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分淮入沂整治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
《江苏省分淮入沂整治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分淮入沂整治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10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江苏省分淮入沂整治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目 录1 总 则11.1 环评任务由来11.2 编制依据21.3 评价标准31.4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及等级41.5 环境保护目标52 工程概况72.1 流域规划概况72.2 工程所在位置102.3 工程任务和规模102.4 工程等别和标准112.5 工程内容122.6 工程量和工程投资273 工程分析283.1 工程施工283.2 工程占地和拆迁安置363.3 工程环境影响分析383.4 环境影响因子识别394 环境现状评价414.1 环境概况414.2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424.3 水土流失现状评价464.4 地表水环境现状评价474.5 土
2、壤和底泥环境现状514.6 声环境和空气质量现状524.7 污染源分析535 环境影响预测评价555.1 水文情势变化影响分析555.2 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585.3 水土流失影响评价675.4 对地下水的影响695.5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分析726 环境保护措施746.1 水环境保护措施746.2 水土保持756.3 噪声影响控制与补偿786.4 固体废弃物处置796.5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796.6 人群健康保护807 环境监测与管理817.1 施工期环境监测817.2 环境管理838 公众参与888.1 公众参与方式888.2 调查意见统计分析898.3 公众参与调查结论919 环保投资估算
3、和环境损益分析939.1 环境保护投资估算939.2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9510 评价结论与建议10010.1 评价结论10010.2 建议1021 总 则1.1 环评任务由来分淮入沂工程是淮河下游防洪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洪泽湖洪水出路之一,亦是淮河与沂沭泗流域相互调度、综合利用的一项多功能工程。江苏省自1957年开始规划分淮入沂工程,提出在洪水得到初步治理的情况下,淮、沂洪水跨流域调度,引淮河水到淮北扩大灌溉面积,兴利除弊。40多年来,先后完成了二河干河、淮沭河东西偏泓及堤防,二河闸、淮阴闸、六塘河地涵、沭阳闸(结合柴米河地涵)等主要建筑物和其他相关工程。2003年大水后,江苏省水利勘测
4、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江苏院”,下同)于2003年8月编制了江苏省加快治淮防洪建设实施方案,同年11月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编制了加快治淮工程建设规划(20032007年),水利部以水规计2003580号对该规划进行批复。规划针对淮河流域2003年洪水中暴露出的下游洪水出路不畅的突出问题,从2003年起实施淮河流域堤防达标及河道治理(含分淮入沂整治工程),审查意见中要求抓紧搞好规划确定的各项治淮工程前期工作。江苏院据此编制了分淮入沂整治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家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条理(国务院1998第253号令)的有关规定,在该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必须进行环境影
5、响评价。为此,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委托淮河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利部的有关规定,编制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本报告评价分淮入沂整治工程施工期和运行期对项目所在地区环境、社会及生活的影响,论证工程建设的环境可行性,为工程方案的论证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尽可能对工程建设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出减免措施,使其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并为本工程的环境管理提供依据。1.2 编制依据1.2.1 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2号,1989年12月26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2002年
