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5 评价结论及建议.doc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5 评价结论及建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5 评价结论及建议.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济宁市中医院新院区建设项目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 评价结论及建议5 评价结论及建议5.1 原项目概况济宁市中医院新院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已于2012年11月7日由济宁市环保局批复,批复文号济环审201264号。原环评内容为:拟建院区位于济宁市市中区安居街道二里半村东,南邻西八路,北临柳行路,西邻安宁路,项目占地呈梯形,最宽边约208m,最长边约442m,规划总用地约144.75亩。投资5.34亿元,其中环保投资792万元,占总投资的1.5%。建设综合医疗楼,制剂楼、康复楼、保健楼、教育科研后勤楼、后勤用房、污水处理站等建筑,建筑面积147180m2。医院建成后,床位数增至1000张,劳动定员1
2、700人。新院区建成后,济宁市中医院将搬迁至新院区位置,老院区将不在使用,老院区用地将根据济宁市规划要求规划相应建设项目,将解决现有院内污染物排放不达标、面积小、无环保设施等问题。目前,济宁市新院区项目正处在地基施工阶段。5.2 项目变更概况2014年6月30日,济宁市委就济宁市中医院新院区建设及投资规模进行了研究,召开了十二届116次会议,为加快济宁市中医院新院区建设进度,针对济宁市新院区的建设,提出了部分调整,主要调整内容为:占地面积考虑到区域实际状况,以及医院后期的发展,项目增加东北角高压线周边土地23.7亩,总用地168.45亩;考虑到医院发展现状,工程内容中取消了原有设计的科研教学楼
3、、康复楼、保健楼、医务人员值班公寓等配套设施,建筑面积减少2.0万m2;在项目实际建设过程中,考虑到项目北侧规划建设的柳行路,是济宁西部主要干路,城市人流主要来源方向,因此,调整了综合楼的布局,整体布局坐南朝北,面向柳行路,将部分后勤建筑(锅炉房、污水处理站、制剂楼等)设置在综合楼南侧,停车位由原1000个,增加至1100个,方便群众就医;由于供热管网短期内不能配套接入院区,医院调整供热方式,在供热管网接入前采用中央空调、太阳能等热源,待市政供暖配套后,采用集中供暖;原项目总投资5.31亿元,由于在项目立项实施时论证不够,参与人员缺乏项目规划建设经验,造成项目实际投资与原立项预算数额相差较大,
4、设计方案变更后,工程总投资增加2.26亿元,全院总投资7.57亿元,其中环保投资792万元,占工程总投资的1.05%。项目变更情况见表5.2-1。表5.2-1 工程变更情况表序号项目原报告书技术方案变更情况变更原因简介变更后全院情况1用地占地面积144.75亩增加23.7亩医院后期发展备用总占地面积168.45亩2总投资5.31亿元增加2.26亿元前期预算错误,以及增加了用地总投资7.57亿元3建设内容综合医疗楼、制剂楼、保健楼、康复楼、教育科研后勤楼、后勤用房、污水处理站等教育科研后勤楼、康复楼、保健楼不再建设,增加液氧站一座考虑到医院的实际需求,对相应不必要的建筑物不再建设建设综合医疗楼、
5、制剂楼、后勤用房(食堂、锅炉房)、液氧站、污水处理站等4建筑面积14.7万m2减少2.0万m2减少了部分建筑物总建筑面积12.7万m25停车位1000个(其中地上130个,地下870个)地上停车位增加100个考虑到医院后期就诊人数的问题,增加部分车位1100个停车位(其中地上230个,地下870个)6总平面院区西北侧设置污水处理站、医疗废物暂存场、锅炉房等设施,综合楼坐北朝南将污水处理站、锅炉房、医疗废物暂存场等设施移到综合楼南侧,综合楼改为坐南朝北北侧规划建设的柳行路,是济宁西部主要干路,城市人流主要来源方向,调整院区总平面布置在西侧设置主出入口,院区东侧设置绿化,停车位等7供热采用市政集中
6、供热供热管网接入前采用中央空调、太阳能等热源,待市政供暖配套后,采用集中供暖供热管网短期内不能配套接入院区采用中央空调、太阳能供热5.2.1 变更后给排水情况项目变更后,由于绿化面积增加后,绿化用水量增加。项目用水采用市政管网供水,绿化面积由33760m2变更为64650 m2,增加30890m2,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中3.1.4条,“绿化浇洒用水定额可按1.03.0L/m2.次计算”,本项目灌溉季节取1.0L/m2.d,绿化浇洒新增用水约为31m3/d。项目变更后其他用水环节未发生变化,绿化用水全部消耗,产排污情况未发生变化,全院废水排放量仍为456m3/d。
7、5.2.2 变更后污染物情况项目变更后,污染物产生与排放情况未发生变化。5.2.3 变更后环境影响分析5.2.3.1 环境空气项目变更后,主要污染物源强未发生变化,变更后环境空气影响同原结论不变。5.2.3.2 地表水环境变更后,不增加废水排放量,因此,项目变更后地表水环境影响同原结论不变。5.2.3.3 地下水环境变更后,不新增废水排放量,由于增加了绿化面积,院区对地下水涵养量影响减轻,变更前项目地面硬化可导致地下水入渗量减少约项目建设前的地下水入渗量为8059m3/a,项目变更后,绿化面积增加30890m2,根据计算,地下水入渗量减少约3143m3/a。因此,变更后对地下水入渗量影响较原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5 评价结论及建议 环境影响评价 报告 全本 公示 简介 评价 结论 建议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19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