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东莞锡樽电子有限公司2648.doc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东莞锡樽电子有限公司2648.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东莞锡樽电子有限公司2648.doc(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报告表编号 年编号: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试行)留庆新横街住宅综合楼新 建荔湾区黄沙大道留庆新横街10-20号广州羊城铁路集团羊城铁路总公司广州市南岭铁路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约2000202491115859871024985.251.825大坦沙西航道广州市城市规划局穗规建发字(2000)第454号240项 目 名 称 :东莞锡樽电子有限公司(异地扩建) 建设单位(盖章):东莞市东坑镇初坑龙坑股份经济合作社编制日期:2015年4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 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
2、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 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点。3、 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 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 结论与建议给出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7、 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
3、复。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东莞锡樽电子有限公司(异地扩建)建设单位东莞市东坑镇初坑龙坑股份经济合作社法人代表丁柱球联 系 人丁小权通讯地址东莞市东坑镇初坑村龙坑小组联系电话13602324309传真邮政编码建设地点东莞市东坑镇初坑村龙坑小组(北纬225911.95;东经113551.84)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 新建 扩建 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K_14 电子配件组装占地面积(平方米)6770.33绿化面积(平方米)总投资(异地扩建部分)(万元)500其中:环保投资(异地扩建部分)(万元)1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异地扩建部分)0.2%评价经费(万元)1.68预计投产日期2015.06工程内
4、容及规模:一、项目概况及任务来源东莞锡樽电子有限公司位于东莞市东坑镇初坑村龙坑小组(详见项目地理位置图)。项目所在厂址中心坐标:北纬225911.95;东经113551.84。经营范围:生产和销售连接线、连接器、塑胶制品。(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项目原厂区位于“东莞市东坑镇平谦工业园区龙坑工业厂房E栋”,于2007年11月5日填写了东莞锡樽电子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并于2007年11月5日通过了东莞市环境保护局东坑分局审批,同意该单位建设,审批编号:东坑-2007-274号。现在因生产需要,项目在“东莞市东坑镇初坑村龙坑小组(北纬225911.95;
5、东经113551.84)”异地扩建,设立新厂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等有关规定,需对该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受建设方委托,南昌市环境保护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承担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编制完成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本次环评单独对异地扩建的新厂区进行评价。二、工程内容项目占地面积6770.33m2,建筑面积9893m2,总投资500万元,项目主要从事电子制品的加工生产。项目加工生产电子制品10万件/年。表1 项目工程内容一览表序号主要指标数值备注1总投资500万元2工程规模规划总用地面积6770.33m2总建筑面积9893m2计算容积率总建筑面积9
6、893m2容积率1.8绿地率20%建筑密度40%最大高度24m3主要产品电子制品10万件/年2400小时三、主要原辅材料及消耗量表2 项目主要原辅材料一览表项目名称耗用量来源原辅材料电子配件600吨/年外购四、主要设备表3 项目主要生产设备清单一览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及尺寸数量能源用途1.包装机10台电能包装2.组装线10条电能组装3.空压机1台电能提供压缩空气五、项目主要能源消耗表4 项目能耗水耗一览表序号名称消耗量单位用途来源1水450m3/a办公、生活市政供水2电10万度/年生产、办公市政供电六、公用工程(1)给排水给水:项目生活用水量为450 m3/a。项目供水为自来水,由市政统一供给
7、。排水:项目属于东莞市横沥东坑污水处理厂纳污范围。项目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预处理后排放至市政污水管网,引入东莞市横沥东坑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后排放。(2)供电项目用电量为10万度/年,市政供电。七、劳动定员及生产制度劳动定员:项目劳动定员总数为30人,均不在项目内食宿。生产制度:年工作300天,每天一班工作制,每班运行8小时,年运行时数为2400小时。4项目地理位置与周边环境状况:地理位置:项目位于东莞市东坑镇初坑村龙坑小组。周边环境状况:项目东面为空地;南面为展群厂、科晟厂;西面为空地;北面为住宅区。项目新厂区建成后,项目内设有2栋车间大楼。项目卫星示意图见附图2,现场相片见附图3,项目平面四
