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业防灾草料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
《牧业防灾草料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牧业防灾草料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概况1.1.1 项目名称:新疆塔城地区裕民县牧业防灾草料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1.1.2建设规模:新建牧业防灾草料地15000亩,其中:哈拉塞项目区3000亩、井灌区一线项目区12000亩。1.1.3 建设内容:购买苜蓿种子30吨;土地平整5000亩;撒播苜蓿种子15000亩。1.1.4 建设地点:哈拉塞、井灌区一线。1.1.5 建设投资:总投资248万元,其中: 土地平整164万元;人工费30万元; 种子54万元。1.1.6 资金筹措:2006年第一批退牧还草项目草场改良资金175万元;2005年结余资金73万元。1.1.7项目主管单位:裕民县人民政府 1.1.8 主管
2、单位负责人:梁浩(县委副书记)。1.1.9 项目建设单位:裕民县畜牧局1.1.10建设单位负责人:哈那提(畜牧局局长)。1.1.11建设年限:2007年1.2 项目背景裕民县地处祖国西北边陲,是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边境县,近年来该县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生产,确立了畜牧业和红花产业作为该县的两大支柱产业的发展思路,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广大农牧民大力发展畜牧业的优惠政策,充分调动了农牧民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使该县畜牧业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畜牧产业的优势已经显现,在国民经济构成中,牧业是支柱产业,又是传统产业,优势产业。2006年裕民县畜牧业生产总值为11567.5万元,比上年增长13.20%,
3、占农业总产值的39.8%,年末牲畜存栏55.2万头(只)。裕民县草场资源丰富,草场面积47.1万公顷,可利用草场面积38.3万公顷,给我县畜牧业生产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因而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和抗灾保畜能力将对裕民县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近年来草原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牲畜因遭受自然灾害而损失严重,给我县牧业生产带来极大的危害。因此,在裕民县实施牧业防灾草料地建设项目,对保护我县畜牧业免遭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提高抗灾保畜的能力,促进我县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将起到十分巨大的作用。裕民县位于新疆西北部,隶属塔城地区,是以畜牧业为主导产业的边境县。该县的畜牧业主要是
4、草原畜牧业,对天然草场的依赖程度较高。自2003年实施天然草原退还草工程以来,裕民县现已累计完成禁牧草场围栏110万亩,休牧草场围栏220万亩,划区轮牧30。由于退牧还草工程的实施,大面积的天然放牧草场被禁牧和休牧,原本放牧在项目区的牲畜被全部迁出,致使原本就草畜不平衡的矛盾进一步激化,项目区外草地超载过牧加重,造成项目建设外天然草地大面积的急剧退化和沙化。在此背景下,为了能在短时间缓解草畜矛盾和过牧草场压力,裕民县多次组织专家讨论论证,最终专家们形成一致意见,提出建设牧业防灾草料地置换天然草场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可扩大牧业防灾草地面积,增加单位面积饲草产量和冬、春、秋季饲草储备及供应,可有
5、效解决区域内畜草不平衡的矛盾,促进项目区畜牧业的发展。该项目的实施对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促进牧区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及边境地区的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作用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1项目建设是解决草畜平衡矛盾、缓解草场过牧压力,保证畜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的需要近年来,由于天然草原退牧还草项目的实施,裕民县大面积的天然放牧草场实行了禁牧和休牧制度,项目区内牲畜全部迁到工程区域以外,造成项目区以外原本就超载过牧的天然草场压力继续增大,草畜矛盾迅速激化,同时,由于冬春草场资源不足,超载放牧现象严重,天然草场退化严重,直接影响了全县畜牧业的持续发展。本项目的实施,可有效地缓
