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竹溪县杨寺庙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
《湖北省竹溪县杨寺庙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竹溪县杨寺庙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湖北省竹溪县杨寺庙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1.1 项目概况杨寺庙水电站工程位于厚河流域中段,系堵河流域官渡河上游一级支流。行政隶属竹溪县桃源乡,地理位置处于竹溪县南部,东与竹山县柳林乡交界。南与本县向坝乡相连,西与重庆市巫溪县毗邻,北与本县丰溪镇接壤。工程地点位于桃源乡甘沟村、杨寺庙村。流域海拔高程450.01400.0m。厚河系堵河流域官渡河上游的左岸一级支流,经汉江后入长江,厚河流域地跨东经1093911003,北纬31413149。发源于海拔2232m的界梁子,于竹山县天台村汇入官渡河,沿程经过羊角洞时接纳了干沟子茂谷坪河,至炸口石接纳黑溪沟。厚河流域总面积329.9km2,干流长度
2、45km,流域呈长峡谷型,干流总落差529m,河道平均比降13.56%。流域平均高程1357m,杨寺庙电站属梯级五级水电站,上游尚未修调节性水库,电站装机规模9000kW,多年平均发电量2886.70万kWh,年利用小时3214.7h,工程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的功能。杨寺庙水电站工程主要由取水口、引水隧洞、电站厂房三部分组成。其规模为小()型,工程等别为等。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烈度拟定为度。水库设计坝高12.90m,正常蓄水位约688.0m,总库容23.2万m3。引水隧洞共分七个洞段,全程统一底坡选定为1/2000,隧洞底净宽2.8m,净高4.05m,全长7222.05m。衬砌厚度0.3m,全长
3、7222m。工程施工总工期为24个月,不涉及文物古迹等问题,无移民安置问题,工程总投资6701.48万元。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杨寺庙水电站工程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符合竹溪县国民经济和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竹溪县水利水电建设规划(19982010)的要求,其工程建设能够合理开发利用厚河水能资源,能够满足全县经济发展对电力日益增长的需求,该工程建设能够加快当地经济发展,具有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1.2 评价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通过对评价区的环境监测和现场查勘结果表明:评价区域内水环境质量较好,可达到GB3838-2002中的类水质标准。评价区域内环境空气
4、质量较好,可达到GB3095-1996二级标准。评价区各监测点的噪声监测值均达到相对应的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标准噪声限值,声环境总体现状良好。评价区自然植被划分为3个植被型组,4个植被型,11个群系。典型植被类型有:马尾松林、杉木林、茅栗林、盐肤木灌丛、火棘灌丛、马桑灌丛、小果蔷薇灌丛、五节芒草丛以及艾蒿灌草丛等。评价区没有发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古树名木、地区特有植物和独特资源植物等关键敏感植物种。评价区共有两栖动物1目3科9种,爬行动物2目7科15种,鸟类有9目9科48种,兽类有6目13科23种,评价区记录有国家级保护陆生野生脊椎动物8种,其中鸟类6种,即雀鹰、
5、普通鵟、红腹锦鸡、长耳鸮、短耳鸮、雕鸮,兽类2种,即大灵猫、小灵猫。湖北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脊椎野生动物48种,其中两栖类6种,爬行类8种,鸟类27种,兽类7种。评价区内共有藻类3门7属,以硅藻为主,这与评价河段的山区性河流水环境特征相关。厚河为山区性河流,具有河窄、水浅、流急、水底石质的特点,基本无水生高等植物分布。底栖无脊椎动物贫乏,密度低,共检出1门1纲4目15科17属(种)。主要种类是水生昆虫及其幼虫,优势种多为适应急流和洁净水体的类群,如蜉蝣目、毛翅目幼虫,没有特有种类。厚河流域共有鱼类共有2目3科10种,无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及地方特有鱼类,没有大型固定的产卵场及越冬场。杨寺庙水电站工
6、程水库共计占用地表面积13.95 hm2,其中永久占地6.53 hm2,临时占地7.42 hm2。工程淹没区占地共计4.35 hm2,其中疏林地1.94 hm2,灌木林地和灌草地1.56 hm2,内陆滩涂地 0.85 hm2。平均净生产力为1040.61 gC/(m2a),在全球陆地平均水平(7001200 gC/(m2a)中处于较高层次。评价区内以落叶阔叶林是主要的植被类型,说明该地区的植被对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变化起重要作用。评价区主要环境问题主要是局部生态破坏等。1.3 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结论1.3.1 水文情势的影响拟建工程对评价河段水文情势的变化较大,主要影响区为库区和坝址下游的0.81k
