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中医院内科医技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
《海南省中医院内科医技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省中医院内科医技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1建设项目概况11.1项目由来11.2工程概况31.3产业政策、选址与布局合理性分析4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102.1项目所在地环境现状102.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113环境影响预测与拟采取的主要环报措施及效果123.1环境影响预测评价123.2 环境保护措施及对策194公众参与344.1公众参与的目的和意义344.2调查方式、对象及内容344.3公众意见调查情况384.4公众意见和建议384.5小结395环境影响评价结论406联系方式411建设项目概况1.1项目由来海南省中医院位于海口市和平北路47号,建于1954年5月,是全省唯一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综合
2、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同时是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广州中医药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协作医院和美国亚利桑那州东方医学针灸学院和省内各医学院校的临床教学医院。自新门诊病房综合大楼投入使用以来,医院就诊人数和住院人数大幅增加,社会效益显著。但由于医疗用房及配套设施已不能满足相应的新要求,新建内科医技楼,完善医院功能配套已成当务之急。按照海南省中医院的发展规划,要把海南省中医院建成全省唯一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依据中医医院建设标准,每张病床建筑面积84m2之间,按照医院600张病床来计算,海南省中医院的建筑面积应为50400m2。而省中医院业务用房
3、现状建筑面积只有38767.7m2,其中有现状办公楼(2585.03m2)、现状制剂楼(522.45m2)、现状CT楼(891m2)、现状中药库楼(705m2)和现状旧内科楼(2771.52m2),总计7475m2的业务用房建筑由于不符合现行的医院建筑标准的要求要给予拆除。不符合现行医院建筑标准的建筑拆除后,保留下来的省中医院业务用房建筑面积只有31293m2,与中医院建设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为了省中医院发展的需要,根据现时中医院的实际需要,本次项目需建设一栋内科医技楼,建筑面积为16705m2。为了进一步改善医院办院条件,与新门诊病房综合大楼投入使用后的医院相应业务用房要求功能相配套,本次设
4、计工程主要建筑一栋17层高的内科医技楼,解决病房不足和解决其他业务性用房不足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的有关要求,为了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本工程建设的可行性,建设单位海南省中医院委托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及海南省建设项目规划设计研究院对海南省中医院内科医技楼项目建设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接受委托后,评价单位立即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踏勘、资料收集,开展工作。编制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供专家和环保主管部门审查批准。海南省卫生厅出具海南省卫生厅关于申请调整省中医院2011年地方政府债券项目建设方案的请示(琼卫计【2011】
5、52号)批准本项目的建设,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达的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10年2011年地方债券未开工项目情况的通报(琼府办【2011】225号)对该项目建设方案进行了批示,同意该项目的建设。海南省中医院位于海口市美兰区和平北路47号,拟建海南省中医院内科医技楼项目选址位于海南省中医院东北部。项目用地西面为医院现有的16层门诊病房综合大楼,南面为现有停车场,东南面为7层行政办公大楼和医院职工住宅楼。海南省中医院大门位于西侧,紧邻和平北路。该处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公共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为病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该项目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的限制类和淘汰类项目,
