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章 持有至到期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ppt
《第05章 持有至到期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05章 持有至到期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ppt(10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持有至到期投资与长期股权投资,第一节 持有至到期投资第二节 长期股权投资,资产负债表,第一节 持有至到期投资,一、持有至到期投资概述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取得 三、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收益及摊余成本四、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到期兑现五、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减值,一、持有至到期投资概述,1、定义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企业购入的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各种债券,如国债和企业债券等。2、特征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 有明确意图持有至到期 有能力持有至到期,一、持有至到期投资概述,3、分类(1)到期一次还本付息;(2)到期一次还本分期付息;(3)分期还本分期付
2、息。说明:不同类型的债券分别采用不同的确认与计量方法。4、科目设置:为了反映各项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取得、收益、处置等情况,可以设置“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并设置“面值”、“利息调整”、“应计利息”等明细科目。,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取得,(一)债券溢折价的原因(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一)债券溢折价的原因,债券面值=购买价票面利率市场利率,债券面值购买价(溢价)票面利率市场利率,债券面值购买价(溢价)债券的溢价、折价,主要是由于金融市场利率与债券票面利率不一致造成的。,溢折价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入账。,公允价值,交易费用,应收未收利息,(一)债券溢折价的原因,债券的溢价、折价
3、,主要是由于金融市场利率与债券票面利率不一致造成的。,当债券票面利率高于金融市场利率时,投资者会因较高的票面利率而获得较多的利息,这样其也会愿意为此付出高于票面金额的价格购买债券,从而导致债券溢价。而这部分溢价差额,属于债券购买者由于日后多获利息而给予债券发行者的利息返还。当债券票面利率低于金融市场利率时,投资者会因较低的票面利率而获得较多的利息,这样也只会愿意为此付出低于票面金额的价格购买债券,从而导致债券折价。这部分折价差额,属于债券发行者由于日后少付利息而给予债券购买者的利息补偿。溢折价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入账。,(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持有至到期投资,应按购入时实
4、际支付的价款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实际支付的价款包括支付的债券实际买价以及手续费、佣金等交易费用。会计处理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面值(票面面值)利息调整(差额)贷:银行存款等(实际支付的金额),企业在发行日后或两个付息日之间购入债券时,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含有自发行日或付息日至购入日之间的利息。这部分利息应分别不同情况进行处理。到期一次付息债券的利息由于不能在1年以内收回,应计入投资成本,借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科目;分期付息债券的利息一般在一年以内能够收回,不计入投资成本,可以视为短期债权,借记“应收利息”科目。会计处理:借:持有至到期投资面值(票面面值)利息调整(差额)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尚未
5、领取的利息)贷:银行存款等(实际支付的金额),三、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后续计量,企业持有至到期投资收益的主要来源是利息收入。企业购入不同还本付息方式的债券,投资收益的核算方法有所不同。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分期付息债券分期还本分期付息债券,三、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后续计量,摊余成本与投资收益的确定,VS.,直线法,实际利率法,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溢折价/年限)贷:投资收益(挤兑额)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借:应收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溢折价/年限)贷:投资收益(挤兑额),直线法摊余成本与投资收益的确定,【例】2
6、03年初,甲公司购买了一项债券,剩余年限5年,面值为110万元,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买价(公允价值)为90万元,交易费用为5万元,每年末按票面利率可收得固定利息4万元。该债券在第五年末兑付(不能提前兑付)时可得本金110万元。要求:(1)按票面利率法计算甲公司各年应确认的投资收益;按直线法摊销溢折价。(2)编制甲公司有关该项投资的会计分录。,企业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对持有至到期投资进行后续计量。实际利率 r 购买价=(到期面值+到期利息)(P/F,r,年限)=到期值(面值)(P/F,r,年限)+每期利息(P/A,r,年限)确认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按照初始投资成本或摊余成
7、本乘以实际利率计算利息收入,确认投资收益。,三、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后续计量,实际利率法:,一般为市场利率,可直接给出,企业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对持有至到期投资进行后续计量。摊余成本=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期末账面价值=债券投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三、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后续计量,实际利率法:,计算摊余成本 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1.扣除已偿还的本金;2.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调整应计利息和溢折价形成的累计摊销额;3.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期末摊 期初摊 已收回 利息调整的 已发生的余成本 余成本 本金 累计摊销额 减值损失,期末摊余成本,该期期初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
