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第34节课.ppt
《前行第34节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前行第34节课.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 圆 满 前 行 引 导 文,华智仁波切 著 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 生西法师 辅导,顶礼本师释迦摩尼佛顶礼文殊智慧勇士顶礼传承大恩上师,自大圣境五台山文殊加持入心间祈祷晋美彭措足证悟意传求加持,为度化一切众生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而学习,犹如赤风中油灯,刹那无常动摇性,骤然猛烈之死缘,降临自己头上时,不能久住定死亡,故应当下修正法。眷属受用与亲友,美貌韶华财种姓,皆需弃舍独自亡,无助益者随善恶,尔时依处唯正法,为何今不勤修持?,大圆满心性休息颂,全知无垢光尊者造 索达吉仁波切译,第二品 寿命无常,前,闻法方式,行,所讲之法,引,共同外前行,导,不共内加行,文,往生法,大,圆,满,暇满难得,寿命无常
2、,轮回过患,因果不虚,解脱利益,依止上师,思维内情众生而修无常,第33、34节课 科判,思维外器世界而修无常,思维殊胜正士而修无常,思维世间尊主而修无常,思维各种喻义而修无常,思维猛历希求而修无常,思维死缘无定而修无常,前 行 广 释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丙二(寿命无常),复述第33节课,课前开示,丁五、思维各种喻义而修无常(续前),一、闻思与修行要长期结合,不能脱离二、对加行的定解极为重要三、以欢喜心闻法极为重要,三、思维自己身边的有情众生,四、无常的四种观察方法无常四际,(一)生际必死,丙二(寿命无常),第34节课内容,课前开示,丁五、思维各种喻义而修无常(续前),一、经常串习观修无常二、修
3、学加行要有持之以恒的精进心和恭敬心,四、无常的四种观察方法无常四际,(一)生际必死(续)(二)积际必尽(三)合久必分(四)堆际必倒,课 前 开 示,一、经常串习观修无常,寿命无常是个很甚深的窍诀,平时我们要在生活中经常串习。当然,这种境界并不容易生起,一定要经过漫长的修习。真正的高僧大德,始终觉得对无常修得不够,因而大家平时在修学过程中,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否则,这些修行境界不会随随便便就出现。,前行广释第34课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在实修寿命无常时,只要反反复复观察,定会生起来一种紧迫感,知道万法都是无常的,现在不修就来不及了,有了这种信念,修行则很容易成功。,世间上的大多数人,虽然明白自己终
4、有一天会死,但总觉得死亡不会那么快到来,于是把修行一拖再拖,无限期地延迟下去,最后修行一无所成。这种现象如今比比皆是。,所以你们获得如此殊胜窍诀后,应当很认真地去修持。,课 前 开 示,二、修学加行要有持之以恒的精进心和恭敬心,现在许多道友比较积极,尤其在共同加行上下了一定的功夫,我见后心里很安慰。尽管这次讲的速度比较慢,任何法师可能也不会这样,但若给大家讲得比较细致,让每个人花些时间把加行基础打牢,那修什么法都比较方便。所以,我经过再三观察,特意给大家讲得比较广,你们也不要对此有所抱怨。虽然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大圆满前行也可以,我专门拿两三天来念传承,一下子就传完了,但如果没有一步一步地修,除了
5、有个得传承的功德外,自相续得不到真实利益。这次传讲前行,有些人肯定收获很大,也有些人刚开始比较精进,慢慢就虎头蛇尾了,这与各人的缘分、信心、精进有着密切关系,故希望大家要有持之以恒的精进心和恭敬心。,前行广释第34课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丁五、思维各种喻义而修无常,四、无常的四种观察方法无常四际,前行广释第34课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一)生际必死(续),当今,有些一家之主认为:如果我有个三长两短,那我的家人或者挨饿受冻而死,或者被怨敌所毁,或者为大水溺死,因为现在他们所拥有的财产和幸福等一切的一切全部是依靠我才得到的,所以他们绝不能没有我。可是,这些人死后,他们的亲人将其尸体火化或投到水中,或者
6、丢到尸陀林,之后便心安理得了。人在死亡的时候只有自己孑然一身,孤独无助地漂泊在中阴界,当时所能依靠的唯有正法。因此从现在起就必须一心一意、尽心尽力地勤修正法。对以上道理要反反复复思维。,丁五、思维各种喻义而修无常,四、无常的四种观察方法无常四际,前行广释第34课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一)生际必死(续),当今存在的现象:有些一家之主因为担心家人而放弃修行 当今,有些一家之主认为:“我千万得长久住世,如果有个三长两短,那我的家人会挨饿受冻而死,或者被怨敌所毁,或者为大水溺死,因为现在他们所拥有的财产和幸福等一切的一切,全部是依靠我才得到的,所以他们绝不能没有我。”有些人经常说:“我不能出家,否则,
