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发展及造型分析讲座(1).ppt
《高层建筑发展及造型分析讲座(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层建筑发展及造型分析讲座(1).ppt(8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层建筑发展及造型分析,一、世界高层建筑发展简史二、高层建筑设计要点三、当代著名高层建筑鉴赏四、集团总部大楼的造型建议,目录:,一、世界高层建筑发展简史,1、芝加哥学派2、古典主义复兴时期 3、现代主义时期4、后现代主义时期,1、芝加哥学派(18651893,约28年),芝加哥家庭保险公司大厦,建于18831885年,共10层,高55米,是世界上第一幢按现代钢框架结构原理建造的高层建筑,开摩天大楼建造之先河,使芝加哥被称为高层建筑的故乡。,1、芝加哥学派(18651893,约28年),瑞莱斯大厦,1890-1894年,伯纳姆与鲁特 Burnham&Root 设计,被公认为是芝加哥学派的杰作,十
2、六层,采用了先进的框架结构与大面积玻璃窗,同时以其透明性与端庄的比例使人大开眼界。,2、古典主义复兴时期(1893世界资本主义大萧条前后,约36年),伍尔沃斯大楼:纽约,与早期的功能主义体现的简洁外观相比,这一时期的高层建筑试图在新结构、新材料的基础上将新的建筑功能与传统的建筑风格联系在一起,呈现出一种折衷主义的面貌。,建于1913年,位于纽约市的一栋摩天大楼。历史悠久且极为知名。属于新哥德式的建筑,大楼建成后为 241米,共57层。,2、古典主义复兴时期(1893世界资本主义大萧条前后,约36年),克莱斯勒大厦:纽约,1930年建成。大厦共77层、319.4m。这栋大楼在当时是公认的世界第一
3、高楼,曲线形和锯齿形的结合表现了古代玛雅人和埃及的建筑风格。这栋大楼极富想象力的外观造型不论在近处或远处都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成功地塑造了高层建筑的独特形象。,3、现代主义时期(二战后20世纪70年代,约40年),四十年代末到五十年代末,伴随工业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密斯凡德罗为代表的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占据了主导地位,简洁的钢结构国际式玻璃盒子到处盛行。,利华大厦:世界上第一座玻璃幕墙高层建筑,19511952年在纽约建立,该建筑获得1980年美国25年奖.开创了全玻璃幕墙“板式”高层建筑的新手法,成为当代风行一时的样板。,利华大厦:纽约,3、现代主义时期(二战后20世纪70年代,约40年),位于
4、美国纽约市中心的西格拉姆大厦建于19541958年,共38层,高158米,总投资4亿美元。大厦的设计风格基于对框架结构的深刻解读,发展出一种强有力的建筑美学。那就是用简化的结构体系,精简的结构构件,讲究的结构逻辑表现,使之产生没有屏障可供自由划分的大空间,完美演绎“少即是多”的建筑原理。,西格拉姆大厦:纽约,3、现代主义时期(二战后20世纪70年代,约40年),“粗野主义”在建筑上的特点是毛面混凝土和粗笨构件的质朴组合以及对此类材料质感的充分表现。在高层建筑中设计者一反玻璃盒子建筑的精美雕琢,重在表现粗犷的建筑风格。,英国莱斯特大学的工程馆,19591963,以直率的形式清晰地表达了功能、结构
5、、材料、设备与交通系统等.,英国莱斯特大学工程馆,3、现代主义时期(二战后20世纪70年代,约40年),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双塔(1973)是典雅主义的代表建筑:筒体结构密集的外层包柱构成外观上的金属网格,窄小的通高长窗形成立面上连贯的垂直阴影,与底部精细的尖镟浑然连为一体,给这两栋大体量的建筑穿上了精致、细腻的外衣。,世界贸易中心双塔,4、后现代主义时期(20世纪70年代初至今),高层风格变化的指导思想是主张标新立异,建筑风格出现多元化倾向,努力突破“国际式”风格的局限。,反对以功能来对建筑严格限定,而是将建筑同历史、记忆、梦幻、想象、诗意相联系;结构在这里不仅仅是建筑实现的技术手段,也是活动的
