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沙井街道办帝堂路改造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
《深圳沙井街道办帝堂路改造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圳沙井街道办帝堂路改造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沙井街道办帝堂路改造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办事处编制单位:深圳市宗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二一三年一月1项目概况宝安区沙井街道办帝堂路改造工程项目全长1.52km ,起于沙四南路路口,终点接壆岗路路口,大致呈东西走向,沿线与衙边公园路、西园路、大二埔路、立岗北路、立岗南路相交。项目规划红线宽度40m,近期实际最大实施宽度为29m,双向四车道,设计车速为40km/h,属于城市次干道。根据设计,项目主要工程内容包括对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市政配套设施、绿等进行改造。工程总造价5998.85万元(不含征地拆迁),其中工程费用5004.43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708.7
2、7万元,预备费285.66万元。建设期限为12个月,预计于2013年5月动工,完工时间为2014年4月。2 项目周围环境质量现状(1)生态现状项目评价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结构目前主要有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及文教用地等,沿线水土流失总体较轻,属于轻度水力侵蚀。现存植被主要有少量的大王椰子等极少的行道树及当地居民住宅旁边的小叶榕、高山榕等榕树。现状调查结果表明项目沿线区域的植物生态环境较差。沿线区域未发现国家保护植物或珍稀植物,未发现受国家保护的珍稀濒危动物和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2)水质现状万丰河监测断面水质因子中除pH外,CODcr、BOD5、石油类、总磷、氨氮均超过地表水类标准,说明道路沿线附
3、近地表水环境质量较差。超标主要原因是因为周边市政污水管网尚不完善,河流直接受纳了部分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3)大气环境现状项目所在区2个监测点各常规污染物的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1,各污染物监测值均达标,CO的最大占标率为12%,NO2的最大占标率为28%,TSP的最大占标率71.6%,PM10最大占标率为31.3%。表明项目所在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良好。(4)声环境现状项目沿线主要敏感点昼夜间噪声基本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4a类标准,表明:拟建项目沿线现状声环境质量符合所属声环境功能区要求。(5)地下水环境现状引用沙井街道创成路改造市政工程场地工程地质详细勘
4、察报告中地下水的现状监测进行评价,本环评认为拟建项目沿线地下水水质与创成路一致,即除pH值略偏碱性,其余指标均能能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标准要求。3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3.1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1)对占地的影响道路建设对土地的影响主要为路基、道路建设等永久性占地对土地格局变化的影响。帝堂路的建设将使沿线的土地格局变的单一,各类用地属性大部转为市政公用设施用地。项目占用土地将影响沿线植被覆盖率,同时也破坏了土壤结构和肥力,但项目建成后,通过植树造林可弥补回来。本工程临时占地主要是帝堂路建设期间的包括公路主体工程建设区路基、挖填方边坡、临时料场、施工临时道路等的用地。对于
5、临时占地而言,这些土地在施工期间将失去原有的功能,施工结束后即可恢复原有的功能或转变为其他用途,因此临时占地的影响是暂时的,产生的影响相对较小。(2)对沿线植被影响工程施工期将影响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但可在施工结束后进行绿化弥补回来。施工所造成的区域生态系统功能的降低将延续到运营期。在运营期,项目汽车尾气和噪声不会对沿线植被造成不可逆转的环境影响。工程建设将造成一定生物量损失,但可在项目建设完成后,通过植树造林弥补回来,项目建设对当地植被生物量的影响较小。(2)水土流失的影响项目施工期将不可避免产生一定量的水土流失。主体工程因工程建设,对项目区原地形、地貌和植被造成直接破坏。通过预测,项目施工期
6、将产生水土流失总量为277.90t,新增水土流失量270.22t,自然恢复期水土流失量2.88t。自然恢复期随着绿化区域水土保持措施逐渐发挥水土保持作用,验收后土壤侵蚀模数降至500t/kma以下。3.2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1)本工程属于有较大破土面积的建设项目,施工期有较大的裸露地表。但本工程是线性的,对某一具体区域而言其裸露面又相对较小。经粗略估算,由于施工期裸露面较大,在离施工区2050 m范围内,可使大气中TSP含量增加0.30.8 mg/m3。本工程施工期为12个月,施工期较长,因此必须采取措施予以防护。为了尽可能的减小对敏感点的影响,不但要加强防治施工扬尘的防治措施,更应从施