7、我家人该怎么办呢?”“我没时间学佛法,因为家里的重大事情都是我一个人承办。”许多人都有这种顾虑。类似现象:有些寺院的住持也觉得:“我可不能离开人世,不然天就垮下来了,到时弟子们该怎么办哪?”,丁五、思维各种喻义而修无常,四、无常的四种观察方法无常四际,前行广释第34课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一)生际必死(续),分析这种现象不应理之原因 即便自己死了,家人照样过生活 其实你终有一天会离开,不可能永远跟着他们,没有你,他们也不会活不下去。这些人死了以后,他们的亲人眷属将其尸体火化或投到水中,或者丢到尸陀林,随便哭几声,便心安理得了。人死的时候唯有正法能依靠 人在死亡之时,诚如前面所说,就像从酥油中抽
8、出一根毛一样,只有自己孑然一身,孤独无助地漂泊在中阴界,当时所能依靠的,唯有正法。哪怕念一句观音心咒、做一件善事,也会像身影一样始终跟着自己。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死亡,此时除了佛法,没有任何依靠处。因为生生世世跟着我们的,只有善业和恶业,诚如德施请问经所言:“父母兄弟妻,仆财眷属众,死后无跟随,诸业随其后。”,丁五、思维各种喻义而修无常,四、无常的四种观察方法无常四际,前行广释第34课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一)生际必死(续),应持之行为 活着的时候,不要为了某些人,而把修行全部放下、全部舍弃。在没死之前,应该选择最好的道路,不要为这些人放弃来世的解脱。人一天的时间很短,一生的时间却很漫长,同理可
9、知,我们一世怎么过都无所谓,但遥遥无期的生死轮回,确实应该值得三思。因此,从现在起,我们必须一心一意、尽心尽力地勤修正法,不要只搞表面形式,或者虚报一些数字欺骗负责人。现在有些人,学佛就是为了领资料、得名声,实际上从来也不修持,这一点,很多人观察自己就会一清二楚。你们不妨好好想想:“从皈依到现在,我每天时间是怎么安排的?修无常修了多长时间?前辈大德们和真正的修行人是怎么修的?我也不是没有时间,但对死亡想过多少次?对无常法门是如何观修的?”这方面要反反复复观察自己。,思 考 题,前行广释第34课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有些人是一家之主,重大事情都由他操办,故对家人放不下而无法修行。对此现象你怎么看待
10、?为什么?,丁五、思维各种喻义而修无常,四、无常的四种观察方法无常四际,前行广释第34课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二)积际必尽,积际必尽:同样,一切积聚终将散尽,这是自然规律。即使是统治南赡部洲的国王,也有沦落为乞丐的时候。许多人上半生受用圆满,下半生却因弹尽粮绝而饿死;有些人去年拥有数百头牦牛,但遭到大雪或其他灾难,今年沦为一贫如洗的乞丐;昨日是地位显赫、腰缠万贯的富翁,也有被仇敌毁得一无所剩,今天成为乞丐的许许多多我们亲眼目睹的事实足可说明,财产受用不可能恒常拥有,一定要慷慨布施。对以上道理,我们要再三深思熟虑。,丁五、思维各种喻义而修无常,四、无常的四种观察方法无常四际,前行广释第34课索达
11、吉仁波切 宣讲,(二)积际必尽,公案 南朝皇帝梁武帝,他在位时,经济发展、政局稳定,举国上下一片繁荣,但到了晚年,侯景发动叛乱,他成了侯景的俘虏,囚于台城,最后被活活饿死。在历史上,西晋有个人叫石崇,他可谓富甲天下、侈极四海,是中国古代十大富豪之一。后来八王叛乱,因赵王司马伦看中了他的家财而被杀。清朝“红顶商人”胡雪岩,田地万亩、姬妾成群,在当时风光无限。虽然他富可敌国,与官场人物交往甚密,最终却成为左宗棠与李鸿章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在短短的时间内,事业崩毁、倾家荡产,下场相当悲惨凄凉。许多令人羡慕的大老板、大企业家,遇到金融风暴或者一些灾祸时,一瞬间便家财耗尽、不名一文,很多人因此而跳楼自
12、杀。所以,从世间人的兴衰、成败、得失来看,一切万法均是无常的。,丁五、思维各种喻义而修无常,四、无常的四种观察方法无常四际,前行广释第34课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二)积际必尽,上师教言 总之,我们亲眼目睹的许多事例足以说明:财产受用不可能恒常拥有,它犹如夏天的露珠、秋天的白云一样,很快就会消失,故一定要慷慨布施。然而,不懂无常、没学过佛法的人,为了财产受用,首先不择手段去追求,得到之后,又绞尽脑汁地保护,可是不管怎么努力,这些终究会离开自己。因此,如果你拥有了财富,应当以不贪执的心态去享用,一旦失去了,也没必要特别伤心。这即是学习无常法门的作用。对于以上道理,大家理应再三深思熟虑。不管怎样,希
13、望大家对每一个道理要重视,平时行住坐卧中,有空就打开这个法本,仔仔细细去琢磨。我以前学前行时非常认真,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年两年,而是修了很长时间,所以如今对人身难得、寿命无常等,还是有一些定解。这些道理的定解,短期内肯定生不起来,只有长期不断地串习,才会一年比一年稳固,到了一定时候,对名声、地位、财富等世人贪求的对境,才能真正看淡。,丁五、思维各种喻义而修无常,四、无常的四种观察方法无常四际,前行广释第34课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三)合久必分,合久必分:一切聚合终将分离,某地的大市场或大法会虽然集聚了来自四面八方、成千上万的人,最终也都会各奔东西。尽管现在我们中的师徒、主仆、施主福田、道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前行 34 节课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15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