8、至图如下:72m3F3F项目车间项目车间建设项目展群厂科晟厂空地空地住宅区建设项目平面四至图15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一、地形地貌东坑镇位于广东省东莞市中部,地处穗、深、港经济走廊,公路网络完善,北距广州70公里,南至深圳特区60公里,距东莞火车站5公里,距香港90公里。 东、南、西、北分别与东莞市寮步、大朗、常平、横沥、茶山5镇接壤,属半埔田篇半丘陵地区。二、气候气象东坑镇地处北回归线以南的南亚热带,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受海洋调节作用,气候温和,长年无霜雪,夏长冬短,雨量充沛,温暖湿润,常有台风侵袭,夏季炎
9、热,且是台风洪水较集中在夏季。根据多年气象统计资料,项目所在地区多年平均气温22.1,7月份平均气温28.2,1月份平均气温13.4,历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8,极端最低气温-0.5,每年冬季很少出现低于0的寒冷和霜冻天气,历年平均降雨量为1788mm,最大年降雨量为2330mm,最小年降雨量为970mm,降雨多集中在4-9月,相对湿度历年平均为80%,年平均日照1926小时,蒸发量历年平均为1770mm,平均气压为101千帕,雾日多出现在12月至翌年5月。风向季节性明显,冬季以偏北为主,夏季以偏南风为主,全年的主导风向为东北风,次主导风向为东风,年平均风速1.8米/秒。三、水文、植被东莞市主要河
10、流有东江、石马河、寒溪河,市境96%属东江流域。本区植被主要为亚热带、热带的树种。区内天然植被濒少,现主要分布的为保存良好的次生林和近年绿化的树种。而主要的人工植被包括各种类型的果园、绿化植物和各种农作物等,农作物主要有水稻、甘蔗、花生、蔬菜、荔枝、龙眼、橙柑桔。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东坑镇概况】东坑镇位于东莞市中部。截至2013年,面积23.8平方公里,辖14个村和2个社区。户籍人口3.04万人,常住人口13.98万人。2013年,东坑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57亿元(第一产业2548万元,第二产业57.64亿元,第三产业22.67亿元),比上年增长34.6
1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7.62亿元,增长20.25%;总用电量8.76亿千瓦时,增长-0.5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13亿元,增长10.85%;实际利用外资8087万美元,增长11.19%;外贸出口总额20.08亿美元,增长4.08%;各项税收总额10.03亿元,增长29.37%;镇级可支配财政收入6.55亿元,增长5.41%。在56项量化指标中,规模以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每万户籍人口升大学人数、规模以上工业清洁能源使用率3项指标全市排名第一位;政府性债务率变动等8项指标并列第一位,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累计降低完成率获评全市“单打冠军”。【东坑镇经济发展质量提升】2013年
12、,东坑镇应对宏观环境变化,以转型增动力,以创新求突破,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升。6个市属重大项目完成投资7.73亿元,抓好土地集约,整合全镇土地资源,推进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东坑镇首个高层厂房项目三甲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成为全市“工改工”(工业用地改造升级)第一个3.0高容积率工业项目;凤大工业集聚区获批为全市第二批“工改工”试点,并完成一期拆迁和省征地等手续。启动民营工业50强培育计划,赴津、香港走访企业总部,促成爱玛公司增资6亿元打造华南电动车生产基地。内外资引进量质齐升,累计签订投资项目39宗,协议投资总额28亿元,投资规模超千万项目16宗。携手华中科技大学东莞制造工程研究院,合作共建科技企
13、业孵化器;推动艾炜特、华胜展鸿等企业深化产学研合作,转化科技创新成果,开拓新市场。加大科技自主创新力度,全年新增申请专利363件、授权专利344件。减免和规范涉企收费,减轻企业负担1300多万元。扩建发展农业园,引进广东国方等一批现代农业企业。东坑农业园获批“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成为东坑镇又一个响亮品牌。【东坑镇镇村统筹协调发展】2013年,东坑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推进镇村统筹协调发展。统筹整合土地26宗1868.6亩,推出一批“三旧”地块上市招拍挂。在全市率先统筹收编村级治安队员,初步建立“1+5”(1个应急辅警中队、5个警务区辅警中队)辅警管理体系,有序完成警务运行机
14、制改革和农村治保会改制。14个村全部完成村组集体经济组织统筹,推行村级预算制度,全部建成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和“三资”监管平台。抓好问题突出村的整顿工作,明确帮扶重点,制定扶贫工作方案,使凤大村提前实现脱贫。【东坑镇生态文明建设】2013年,东坑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完善基础设施、修复生态环境、强化城市管理,提高宜居宜业水平。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提出并细化“一环一心、两轴两带”城乡规划布局,打破粗放散乱发展格局。坚持生态优先美化镇容镇貌,加快绿色发展,构筑以园林小区、生态走廊、景观大道为主脉络的绿色生态网,全年建设完成社区绿道5.5公里,夯实城市生态基础。完善农业产业园
15、配套设施,农业园升级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启动亭岗公园、月明湖公园等乡村公园建设,提高城市品位和魅力。【东坑镇民生事业发展】2013年,东坑镇民生领域投入财政资金4.1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65%。基本完成年初确定的十件民生实事。市内扶贫力度空前,提供免息借款各500万元帮扶凤大村和黄麻岭村。低保救助标准从440元提高到510元,及时发放高龄津贴、优抚金等各项救济资金,困难群体得到更多关爱和帮助。新增社工服务13名,试点开展居家养服务,新建塔岗和草塘2家村级居家养老服务站。投入400多万元在全市首创设置标准摊档、规范流动摊档管理,成功创建“国家卫生镇”。社保扩面指标完成111%,发放新社保