7、工扬尘的产生源入手,将施工扬尘的影响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2)通过类比分析,在远期预测年即2028年的车流量情况下,不同气象条件下,CO对沿线各环境敏感点的小时平均浓度、日平均浓度的最大贡献值均不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NO2对沿线各环境敏感点的小时平均浓度、日平均浓度最大贡献值及年平均浓度贡献值均不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3.3 声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1)施工期施工期各种施工机械同时运行且未采取任何降噪措施的情况下各施工阶段噪声影响比较大。本工程施工区周边大部分环境敏感点均在20米范围内,各敏感点的昼夜间噪声均不能达到声环
8、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的要求,对周边敏感点噪声严重影响。因此,建议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针对上述敏感点的情况,在学校附近施工应选择在寒暑假期。其他敏感点附近施工,应布置临时隔声屏障,同时要加强施工作业管理,避免中午和夜间施工。施工期运输车辆的交通噪声对附近的居民区有一定的影响。如果仅仅白天运输,影响相对于夜间运输影响要小。在此阶段应对周边居民区的声环境要有一定的保护性措施。(2)运营期在没有防范措施、没有任何建筑物遮挡、不叠加背景噪声的情况下,对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4a类标准,2014年、2020年、2028年高峰达标距离分别为10m、20m
9、、20m达到4a类标准,100m、150m、150m达到2类标准。昼间达标距离均为10m即可达到4a类标准,100m达到2类标准。夜间达标距离分别为40m、50m、60m达到4a类标准,180m均达到2类标准。本道路建成后车流产生的交通噪声对沿线两侧的敏感点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对沿线居民区声环境敏感点影响较大。根据预测结果显示,近、中、远期衙边村、蚝四村、幸福家园等敏感点第1排建筑的夜间噪声均超4a类标准;而沙井中学教学楼距本项目较远,且临路有实体围墙和建筑物遮挡,受本项目影响相对较小。衙边村、蚝四村第二排建筑由于第一排建筑遮挡,昼、夜噪声略有超标,但超标量不大,在3分贝以内,受本项目影响相
10、对较小。3.4 水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项目附近水体为万丰河,在施工期和运营期必须采取严格的环保措施对沿线的水环境进行严格保护。评价表明,正常运行情况下的路面径流对水环境的影响很小3.5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建筑垃圾在不能得到及时清运的情况下,主要的环境影响表现为:在旱季垃圾中的比重较轻的和粒径稍小的尘埃随风扬起,污染附近区域的环境空气和环境卫生。在雨季,随暴雨和地表径流的冲刷,泥沙将堵塞下水管涵和附近的河道,污染附近的水体等。项目施工期生活垃圾产生量较大,由于施工地点多在没有建立垃圾清运系统的野外,容易导致生活垃圾的堆积、腐烂、发臭,在雨水的冲洗下,将对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因此,本工程施工建设
11、中必须对零散垃圾的环境影响给予高度的重视,切实地加强管理,建立良好的垃圾收集系统,使其对环境的影响得到控制。路侧绿化植物的残败物和部分过往车辆的撒落物若没有及时清扫,遇大风将飞扬影响景观和空气质量(粉尘)。若车辆事故发生后遗漏于路面的机油、运载物等,遇暴雨将污染地表径流。3.6 环境景观影响分析(1)在施工期内会对周围自然景观造成负面的美学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采取措施使景观影响减少到可接受的范围。(2)本工程施工期对沿线的景观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必须采取严格的措施进行治理和补偿;营运期在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后对沿线景观的影响在可控制范围内,必须落实设计方案中的各项绿化计划。3.7 社会环境影
12、响预测与评价本道路建设对加强组团内外联系,促进组团的发展;有效缓解区域交通压力,完善区域路网结构、缓解区域交通拥堵、改善区域交通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提高区域交通服务水平和运行效率,提升区域的整体形象具有重要作用。4 环境保护措施及效果4.1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生态保护措施:(1)施工期 在施工图设计和施工时,在权衡运费和征地费用的同时,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及当地生态规划等因素,进一步调查设定位置,以保护地区土地资源和植被。施工结束,应及时进行土地整治(松土、整平、覆盖熟土等),除可改造为农用土地外,应全部恢复植被。 项目施工期临时用地,均应利用工程征地范围内的土地,大大减少项目区地表植被损坏,
13、保护土地资源。 施工结束后,必须将路基、路面搅拌场剩余的石料、沥青等清理干净。(2)运营期通过道路绿化等措施补偿沿线破坏植被生物量的损失。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水土流失防护措施包括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工程措施包括截土地整治、排水工程、临时拦渣工程等;植物措施包括综合护坡、绿化美化、植被恢复措施等;临时措施主要临时拦挡防护、临时导流防护、临时堆土防护、临时沉淀池等。4.2 大气环境保护措施(1)建议对施工扬尘采取洒水湿法抑尘,并严格监督运输车辆,对进出车辆进行冲洗。(2)沥青混凝土铺设的日子最好在有二级以上的风力条件下进行,以避免局部过高的沥青烟浓度。(3)工程施工期间,应在工地边界设置1.
