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恒大外滩首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
《海口恒大外滩首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口恒大外滩首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海口恒大外滩首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海口外滩城房地产有限公司编制单位:海口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编制时间:二一四年三月目 录第1章 建设项目概况11.1 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11.1.1 建设项目地点11.1.2 建设背景及建设内容11.1.3 总平面布局21.1.4 项目其它系统规划41.1.5 项目用地开发现状、权属71.2 项目工程分析71.2.1 工艺流程与产污环节71.2.2 环境污染因素分析81.3 项目与法律法规相符性81.3.1 项目的合法性分析81.4 总图布置合理性8第2章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概况102.1 海口市自然环境概况102.1.1 地理位置和气候气象1
2、02.1.2 水文、地形、地貌、地质102.2 海口市社会环境概况102.2.1 行政区划102.2.2 社会经济概况112.3 项目所在地的环境概况112.3.1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112.3.2 噪声环境质量现状112.3.3 海水环境质量现状112.4 评价范围与环境保护目标122.4.1 评价范围122.4.2 环境保护目标12第3章 环境影响预测及主要控制措施143.1 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143.1.1 施工期143.1.2 营运期143.2 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153.2.1 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53.2.2 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53.3 污染防治措施及达标排放情况16
3、3.3.1 施工期环保措施结论163.3.2 营运期环保措施结论163.4 环境保护投资估算173.5 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183.6 环境管理和监测计划183.6.1 环境管理183.6.2 环境监测19第4章 公众参与204.1 公众参与的作用204.2 公众参与方法204.3 调查内容21公众参与调查结果254.5 综合结论26第5章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275.1 结论275.2 建议27第6章 联系方式28第1章 建设项目概况1.1 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1.1.1 建设项目地点海口恒大外滩首期项目位于项项目位于海口市滨海大道新港居住片区北侧,项目用地北临海甸溪、南靠渡海路
4、、西邻海口外滩中心二期。,地理位置见图1-1。图1-1 地理位置图1.1.2 建设背景及建设内容海口新港位于海口市南渡江支流海甸溪出海口,距秀英港7公里,曾是海南物资主要集散地,也是旅客出入海南岛的主要港口。2005年,海南省政府开始推进海口秀英港、海口新港和马村港“三港合一”,新港结束了它的港口使命。按照海口滨海核心区新港片区规划,未来新港片区规划结构为“一带一园一区”。“一带”是指沿海休闲旅游带,将海口市歌剧院、世纪公园、滨水绿带等最能体现滨海休闲风情的功能要素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一园”是指由世纪公园和滨海公园组成的文体休闲公园,为海口市民和外来游客提供一个公共休闲绿意空间;“一区”是指
