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6_3939942_精细化学品合成技术-第3章-表面活性剂.ppt
《266_3939942_精细化学品合成技术-第3章-表面活性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66_3939942_精细化学品合成技术-第3章-表面活性剂.ppt(1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3章 表面活性剂,绪论原料的制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和两性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特种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是指具有固定的亲水、亲油基团,在溶液的表(界)面能定向排列,并能使表(界)面张力显著下降的物质。,绪论 表面活性剂(surfactant)的概念,表面活性界面与表面的概念界面:物质相与相的分界面。在各相间存在:气-液、气-固、液-液、液-固和固-固 五种界面。表面:当组成界面的两相中有一相为气相时,称为表面。,表层空气分子对液体吸引力小于内部液相分子对它的吸引力,所以该分子所受合力不等于零,其合力方向垂直指向液体内部,结果导致液体表面具有自动缩小的趋势,这种收缩力称为表面张力。,
2、表面活性剂发展简史一、表面活性剂工业的兴起与演变 表面活性剂是一种功能性的精细化工产品,俗称“工业味精”。近年来,已发展成为精细化工一个重要门类。表面活性剂的发展历史是从肥皂开始。1917年,德国Basf公司开发了苯的烷基化与磺化产品。此后,德国人Bohme开发了蓖麻油脂脂肪酸丁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1928年,H.Bertsch等用脂肪醇代替脂肪酸进行硫酸化,制得第一种合成的洗涤活性物,随后发展了脂肪醇、脂肪酸、脂肪胺的聚氧乙烯醚产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四聚丙烯为原料的支链十二烷基苯生产技术开发成功后,市场大量需求支链烷基苯磺酸钠(ABS),其去污力好,洗涤剂所用的活性物大都采用了表面活性
3、物,从而部分取代了肥皂。20世纪60年代起,由于四聚丙烯型支链烷基苯磺酸钠(ABS)的生物降解性差,造成公害,而被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所取代,随之在数量,品种上有了很大的提高。目前国际上表面活性剂的发展倾向于生态安全、无环境污染、生物降解安全,功能性强,化学稳定性及热稳定性良好,而成本低的产品,“绿色”化原料倍受关注。,二、世界表面活性剂科学与工业的现状 世界表面活性剂工业的现状是比较平稳的缓慢地增长,不同的地区发展有差异。全世界表面活性剂的产量,目前约在1000万吨以上。品种数量上,全世界已合成的表面活性剂品种达16000个,但主要产量品种仍以LAS、AEO、AES、FAS等为主,其次
4、为AOS、SAS。近年来,APG、MES亦有较大的发展趋势。由于脂肪醇生产成本的下降,脂肪醇系表面活性剂的发展速度高于LAS。其品种上,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数量上发展也是较快的。但近年来,两性表面活性剂在发展速度上亦较快。随着表面活性剂工业的发展,表面活性剂科学的基础研究也愈来愈深入;其应用也不断地向新的领域拓展。,表面活性剂的结构与分类一、表面活性剂分子的双亲结构,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包括:长链疏水基团(亲油基)和亲水性离子基团或极性基团(亲水基)属于双亲结构。在溶液中能定向地吸附于两相界面上,从而降低了水的表(界)面张力;在某一浓度以上,分子相互缔合形成胶束。,疏水基,亲水基,表面活性剂