6、8月2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修正,1996年5月15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修正,1995年8月2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修正,1996年10月2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修正,1995年10月30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2002年10月28日公布,2003年9月1日起施行; 中
7、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1991年6月2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国务院令第284号,2000年3月20日; 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国务院1995年第183号令;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1998年11月。1.2.2 技术规范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水利水电工程,国家环境保护总局,HJ/T88200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国家环境保护总局,HJ/T2.2199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国家环境保护总局,HJ/T2.3199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国家环境保护总
8、局,HJ/T2.41995;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非污染生态评价,国家环境保护总局,HJ/T191997;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水利部,SL20498; 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国家环境保护总局,1986; 水环境监测规范,水利部,SL21998。1.2.3 有关技术文件 江苏省加快治淮防洪建设实施方案,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03年8月; 加快治淮工程建设规划(20032007年),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2003年11月; 分淮入沂整治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05年1月; 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1.3 评价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
9、量标准(GB 38382002)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 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 428484)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 1252390)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309693)1.4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及等级1.4.1 评价范围水环境的评价范围:为洪泽湖东岸二河闸下沿二河、淮沭河北上与新沂河交汇口的97.5 km河道内。大气环境评价范围:为工程施工区及周边地区200米范围内。噪声环境评价范围:为施工场地边界向外各敏感点(600
10、米)内范围。生态环境评价范围:为本工程土建施工作业影响区。固体弃物评价范围:为工程施工的弃土、弃碴区和污染固废物处置区。水土保持评价范围:为工程施工作业影响区、弃土区。其它因子评价范围:视本工程施工与运行两时段对环境影响的范围与程度而定。1.4.2 评价等级 水环境评价由于分淮入沂整治工程系非污染性社会公益型项目,本次实施河道整治是为了确保河道的行洪能力,其河道功能除了汛期分泄淮河洪水外还担负着苏北地区送清水任务。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较少,对环境的影响也很小,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 2.393)的规定,确定施工期水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 大气环境评
11、价本工程在施工期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很小,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T2.293)的规定,确定对大气环境影响简评。 噪声环境评价本工程施工期噪声主要是施工机械与交通车辆噪声,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T2.495)的规定要求,施工期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的等级确定为三级。 生态环境评价本工程生态扰动主要发生在施工作业影响区、弃土区、弃渣场范围内,无特殊敏感地区和珍惜濒危物种,据此确定生态评价等级为三级。1.5 环境保护目标 水环境对工程影响范围内水环境质量不产生负面影响为保护目标。根据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淮沭河、二河、总六塘河、南六塘河所属功能区均为农业用水保护区