6、解草畜矛盾,同时可解决冬春季饲草严重不足的问题,对畜牧业生产的稳定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2.2项目建设是推进牧民定居进程,提高边境地区牧民生活水平的需要裕民县是以畜牧业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县,草地是当地少数民族尤其是哈萨克族的基本生产和生活资料,受传统习惯影响,牧民放牧主要以游牧方式为主,逐水草而居。这种游牧畜牧业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畜牧业的发展,也严重制约了牧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实施牧民定居工程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本项目的实施,可以充分发挥项目区的自然资源优势,为项目区的牧民定居提供充足的饲草料地,并以此加快项目区农牧民致富的步伐,提高当地农牧民的生活水平。2.3 项目
7、区资源条件较好,建设条件成熟本项目实施区分布在光热资源丰富、土质较好、电力资源充沛的区域,建设条件成熟。部分地块已建设完成了机电井、道路、输变线路等基础设施,为项目实施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2.4项目建设是加强我县畜牧业抗灾保畜能力,减少因自然灾害损失的迫切需要。裕民县属于自然灾害频发区,其主要原因是:(1)牧草的生长季节短,枯黄期长,而且枯黄期气候干旱,多大风,很容易引发旱灾。(2)裕民县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的原因,夏季多大风,降水较少,极易发生旱灾,而冬季降雪较多,特别是在巴尔鲁克山冬牧场山区,一旦降雪就极易发生雪灾,造成较大的牲畜损失。(3)近几年来,我县因自然灾害及人为破坏等原因,草场退化严
8、重,自2004年以来我县实施了天然草原退牧还草项目,虽然对草原植被的恢复和防止草场退化起到了较大的作用,但也造成了草畜供需的矛盾,并且哈拉塞项目区附近有11.2万头只牲畜越冬,井灌区一线项目区有24.8万头只牲畜越冬,如果不及时建设牧业抗灾草料地项目,提高抗灾保畜能力,一旦出现灾情,将会给裕民县畜牧业生产和牧民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2.5项目建设是裕民县畜牧业生产进一步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草原是天然的饲草料库,是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是绿色资源,是大自然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在调节气候、增加温度、净化空气、防风固沙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草原防火工作关系到保护草原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和裕民县畜
9、牧业的发展。第三章 项目区基本概况3.1 自然地理3.1.1 地理位置裕民县位于塔额盆地西南部,隶属于塔城地区,地理坐标东经82158325,北纬45244630。北面与塔城市交界,南与博州毗邻,东与托里县相接,西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接壤,边境线长170余公里。哈拉塞项目区距裕民县城120公里。井灌区一线项目实施区位于裕民县城以北约30公里处,222省道东侧。3.1.2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裕民县总的地形东南高,西北低,巴尔鲁克山脉由东向西横卧在县城哈拉布拉镇南部,贯穿全境,根据其形态、结构等地貌地物特征,自巴尔鲁克山向北可分为中高山区、低山丘陵区、山前洪积倾斜平原区和北部冲积平原区,海拔高度在39
10、03252米之间,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复杂的自然条件造就了裕民县拥有广阔的、品种多样的优质天然草场。3.1.3 气候裕民县年均气温6.5,极端最高气温41.5,极端最低气温35.9,49月为农作物的生长期,平均气温12.615.6。裕民县年均降水量为279.5毫米,68月份降水量为70.86毫米。裕民县年平均日照时数2876.5小时,日照百分率达65%,在49月份作物生长季节,白天日照时间长,平均实际日照时数9小时,58月份,平均日照时数为10小时以上。裕民县总面积为611212.5公顷,在已利用的土地面积中,农业用地为511571.5公顷,占94.64%,其中牧草地面积占72.4%,耕地面积占
11、8%。3.1.4 水资源及利用现状裕民县水资源总量为7.3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6.52亿立方米,地下水0.87亿立方米,可引用量为1.68亿立方米。现已利用的水量年均为0.87亿立方米。水资源在时空上分布不均,缺乏重点调蓄水源工程,干旱缺水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哈拉塞项目区无地下水源,地表水相对丰富,拥有一条较大的河流铁列克提河,离县城直线距离约62公里的铁列克提河发源于巴尔鲁克山的孔吾拉巴、坤塔普汗等地,境内流程约50公里,河水较湍急,与塔斯提河同属于外流河,出境后流入阿拉湖,该河年径流量为0.59亿立方米,相当于裕民县最大的灌溉河流哈拉布拉河。由于缺少水利工程,该河水资源的利用率不到
12、5%,河流来水主要靠高山融雪和极少的降雨补给,年季变化不稳定,属于山区融雪型河流,主要水量集中在5、6月份,因无终年积雪和冰川调节,以及缺乏水利工程的影响,井灌区一线项目区地下水丰富,有已打好的电机井110眼,地下水的总补给量为0.9108m3,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为0.54108m3。供水可以保证。3.1.5 土地资源裕民县总面积为611212.5公顷,在已利用的土地面积中,农业用地为511571.5公顷,占94.64%,其中牧草地面积占72.4%,耕地面积占8%。3.2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1、社会发展概况裕民县是自治区三十三个边境县之一,下辖五乡、一场、一镇,其中四个乡在“十五”期间是自治区级