5、的化学结构特点,极性基团,非极性基团,亲水基(憎油基、疏油基),憎水基(亲油基、疏水基),不对称的分子结构两亲性:一段亲水、一段亲油!双重性:一部分可溶于水 一部分易自水中逃逸的,CMC-临界胶束(团)浓度,CMC:表面活性剂分子缔合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当其浓度高于CMC值时,表面活性剂的排列成球状、棒状、束状、层状/板状等结构,(一)疏水基:表面活性剂的疏水基主要是烃类,来自油脂化学制品或石油化学制品,其碳原子数为C8C20。饱和烃:直链烷烃,支链烷烃和环烷烃。不饱和烃:脂肪族、芳香族,双键/三键,弱亲水基作用。对于胶束形成,其每个不饱和烃的烃中减少11.5个CH2的效果相同。其它:脂肪醇、
6、烷基酚、含氟或硅以及其它元素的原子团,含萜类的松香化合物,高分子的聚氧丙烯化合物等。以上疏水基的疏水性强弱顺序为:脂肪族烃基 环烷烃基脂肪族侧链芳烃基芳烃基带弱亲水基的烃基,有机酸盐:羧酸盐(-COOM),如肥皂(脂肪酸钠):磺酸盐(-SO3M),如洗衣粉的主要成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硫酸酯盐(-OSO3M)如硫酸化蓖麻油;磷酸酯盐(-OPO3M),如磷酸化油。胺盐及季铵盐:伯、仲、叔胺盐 季铵盐;,离子型:,(二)亲水基:两大类:离子型:阴、阳、两性离子,在水溶液中能离解为带电荷的离子,如磺酸盐、羧酸盐等。非离子型:在水中具有极性而不能在水中离解,如聚氧乙烯等。,不离解的羟基(-OH,一般为多
7、个羟基),如“斯盘”(Span);2.醚链(-O-,与水形成氢键而具有亲水性,一般为多个),如渗透剂JFC,其分子式:RO(CH2CH2O)nH(R为C8C13烷基)。,非离子型:,烷基多糖苷又称APG,亲水基类型不同,表面活性剂形成胶束的容易程度及降低液体表面张力的能力不同,顺序如下(亲油基相同的条件下):-COO-N+(CH3)3-SO3-OSO3-两性型多元醇型聚氧乙烯型 一个好的表面活性剂其亲水基与亲油基应有一个很好的匹配关系:亲水-亲油平衡值(Hydrophilic-Lipophilic Balance,缩写为HLB)。,表面活性剂都是两亲分子,由于亲水和亲油基团的不同,很难用相同的
8、单位来衡量,所以Griffin提出了用一个相对的值即HLB值来表示表面活性物质的亲水性。对一般非离子型的表面活性剂,HLB的计算公式为:,例如:石蜡无亲水基,所以HLB=0 聚乙二醇,全部是亲水基,HLB=20。其余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HLB值介于020之间。,HLB值,根据需要,可根据HLB值选择合适的表面活性剂。例如:HLB值在26之间,可作油包水型的乳化剂;810之间作润湿剂;1218之间作为水包油型乳化剂。,润湿剂HLB值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石蜡 W/O乳化剂 洗涤剂 增溶剂|聚乙二醇 O/W乳化剂,W/O:油包水O/W:水包油,一些基团的HLB值
9、,表面活性剂市场上常见的亲水性基团,表面活性剂市场上常见的疏水基团,(三)连结剂:,亲水基和疏水基有两种连接方式:1.直接连接,即疏水基物料直接与无机或有机化学剂反应而成。如脂肪酸与氢氧化钠直接形成肥皂。C17H35COONa2.借助中间药剂作媒介而进行连接。如:,二、表面活性剂分类,常用的分类方法:按表面活性剂分子的化学结构和它在水中的离解状态来进行分类。,表面活性剂,阴离子型,阳离子型,两性型,非离子型,特种,在整个表面活性剂生产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据统计,世界表面活性剂总产量的40%属于这一类。,一般是长链烃C10-C20,羧酸磺酸硫酸磷酸,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分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10、的结构分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结构:,NPSAs,伯、仲、叔胺盐,季铵盐,咪唑啉型,吡啶型,吗啡啉型,疏水基,亲水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分类:,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同一分子上有一阴离子及一阳离子在分之内形成内盐。,良好的配伍性、低毒性、多功能性;占总量1左右,但发展较快,,羧酸型硫酸型磺酸型磷酸型,胺基季铵基,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分类,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不电离,其亲水基主要是由具有一定数量的含氧基团组成(醚、酯、羟基、胺、酰胺)。,稳定性好,不受酸碱盐的影响,相容性好,可与阴阳两性表面活性剂混合使用,在水、有机溶剂中均可溶解。,非离子型表面活性