5、新港居住片区。海口恒大外滩首期项目位于海口市滨海大道新港居住片区北侧,项目用地北临海甸溪、南靠渡海路、西邻海口外滩中心二期。项目原为海口外滩中心三期项目范围,现由海口外滩城房地产有限公司开发建设。项目总用地面积:62293.55。拟建总建筑面积:348987.57。其中地上建筑面积:272353.09,地下建筑面积:76634.48。建筑密度:22.35%,容积率:4.33,建筑绿地率:35.60%,地下停车位2167辆,地面停车位114辆。项目建设内容为10栋建筑及小区道路、绿化等配套设施。其中6栋为4142超高层住宅楼(1491套),2栋为沿海23层商业建筑,2栋为30层公寓(1456套)
6、。商业建筑中配套一个建筑面积3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个建筑面积100的居委会,一个建筑面积250的社区物业管理中心,一个建筑面积60的公厕,结合地下室处配建一处开闭所,建筑面积200。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下表1-1。表1-1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表指标内容数值规划用地面积()62293.55总建筑面积()348987.57地上计容总建筑面积()269728.69其中住宅建筑面积()162093.97计算容积率公寓建筑面积()87329.43计算容积率商业建筑面积()20305.29计算容积率公建(商业)与居住建筑面积比8%:92%以地上总建筑面积为100%计太阳能补偿总建筑面积()1850.00
7、住宅建筑面积,不计入容积率屋顶楼电梯间总建筑面积()774.4不计入容积率地下室建筑面积()76634.48不计入容积率建筑基底面积()13922.51建筑密度(%)22.35容积率4.33绿地率(%)35.60机动车停车位(个)2281其中地面停车位114地下停车位2167户数2947其中:住宅1491户、公寓1456户说明:商业建筑中配套一个建筑面积3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个建筑面积100的居委会,一个建筑面积250的社区物业管理中心,一个建筑面积60的公厕。同时还需要结合地下室的设计配建一处开闭所,建筑面积200。1.1.3 总平面布局1、建筑物功能布局项目总平面图见图1-2。项目规
8、划定位:高档住宅、甲级商务、精品专卖购物商业及休闲餐饮为一体的城市商住综合体。图1-2 项目总平面图项目的临海甸溪楼为2幢23层楼的商业建筑,以现代建筑风格形成“滨海特色商业步行街”,提供餐饮服务及精品卖场;高尚居住组团由规划区南部的3栋42层居住建筑(编号由西向东分别为5#楼、6#楼、7#楼)和北部的3栋41层居住建筑组成(编号由西向东分别为1#楼、2#楼、3#楼)。公寓组团由2幢30层4#、8#号公寓建筑组成。4#、8#建筑物设二层裙楼作为商业建筑,提供其特色精品专卖店及社区配套服务。2、动线布局项目内商业和住宅动线采分流处理,项目用地西南面为住宅板块,公寓设在东侧板块。整个项目地块共有4
9、个主要出入口,东南西北侧各设置一个。保证住宅商业的人流、车流依据4个单体围合而成的中央花园进行交通组织,车辆可直接进入地下车库,地面为人行动线及消防车动线,保证小区内的安全性与安宁性。车流由两侧地下车库出入口进入地下车库。可通过电梯到达地面。3、停车及地下室布局地下一至二层为地下车库、设备用房及人防设施,共可安排车位2167个,加上地面停车位114个,一共可提供2281个停车位。1.1.4 项目其它系统规划1、给水工程(1)室外给水系统从城市给水干管上引两根管径为DN250mm的给水管进入本项目,并在地块内形成环状管网,给水引入管在室外设总水表及倒流防止器。室外给水管网担负本项目室外消防、低区
10、生活给水、地下生活泵房水箱及消防水池补水。(2)给水方式住宅、商业的1-3层利用市政压力直接供水。住宅的15F为设备层,将生活给水系统竖向分为两个区。采用水池-水泵-屋顶水箱联合供水方式。生活水泵采用串联供水方式。生活泵及生活水池设在地下室和设备层。2、排水系统采用雨水、污水、废水分流制排水系统。室内生活排水系统采用污、废分流制。考虑排水系统的防虹吸技术措施。公共卫生间排水系统设置环形通气管系统或器具通气管系统。首层及首层以上的污水直接排至室外,首层以下的污水先排至污水集水坑内,再经潜污泵提升后排至室外。生活废水经废水管道系统收集后,自流排至市政管网。根据海口外滩中心修建性详细规划中的污水工程
11、规划:规划区排水体制采用分流制,建设污水管网专门收集生活污水。结合地形地势,按就近原则接入市政污水管,保证规划区内污水都能靠重力顺利排放。规划区内的生活废水可以直接排入污水管网。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商业餐饮含油污水经室内外二级隔油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地下室排水不能靠重力流接入市政下水道的需提升至市政下水道。其它尽量保证靠重力流顺利排放。目前,用地周围市政道路渡海路有市政污水管道,项目区内的污水可就近接入市政污水管道。3、雨水工程根据海口外滩中心修建性详细规划中的雨水工程规划:室外暴雨重现期按P=2 年计,合计雨水量Q=1167L/S,雨水排入周边市政雨水管渠。见图2.4
