布局规划。17
5、.1.4 山东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符合性分析拟建工程位于滨州港海港港区,根据山东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2012年国务院以国函2012165号文批复)该区域属于A2-1滨州港口航运区,拟建工程建设符合山东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要求。山东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详见图17.1-3。17.1.5 滨州市海洋功能区划(20132020年)符合性分析拟建工程位于滨州港海港港区,根据滨州市海洋功能区划(20132020年)(2015年山东省人民政府以鲁政字2015291号文批复)该区域属于A2-1-1滨州海港港口区,拟建工程建设符合滨州市海洋功能区
6、划(20132020年)要求。滨州市海洋功能区划(20132020年)详见图17.1-4。17.1.6 山东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2016-2020年)符合性分析山东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2016-2020年)滨州市部分详见表17.1-1。根据山东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2016-2020年)(2016年山东省人民政府以鲁政字2016109号文批复),拟建工程所在区域环境功能区划编码为SD007DIV(),名称为滨州港口航运区,规划基本功能为港口航运功能,工程建设符合山东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2016-2020年)。山东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2016-2020年)详见图17.1-5。表
7、17.1-1 山东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2016-2020年)表(滨州部分)序号功能区代码地市名称地理位置水质保护目标1SD001C滨州无棣工业与城镇建设区漳卫新河河口四至:1174542.49-1175121.05;38912.48-381432.742SD002H滨州漳卫新河入海口混合区漳卫新河入海口四至:1174914.38-1175012.99;38141.771-381457.41-3SD003B滨州滨州旅游娱乐区漳卫新河河口东侧四至:1174944.4-1175142.39;381349.96-38161.384SD004A滨州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漳卫新河至套尔河西
8、四至:117487.9-118539.75;38338.04-382111.925SD005B滨州-东营滨州-东营北盐业养殖区滨州贝壳堤岛以北海域四至:1175753.48-1182150.12;381811.92-382831.76SD006B滨州滨州北海新区留用备择区岔尖堡以西四至:1175434.5-118113.95;38432.22-381153.357SD007D()滨州-东营滨州港口航运区滨州港核心港区海港港区,3万吨级码头所在地四至:1175941.14-1183023.23;37597.27-38265.28(港口、航道与锚地)8SD008H滨州大沙河与套儿河入海口混合区大沙
9、河与套儿河入海口四至:118428.285-118532.616;38944.741-381040.215-9SD009C滨州套尔河沿岸工业与城镇建设区套尔河西岸四至:1175732.46-11844.11;38245.84-381124.18套尔河东岸四至:118215.22-118737.92;37597.27-38813.2610SD010B滨州套尔河口东保留区滨州的套尔河口东北部四至:118522.49-1181433.56;38710.88-381649.2111SD011B滨州-东营滨州-东营北农渔业区滨州的套尔河至东营港之间沿岸海域四至:118346.92-1191043.16;
10、375734.61-382316.912SD012H滨州-东营洚河与潮河入海口混合区洚河与潮河入海口四至:118136.48-1181339.13;38332.66-38410.99-17.1.7 山东省渤海海洋生态红线区划定方案(2013-2020年)17.1.7.1概述2013年12月底,山东省政府印发山东省渤海海洋生态红线区划定方案,成为首个在渤海建立实施海洋生态红线制度的省份,此举将有利于改善渤海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海洋生态系统健康。方案有效期限为2013年- 2020年。划定范围涉及海域总面积16313.90平方公里,为山东省管辖全部渤海海域;红线区总面积6534.42平方公里,占该省
11、管辖渤海海域总面积的40.05%,红线区划定范围内,岸线总长度为931.41公里。方案指出,红线区的边界是根据自然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位置和分区以及卫星遥感、地形图、海图、海岸线测量图等图件资料确定的。边界的确定以保持生态完整性、维持自然属性为原则,旨在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控制建设活动。方案将山东省渤海海洋生态红线区划定分为23个禁止开发区和50个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海洋特别保护区的重点保护区和预留区。限制开发区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海洋特别保护区的适度利用区和生态与资源恢复区、重要河口生态系统、重要滨海湿地、重要渔业海域
12、、特殊保护海岛、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遗迹、砂质岸线与邻近海域、沙源保护海域及重要滨海旅游区等。方案明确了4个控制指标:一是渤海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40%;二是海洋生态红线区面积占山东省管辖海域面积的比例不低于40%;三是到2020年海洋生态红线区入海直口污染物排放达标率达到100%,陆源污染物入海总量减少10%15%;四是到2020年海洋生态红线区内海水水质达标率不低于80%。方案还确定了3项重点任务:一是有效推进红线区生态保护与整治修复,包括加强红线区内保护区管理和典型生态系统保护;实施生态整治修复工程;开展海岸带综合治理;严格红线区用海管控,坚持集中集约用海等4个方面。二是严格监管红线区污染