6、趣味中心,更被当作实现构图的手段。,4、后现代主义时期(20世纪70年代初至今),双塔分别于1987年和1990年先后建成,分别高288米和258.5米。两栋塔楼都由方形的塔身和收分顶部的多坡尖顶构成,色调一致,相互呼应,但又保持了各自独立的形象。双塔顶部由一系列的玻璃山墙渐次上升并逐层内收直到塔顶。,(1)、回复战前古典折衷主义时期的高楼式样,费城自由广场双塔大厦,4、后现代主义时期(20世纪70年代初至今),1991年落成,是一栋50层的综合塔楼。在平面上将中间部分凹入以形成方形双塔的视觉效果,在顶部则以古典手法加上7层高的“双庙”作为收头,形成典雅的顶冠。,(1)、回复战前古典折衷主义时
7、期的高楼式样,美国亚特兰大市桃树街191号大厦,4、后现代主义时期(20世纪70年代初至今),通过传统的三段式立面和装饰上的山墙、柱头、色彩等进行隐喻,表达建筑形象中对历史文脉的探寻和延续。而这种方式因其注重抽象的装饰性,往往被人说成是“没有根基的历史的符号性装饰”而加以抨击。这栋197米高的大楼采用了传统的基座、墙身、屋顶三段式做法,令人惊异的是它顶部高达30英尺的巨大的断裂山花,仿佛日本木钟或橱柜顶部的装饰物。,(2)、对历史形式的抽象表现,纽约电报电话公司新楼,4、后现代主义时期(20世纪70年代初至今),立面上严整的对称构图和传统三段做法,使它带有一些政府大楼的威严性。通过立面的壁柱和
8、拱心石符号、醒目的色彩搭配、琐碎的装饰带,使大楼具有对传统的追思和世俗的趣味。,(2)、对历史形式的抽象表现,波特兰市政厅大楼,4、后现代主义时期(20世纪70年代初至今),雕塑化造型体现了高层建筑设计中对单体建筑外观艺术表现的抽象手法。现代派在这一方面主要提倡整块、直角的构图,如利用束筒结构自身的特点进行整体塑造的西尔斯大厦(1974,110层,443m),(3)、雕塑化造型,西尔斯大厦:芝加哥,4、后现代主义时期(20世纪70年代初至今),后现代则提倡多体块、锐角构图,如阿利德银行大厦(1986,达拉斯,贝聿铭事务所,60层,220m),(3)、雕塑化造型,阿利德银行大厦:达拉斯,4、后现
9、代主义时期(20世纪70年代初至今),香港中银大厦是一个三角形母题组合的玻璃盒子,它的最大特色是在形体处理上,设计成由四组向上渐次伸展的三棱柱组合体,突破现代主义矩形方盒子的呆板,产生生动的外观。从不同角度看,犹如中国传统的节节升高的竹子,隐喻中国银行的未来发展前程。(1989,贝聿铭事务所,地上70层,楼高315米),(3)、雕塑化造型,香港中银大厦,立面创意来源于竹子,中国古人有这么一句格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贝聿铭正是从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中,汲取到这么一个美好的创意。但也有人说它看似一柄青凛凛的、“刺破青天锷未残”的利剑。而中银大厦跟汇丰银行之间的风水大战,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
10、,香港中银大厦,4、后现代主义时期(20世纪70年代初至今),曲面具有方盒子所难以比拟的的表现力,运用曲面造型也是后现代时期高层建筑造型中一种大胆的风格。,(4)、运用曲面和斜面造型,广州西塔和合景国际金融中心,西塔第32层办公楼平面,二、高层建筑设计要点,1、高层建筑楼身设计2、高层建筑立面设计 3、高层建筑顶部造型设计,1、高层建筑楼身设计,高层建筑的楼身体形是其立面塑造的基础,也最直接地反映建筑标准层的配置和组合关系。楼身体形设计应做到丰富多彩,但又不能以牺牲技术经济的合理性为代价。其常用的体形有:几何体形台阶体形倾斜面体形雕塑体形,位于北京建国门附近的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一期跟二期(建于1
11、989年)是方形平面切圆角的实例。大楼以切角的方形平面为造型基本单元,高155m。而国贸中心三期(建于2007年)采用了简单的方形为基本造型单位,沿建筑高度有截面上的变化,高330m。,国贸中心:左右大楼为一期和二期工程,中间为国贸三期,1、高层建筑楼身设计几何体型,1、高层建筑楼身设计几何体型,大楼高235米,采用圆柱形外观使它在最大限度上减少了外表面积。大楼的南北立面均有一个切口,造成两个半圆的错觉,强化了竖向线条,使造型上的垂直高耸感更为突出。,淡马锡大厦(原新加坡财政部大楼),1、高层建筑楼身设计几何体型,正方形平面的悉尼MLC中心大楼,建于1977年,高244米,四个角进行斜边切割,
