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课程 机械设计课程总结(1).ppt
《机械设计课程 机械设计课程总结(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设计课程 机械设计课程总结(1).ppt(8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机械设计 课程总结,哈尔滨工业大学 机械设计系赵小力2011,机械设计的主要内容,原理特点,受力失效设计准则,材料选择强度计算,参数选择结构设计,3,一、机械系统的组成,辅助系统:例如润滑、显示、照明等,动力系统,传动系统,执行系统,控制系统,4,机械制造过程中为完成同一目的而由若干协同工作的零件组合在一起的组合体。,机械部件:,专用零件:气轮机的叶片;汽缸 通用零件:齿轮;螺栓,机械零件:,是机械制造过程中不可分拆的最小单元,2.2 机械零件的载荷和应力,2.2.1 载荷,机械设计中通常指施加于机械或结构上的外力,静载荷,动载荷,大小和方向,集中载荷,分布载荷,载荷分布情况,体载荷,线载荷,
2、面载荷,拉伸载荷,弯曲载荷,机械零部件的变形作用,压缩载荷,扭转载荷,2.2 机械零件的载荷和应力,变应力有5个基本参数:最大应力、最小应力、平均应力、应力幅和循环特征,其中只有2个为独立参数,其中循环特征r是重要指标。,2.2 机械零件的载荷和应力,稳定循环变应力周期、应力幅和平均应力保持参数的变应力,根据循环特征r可分为:对称循环变应力、脉动循环变应力和 非对称循环变应力。,8,摩擦分类:外摩擦(存在于两物体表面之间)内摩擦(流体内部产生的粘剪力),按照两表面的润滑状况,摩擦分为:1)干摩擦-无润滑状态 2)边界摩擦边界润滑状态 3)流体摩擦流体润滑状态 4)混合摩擦混合润滑状态,4.1
3、摩擦在外力作用下,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或物体内部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摩擦界面产生切向阻力,这种切向阻力称为摩擦力,这种现象称为摩擦。,9,磨损磨损过程,磨损的五种形式,1)粘着磨损,影响因素:材料、脆塑性、粗糙度等;,2)磨粒磨损,环境,硬度、粗糙度;,3)疲劳磨损,硬度、粗糙度,粘度;,4)冲蚀磨损,硬度;,5)腐蚀磨损,环境和润滑油的腐蚀性。,润滑油的粘度,润滑油的粘度反映了润滑油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剪切变形的能力,是内摩擦力大小的标志。,剪切应力与流体沿y方向速度的梯度成正比,即,定义为流体的动力粘度。上式称为牛顿流体粘性定律凡符合此定律的流体称为牛顿流体,否则称为非牛顿流体。,粘性
4、流体模型,第5章 螺纹连接与螺旋传动,d-螺纹大径 公称直径d1-螺纹小径 校核直径d2-螺纹中径 基准直径p-螺距 相邻两牙n-线数 螺旋线数S-导程 同一螺旋线-螺纹升角 中径圆柱 牙型角-牙侧角螺旋线旋向,12,螺纹的自锁条件:,式中:-当量摩擦角,,-当量摩擦系数,13,常用螺纹及其特点、应用,对螺纹的要求:足够的强度和良好的工艺性联接螺纹:自锁管螺纹:紧密性、气密性传动螺纹:效率高调整螺纹:精度高起重螺纹:效率高、自锁性好,螺纹的分类:按牙形:三角形螺纹、矩形螺纹、梯形螺纹、锯 齿形螺纹、管螺纹按母体形状:圆柱螺纹、圆锥螺纹,14,螺纹连接基本类型,普通螺栓连接 铰制孔螺栓连接,1、
5、螺栓连接,15,螺纹连接基本类型,2、螺钉连接,16,螺纹连接基本类型,3、双头螺柱连接,17,螺纹连接基本类型,4、紧定螺钉连接,18,螺纹连接的防松,1、摩擦防松,(1)双螺母,(2)弹簧垫圈,(3)锁紧螺母,2、机械防松,(1)开口销与六角开槽螺母,(2)止动垫圈,(3)串联钢丝,19,螺纹连接的防松,3、永久防松,焊接 冲点 涂胶,20,单个螺栓连接的强度计算,1、松螺栓连接,21,单个螺栓连接的强度计算,2、紧螺栓连接,受横向载荷的紧螺栓连接,(1)普通螺栓连接,靠接合面的摩擦力传递外力螺栓既受拉应力又受扭剪应力,22,对于常用的M10M68的普通螺栓,拉应力,剪应力,螺栓的当量应力
6、,拉、扭复合应力的复合作用下,由第四强度理论可得:,上面的公式仅靠摩擦力传递横向工作载荷,其中工作载荷对螺栓的强度不构成影响。在承受冲击、振动或变载荷时,工作不可靠,需要较大的预紧力。使接合面不滑动的预紧力FFs/f,若f=0.2,那么就需要F 5Fs,这就导致螺栓直径增大。,为了减小螺栓所承受的横向工作载荷,可采用套、键、销等各种抗剪件来承受横向载荷,此时螺栓仅发挥连接作用,故预紧力就变小,直径相应变小。,24,(2)铰制孔螺栓连接,螺栓杆的剪切强度条件为:,螺栓与孔壁的挤压强度条件为:,受轴向工作载荷的紧螺栓连接,螺栓的相对刚度,螺栓的总拉力,残余预紧力,校核公式:,设计公式:,静强度计算