12、-1。规划区内的雨水应尽可能靠重力流排放,故雨水管的布置应遵循以下要求:根据地形,道路坡向,雨水干管的位置来布置雨水管渠。雨水管渠的覆土深度应尽量控制在0.7m-2.5m左右,浮土不足0.7m的管段需作加固处理。雨水管渠的最小坡度应保证不低于规范要求的最小坡度。目前,用地周围市政道路渡海路有市政雨水管道,项目区内的雨水可就近接入市政雨水管道。4、天然气供应工程规划区供气采用中压B级和低压两级供气系统,中压B级管道供气压力P0.150.20Mpa,低压燃气管道供气压力P0.005Mpa。中压燃气管道将气送至用气单位或居民住宅区,各用气单位、居民住宅区设中低压调压室或用箱式调压器将中压燃气按规定调
13、成低压后再供应至各燃气用户。燃气管道采用钢管或铸铁管,管网大小按高峰小时用气量计算。5、通风设计工程(1)地下层机动停车库:根据防火分区的划分设置机械排烟兼排风系统,排烟量按换气次数6次/h确定。没有直通室外车道的防火分区同时应设机械补风系统,补风量为排烟量50。所有送风机、排风机(兼排烟机)均设置于通风机房内。(2)设备用房如水泵房、电梯机房等均设置机械通风系统。电梯机房夏季采用风冷单冷型分体式空调机降温;(3)变配电间设置机械通风或空调系统,通风量或制冷量按设备发热量计算。(4)住宅及公共卫生间设置集中排风系统,每层卫生间废气经排风竖井集中排放。(5)住宅厨房设置专用垂直烟道集中排放系统,
14、脱排油烟机将油烟气通过竖道排至屋面高空排放。6、供电规划因本工程位于海边,供配电系统不宜布置在地下底层;拟在地下一层车库与高层建筑区域设10kV变配电站,分别由电业引入二路10kV独立电源,高供高量,地下一层车库10kV变配电站,安装4台2000KW变压器,高层建筑区域设二个10kV变配电站,安装4台2000KW变分别向各低压用户单元配电;共计安装变压器总容量16000KW,变压器负载率为0.75。10kV独立电源进线应满足一级负荷供电,要求当其中一路电源故障停电时, 由另一路电源供给全部一、二级负荷供电。区域设柴油发电机房。拟设置2座柴油发电机房,一座为商业建筑柴油发电机房,在商业建筑8#楼
15、地下一层内设1台500KW发电机,供商业建筑重要负荷;另一座为住宅公寓柴油发电机房,在2#楼地下一层内设2台1000KW发电机,供住宅公寓等重要负荷。7、防雷工程设计根据国标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中的分类标准,本项目属第二类防雷建筑物,按此类建筑物的防雷要求进行防雷设计。1. 保护接地型式采用TN-S制。2. 各单体建筑物因地下车库联成一个整体,采用联合接地体,即防雷接地、安保接地、弱电设备工作接地皆合用联合接地体,利用结构桩基及承台内主钢筋作为接地体,接地电阻R不大于1欧姆。3. 设置总等电位联结,配电间、设备机房和卫生间设局部等电位联接。4. 楼内所有不带电之金属外壳及金属管道均应作等电位联接
16、。5. 居住单元用户配电箱进线开关均设漏电保护开关,照明回路也带保护接地PE线。6. 按第二类民用建筑设置防雷接地。7. 利用建筑物外围柱内主钢筋作为引下线,利用建筑物桩基及承台内主钢筋作为接地极。8. 凸出屋面金属构件、管道均应与避雷带联接。8、空调系统住宅楼空调按设置分体式空调机设计。9、环境卫生工程生活垃圾的收集采用分类收集并分类运输。各楼层设置分类废物箱。项目在项目用地东南角及西侧的绿化地中设置垃圾收集点一处。1.1.5 项目用地开发现状、权属项目用地范围现状为原海口新港货用码头仓库,现状为空地,部份空地上现状堆置着周边居民丢弃的生活垃圾。用地西侧为外滩中心二期用地,目前现状为外滩中心
17、二期的一幢三层的办公楼及停车场。目前该用地表面主要为硬化的水泥地。项目用地红线北面为海甸溪入海口的新港海域;用地红线西面约15m外是外滩中心二期项目;用地红线南面外约30m是滨海花园小区和椰城花园小区;用地红线东南面约23m目前是武汉大厦;用地红线东北面约18m是原新港客运办公楼(目前已空置)。1.2 项目工程分析1.2.1 工艺流程与产污环节建设项目拟进行施工和运营,故工程分析按项目施工期和营运期两方面进行。基本工艺(或工作)及污染工序流程见图1-3。基础工程主体工程装饰工程设备工程工程验收运行使用噪声、扬尘噪声、扬尘噪声、扬尘噪声、废弃物噪声、废烟气生活污水、建筑垃圾生活污水、生活垃圾 施