12、变成八边形的平面,切边的转角部位采用钢筋混凝土的折形巨柱,凸出建筑外墙,与水平带窗形成对比,成为立面造型上的巨型支架。,悉尼MLC中心大楼,1、高层建筑楼身设计几何体型,三角形平面的香港中环广场大厦,三个尖角被切去,既改善了室内空间形状,又从“风水”上避免了对相邻建筑的“冲撞”。建筑顶部以三坡尖顶和桅杆作结束,赋予建筑物纪念碑一般的高耸和华贵感觉。,香港中环广场大厦,慕尼黑 BMW公司办公楼是由四个同样大小的圆形呈花瓣形对称叠加构成的塔楼。象征着四汽缸的造型。四个花瓣形构成的平面使外观体形玲珑有致,也为办公空间增加了天然采光面积。这一别具特色的圆弧形造型富有很强的韵律感,并且与旁边碗状的陈列馆
13、形成了呼应。,1、高层建筑楼身设计几何体型,宝马公司总部大楼,NEC本部大楼是双面台阶的建筑实例。大楼建筑高度180米。建筑体型简洁,标准层自下向上逐渐缩小形成三段,从正面看外形似一枚待发的火箭,显得雄浑挺拔。,1、高层建筑楼身设计台阶体型,NEC(日本电气株式会社)本部大楼,纽约洛克菲勒中心G.E.大厦(1933)是一栋70层高的钢结构超高层办公楼。它高耸修长的剪影曾经是新型摩天楼兴起的标志。为了争取好的朝向,将建筑板形体量的端部面向街道。建筑在临街一面分为三个条块在不同的高度形成几次退台,取得体量上的变化,强化了高耸挺拔的视觉感受。,1、高层建筑楼身设计台阶体型,纽约洛克菲勒中心,马来亚银
14、行大厦(50层,243.5m)的倾斜面并不贯穿整个楼身:建筑主体由两个咬合的正方体构成,每个正方体底部完整的两个边各自向外扩出形成斜面,而这一倾斜的手法在建筑顶部的退进中得以重复,使主体造型上下呼应。,1、高层建筑楼身设计倾斜面体型,吉隆坡马来亚银行大厦,广东国际大厦是局部倾斜的塔式高层,63层,高198.4米,在622层四面呈斜面。四个倾斜面的中间部位作倒梯形的切割,从远处看整个建筑犹如从笋壳中破出的笋节。,广东国际大厦,1、高层建筑楼身设计倾斜面体型,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高460m。造型特征为正方形和梯形两个单纯的几何形组成的巨型雕塑。主体采用正方形平面,从对角线分为两个三角形,其余两对角自下
15、而上逐渐收分,至460M高处呈一对平行的直线。顶端开洞既减轻风荷载,又作为屋顶观光的开口部,内架天桥,象征“世界金融中心”和“世界的桥梁”。,1、高层建筑楼身设计雕塑体形,上海环球金融中心跟金茂大厦,塔楼平面基本呈正方形,双轴对称,外墙以银色、绿色为主。节节收束的塔式造型象征中国古塔的形象,外观呈阶梯状的韵律。既反映了中国的传统特色,又体现了现代高科技所带来的技术精美。,1、高层建筑楼身设计雕塑体形,上海金茂大厦细部,瑞士再保险总部大厦:英国伦敦,2004年建成,位于英国伦敦,建筑高度179.8米(50层)在外型上,它圆弧形的设计,使底部和顶部渐渐收紧形成曲面,底层广场由此能够得到最多的日照。
16、大楼配备有由电脑控制的百叶窗,楼外安装有天气传感系统,可以监测气温,风速和光照强度,以方便在必要的时候自动开启窗户,引入新鲜空气。,1、高层建筑楼身设计雕塑体形,越南国家油气公司总部大楼,包括一栋79层的办公、酒店大楼,位于左边;一栋包括石油博物馆和媒体中心、商店以及溜冰场的裙楼;以及一栋47层的公寓大楼。为打造出与众不同的形状,该大楼的底部是六边形,顶部却是三角形。,1、高层建筑楼身设计雕塑体形,2、高层建筑顶部造型设计,高层建筑的顶部往往决定了建筑艺术形式和时代的特征。顶部的处理在高层主体造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高层建筑的顶部往往有各种功能空间;2、高层建筑的顶部是竖向构图的终端,在造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层建筑 发展 造型 分析 讲座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15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