11、剂主要有:,其它还有蔗糖脂肪酸酯、烷基糖苷、烷基醇酰胺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结构上区别于上述表面活性剂,性能较特殊,且兼有阴、阳、非、两性离子特征。主要有: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元素表面活性剂冠醚表面活性剂微生物表面活性剂反应性表面活性剂、多聚型表面活性剂 其他还有开发的多效阳、非、阴功能的混杂型表面活性剂等。,特种表面活性剂:,应用,应用,分类结构性能,原 料,合成,油脂,石油,阴离子阳离子两性非离子特种,洗涤、农药、食品、材料、医药、采油、采矿、纺织、印染、皮革、造纸、建筑工业味精,催化剂开发,单元反应,融会贯通,植,动,乳,超分子化学膜化学药物载体表面催化纳米材料分子器件,高分子元素冠醚微生物
12、,有机反应的基本过程,新方法趋势,应用,使用,脂肪族取代反应理论,芳香族取代反应理论,原料的制取表面活性剂分子由亲油和亲水两部分组成,仅介绍以表面活性剂的亲油部分以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原料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的合成。油脂衍生物一、油脂油脂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三酯,此外还含有少量游离脂肪酸、高级醇、高级烃、维生素、磷脂、蛋白质及色素等。油脂的脂肪酸组成:油脂的主要成分是多种甘油脂肪酸酯的混合物,同时还有少量的有机无机杂质。日用化工行业中常用油脂的品种:,即主要油脂的主要脂肪酸组成:蓖麻油:棕榈酸 2%;硬脂酸 1%;油酸 7%;亚油酸 3%;蓖麻油酸 87%椰子油:辛酸、癸酸约 15%;月桂
13、酸 48%;豆蔻酸 17%;棕榈酸 9%;硬脂酸 2%;油酸 7%;亚油酸 1.3%棕榈仁油:辛酸、癸酸约 9%;月桂酸 50%;豆蔻酸 15%;棕榈酸 7%;硬脂酸 2%;油酸 15%;亚油酸 1%棕榈油:豆蔻酸 2%;棕榈酸 42%;硬脂酸 5%;油酸 41%;亚油酸 10%棉子油:豆蔻酸 1%;棕榈酸 21%;硬脂酸 2%;油酸 29%;亚油酸 45%牛油:月桂酸 0.5%;豆蔻酸 3%;棕榈酸 25%;硬脂酸 19%;油酸 40%;亚油酸 4%猪油:豆蔻酸 1%;棕榈酸 28%;硬脂酸 13%;油酸 46%;亚油酸 6%,油脂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油脂的重要参数:酸值:中和一克油脂
14、中的游离脂肪酸所需氢氧化钾的毫克数。衡量油脂的酸败程度。皂化值:皂化一克油脂所需氢氧化钾的毫克数。可说明油脂中的脂肪酸的碳链长度。一般油脂的皂化值在180-200左右,甘油含量10%。碘价:每100克油脂吸收碘的克数。测定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的程度。,2)油脂的分类 按照来源分类:海产油脂、陆上动物油脂、乳脂和植物油脂四大类。,2)油脂的化学性质:(1)油脂加氢 固体油脂在贮存、运输、使用等方面都比液体油脂更方便和广泛。所以许多油脂为提高其熔点和饱和程度,采用有催化剂存在的氢化处理。这样处理过的油脂叫硬化油或氢化油。如:,(2)水解与皂化 油脂水解又称油脂裂解,是酯化反应的逆反应。,(3)酯互