6、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要求。此外,由于该建设项目同时涉及到CT、X光机等辐射项目的建设,按照国家有关辐射环境管理规定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要求,上述辐射项目的建设须同时进行辐射环境影响评价,这部分工作由建设单位委托其它有资质的评价单位承担,本次评价不包含辐射项目的评价内容。本项目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1)项目施工期产生的施工噪声、扬尘及建筑垃圾的处置。(2)运营期生活污水、噪声、废气和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的可行性、项目景观影响分析、项目选址和总平布置合理性分析。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用地符合海口土地利用、城市总体规划,根据海口市规划局关于用地规划条件的复函,项目符合海口市规划
7、设计条件。本项目在施工和运营期会对周围环境带来一定不利的影响,但均可以通过落实本环评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和建议得到削减,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因此,在认真落实国家和海南省相应的环保法规、政策,并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的前提下,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本项目是可行的。1.2工程概况项目名称:海南省中医院内科医技楼建设项目;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地点:海南省海口市和平北路47号海南省中医院用地范围内;建设单位:海南省中医院;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本工程将拟建的综合楼直接连接到门诊大楼东端,与门诊大楼形成综合体。拟建综合大楼,占地面积1072.20m2,总建筑面积16705.24m2,17层框架-剪力墙结构
8、,楼高68.3米,为一类高层建筑。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项目建设总投资7665.68万元,全部为固定资产投资。其中工程费用6387.65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776.63万元,预备费用501.49万元。固定资产投资为7665.68万元,资金筹措:申请地方政府债券。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2-1。表1.2-1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项 目单位数值备注1规划总用地m210528.332内科医技楼建筑面积m216705.243建设规模(新增加病床位)床45对医院病床进行调整,使内科医技楼的病床达到260张。门诊病房综合楼现有病床390张。使病床数达到915张。4地上建筑面积m
9、216705.245建筑占地面积m21072.206绿地面积m21088.427容积率4.188建筑密度%40.689绿地率%10.3410地上停车位个155(其中38个车位是新建的)共222个。地下车位设置在门诊楼的地下室。地下停车位个671.3产业政策、选址与布局合理性分析1.3.1 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本项目属于医疗服务设施建设项目,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医疗服务设施建设”属于鼓励类中第三十六大类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服务业中的项目,因此项目的建设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的。1.3.2项目选址合理性与布局合理性分析1.3.2.1合理性分析(1)与规划相符性拟建海南省中医
10、院内科医技楼选址位于海南省中医院东北角,现状办公楼、现状制剂楼、现状CT楼和现状中药库楼的位置上,在中医院门诊综合楼的后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有土地使用证,海口市国用(籍)字第Q0946号,海南省中医院用地为医卫用地。在海口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中,本项目所在地块为城镇建设用地;在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土地利用规划(图10.2-1)中,本项目所在地块为医疗卫生用地。本项目用地性质均符合上述规划。(2)与海南省中医院规划的相符性中医医院的建设规模,应结合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卫生资源、中医医疗服务需求等因素,以拟建中医医院所在地区的区域人口数确定。海南省中医院所服务的范围
