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高层设计软件SATWE PMSAP专题讲座PPT(2).ppt
《多高层设计软件SATWE PMSAP专题讲座PPT(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高层设计软件SATWE PMSAP专题讲座PPT(2).ppt(1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0新规范版多、高层设计软件SATWE、PMSAP,黄吉锋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12 年 6 月,目录,1.顺风向风荷载计算的修改2.“横风向风振”与“扭转风振”3.按荷载规范进行风振舒适度验算4.增加设缝连梁功能5.地下室强制刚性楼板假定的修改 6.板的变形协调控制7.梁柱刚域的独立控制8.按主振型确定地震效应符号9.地震效应的构件内力调整系数 10.薄弱层判断规则的修改11.计算倾覆力矩时只考虑腹板和有效翼缘12.砼矩形梁转T形13.在剪重比调整的基础上执行0.2V0调整和框支柱调整 14.统计结果输出的相关修改15.荷载组合的修改,目录,16.增加一字形短肢剪力墙的面外设计的功能17
2、.节点核心区验算的改进18.修改了顶层柱的判断和设计19.完善了钢框架的强柱弱梁验算 20.完善了连梁设计21.楼层抗剪承载力的调整 交叉斜筋与对角暗撑23.地震波直接用于构件承载力设计(PMSAP)24.矩形砼梁翼缘内力贡献折减系数(PMSAP)25.对结构中所有剪力墙自动做面外设计(PMSAP)PMSAP的楼板导荷方式PMSAP中梁活荷效应的自动折减PMSAP中偶然偏心的精确算法PMSAP间接格式的地震波组织文件,目录,30.地下室约束刚度双向控制(适应三面挡土)31.支撑临界角干预,1 顺风向风荷载计算的修改,01规范,10规范,风压高度变化系数,风振系数,风荷载的对比,不同高度结构风荷
3、载总值的新旧差异,2 横风向风振与扭转风振,横风向风振8.5.1:对于横风向风振作用效应明显的高层建筑及细长圆形截面构筑物,宜考虑横风向风振的影响;确定方法:风洞试验,规范附录H1(圆形截面),规范附录H.2(矩形截面及凹角或削角矩形截面);,规范计算方法适用范围,横风向风振计算适用范围附录H1:适应于圆形截面;附录H2:1 建筑的平面形状和质量在整个高度范围内基本相同;2 高宽比H/在48之间,深宽比D/B在0.52之间;3,规范计算方法适用范围,H.3扭转风振计算适用范围矩形截面建筑的平面形状在整个高度范围内基本相同刚度及质量的偏心率(偏心距/回转半径)小于0.2 在1.55范围内,,软件
4、界面(SATWE),计算条件校核,风振作用下位移,风振作用下位移,x,考虑风振时的预组合,软件计算与风洞试验区别,软件按规范附录计算 各向取最大值,因此需要预组合 求解中横风向风振与扭转风振作为独立工况风洞试验结果 试验数据中已经体现了规范中预组合的思想 求解中横风向风振与扭转风振不作为独立工况,PMSAP参数设置,PMSAP横风向及扭转风振,顺风向风工况:WX,WY,WX1,WY1,横风向风工况:VX,VY,VX1,VY1,扭转风工况:TX,TY,TX1,TY1,承载力组合:(1)1.0Wd(2)0.6*Wd+1.0Wl(3)1.0Wt变形控制:顺风向和横风向独立输出控制,PMSAP横风向及
5、扭转风振,PMSAP横风向及扭转风振,“计算书”中核查顺风、横风、扭风的作用值,PMSAP横风向及扭转风振,独立的横风向和扭转工况,顺风、横风、扭风参与承载力组合,PMSAP横风向及扭转风振,3 按荷载规范进行风振舒适度验算,高规3.7.6房屋高度不小于150m的高层混凝土建筑结构应满足风振舒适度要求,结构顶点的加速度可按高钢规计算。荷载规范J.1顺风向风振加速度荷载规范J.2横风向风振加速度,风振舒适度验算-SATWE,风振舒适度验算-PMSAP,4 设缝连梁,抗规6.2.13-2“抗震墙的连梁刚度折减后,如部分连梁尚不能满足剪压比限制,可采用双连梁、多连梁的布置”支持单缝连梁,多缝连梁,指