13、排放,优化入海排污口布局,包括加强入海河流和排污口管理、加强污染物排放管控、调整优化产业布局等3个方面。三是加强监测和执法能力建设。包括构建、完善监视监测网络与评价体系,加强红线区环境监督执法、加强赤潮等灾害防治和污染事故应急处置等3个方面。山东省渤海海洋生态红线区划定方案(2013-2020年)(拟建工程周围部分)详见图17.1-6。17.1.7.2符合性分析由图17.1-6可知,拟建工程没有落入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内。因此,拟建工程符合山东省渤海海洋生态红线区划定方案(2013-2020年)的要求。17.1.8 滨州港总体规划审查意见符合性分析17.1.8.1审查意见要求2011年12月
14、23日山东省环保厅以鲁环函【2011】782号文对滨州港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出具审查意见。审查意见给出了规划优化调整和实施过程中应重点做好的工作:1.海港港区自然岸线利用率和人工岸线利用率偏低,单位吞吐量用地规模较大,建议港区集约用地,控制港区填海造地规模,减少生态影响。建议港区与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及自然保护区和马颊河文蛤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之间保留科学合理的生态缓冲隔离带。2.滨州港建港条件复杂,港口建设及维护费用较高,建议三个港区发展应统筹考虑,错位发展,由政府主导建立协调机制,促进港口健康发展。建议散货运输根据各港区特点,差异化发展,建设专业化码头。3.由于港区所处地区水资源较
15、为紧张,建议各港区建立中水回用系统,增加中水回用量。4.充分利用现有岸线,适度开发,分步实施,尽量减缓施工期对周围敏感目标的影响。17.1.8.2审查意见符合性分析1.拟建工程位于滨州港海港港区,所用岸线全部为人工岸线,所建设码头吨位为5万吨级,用地规模较小,符合审查意见对集约用地的要求。2.拟建工程与各保护区之间有一定的距离,符合审查意见保留科学合理的生态缓冲隔离带的要求。3.拟建工程属于油品泊位,符合审查意见中根据各港区特点,差异化发展的要求。4.拟建工程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全部回用,符合审查意见中增加中水回用量的要求。5.拟建工程进行施工监理,在施工期将采取相应措施减缓对周围敏感保护目标的影
16、响,符合审查意见分步实施,尽量减缓施工期对周围敏感目标影响的要求。综上,拟建工程的建设符合山东省环保厅滨州港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的要求。17.1.9 滨州港总体规划符合性分析17.1.9.1滨州港总体规划概述滨州港总体规划于2012年3月5日由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复,批复文号为鲁政字【2012】36号。1.规划范围规划范围包括滨州市辖区内的沿海岸线和相关水、陆域,套尔河两侧岸线利用规划不在本次规划范围内。2.港区划分及功能定位到2030年滨州港将主要开发三个港区:海港港区、大口河港区和套尔河港区。滨州港未来的发展要适应黄蓝“两区”经济发展的运输需求,带动以港口为平台的临港产业和现代物流发
17、展,促进相关区域国土资源开发。滨州市将以港口为依托调整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滨州港各港区的功能和规划布局必须与港口的性质、发展方向和城市总体布局相协调。本规划根据滨州城市总体规划、腹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结合滨州港的自然条件、性质及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进一步明确各港区功能和规划布局,使滨州港形成“以海港港区为核心,套尔河港区、大口河港区和徒骇河等地方小型港点为补充”的港口总体发展格局。各港区功能定位如下: 海港港区:近期重点发展套尔河口西至马颊河口段,远期发展套尔河口东至洼拉沟口段,是滨州港的综合性港区和主体港区,是滨州港发展成地区性综合运输
18、枢纽的核心战略资源。将以能源、原材料、和化工产品运输为主,承担临港工业服务、腹地物资中转运输和综合物流服务等功能。套尔河港区:位于现东风港及其下游河道两岸,综合性港区,是滨州港总体功能的重要补充,重点发展为临港工业开发和城市建设生活服务的散杂货、液体化工品等运输功能,其岸线利用宜根据河势及水深条件进行梯级开发。 大口河港区:位于大口河河口东岸。主要为鲁北企业集团所需的原材料和产成品提供运输服务,同时兼顾周边社会公共服务功能。 徒骇河等地方小型港点:徒骇河、潮河等河道沿岸分布有富国老港、富国新港等地方小型港点。这些港点主要功能是为地方经济、产业发展和沿岸小批量物资转运服务,作为沿岸地区的重要交通
19、基础设施之一,根据自身需要适度发展。3.海港港区规划布置规划海港港区东以现有西导堤为界,西与滨州贝壳保护区缓冲区保持50m 的距离,在套尔河口外形成环抱式掩护水域,向海一侧开挖航道,向岸一侧在掩护区内围海造陆,依次形成挖入式港池和突堤相间的布置形式,并在套尔河口东侧至洼拉沟口预留远景发展区,保障海港港区空间拓展需要。防沙堤口门近期布置在常见大波破碎带外-6.5m 等深线附近,口门宽1000m,远期进一步延伸到-8.0m水深处,口门束窄至800m。根据港区发展定位和初期开发需求,规划港区内主要布置液体散货作业区、大宗干散货作业区、通用及多用途码头作业区、临港工业码头作业区、支持系统区和预留港口发
20、展区;生产作业区后方布置港口物流及产业用地。各功能区具体布置如下:液体散货作业区位于口门内东侧、现状2个3万吨级泊位两侧,规划码头岸线为3160m,共可建设510万吨级液体散货泊位约8个,码头后方陆域纵深控制为1000m,总面积约280万m2;其建设与后方化工园区需求基本配套进行,并兼顾腹地相关货类的运输及物流需求。大宗干散货作业区位于液体散货作业区南侧,共形成岸线2200m,可建设520万吨级泊位6 个。码头后方陆域纵深控制为1000m,作业区陆域面积约220万m2。通用及多用途码头作业区除现状口门处2个3万吨级码头外,规划于一突堤、一港池、二突堤东侧形成岸线10.8km,可建设510万吨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影响评价 报告 公示 滨州 海港 港区 泊位 工程 选址 环保 可行性 分析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23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