11、为全省的区域人口,2011年底,全省人口867万人。如果按照中医医院建设标准规定每千人0.22-0.27张床位来计算,则全省的中医院病床位数现有的中医病床数应为1907-2341张床位。作为全省唯一的一家集中医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海南省中医院的病床数所占比例应为全省中医院病床位数的1/3较为合理。由于省中医院地块较小,病床指标暂按中医医院建设标准中规定的最小值取值,即每千人0.22张病床。则海南省中医院的病床位数按中医医院建设标准计算,并乘以1/3,病床数为780张病床。根据省中医院现时的地块狭隘和建筑拥挤的现实情况,我们确定海南省中医院的病床数为750张
12、。海南省中医院现有病床650张,现新建内科医技楼,病床数将增加260张,总病床数将达到910张。按照海南省中医院的发展规划,要把海南省中医院建成全省唯一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依据中医医院建设标准,每张病床建筑面积84m2之间,按照医院600张病床来计算,海南省中医院的建筑面积应为50400m2。而省中医院业务用房现状建筑面积只有38767.7m2,其中有现状办公楼(2585.03m2)、现状制剂楼(522.45m2)、现状CT楼(891m2)、现状中药库楼(705m2)和现状旧内科楼(2771.52m2),总计7475m2的业务用房建筑由于不符合现
13、行的医院建筑标准的要求要给予拆除。不符合现行医院建筑标准的建筑拆除后,保留下来的省中医院业务用房建筑面积只有31293m2,与中医院建设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为了省中医院发展的需要,根据现时中医院的实际需要,本次项目需建设一栋内科医技楼,建筑面积为16705m2。加上拟建项目,海南省中医院的总建筑面积为47998m2,接近根据中医医院建设标准中的标准计算的建筑面积数值。因此海南省中医院在拆除不符合现行医院建筑标准的业务用房和新建内科医技楼后的总建筑面积为47998m2。中医院可以依据长远的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中医医疗服务的需求,根据实际需要和资金情况扩大院区地块范围进行建设或在院外选择新
14、址另行建设新院区。省中医院现状、拆除、保留、新建及拆除和新建后的总建筑面积项目业务用房(m2)总建筑面积(m2)备注现状面积38767.7需拆除面积7475拆除5栋需保留面积31293拟建内科医技楼面积16705拟建和拆除后的地上建筑面积4402347998建筑总面积(含地下室3975m2)拟建内科医技楼建成投入使用后,业务用房的建筑面积为47998平方米。其中:门诊楼病房综合楼地上建筑23443平方米,地下室3975平方米,合计门诊楼病房综合楼建筑面积27418平方米;旧外科楼3875平方米;拟建内科医技楼16705平方米。各种功能用房的比例按照中医医院建设标准和综合医院建设标准有:中医医院
15、各种功能用房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床 位60100200300400500急诊部3.13.23.23.23.23.3门诊部16.717.518.218.518.519.0住院部29.230.533.034.535.535.7医技科室19.717.517.016.616.016.0药剂科室13.512.19.48.58.38.0保障系统10.410.410.410.09.89.0行政管理3.73.83.83.73.73.8院内生活服务3.75.05.05.05.05.2注:1、使用中,各种功能用房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可根据不同地区和中医医院的实际需要做适当调整。综合医院各类用房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
16、(%)序号部门各类用房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1急诊部32门诊部153住院部394医技科室275保障系统86行政管理47院内生活4根据中医院建设标准所规定的各类用房占总建筑面积比例的规定,省中医院各类用房的建筑面积应为:建筑总面积47998序号功能房名称指标面积(m2)1急诊部3.30%15842门诊部19.00%91203住院部35.70%171354医技科室16.00%76805药剂科室8.00%38406保障系统9.00%43207行政管理3.80%18248生活服务5.20%2496合计100.00%47998根据测算,内科医技楼的总面积为16705m2,对内科医技楼进行功能布置后,医院各类
