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2-2-1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ppt
《【创新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2-2-1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2-2-1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第1课时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日本近海于2011年3月11日发生9.0级强烈地震,引发约10米高海啸,并引发核电站爆炸。日本气象厅称这是世界观测史上最高震级地震。此次地震破坏程度超过了去年2月智利发生的里氏8.8级强震。迄今震级最高的是1960年智利发生的里氏9.5级特大地震。专家对日本大地震的解析结果显示,此次9.0级特大地震由长约500公里、宽约200公里的巨大断层出现最大20米的位移而引发。从岩手县近海到茨城县近海的大范围板块交界处整体发生了大位移。,尝试探究:日本多地震的成因是什么?提示: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了解地质作用的分类、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的区分。掌握板块
2、构造学说理论内容、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应用用板块构造学说、地壳运动解释宏观地形成因、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1导致地表形态变化的力量:一是_作用,二是_作用。2内力作用:能量主要来自于_,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地震等。3外力作用: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表现为对地表物质的破坏、搬运和堆积等。,内力,外力,地球内部,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1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1)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层的_被断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板块处于_状态。(2)板块名称:如图A为_、B为太平洋板块、C为_、D为美洲板块、E为_、F为南极洲板块。(3)板块的边界类型:如图M为_边界、N为_边界
3、、L为未定板块边界。,岩石圈,相对运动,亚欧板块,非洲板块,消亡,生长,印度洋板块,2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1)地质构造概念:由_留下的“痕迹”,如地层倾斜、_,甚至_。(2)地质构造分类褶皱:强烈碰撞和_,使沉积岩发生_,形成褶皱。有_和_两种基本形态。断层:岩层受力达到一定强度,发生_,两侧的岩层沿断裂面产生_。分为_和_两种形态。,地壳运动,弯曲,断裂,水平挤压,弯曲,背斜,向斜,断裂,显著位移,地垒,地堑,3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1)火山:火山喷发的熔岩物质堆积常形成_、_等火山地貌。(2)地震:往往造成地壳_和_。,火山锥,火山口,断裂,错动,思考1: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崎岖不平,这
4、种说法对吗?提示:对。思考2:请用板块构造学说分析地中海未来变化趋势。提示:地中海的面积会缩小,因为它处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消亡边界处。,1教材P36“图29天长日久,水可以雕刻出幽深壮美的峡谷”提示:此峡谷地貌,是在流水的长期侵蚀作用下形成的。,2教材P37“图210六大板块分布示意”提示:地球表层的岩石圈被断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观察到赤道自西向东依次穿过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观察到本初子午线自北向南依次穿过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是南极洲板块。特别注意到阿拉伯半岛、中南半岛隶属于印度洋板块;拉丁美洲的西海岸属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消亡边
5、界处,东非大裂谷处于非洲板块内部,而非板块交界处;红海处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地中海处于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位于大西洋中。,3教材P38“图213东非裂谷带示意”提示:从图中可知,东非裂谷带南起赞比西河口,向北经红海,绵延到约旦地沟。东非裂谷带属于地堑,是非洲板块内部的板块彼此张裂而形成,板块张裂处地壳运动活跃,故在裂谷谷底火山成群。,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乘飞机越过浩瀚的印度洋,进入东非大陆的赤道上空,从机窗向下俯视,地面上有一条硕大无比的“刀痕”呈现在眼前,顿时让人产生一种惊异而神奇的感觉,这就是著名的“东非大裂谷”。裂谷宽约几十至200公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创新设计 创新 设计 2013 2014 学年 高中地理 湘教版 必修 内力 作用 地表 形态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19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