8、面净值,面值利息调整应计利息减值准备,实际利率法下:资产负债表日,计提债券利息时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票面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贷:投资收益(实际利息: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挤兑额),后续计量方法比较,四、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到期兑现,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到期兑现,是指一次还本债券的到期兑现。如果是一次付息的债券,到期时企业可以收回债券面值和利息;如果是分期付息的债券,到期时企业可以收回债券面值。此时,“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已经摊销完毕。,处置持有至到期投资时 借:银行存款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面值 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五、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减
9、值,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应当计提减值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发生减值时,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确认减值损失后,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价值得以恢复,且客观上与确认该损失后发生的事项有关,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但是,该转回后的账面价值不应超过假定不计提减值准备情况下该持有至到期投资在转回日的摊余成本。,【例】203年初,甲公司购买了一项债券,剩余年限5年,面值为110万元,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买价(公允价值)为90万元,交易费用为5万元,每年末按票面利率应计利息4万
10、元,到期还本付息。该债券在第五年末兑付(不能提前兑付)时可得本金110万元。要求:(1)按实际利率法计算甲公司各年应确认的投资收益;(2)编制甲公司有关该项投资的会计分录。,(一)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1)在初始确认时,计算实际利率如下:(110+45)(P/F,5,r)95 计算结果:r6.47%(按四舍五入方式取数),甲公司各年应确认的投资收益如下表:(单位:万元),摊余成本实质上就是债券投资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2)甲公司有关该项投资的会计分录如下: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时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1000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150000 银行存款 950000 203年
11、末计提利息时: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40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21500 贷:投资收益 61500,204年末计提利息时: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40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25400 贷:投资收益 65400205年末计提利息时: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40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29700 贷:投资收益 69700206年末计提利息时:借:应收利息 40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34200 贷:投资收益 74200,207年末计提利息时: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40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39200 贷:投资收益 79200207年
12、末到期兑付时:借:银行存款 13000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100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200000,(二)分期付息债券,到期一次还本分期付息债券的投资收益确认与计量,与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的投资收益确认与计量基本相同,只是确认的应收票面利息作为短期债权处理,通过“应收利息”科目核算。债券溢折价的摊销也有直线法和实际利率法两种方法。我国会计准则规定,应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债券溢折价摊销,并在此基础上确认债券的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法下,资产负债表日,计提债券利息时借:应收利息(票面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挤兑额)贷:投资收益(实际利息: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13、),【例】203年初,甲公司购买了一项债券,剩余年限5年,面值为110万元,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买价(公允价值)为90万元,交易费用为5万元,每年末按票面利率可收得固定利息4万元。该债券在第五年末兑付(不能提前兑付)时可得本金110万元。要求:(1)按实际利率法计算甲公司各年应确认的投资收益;(2)编制甲公司有关该项投资的会计分录。,(二)分期付息债券,(1)在初始确认时,计算实际利率如下:4(P/A,5,r)110(P/F,5,r)95 计算结果:r6.96%(按四舍五入方式取数),甲公司各年应确认的投资收益如下表:(单位:万元),(2)甲公司有关该项投资的会计分录如下: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
14、时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1000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150000 银行存款 950000 203年末计提利息时:借:应收利息 40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26100 贷:投资收益 66100 借:银行存款 40000 贷:应收利息 40000,204年末计提利息时:借:应收利息 40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27900 贷:投资收益 67900借:银行存款 40000 贷:应收利息 40000205年末计提利息时:借:应收利息 40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29900 贷:投资收益 69900借:银行存款 40000 贷:应收利息 40000,206年末
15、计提利息时:借:应收利息 40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31900 贷:投资收益 71900借:银行存款 40000 贷:应收利息 40000,207年末计提利息时:借:应收利息 40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34200 贷:投资收益 74200207年末到期兑付时:借:银行存款 11400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100000 应收利息 40000,(三)分期还本分期付息债券,分期还本分期付息债券,利息和本金一并分期偿付,其溢、折价的摊销,可以采用直线法或实际利率法。1、分期还本债券溢、折价摊销的直线法与一次还本债券溢、折价摊销的直线法有所不同。在分期还本的条件下,由于债券
16、各期的面值余额不同,因而不能简单地将溢、折价差额在各期平均摊销,而应按债券各期面值余额占各期面值余额之和的比例摊销。2、采用实际利率法,结转投资收益时,应首先根据期初债券投资账面价值和实际利率计算实际利息,即投资收益;然后根据尚未偿还的本金和票面利率计算票面利息;最后根据各期实际利息与票面利息的差额,计算溢、折价摊销额。,甲股份有限公司203年1月1日购入乙公司当日发行的五年期债券,准备持有至到期。债券的票面利率为12%,债券面值1 000元,企业按每张1 050元的价格购入80张。该债券每年年末付息一次,最后一年还本并付最后一次利息。假设甲公司按年计算利息。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该债券的实际利