15、换:酯互换包括酯与醇的醇解,酯与酸作用下的酸解和酯与酯作用的酯酯互换。油脂或脂肪酸一元酸酯(RCOOR)溶解于过量的醇(R”OH)中,可发生醇解反应。重要的是甘油三酯通过与甲醇的醇解即可得到脂肪酸甲酯和甘油。,二、脂肪酸 脂肪酸工业的产生:脂肪酸(RCOOH)工业是随着近代的有机化学中对脂肪酸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研究后发展起来的。目前脂肪酸产品有天然脂肪酸和合成脂肪酸。天然脂肪酸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其存在的形式主要有两种:脂肪酸与甘油结合成甘油酯和脂肪酸与长链一元醇结合成的简单酯(天然蜡)。,2、国内外脂肪酸工业的状况 目前世界脂肪酸生产能力约为400多万吨,其中以天然油脂为原料的占
16、60,塔尔油(纸浆废液)为原料的占20,合成脂肪酸占20。(1)美国 美国目前有18家脂肪酸主要生产厂家,按市场领域计算的美国脂肪酸消耗量:类别 比重()个人防护用品(化妆品、香皂、香波等)15.1 家庭清洗剂、干洗皂、织物柔软剂等 12.7 涂料(油漆、粘合剂、油墨等)15.1 工业用润滑油、腐蚀抑制剂、油田化学品和添加剂等 12.4 塑料工业 7.3 食品工业 7.1 纺织工业(不包括家用织物柔软剂)5.4 橡胶工业(不包括合成橡胶及胶乳乳液聚合用酸)4.9 乳液聚合 4.8 沥青工业 2.0 选矿工业 1.5 其它(包括医药、蜡、润滑油、蜡蚀等)11.7 总计 100 从上表可看出,用作
17、个人防护和家用化学品(即日用化工行业)的只占约28,其余70,多均为工业应用,所以脂肪酸最大的应用是在工业部门,并非局限于日用化工行业 美国的脂肪酸需求量仍将以35年平均增长率上升。,美国脂肪酸用油脂原料:椰子油15、牛脂73、其它植物油脂12。主要生产厂家为:P&G Palm-Colgate Emery.(2)西欧目前西欧有26家脂肪酸生产厂家,按脂肪酸蒸馏能力达120万吨左右(不包括塔尔油)。据西欧几家大公司预计,其消费量增长不大,估计年增长率为1.52左右。主要生产厂家有:Henkel、Unilever、Hoechst.(3)日本及东南亚地区日本目前从油脂水解生成脂肪酸的生产能力为36.
18、5万吨/年,其中花王等五个主要厂家占生产能力的78,另外还有两套从塔尔油生产脂肪酸的装置,其能力约8.5万吨/年。,以天然油脂为原料生产高级脂肪酸装置,近年来在椰子油和棕榈油相当丰富的发展中国家蓬勃发展。如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和泰国等国扩建和新建生产装置。(4)中国由于受油脂资源品种的制约,我国的脂肪酸工业起步较晚,但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脂肪酸工业的发展十分可观。从脂肪酸产品品种来看,就天然油脂制脂肪酸,国外很多公司装置灵活性较大,可适用于多种天然油脂,因此品种多。目前从世界各国来看,许多大公司投入大量的资金致力于脂肪酸衍生物的新产品的开发和应用领域的开拓。另外,随着将来地球上石油资源的慢慢
19、耗尽,天然脂肪酸工业将有更大的增长。,三、脂肪酸甲酯制取方法有两种:甘油三酯与甲醇反应的酯交换法(即醇解)脂肪酸和甲醇的反应得直接酯化法。脂肪酸甲酯主要用于生产脂肪醇、烷基醇酰胺、-磺基脂肪酸酯钠盐和肥皂等产品。另外,生物柴油即是脂肪酸甲酯。,四、脂肪醇五、脂肪酰胺及脂肪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中能离解出具有表面活性的阴离子的一类表面活性剂。发展最早、产量最大、品种最多、工业最成熟的一类品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通常按亲水基可分为:羧酸盐型、磺酸盐型、硫酸(酯)盐型、磷酸(酯)盐型等。一、脂肪酸盐 脂肪酸的碱金属盐、碱土金属盐、高价金属盐、铵盐和有机胺盐统称为脂肪酸盐,也称为皂。RCOONa:是块
20、状肥皂和香皂的表面活性组分,俗称硬皂。RCOOK:常用于制取液体皂,俗称软皂。多价金属皂一般不溶于水,洗涤制品中极少应用,但某些金属皂具有特殊的工业用途(如Ba、Ca、Mg盐等)。,1.油脂和脂肪酸甲酯的皂化 2.脂肪酸中和制皂 3.复分解法制皂:用于制取碱金属皂或高价金属皂,磺酸盐型表面活性剂一、烷基苯磺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最重要的一个品种,亦是产量最大的一个品种。优点:去污力强,泡沫力及泡沫稳定性好,在酸碱和某些氧化物中稳定。原料来源充足,成本低,制造工艺成熟。自1936年由美国苯胺公司开始生产以来,一直是主要品种。1、烷基苯磺酸盐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结构:通式:CnH2n+1C6H4