18、工期 营运期图1-3 施工期、营运期工程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图1.2.2 环境污染因素分析(1)施工期污染源拟建项目建设施工期主要污染源是建筑垃圾、施工机械噪声、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2)运营期污染源水污染源主要是项目生活污水、固废污染源主要为生活垃圾、噪声污染源主要为水泵、地下停车场机动车和柴油发电机的噪声、废气污染源气主要污染源为汽车尾气、发电机废气和餐饮油烟。1.3 项目与法律法规相符性1.3.1 项目的合法性分析(1)项目建设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修改本)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修改有关条款的的决定修正)(2013年2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第 21 号令)产业政策的要求
19、。(2)项目建设符合海口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符合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符合海口市核心滨海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与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相容。(3)项目目总图布置和内部规划基本合理可行;从选址区周边环境状况来看。项目用地范围处于50年一遇风暴潮与最高天文潮位的组合水位分析淹没0.2-0.6m范围区。对于目前项目用地标高,50年一遇风暴潮对本项目影响是项目建成后风暴潮增水淹没最高达0.6m。项目应通过加强对风暴潮防治措施及应急预案的建设,城市基础建设应落实新港片区规划中的外滩中心北侧沿海建设防洪堤的建设,该堤为海口市滨海防潮堤的一段,为级堤防,达100年一遇防洪标准。1.
20、4 总图布置合理性4、项目总图布置合理性分析根据项目的设计,项目备用发电机房布置于2#、8#楼地下室独立机房内,水泵房设于各楼层地下室。具体位置详见(图1-2 项目总平面图),并采取各种隔声、减振等措施,因此本项目备用发电机房的设置符合要求,布置合理。根据项目垃圾收集点的布置,项目设置2个垃圾收集间。一个位于东南角绿地间,一个位于项目西界的绿地间,具体位置详见总平面布置图1-2。垃圾收集点离最近建筑物为约16m距离。根据当地的气象条件,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垃圾收集点位于项目的侧风向,并用绿化带进行遮挡和隔离,四周设置绿化隔离带的宽度不小于3m,可减少对小区敏感点的影响。综上,总图布置是基本合
21、理的。第2章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概况2.1 海口市自然环境概况2.1.1 地理位置和气候气象海口市位于北纬19570420511,东经11010181102305,地处海南岛的北部,横跨南渡江下游东西两岸。项目所处的海口市地处低纬度热带北缘,属于季风性热带季风气候区,春季温暖少雨多旱,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多台风暴雨,冬季冷气流侵袭时有阵雨。全年日照时间长,辐射能量大,年平均日照时数2000小时以上,太阳辐射量可达11到12万卡。年平均气温23.8,极端最高气温38.9,极端最低气温2.8。年平均降雨量1639mm,年平均蒸发量为1847.7mm,年平均相对湿度85%。2.1.2 水文、地形、地貌、
22、地质海南岛最长的河流南渡江穿过海口市中部而入海。南渡江主流在市区长75km,流域面积1300k,年径流量60.99亿m。南渡江流经市区的支流水系有鸭程溪、昌旺溪、三十六曲溪、铁炉溪。境内还有演州河、演丰河、白石溪、罗雅河、美舍河、五源河、芙蓉河等小河流。有凤谭、铁炉、东湖、风圮、云龙、丁荣、岭北、玉凤、沙坡等水库,总库容量15000多万m。海口市属于海滨岗地,由于海蚀及构造作用,形成台阶式地形,市辖区范围内最高为第四级阶地上的群山岭,高程69.8m。一级阶地分布于沿海,标高5m以下,宽约0.3-0.6km,地势平坦。二级阶地标高为18m至25m之间,宽度达2.8km,地形平坦;三级阶地标高为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海口 外滩 首期 项目 环境 影响 报告书 简本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13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