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ppt
《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传统文化与人生修炼浙江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李更生13094819237,一、引言:关于历史和传统的几点认识,1.关于历史的几点认识,意大利历史哲学家克罗齐: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英国史学家柯林伍德: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人类历史中的一些基本命题与核心思想,是在以公元前五百年为中心的“轴心时代”形成的,“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与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问题,并被它重新燃起火焰。”“轴心时代”: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 中 国:孔子、老子 印 度:释迦牟尼 以色列:犹太教的先知们,2.关于中华文化传统的认识,1988年,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
2、会,瑞典物理学家阿尔文博士在发言中指出: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恐怕要回到2500年从孔子那儿找到支撑我们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依据与理念。美国前总统里根:孔子高贵的行谊与伟大的伦理道德思想,不仅影响了中国人,也影响了全人类,孔子学说世代相传,提高了全世界人类丰富的做人处世原则。,21世纪是华人的世纪!,江泽民、胡锦涛:21世纪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世纪!传承中华文化与传统的经典:四书、五经、三百千我们是否能承担起传承中华文化的使命?!,西方一句古老的格言:,一个青年人若不激进,是没有心脏;一个老年人若还激进,是没有大脑。虽然现代化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但今天的中国已经不是一个现代化进程
3、中的懵懂的青年人。对于中国文化,顽固保守应该也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的话,那么,极端激进也必须和迟早会退出历史舞台。用宽容和理性的态度来重新定位孔子,来重新审视中国文化。“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温情和敬意”与“了解之同情”的态度。,二、儒释道: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1.儒家发展历程,(1)孔孟之道的发展史诞生于春秋战国:创始人是孔子;集大成者为孟子;发展于汉代董仲舒的“独尊儒术”的主张,并逐渐成为主导文化;勃兴于唐宋:唐太宗“德主刑辅”的治国方略,曾经带来盛唐气象;衰弱于明清:“五四”对孔孟之道的全盘否定复兴于现代:西方新儒学的兴起和当今中国的儒学热。,(2)儒家思想的现代性“为政以德”、“天人
4、合一”、“做人为先”的主张与“德法并举”、和谐社会、学会做人等观念以极大的启示。,2.道家发展史,(1)道家之学的产生创始人是老子,在其道德经中提“道法自然”的思想。集大成者庄子则提出“不刻意”的命题来阐发之。(2)道家的衰落与复兴道家在几经曲折之后具有复兴的趋势。林语堂把道家的智慧称为“自然”的智慧。“新道家”在美国及欧洲的兴起。中国未来的命运:“自由就是无为而治”,以张绪通博士的道学的管理要旨(1992)为代表的新道家在美国的影响日渐增大。美国的里根总统在1987年的国情咨文中曾经大力推崇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思想,3.佛教的发展历程,(1)创立于古代印度 其创始人为乔达摩悉加多,相传他
5、在菩提树下悟道。(2)中国化过程:汉时传入(白马寺),隋唐时大发展:法相宗、律宗、密宗、天台宗、禅宗、净土宗以及藏传佛教喇嘛教等。,南怀瑾:中国最后一位精通儒释道的大师,论语别裁老子他说 易经杂说参禅日记,儒:人所需要的!,儒家的孔孟思想则是粮食店,是天天要吃的,五四运动的时候,药店不打,百货店也不打,偏要把粮食店打倒。打倒了粮食店,我们中国人不吃饭,只吃洋面包,这是我们不习惯的,吃久了胃会出毛病的。要深切了解中国文化历史的演变,不但要了解何以今天会如此,还要知道将来怎么办,这都是当前很重要的问题,因此我们要研究四书。,假如中国所有的书都要烧掉,只留下一本最有价值的书德道经,南怀瑾:道家像药店
6、,不生病可以不去,生了病则非去不可。生病就好比变乱时期,要想拨乱反正,就非研究道家不可。道家思想,包括了兵家、纵横家的思想,乃至天文、地理、医药等等无所不包,所以一个国家民族生病,非去这个药店不可。,佛:自己觉悟、觉悟他人、觉悟一切,南怀瑾:佛学像百货店,里面百货杂陈,样样俱全,有钱有时间,就可去逛逛。逛了买东西也可,不买东西也可,根本不去逛也可以,但是社会需要它。,三、和谐:儒释道三教共同追求的境界,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和谐理念作为文化方面的支撑。和谐理念的生成途径是多维的,其中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应该是我们在营造和谐文化的过程中必须着力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我们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关注传
7、统的。也是因此我们可以发现大陆中国出现了“传统文化热。”,1.“天人合一”是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的达到的和谐境界,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之一就是,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西方文化则强调人要征服自然。以道家、儒家为代表的古代思想家一般都反对把天和人割裂、对立起来的观念与做法,而是竭力主张在“敬天”、“畏天”的基础上追求天人协调,天人合一。,尤其是道家的思想,特别值得我们关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道无为,任物自然。”李约瑟:道家智慧的实质是禁止反自然的行为。,生态平衡、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令人忧虑的社会问题迭起,这无疑是破坏天人平衡与和谐的结果。正
8、是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当代西方许多学者对传统文化中“道法自然”、“畏天”从而追求“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人合一”要求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保护自然环境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与政策法规等。,2.“人我合一”:人与他人关系问题上达到的和谐境界,儒家:“人我合一”的原则集中体现于其“仁道”思想.“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孔子:“仁者不忧”,“仁者无敌”!与西方文化有悠久的利己主义(或称合理利己主义)不同,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一直主张利他主义即仁道、恕道。,奥运会:和成天下,“礼之用,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流。”,3.“欲理合一”:人自身内部欲望与理智关系问题上达到
9、的内心和谐状态。,人必须谨守“以理制欲”的原则。先秦思想家在承认欲望之合理性的同时几乎毫不例外地主张对欲望必须进行理性的引导。儒家:以礼制欲道家:以道治欲佛家:以悟抑欲,儒家:节欲。孟子主张寡欲:“养心莫善于寡欲。”“不使可欲”等。道家:无欲。“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无欲则刚,“知足之足常足矣”。佛家:禁欲。“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般若心经)古老格言:天欲灭之,比先使之狂。小人得志便猖狂!,反对纵欲主义:“人之生也,奚乐哉?为美厚尔,为声色尔!”“一为寿,二为名,三为位,四为货。有此四者,畏鬼畏人,畏威畏刑,此之谓遁人也。”(列子杨朱)这和西方古希腊以来的张扬欲望传统也是相反的。这
10、个传统对我们的启迪可以归结为:在人性修炼中培养“不使可欲”的自制力,四、修养身心:三家的修炼观!,儒家强调道德的力量:“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道家强调自然的力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佛家强调觉悟的力量:佛教的“佛”就是觉悟者的意思,它从本质上可以归结为一种由觉而悟,从而拥有信仰的过程。,(一)儒家修德的五项原则,1.德性立身的安身之道孔子有“三达德”之说:“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孟子:“仁、义、礼、智“的“四端”说。董仲舒的“五常”说:仁、义、礼、智、信。这是儒家关于德性的总原则。,2.以和为贵的待人之道,论语:“礼之用,和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传统文化 儒释道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17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