13、补助性困难乡。截止2004年末,裕民县总人口为4.79万人;有汉、哈萨克、回等19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01万人(不包括161生产建设兵团);占总人口的42.0%。3.3项目实施区基本概况(1)哈拉塞项目区哈拉塞项目区位于巴尔鲁克山冬牧场,附近有11.2万头只牲畜越冬,可利用铁列克提河水进行灌溉,目前,已建成灌溉体系,设计流量为0.635/秒,完全可以满足3000亩人工草地的灌溉。 (2)井灌区一线项目区井灌区一线项目区东起阿勒腾也门勒乡江阿布拉克村,西止吉也克乡哈拉塞村。定居牧户1174户,有24.8万头只牲畜越冬。目前,有100眼电机井只需简单维修改造即可满足项目区人工草地的灌溉需要
14、。第四章 项目建设思路、建设原则及目标4.1 建设思路根据自治区农业结构调整和草地生态置换的畜牧业发展战略,针对裕民县退牧还草项目区冷暖季草地资源不平衡和草畜矛盾日益突出的现状,以项目区丰富的土地资源为依托,以牧业防灾草料生产基地建设为中心,以优质饲草料种植技术为支撑,以促进区域农村经济发展、农牧民增收为目标。通过项目建设,促进当地畜牧业的大发展,并在基地建设的基础上,通过政府协调、示范推广和市场化运作,形成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优质牧草生产经营模式,有效带动裕民县畜牧业的发展。该项目注重提高项目的组织管理和生产水平,实现牧草种植良种化、生产规范化和经营市场化,优化区域农业产业结构。通过选
15、用优质草种,大力推广先进的栽植管理技术,确保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提供优质饲草,从而有效解决项目区草畜矛盾,实现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4.2 建设原则1、坚持项目建设与牧民定居相结合的原则;2、坚持项目建设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注重效益的原则;3、坚持项目建设与新疆及区域畜牧业发展相结合的原则;4、坚持项目建设严格按照国家及自治区基本建设程序实施,确保质量和效益的原则;5、坚持项目建设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4.3 建设目标本项目围绕饲草料地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牧草种植,带动畜牧养殖。 调整和改善草质品种结构,增大牧业防灾人工草场面积,提高优质牧草产量,为项目区牧民定居和
16、畜牧业的发展提供物质保障,为畜牧设施建设年保驾护航。第五章 项目实施方案设计5.1 工程总体布局根据地区天然草原退牧还草项目办文件批复,结合2006年裕民县退牧还草工程实施方案,在多次实地踏勘的基础上,依照裕民县及项目区实际情况,确定了项目实施地点及内容:哈拉塞项目区建设牧业防灾人工草料地3000亩、井灌区一线项目区建设牧业防灾人工草料地12000亩。项目建设与牧民定居工程及农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5.2 实施内容和规模项目建设牧业防灾草料地面积15000亩,实施内容为土地平整、购买苜蓿种子等。(1)土地平整5000亩;(2) 购买苜蓿种子30吨;(3) 撒播苜蓿种子15000亩;5.3 建设实
17、施进度方案(1) 项目建设期1年,2007年3月开始实施,2007年10月完工。项目建设进度安排表5-1序号项 目单位合 计3月4月-10月建设面积150001前期工作完成前期2土地平整亩500050003苜蓿种子撒播亩15000150005.4 项目建设实施方案本项目严格按照地区天然草原退牧还草项目办的批复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并且和牧民定居工程相结合,经过实地勘测,本着优化设计、节省投资原则,提出了项目的实施方案设计。5.4.1 牧业防灾草料地设计项目区畜牧养殖方式以天然草场放牧为主,因部分草场超载放牧,草场植被退化严重,严重制约了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牧业防灾草料地建成后,将为项目区提供600
18、0吨优质牧草,缓解天然草场压力,使项目区草畜矛盾得到缓解。项目建设饲草料地牧草为苜蓿,用以供应退牧还草项目区迁出牲畜所需。考虑供水及条田土壤肥力、土质等因素,项目区规划种植苜蓿面积15000亩(哈拉塞项目区3000亩、井灌区一线项目区12000亩)。1、规划区条田根据适宜灌溉长度,长方形条田面积按实际长度规划,条田布置方向考虑到坡度、风向、排水等因素,条田长边以南北方向为主。2、牧草品种为产量高、品质好的优良品种。通过项目建设,改变当地农牧民落后传统的生产观念,带动牧草品种改良。选择饲草品种为加拿大阿尔冈金紫花苜蓿。紫花苜蓿是牧草中的上品。盛花期粗蛋白的含量高达20%左右,居各类牧草之首。苜蓿
19、两茬亩产可达600公斤。苜蓿是最优良的育肥和越冬用的干草,磨粉后适量掺入配合饲料可代替部分精料。(1)播前准备:地块选择。苜蓿抗旱、耐盐碱、怕涝,所以应选择地势高、排水条件好的地块种植,成方连片或低洼地种植时要注意建好排水设施。精细整地。深耕细耙,达到上暄下实。施足底肥。结合整地,每亩施二铵15-17.5公斤、硫酸钾10-15公斤、有机肥1-2立方米。(2)播种:晒种。在播前2-3天,将种子摊在阳光下晾晒,以促进后熟,提高出苗率。播种时间。春播时间为3-4月,夏播为6-7月,秋播为8-9月,以夏末秋初播种最佳。播种方式。除较小的地块采用撒播外,应以条播为主,行距15-30厘米,播深1-1.5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牧业 防灾 草料 建设项目 实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13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