17、率为10.66%。要求:做出甲公司有关上述债券投资的会计处理(计算结果保留整数)。,第四节 长期股权投资,一、长期股权投资概述二、长期股权投资的取得三、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成本法四、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权益法五、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六、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七、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与权益法的转换,一、长期股权投资概述,(一)长期股权投资的性质(二)投资企业与被投资企业的关系,(一)长期股权投资的性质,长期股权投资是指通过投出各种资产取得被投资企业股权且不准备随时出售的投资。主要目的是为了长远利益而影响、控制其他在经济业务上相关联的企业。企业进行长期股权投资后,成为被投资企业的股东,有参与被投资企业经营决策
18、的权利。,(二)投资企业与被投资企业,按照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的影响程度,投资企业与被投资企业的关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控制:对子公司的投资 2共同控制:对合营企业的投资 3重大影响:对联营企业的投资 4无重大影响,1控制 控制是指投资企业有权决定被投资企业的财务和经营决策,并能据以从该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一般为对子公司投资。直接或者间接持有被投资企业半数以上表决权资本如果未持有被投资企业半数以上表决权资本:(1)通过章程、协议、法律等其他方式拥有半数以上表决权(2)根据章程或协议,有权控制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经营政策(3)能够任免董事会多数成员(4)在董事会中拥有半数以上投票权,2共
19、同控制共同控制是指按照合同约定与其他投资者对被投资企业所共有的控制。一般来说,具有共同控制权的各投资方所持有的表决权资本相同。被投资企业的重要财务和经营决策只有在分享控制权的投资方一致同意时才能通过。被各投资方共同控制的企业,一般称为投资企业的合营企业。,3重大影响重大影响是指对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决策有参与的权利,但并不能够控制或者与其他方一起共同控制这些决策的制定。一般来说,投资企业在被投资企业的董事会中派有董事,或能够参与被投资企业的财务和经营决策的制定,则对被投资企业形成重大影响。被投资企业如果受到投资企业的重大影响,一般称为投资企业的联营企业。,4无重大影响无重大影响是指投资企业对被
20、投资企业不具有控制和共同控制权,也不具有重大影响。,二、长期股权投资的取得,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可以分为两大类:企业合并: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不同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处理方法有所不同。非企业合并:投资企业和被投资企业仍为两个报告主体。,二、长期股权投资的取得,(一)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三)非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一)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指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 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
21、时性的。【例】M集团公司为甲公司和A公司的母公司,M集团公司将其持有A公司60%的股权转让给甲公司。转让股权后,甲公司持有A公司60%的股权,但甲公司和A公司仍由M集团公司所控制。,账 面 价 值,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在合并日取得对其他参与合并企业控制权的一方为合并方,参与合并的其他企业为被合并方。合并日,是指合并方实际取得对被合并方控制权的日期。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双方的合并行为不完全是自愿进行和完成的,这种企业合并不属于交易行为,而是参与合并各方资产和负债的重新组合,因此,合并方可以按照被合并方的账面价值进行初始计量。,1、合并方以支付货币资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或承担债务等方式取得被
22、合并方的股权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贷:银行存款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挤兑额)投资企业支付的价款中如果含有已宣告发放但尚未支取的现金股利,应作为债权处理,不计入长期股权投资成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挤兑额),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2、合并方以发行股票等方式取得被合并方的股权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贷:股本(股票面值)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挤兑额),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挤兑额),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3、合并方为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包括审计费用、评估费用、法律服务费用等,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借:
23、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4、合并方发行债券或承担其他债务支付的手续费、佣金等,应当计入所发行债券及其他债务的初始成本。企业合并中发行权益性证券发生的手续费、佣金等费用,应当抵减权益性证券溢价收入,溢价收入不足冲减的,冲减留存收益。,【例1】甲公司和A公司均为M集团公司内的子公司,2007年1月1日,甲公司以1300万元购入A公司60%的普通股权,并准备长期持有,甲公司同时支付相关税费10万元。A公司2007年1月1日的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总额为2000万元,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2400万元。,借:长期股权投资 1200(=200060%)资本公积 100 贷:银行存款 1300借:管理费用 1
24、0 贷:银行存款 10,【例2】A、B两家公司同属甲公司的子公司。A公司于207年3月1日以发行股票方式从B公司的股东手中取得B公司70的股份。A公司定向增发2000万股普通股股票,该股票每股面值为1元,市价为6元。B公司在207年3月1日所有者权益为3000万。,借:长期股权投资 2100(=300070%)贷:股本 2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00此时,若有发行费用,则:借: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贷:银行存款,(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指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相对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而言,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合并各方自愿进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05章 持有至到期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 05 持有 到期 投资 长期 股权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15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