16、卡10.9万张。镇筹集资金2亿元(其中社会募捐5000多万元),建成新东坑中学“一中二幼三小六民”,梯级教育架构得到优化提升。发动社会募捐5000多万元,成立教育基金,促进教育均衡协调发展,被评为“广东省社区教育实验区”。在全市首创推出多项惠民卫生服务,东坑社卫中心获“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称号,成为全省8个、全市5个获此荣誉的镇街之一。同时,推动就业激励政策,民生事业得到大力发展。【“卖身节”丰富多彩】2013年,东坑镇按照“特色、节俭、欢乐、和谐”办节原则,在二月初二“卖身节”中融入安徽黄梅歌舞、云南葫芦丝乐、哈尼族舞蹈、本土木鱼歌等非遗文化,举办莞内外农耕土特产、民企名优产品展销和四
17、方特色美食品尝活动,力求展现“好看、好吃、好玩、好乐”特点,体现本土文化和全国民俗风情相融相通。卖身节开幕式表演包括“民俗风情表演”“激情欢乐吉祥射水”“产业人才竞岗招聘会”“莞邑地方戏曲大汇演”等几大板块,吸引超过25万人观看,搭建与全国各地文化交流平台。主要编制依据及环境功能属性主要编制依据:国家政策、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订)(2015年1月1日起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起执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修订);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2月28日修正);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
18、97年3月1日起施行);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3年修正);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7月1日起施行);8、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年8月15日修订);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2.1-2011)、(HJ2.2-2008)、(HJ/T2.3-93)、(HJ2.4-2009)、(HJ19-2011)、(HJ/T169-2004);10、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地方政策、法律、法规1、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粤发改产业【2008】334号);2、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
19、2年7月26日第二次修正);3、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6-2020年);4、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纲要粤环函【2005】111号;5、东莞市产业结构调整规划(20082017)东府【2009】5号;6、东莞市产业导向目录(2008年本);7、东莞市环境保护规划(2006-2020);8、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粤环【2011】14号);9、关于印发东莞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东府办【2011】110号;10、印发的通知(粤环201218号)。11、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境保护部公告2013年第31号);12、印发广东省“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
20、排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府函2012238号);13、关于发布广东省高危废物名录的通知(粤环2008114号);14、关于印发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第二阶段(2013年-2015年)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实施方案的通知(粤环201314号)。15、关于印发石马河污染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粤环发201086 号);16、重点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粤环201134号);17、关于严格限制东江流域水污染项目建设进一步做好东江水质保护工作的通知(粤府函2011339号);18、关于印发2012年淡水河石马河污染整治目标和任务的通知(粤环201215号);19、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东莞市集中式饮用水源
21、保护区划分方案的批复(粤府函【2014】270号);20、关于印发东莞市建设项目差别化环保准入实施意见的通知(东环【2014】190号)。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属性: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属性如下表所列:表5 建设项目环境功能属性一览表编号项 目类 别1水环境功能区寒溪河水质控制目标为类,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2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根据东莞市环境保护规划(2006-2020),属二类区域,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3声环境功能区根据东莞市环境保护规划(2006-2020),属2类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4是否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影响评价 报告 全本 公示 东莞 电子有限公司 2648. doc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19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