7、m的减水河段。杨寺庙水电站兴建后,由于水电站发电取水而无水量下泄,杨寺庙水电站取水坝址至厂房发电退水的区间约0.81km(因为0.81km以下不断有支流加入),且集中在高山峡谷内,脱水段内只有少量居民,其生活用水主要是沿山坡溪流,无其他大的取用水户。出现脱水段,其主要影响对象是河道内的水生生物,在非溢洪时段内脱水段的脱水将对河段内水生生物造成一定影响。浮游水生生物将随着脱水段内脱水的发生而向下迁徙。为了维持0.81km脱水段内水生生物较为良好的生态环境,由于杨寺庙水电站在运行期可以保证坝下游生态流量0.35m3/s,能满足下游河段生态流量的最低要求,使水生生物和鱼类能正常生长繁殖。1.3.2
8、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1)对植物的影响杨寺庙水电站工程水库淹没占地4.35hm2,淹没范围的森林植被多为一般常见种,主要种类有柏木、茅栗、盐肤木灌丛、火棘灌丛、马桑灌丛、小果蔷薇灌丛、五节芒草丛以及艾蒿灌草丛等,这些种类均为广布种,淹没线以上地带可见到相似的群落,在周边邻近区域均有分布,且受淹没影响的物种均为普生性的,适应性强,不会因淹没而导致种群消失或绝灭。本工程施工集中区域主要为大坝施工区,植被主要为疏林地及灌草地,均为常见种,工程的实施,会造成局部植被的破坏,但不会导致物种的消失,对该地域生物多样性影响甚微。施工结束后,通过对这些迹地的生态绿化恢复,能使迹地植被得到有效恢复,因此,该工程
9、施工占地对植被影响较小。引水管线敷设沿线主要为疏林地、灌丛和灌草地,且影响范围小,绿地调控环境质量的能力不会有太大的改变。随着施工活动结束,场地迹地平整、回填、植树造林等,施工区植被将会得到恢复。(2)对陆生动物的影响工程对陆生动物的影响主要在施工期间,在运营期间对陆生动物影响较小。工程施工对陆生动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道路施工、土石方开挖及弃渣堆放等活动造成对野生脊椎动物生境的切割、占用和破坏;施工人员及施工机械设备的噪声会对陆生脊椎动物取食、繁衍等;非法捕猎将会导致该区域的陆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将出现暂时的波动,呈递减趋势。施工区域没有发现野生动物特有的繁殖地、越冬地、觅食地或栖息地,几乎全部
10、陆生脊椎动物都能在评价区及附近区域寻觅到相似的替代生境。施工期结束后,随各种恢复和保护措施的落实,临时征地区域的植被恢复,野生动物的活动范围可得到一定的改善,施工结束后,它们仍可以回到原来的领域。因此施工期对陆生脊椎动物的影响只是暂时的,施工结束影响即逐渐消失。(3)对水生生物的影响杨寺庙水电站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为4.14m3/s,为山区性河流,具有河窄、水浅、流急、水底石质的特点,基本无水生高等植物分布。施工期间工程建设有少量施工废水及生活污水的排放,将使施工区下游非耐污种的数量下降,耐污种的优势度增加,但这种影响是短暂的、可逆的,随施工期的结束而结束。施工期间工程建设有少量施工废水及生活污
11、水的排放,将使施工区下游非耐污种的数量下降,耐污种的优势度增加,但这种影响是短暂的、可逆的,随施工期的结束而结束。评价区鱼类种类少、生物量非常低,且没有地区特有种类及固定的大型产卵场等,因此可以认为:如能维持0.35m3/s的生态流量,水质清洁,并结合采取鱼类保护措施,鱼类栖息环境容量能满足原有鱼类的生存,该流域鱼类种类、数量的影响不大。(4)对自然生产力的影响工程建设完成和运行后,本工程生态评价区平均净生产力为956.18gC/(m2a),比全球大陆生态系统平均净生产力值720 gC/(m2.a)高187.28gC/(m2.a)。因此,该工程对自然体系生产力的影响是能够承受的。(5)地表水环
12、境的影响施工高峰期生产和生活废水的排放量为988.3m3/d,其中施工废水和砂石料冲洗废水占总污水量的95%以上,其主要污染物是悬浮物,而且浓度很高(未处理的砂石料冲洗废水浓度达2500030000mg/L以上)。如施工废水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河中,会破坏水生生物的栖息环境,严重影响下游河段的非耐污水生生物的生存。但在采取沉淀处理措施后,废水中悬浮物的排放量会大大减轻(SS去除率在90%以上),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与直接排放相比将大为缩小。另外,杨寺庙水电站坝址处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4.14m3/s,枯水年最枯月平均流量为1.85m3/s。根据工程分析结果推算,杨寺庙水电站施工高峰期废水排放流量为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北省 竹溪县 寺庙 水电站 工程 环境 影响 报告书 简本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13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