21、SO3Na 早期为四聚丙烯苯磺酸钠(ABS),现在主要为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通常是一种黄色油状液体,经纯化后,可以形成六角形或斜方形薄片状结晶。,结构与性能的关系:(1)烷基链长的影响 表面活性:C8以上才具有表面活性,超过C18时,溶解度小而明显下降。发泡性:C14发泡性最好,C10C14泡沫稳定性最好。去污力:C12最好。(2)烷基链分支的影响 表面张力效能:ABS比LAS大。发泡力及润湿力:ABS优于LAS。去污力:LAS优于ABS,特别在高温洗涤时。生物降解性:LAS明显优于ABS。,(3)苯基与烷基结合位置的影响 LAS的苯基可结合在烷基链的任何一个位置。以C12烷基为例:去
22、污力:低浓度时,3-烷基苯磺酸钠的去污力最好,2-位次之,4-,5-,6-位次之;高浓度时(0.2以上时)除1-位外,去污力差异不大。泡沫性:苯基向链中心位置移动,产品的泡沫性增高,5-位最大,6-位迅速下降。润湿力:苯基在烷基链的奇数位置为好,且愈靠近中心位置愈好。生物降解性:苯基愈接近链的中心位置,愈差。,磺化反应式如下:最好采用SO3作为磺化剂。磺化反应为:为亲电取代反应。烷基苯中的苯环为一个键的共轭体系,R是一个供电子基团,使苯环的电子云密度增加。但由于位阻效应,磺酸基主要在对位。反应式:,以SO3作为磺化剂时,SO3为亲电试剂:为亲电试剂,硫原子与二个氧原子形成配位键,硫原子因缺乏电
23、子而呈正电性+,与硫原子共价键的氧原子因外层电子的偏移而呈负电性-,S易接受电子使SO3成为强亲电试剂。以发烟硫酸为磺化剂:烷基苯 络合物 络合物,二、-烯烃磺酸盐(AOS)-烯烃(C12C18)与SO3 在适当的条件下反应,然后中和、水解而得。产品主要成分:R-CH=CH-(CH2)p-SO3Na 烯基磺酸盐 R-CH-(CH2)q-SO3Na 羟烷基磺酸盐 OH,1、磺化机理SO3 与-烯烃的反应速度是与烷基苯反应的100倍。反应热与为210KJ/mol。以SO3/空气磺化直接生成的磺内酯与烯基磺酸的典型比例为70:3060:40。磺化后的物料经气液分离器后,液体部分需进行适当的老化,使-
24、磺内酯异构化成-磺内酯。2、-烯烃磺化产物的中和与水解 磺化产物中的烯基磺酸,与NaOH中和:磺化生成的副产物二磺酸亦可被碱中和。生成的磺内酯需在170180、0.5MPa下进行水解约为30min后才能中和。中和-烯烃磺化产物时碱约需过量1.52。,3、性能及用途AOS是一种高泡、水解稳定性好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OS商品通常为活性物含量39%40%的水溶液或活性物含量约70%的浆状物,也有90%含量的粉状商品。碳链长度以C14C16为主。AOS具有优良的抗硬水能力,低毒、温和、刺激性低,在各种个人保护用品中的应用优于K12,在硬水中有良好的去污力,生物降解性好,用途广泛。民用产品中适用于配制
25、个人保护、卫生用品以及各类洗涤剂。工业上主要用作乳液聚合乳化剂、农药乳化剂、润湿剂和油田化学品等。,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AES)AS的抗硬水性较差,在其分子中加成23个环氧乙烷可显著提高抗硬水性能。n=24 醇醚硫酸化时与脂肪醇的主要区别是醇醚在酸性条件下醚键断裂,生成有毒化合物1,4-二噁烷 产生1,4-二噁烷的原因:SO3过量多,醇醚转化率高、未硫酸化油含量低时;反应温度过高,或局部过热;醇醚硫酸酯老化时间长;,醇醚硫酸化后,采用离心真空脱气工艺,可降低产物中二噁烷含量,产品中二噁烷含量可控制在50mg/Kg以下。性质与用途:AES是改性产物中最重要、产量最大的一种,由于在疏水基和亲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66 _3939942_ 精细 化学品 合成 技术 表面活性剂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16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