7、:,当工作载荷在0F之间变化时,螺栓所受的总拉力在FF0之间变化。,螺栓危险截面,最大拉应力:,最小拉应力:,应力幅:,疲劳强度计算:,5.6 螺栓组连接设计,螺栓组受力分析的主要任务:确定螺栓组受力最大的螺栓及其所受工作载荷的大小,以便进行螺栓连接的强度计算。,二、螺栓组联接的受力分析,在实际应用中,螺栓组连接所受的载荷通常由上述四种受力状态的不同组合,故可采用静力学分析方法,将各种受力状态转化为上述四种基本受力状态的某种组合。,普通螺栓连接:,铰制孔用螺栓连接:,横向载荷+旋转力矩,预紧力,总拉力,强度计算,横向载荷+旋转力矩,最大工作剪力,剪切和挤压强度计算计算,提高螺栓连接强度的措施
8、1.改变螺纹牙上载荷分配 2.提高疲劳强度的措施(1)减少应力幅(2)减少应力集中,28,提高螺栓连接强度的措施2.提高疲劳强度的措施(1)减少应力幅(2)减少应力集中,29,减小螺栓刚度或增大被连接件刚度,都可减小螺栓的应力幅,应力幅:,为减小螺栓刚度,可适当增大螺栓的长度、减小螺栓杆直径、或做成空心杆、或在螺母下安装弹性元件。,为增大被连接件的刚度,应采用刚性大的垫片;如需密封元件时可用密封环结构代替密封垫片。,30,五、挠性件传动,带传动的特点、类型、几何计算受力、应力、失效形式、设计准则带轮结构带的张紧,31,带传动,1 总摩擦力Ff,2 有效圆周力F,3 紧边和松边拉力与预紧力的关系
9、,Ff=F1-F2,F=F1-F2,2F0=F1+F2,4 紧边和松边拉力关系,5 最大有效圆周力,带传动的应力分析,传动带的受力分析,33,1)弹性滑动定义:由于带的弹性变形而引起的带与带轮之间的相对滑动现象称为弹性滑动。,3)弹性滑动会引起下列后果:(1)从动轮的圆周速度总是落后于主动轮的圆周速度,并随载 荷变化而变化,导致此传动的传动比不准确;(2)损失一部分能量,降低了传动效率,会使带的温度升高;并引起传动带磨损。,2)弹性滑动特点:弹性滑动是带传动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是正常工作时固有的特性。,弹性滑动,2)打滑位置:带在大轮上的包角大于小轮上的包角,所以打滑总是在小轮上先开始的。,4)
10、避免打滑:打滑是由于过载引起的,避免过载就可避免打滑,3)打滑后果:造成带的严重磨损并使带的运动处于不稳定状态。,1)打滑定义:若传递的基本载荷超过最大有效圆周力,带在带轮上发生显著的相对滑动即打滑。,35,五、带传动的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1 带传动的失效形式:打滑和疲劳破坏2 带传动的设计准则:在保证带工作时不打滑的条件 下具有一定的疲劳强度和寿命,-在一定条件下,由带的疲劳强度决定的许用拉应力,36,带的张紧,定期张紧装置,自动张紧装置,用带轮张紧,37,六、齿轮传动,齿轮传动特点、失效形式、设计准则计算载荷(四个系数)受力分析(转向、旋向、力方向)直齿、斜齿圆柱齿轮的强度计算、各种修正系
11、数影响因素齿轮传动主要参数选择齿轮结构,38,主要失效形式:,形成原因发生位置最终后果预防措施,39,齿轮传动的设计准则,闭式软齿面齿轮传动:常因齿面点蚀而失效,故通常先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进行设计,然后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闭式硬齿面齿轮传动:其齿面接触承载能力较高,故通常先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进行设计,然后校核齿面接触疲劳强度。开式齿轮传动:其主要失效形式是齿面磨损,而且在轮齿磨薄后往往会发生轮齿折断。故目前多是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进行设计,并考虑磨损的影响将模数适当增大。高速重载齿轮传动:可能出现齿面胶合,故需校核齿面胶合强度。,40,载荷系数,齿轮传动的计算载荷,使用系数KA:考虑由于齿轮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械设计课程 机械设计课程总结1 机械设计 课程 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18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