6、定荷载比例,设缝连梁-SATWE,设定双连梁时的整体指标对比,不设双连梁0.7838(X)0.7836(Y)0.7798(T)底部剪力VX=2095,VY=2039设置双连梁:0.8806(X)0.8804(Y)0.8477(T)底部剪力VX=1901,VY=1847,连梁内力对比,X向地震剪力-294KN,X向地震剪力-71KN,连梁配筋结果,双连梁配筋结果,SATWE与SAP2000对比,墙梁弯矩对比,墙肢弯矩对比,平衡校验,设缝连梁,设缝连梁的作用缓和连梁超筋问题;结构变柔,位移加大;,设缝连梁-PMSAP,在“补充建模”的“特殊梁”中,可交互定义单缝和多缝连梁,设缝连梁-PMSAP,需
7、要指明缝的位置、宽度以及承受竖向荷载的位置目前只允许在“按框架梁输入的连梁”上设缝程序自动处理设缝后的每根梁与墙的协调关系设缝后的每根梁独立配筋设计,设缝连梁-PMSAP,设置双缝和单缝的连梁计算模型,双缝连梁,单缝连梁,设缝连梁-PMSAP,双缝连梁的地震弯矩图,设缝连梁-PMSAP,单缝连梁的配筋图,设缝连梁-PMSAP,双缝连梁的配筋图,5 地下室强制刚性楼板假定的修改,取消参数“强制刚性楼板假定时保留弹性板的面外刚度”该参数目的是解决地下室为板柱体系时的计算问题 隐含作用为控制梁与弹性板的变形协调增加参数“地下室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地下室的计算模型完全由用户控制“对所有楼层强制采用刚
8、性楼板假定”包含了地下室,地下室的强制刚性楼板假定 2011年9月及以前版本,地下室总是默认采用强制刚性楼板假定,对板柱体系需选择“强制刚性楼板假定时保留弹性板面外刚度”在此条件下,对跃层构件及楼板开洞均有偏差,可能会导致部分地下室构件内力不够真实;地下室土的约束总是施加在刚性楼板的质心上。,Kx,Ky,Kxy,原版本地下室施加约束方式,新版本地下室施加约束方式,地下室强制刚性楼板假定时位移,地下室定义弹性板后位移,两种计算模型下柱底地震剪力对比,柱底剪力-500KN/-97KN,柱底剪力-556KN/-996KN,6 梁板的协调变形控制,平面简图对比,非协调模型,协调模型,变形协调对梁内力的
9、影响,7 梁柱刚域的独立控制,刚域对结构周期的影响,新版本周期:0.8321,0.8230,0.8227(考虑梁/柱刚域)周期:0.8783,0.8507,0.8504(只考虑柱刚域)周期:0.8321,0.8230,0.8227(只考虑梁刚域),新旧版本对于柱刚域的不同处理方式,柱:BH=700700梁:BH=3005002011.9版本Lc1=c1-0.25bc=75mmLc2=c2-0.25bc=75mm新版本只在柱顶,且考虑梁宽,8 按主振型确定地震效应符号,地震作用效应,其中 分别为j,k振型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梁的弯矩图,原有方式各内力分量独立确定符号,可能的错误,按主振型确定符
10、号时,对于多塔结构,主振型如何选取?,9 地震效应的构件内力调整系数,-75.1=-33.61.118229.0=12.721.137,地震效应的构件内力调整系数,10 薄弱层判断规则的修改,10抗规的楼层刚度算法及刚度比控制同01抗规,仍然要求本层刚度不小于上层刚度的70%及上三层刚度平均值的80%;对于框架结构的楼层刚度算法及刚度比控制,10高规与抗规一致;对于非框架结构,10高规采用“引入层高修正的单层刚度比”控制,不再要求本层刚度与上三层刚度平均值的比值。同时刚度比限值更为细化:“本层与相邻上层的比值不宜小于0.9;当本层层高大于相邻上层层高的1.5倍时,该比值不宜小于1.1;对结构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多高层设计软件SATWE PMSAP专题讲座PPT2 高层 设计 软件 SATWE PMSAP 专题讲座 PPT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14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