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子银行风险及其监管研究(1).ppt
《中国影子银行风险及其监管研究(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影子银行风险及其监管研究(1).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影子银行风险及其监管研究,目录,影子银行的界定,中国影子银行风险,风险的监管,政策层面建议,总结,一 影子银行的界定,“影子银行”概念最早由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董事保罗麦考利2007年在美联储年度会议上提出 定义为“与传统、正规、接受中央银行监管的商业银行系统相对应的金融机构”。,影子银行概念的提出,FSB对影子银行的权威定义,影子银行概念的讨论,英格兰银行副总裁保罗塔克认为,影子银行是指向企业、居民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期限配合和提高杠杆率等服务,从而在不同程度上替代商业银行核心功能的那些工具、结构、企业或市场,美国杜克大学法学院的史蒂文施瓦茨教授在其2012年的一篇演讲中指出影子
2、银行体系不仅仅指影子银行所提供的金融产品及服务,还应该包括提供这些产品和服务的金融市场,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在我国影子银行是“舶来词”,其概念在我国缺乏明确的界定,结合FSB 的定义,我们认为“中国式影子银行”是在正规银行体系以外,具有“类银行”特点、发挥债务融资功能的信用中介机构与业务活动,与“美国式影子银行”利用资产证券化及各种金融衍生工具进行信用扩张不同,“中国式影子银行”主要通过银行表外经营和影子机构债务融资功能实现信用扩张,中国影子银行的构成,表外业务 如理财产品,非银行类金融机构 信托公司、小贷公司、财务公司、典当行等,民间金融 民间借贷,不同之处,中美影子银行对比,相似之处,1.
3、在美国,“影子银行”的诞生是因金融工程的发展,其主要组成是金融衍生品;而在中国,“影子银行”则与金融工程关系不大,主要是因为金融抑制的产物 2.美国的“影子银行”可以将信贷通过证券化进行市场流通,而中国的“影子银行”缺乏流动性 3.美国为信息披露透明,较容易纳入有力的监管中,中国行业缺乏标准而监管力度不均,1.中美“影子银行”的相似处是都具有证券化形式2.规避正规银行的监管,二 中国影子银行风险,1,4,3,2,期限转换,信用风险转移,高杠杆,流动性转换,主要风险来源,期限转换是商业银行的第一个核心功能,指商业银行借短贷长进行负债经营,将短期负债转换为长期资产,在存款人存款合约到期期限和贷款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影子 银行 风险 及其 监管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21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