17、业务用房面积的比例如急诊部为2.1%、门诊部18.4%、住院部40.2%、医技科室16%、药剂科室5.4%、保障系统9.3%、行政管理6.1%、生活服务2.6%。虽然和标准有一些差距,但总的来看,跟标准相比基本上是符合的。内科医技楼的建设与海南省中医院的规划是相符的。(3)选址合理性分析本工程选址于海南省中医院旧址范围内。根据海口市用地规划,项目所在地所处位置为医院及附属设施用地区域,该医院位于海口市美兰区和平北路47号。依照海南省中医院改扩建规划,拟在该院现址范围内,拆除现状办公楼、现状制剂楼、现状CT楼和现状中药库楼等部分陈旧建筑共7475m2的建筑。扩建工程选址虽有部分地上物,拆迁工作量
18、较大,但均属该院建设总体规划调整范围之内;并严格遵循该院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因此其选址方案是可行的。本工程拟建项目建设场址的选择遵循了该区域的城市建设规划,以及海南省中医院的发展规划,与保留建筑有着良好的衔接,其单项工程选址较为合理。项目选址地处项目选址于海口市美兰区和平北路47 号,海南省中医院内,交通条件便利,周边配套设施齐全。其它市政公共设施条件,如给水、供电、供热、供气等均有能力为本项目提供支持,其选址公共设施条件较为理想。根据区域污染源调查,周围500米范围内没有大的工厂及其它的废气排放源;500米范围内没有大的工厂及较大的工业噪声污染源,根据噪声现状监测结果,各厂界夜间或者昼夜没超标
19、现象,在采取本环评所提措施以后,可以有效降低周围交通和社会噪声对本项目的影响。总之,扩建项目拟选址环境空气质量较好,环境比较宁静,适于患者休养和治疗;场址与周边商铺、公共娱乐场所等不利于病人身心健康以及危及病人安全的场所相距一定距离,环境优美,是建设高标准医院的理想区域。由工程分析和污染物排放影响预测可知,工程运行后,对污染物采取措施,污染物均达标排放,对周围环境影响轻微。综上所述,海南省中医院内科医技楼项目选址外部基础配套设施良好,周边建筑环境及社会环境适宜,建设用地权属明确,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加上医院对原有地上物使用充分、合理,故选址基本可行。(4)布局合理性分析海南省中医院依照其医院建设
20、发展总体规划,合理布局。新建内科医技楼应与省中医院整体规划协调一致。根据医院整体规划,将拟建的内科医技楼直接连接到门诊大楼东端,与门诊大楼形成综合体。内科医技楼占地面积1072.20m2,建筑面积16705.24m2。内科医技楼平面基本上呈标准矩形形状,坐东向西,长轴为南北方向。围绕门诊楼、拟建内科医技楼、停车场布置一条约4米宽的环绕消防通道,平时作为院内交通道路。门诊大楼主出入门口面向和平北路。门诊楼南、北、西共有5个出入口,东侧有1个出入口;拟建的内科医技楼共设计3个出入口西侧设置1个主入口、南侧设置1个疏散口、东侧设置1个疏散口,保证紧急情况时的疏散。内科医技楼与医院的交通网络有很好的连
21、接。在门诊大楼北侧结合绿化设置停车场,既作为医院工作人员停车场,也作外来人员机动停车,新建地上停车位38个(原有停车位117个)。根据中医院地块的具体情况,为了布局紧凑,交通便捷,管理方便,拟建内科医技楼连接到门诊大楼东端,与门诊大楼形成综合体。内科医技楼平面大体上呈矩形布局,采用3m内走廊,设5台电梯(其中2部客梯,3部病床梯),内科医技楼不设污物梯。因为内科医技楼和门诊楼每层都是相通的,污物梯和门诊楼的污物梯共用。2间楼梯间。5台电梯布置在内科医技楼的大厅。楼梯间位置按防火疏散及功能分区要求布置。本项目的水泵等主要设备位于内科医技楼地上一层的设备机房,拟建污水处理系统风机和水泵位于污水处理
22、系统设备间内,设备间位于内科医技楼的北侧,具体位置见图图4.1-1 医院总平面图所示,并设减振和消声措施。医院食堂油烟经净化后从楼顶烟囱排放。污水处理系统格栅和污泥浓缩池加盖密封;二氧化氯发生器和接触池(加盖)位于设备间内,扩散的氯气和二氧化氯气体通过植物液净化装置去除。本项目医院污水消毒处理装置位于院址北侧。医疗废物临时收集设施位于院址东南角,即现有的医疗垃圾暂存点所在位置,与周围其他建筑间设置有绿化防护带,选址与布局合适。建设项目实行雨污分流,医院污水经处理达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2中的预处理标准,将通过和平北路的市政污水管网排入海口市白沙门污水处理厂处理后
23、深海排放,污水排放去向合理。综上所述,海南省中医院内科医技楼项目在选址、建设规模、建设内容等方面均依照该院总体发展规划实施,建成后将提高海口市的医疗基础设施条件,同时大幅提升该院医疗硬件设施功能,为患者提供更具人性化的就医环境,也为医务人员提供了一个高水准的工作平台,使得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成为可能,因此其总体建设方案合理可行。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2.1项目所在地环境现状2.1.1水环境质量现状海南省中医院污水总排污口处:按照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的预处理标准进行评价,各污染因子评价子数均小于1,因此,污水经处理后能够达标排放,并通过市政污水管网送至海口市白沙门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海南省 中医院 内科 医技楼 建设项目 环境 影响 报告书 简本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13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