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戏剧――黄梅戏.ppt
《中国古代戏剧――黄梅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戏剧――黄梅戏.ppt(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古代戏剧,黄梅戏,自动化091 李 阳 0908140313自动化091 王家伟 0908140116电 子091 乔 晗 09081401 啊啊,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大家都知道胡歌版的天外飞仙,也知道黄圣依版的天仙配,还有黄奕版的新女驸马,还有那电视台放了一遍又一遍的欢天喜地七仙女,那你知道中国古典戏剧黄梅戏中的天仙配、女驸马吗?今晚,就让你我共赏中华文化中又一璀璨的一面!,一、黄梅戏简介二、黄梅戏发展史三、唱腔、伴奏与角色行当简介四、精品黄梅戏赏析五、名人简介,黄梅戏简介:,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剧种。它发源于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处黄梅多云
2、山,与鄂东和赣东北的采茶戏同出一源,其最初形式是湖北黄梅一带的采茶歌。黄梅戏用安庆语言念唱,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黄梅戏的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黄梅戏来自于民间,雅俗共赏、怡情悦性,她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清新的乡土风味感染观众。,黄梅戏发展史:,黄梅戏的发展大致经过了3个阶段。第1阶段,约从清代乾隆末期到辛亥革命前后。初从歌舞发展成“两小戏”和“三小戏”,后又吸收当地流行的一种叫“罗汉桩”的说唱艺术,并受青阳腔和弹腔(指徽调)的影响,产生了故事完整的本戏。这一阶段,积累的剧目,号称“大戏三十六本。小戏七十二折”。大戏多表现农村劳动者的生活片断,如打猪草、卖斗箩等
3、。演唱时,只用打击乐器伴奏,人声帮腔,以载歌载舞为特点,表演着重对自然生活的细致模拟,而无固定程式。这个时期的黄梅戏,基本上还是农村劳动者一种自唱自乐的文艺形式。第2阶段,从辛亥革命到1949年。黄梅戏逐渐职业化,并从农村草台走上了城市舞台。1926年,著名演员丁永泉(旦)和曹增祥(生)、丁和寿(丑)等进入安庆市区,先是分散清唱,影响日渐扩大,后进入固定场所,作营业性演出。到1931年,安庆市区已有两家演出黄梅戏的剧场,即新舞台和爱仁戏院。1931年和1934年,分别由查振卿、丁永泉等带黄梅戏班到上海,在九亩地一带演出,直到抗日战争开始,才返回安徽。,黄梅戏发展史:,第3阶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4、成立后,黄梅戏迅速发展,从流行安庆一隅的民间小戏,一跃而成为安徽的地方大戏。1953年成立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后,在老艺人和新文艺工作者的合作下,先后整理、改编了打猪草、夫妻观灯、推车赶会、天仙配、女驸马、罗帕记、赵桂英、三搜国舅府等传统剧目。编演了神话剧牛郎织女和现代戏春暖花开、小店春早等。其中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小店春早已摄制成影片。这一时期,出现了对黄梅戏表演艺术做出较大贡献的严凤英、王少舫、潘 等有成就的演员。现在黄梅戏专业剧团共有50个,黄梅戏唱腔委婉清新,表演细腻动人,现已成为颇受全国广大观众欢迎的剧种之一。,唱腔、伴奏与角色行当:,唱腔:主腔、花腔、三腔,伴奏:,角色行当:正旦
5、、小旦、小生、小丑、老旦、花脸、正生,精品黄梅戏赏析:,天仙配女驸马,天仙配,1955年底,由桑弧执笔改编剧本,石挥导演,严凤英、王少舫主演的影片天仙配摄制完成。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安庆黄梅戏天仙配的巨大成功,引发了香港数十年黄梅戏电影的经久不衰!天仙配是黄梅戏发展历程中的一座丰碑,影响遍及海内外。它为人们留下的众多精彩唱段至今还为人们所深爱。影片于一九五七年获文化部优秀舞台艺术片二等奖。描写董永卖身葬父,在傅员外家为奴。玉帝第七女同情董永遭遇,私自下凡,与董永结为夫妇。七仙女一夜织锦10匹,帮助董永改三年长工为百日。百日期满,玉帝逼迫七仙女返回天庭,董永夫妻忍痛分别。剧本剔除董永与七仙女的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古代 戏剧 黄梅戏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16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