14、8米以上的围档,围档视施工地段不同应适当增加。(4)对项目涉及的拆迁,应在建筑拆迁期间设置施工标志牌,在建筑结构外侧设置防尘布,并配合加压洒水,以抑制扬尘。4.3 噪声防治措施施工期(1)施工期应严格控制施工时间。应严格按照市人居环境委员会要求,在规定时间禁止施工。选择低噪声设备,对强噪声机械必要时应建立简易的声屏障(如用塑料瓦楞板等),减少施工噪声的影响程度和范围。(2)应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噪声大的土方工程的挖掘、填埋、平整等工程应安排在白天,在敏感区附近施工时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的要求。在居民区、学校附近施工应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在12:0014:
15、00、23:00次日7:00不得施工。(3)对于受施工噪声影响的各敏感点,在靠近衙边村、蚝四村、沙井中心、幸福家园等敏感点一侧应设置临时围栏、隔声栏板。运营期幸福家园、蚝四村、衙边村第一排建筑安装通风隔声窗,要求隔声窗隔声效果为25dB以上,使得室内声环境达到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2010)中的住宅室内允许噪声级的相关要求。若因种种原因无法实施安装隔声窗措施,则要求建设方与所受影响户主协商,采取经济补偿的方式以弥补道路交通噪声对其造成的影响。蚝四村、衙边村第二排建筑、沙井中学教学楼经过遮挡衰减之后,昼夜噪声超标量在3分贝以内,考虑到预测时车流量取值较为保守,按最大车流量代入计算
16、,待周边路网建成后车流量不一定达到设计车流量,因此本评价建议对以上建筑物不采取特别的噪声防护措施,但建设方应加强运营期噪声定期监控,若发现以上建筑噪声值长时间达不到2类标准的要求,则应对其安装具有降噪效果的隔声窗,保证建筑室内噪声达标,从而不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运营期间加强交通管理,设立明显的警示牌,禁止车辆鸣笛,在靠近敏感点时限制车速4.4 水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1)制定施工期严格的环保制度和施工设计,严禁向河流随意倾倒一切废物,包括生产和生活污水、生产和生活垃圾等等。严格要求施工操作,防止物料洒落产生污染。(2)本报告建议项目施工期不设施工人员集中生活区,施工人员可驻于工业园区内或租住民房
17、,其生活污水与园区内其他生活污水一样,经园区内化粪池等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纳管标准标后进入污水主干管网,最终处理达标排放。(3)高度重视施工期生产和生活污染物的处置,对其集中清运处理。运营期应加强公路的管理,保持路面清洁,及时清除运输车辆抛洒在路面的污染,减缓路面径流冲刷污染物的数量。4.5 固废处置措施(1)施工期筑路垃圾、开挖出的根植土,用于后期绿化工程,植物根系、垃圾等应集中堆放、并在周围建立防护带,以防止垃圾的散落,不能随意堆放。将拆迁垃圾运往指定的建筑垃圾受纳场。施工完成后,此类垃圾须清理干净。装运泥土时,运输车辆必须做到装载适量,加盖遮布,出施工场地前做好外部清洗,做到沿途不漏洒、不
18、飞扬;运输必须限制在规定时段内进行。(2)施工人员产生的较集中的生活垃圾,应采用定点收集方式,并定时清运。(3)营运期的绿化垃圾较为分散,可采取定期人力清扫的方法加以定时收集,再送入收集车辆,不能就地焚烧处理。(4)对机动车运输过程严加防范,以防撒漏。运营期间,须使用密封良好的车辆运输生活垃圾,不允许装载不严的车辆上路。(5)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环境意识教育,严格执行环境管理措施。4.6 景观保护措施(1)项目应重视绿化的全面规划,边建设边绿化,保证环保验收时已采取了相应的植被恢复措施。(2)建议绿化采用大面积的种植乔木,局部点缀具有观赏性价值的树种,同时结合高低错落的花灌木过渡至下层;桥底合理配
19、置各种耐荫性灌木。5 公众调查根据国务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253号令)和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建设单位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征求建设项目所在地单位和居民的意见。受建设单位的委托,公众调查由本评价单位完成,通过对项目可能影响区域进行广泛的公众调查,征询公众,为项目决策和管理提供依据。5.1 公众参与的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就是使建设项目的环境评价更加民主化、公众化,让与该项目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广大民众也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并提出自己对该建设项目所持的态度,从自己的利益和公众利益,发表自己就该项目对周围环境影响的观点,以达到评价工作的完善和公
20、正。本工程属市政道路建设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会对道路沿线居民区、学校等敏感点造成一定的环境影响,直接涉及项目附近村、工业区群众的切身利益。通过公众参与的方式让项目附近公众了解项目建设情况和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积极为项目建设献计献策,同时反馈各种意见和建议,完善设计方案,使项目对环境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提高一个评价项目为消减负面影响所采取各种措施的公众可接受性;化解公民之间在环境问题上的不同意见或冲突,以及消除其对政府机构执行计划的阻力;满足公民法定的各种要求。希望通过对公众意见的调查,达到给本工程的设计、建设和运营的环保管理提供反馈,以便最大限度满足各方需要。5.2 公众参与方法与内容依据环境影
21、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本次评价公众参与采用公示项目环境信息、公众意见现场调查、网上信息发布及意见反馈等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公众参与活动。具体过程如下:(1)第一轮公众参与建设单位在确定了承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后,于2012年7月20日,在拟建道路沿线衙边村、沙井中学、蚝四村等告示栏中发布了环保信息公告,向附近居民公示建设项目情况。同时将公告及环评报告简本等内容公示于深圳市宗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网站(网址:(2)第二轮公众参与在本工程环评报告初稿完成后,环评单位于2012年9月3日进行了第二轮公众参与,具体形式包括:将相关环评信息、结论公告于衙边村、蚝四村、沙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深圳 街道 办帝堂路 改造 工程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 报告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13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