12、,2010年、2020年水质保护目标皆为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表1.5-1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项目pHBOD5CODCr溶解氧氨氮mg/l类694651.0 大气环境保护施工场地大气环境以不危害施工人员身体健康为目标;外环境以施工所在地周边居民居住点为保护目标。表1.5-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单位:mg/Nm3项目SO2NO2TSP1小时平均浓度0.50.15-日均浓度0.150.100.3依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 二级 声环境声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为施工区附近噪声敏感区,减少噪声对周围村民和施工人员的影响。 生态环境保护现有林地和农田,尽量减少耕地
13、占用量和对植被的破坏。防止水土流失,河道中水生生物得到充分保护,其生活环境不发生明显变化。保证二河、淮沭河水生生态环境不被破坏;保护工程占地外的陆生植被和农业生态不被破坏。 人群健康加强施工期间和移民安置过程中的医疗卫生管理、防止传染病的爆发流行,保护施工人员和居民身体健康。 水土保持防止施工中水土流失,固体废弃物填埋不破坏环境,工程完工后恢复植被80%以上。 农田保护对工程永久占地按照国家现有土地管理政策进行补偿和保护,尽量减少占用耕地量,对临时占用的农田,要恢复或改善质量。不对当地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土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2 工程概况2.1 流域规划概况江苏省淮河水系的洪水受淮河干流河道特征
14、的影响,洪水过程一般呈矮胖型,流量大、持续时间长,威胁严重。近百年来洪泽湖遭遇过14年大洪水,其中1921、193l、1954、1991及2003年的五次流域特大洪水,都给江苏造成深重的洪涝灾害。洪泽湖位于淮河中下游的结合部,兴利库容约26亿m3,总库容123亿m3,是一座具有防洪、灌溉、航运和水产等诸多功能的巨型平原水库,承泄淮河上中游15.8万km2的来水。洪泽湖湖底高程高出下游地面48m,洪水水位高出地面10m以上,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悬库”。洪泽湖堤防关系到下游32个县、市、区,2600万人口,3000万亩耕地的安危。洪泽湖下游洪水出路历来不足,建国后经五十年的治理,现状泄洪出湖河道主要
15、有淮河入江水道、入海水道、分淮入沂、苏北灌溉总渠、废黄河共5条。入江水道设计行洪12000m3/s;入海水道设计行洪2270m3/s;分淮入沂相机泄洪设计能力3000m3/s;苏北灌溉总渠和废黄河设计行洪1000m3/s。分淮入沂工程的规划,自1957年开始,江苏省在洪水得到初步治理的情况下,提出淮、沂洪水跨流域调度,除涝改制。并由江苏省水利厅编报了分淮入沂、淮水北调工程规划设计任务书,1958年水电部批准实施。至1970年,完成了二河干河、开挖了淮沭河东西偏泓,兴建了二河闸、淮阴闸、六塘河地涵、沭阳闸(结合柴米河地涵)等主要建筑物,投资10679万元,发挥了向淮北输送灌溉水的作用;1971年
16、编制了分淮入沂续办工程总体设计,经水电部批准于同年冬开始续建至1980年,完成了淮沭新河偏泓开挖结合复堤、偏泓生产桥、穿堤建筑物、块石护坡等,投资11380万元。1974年二河闸曾短时间泄洪1170m3/s,1980年后,因国民经济调整,该项目被列为停缓建项目。1991年淮河发生中等洪水,为加速降低洪泽湖水位腾空库容,在湖水位超过14.0m(废黄河基面,下同)的情况下,提前分淮入沂,最大分洪流量1210m3/s,12天共泄淮水8.78亿m3,发挥了工程的防洪效益,也暴露了工程存在的问题。江苏省水利厅于1992年上报了分淮入沂续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993年水利部批复,核定投资7500万元,核
17、减了六塘河堤防除险加固、淮柴闸加固、淮西大涧河洼地除涝三个单项工程及部分项目的加固标准。根据批复工程项目及投资,从1992年开始实施至1995年工程完成情况详见表2.11。表2.11 19921995年分淮入沂续建工程完成情况表序号工程名称已完成工程内容1堤防险工隐患修复加固1.1险工隐患加固工程整修雨淋沟1300多条,填塘45处,加做后戗19处,长4117m1.2二河东堤渗水段贴坡反滤贴坡反滤2.52 km,顶高10m,边坡1:3,做后戗0.1 km1.3堤防粘土灌浆二河东堤普灌13.5 km,复灌6.7 km,淮沭河段未灌浆1.4滩面跌水重建31座,整修103座,共134座2块石护坡工程2
18、.1二河东西堤护坡整修东堤翻砌护坡11.241 km,二河西堤接高整修护坡20.8 km2.2淮沭河东西堤护砌东堤新建护坡33.833 km,西堤新建护坡24.08 km2.3园宝头翻砌翻砌护坡1276m,块石砼结构3建筑物加固3.1钱集闸加固渗流处理,更换启闭机,闸门防腐,闸身砼碳化处理3.2六塘河船闸修复将堵坝改为对上闸首进行修复3.3庄圩涵洞拆建洞身采用钢筋砼箱式型涵洞,翼墙采用钢筋砼U型结构带撑梁型式3.4夏东电灌站加固出水池防渗处理,闸门及启闭机梁加固,更换部分机电设备等3.5六塘河地涵加固闸门主滚轮及启闭机设备整修;洞首抗震加固,砼碳化处理等3.6沭阳闸加固部分闸门更换,启闭机检修
19、,堤身灌浆,混凝土病害处理等3.7柴米闸加固闸门更换,启闭机保养,混凝土病害处理等3.8淮阴闸加固工作桥排架抗震加固,工作桥、胸墙砼碳化处理,闸门加固,启闭机维修保养,牛腿重做,增设防渗齿墙3.9小型涵闸加固完成11座小型涵闸,更换闸门及一般加固4淮沭河清障4.1园宝头滩地清障清障1.8万m34.2六塘河三角地清障清障4万m34.3六塘河地涵顺水坝清障清障24.4万m34.4淮阴闸水下方清除未实施5淮沭河堤防防汛路面东堤46 km,西堤53 km,东堤上堤路13.1 km,另完成新增的13.8 km,共125.9 km6偏泓生产桥新建偏泓生产桥10座2003年淮河流域发生了1954年以来最大洪
20、水,淮河水位迅速上涨,同时因上游工情变化,淮河干支流入洪泽湖来势迅猛。入洪泽湖总流量、最大时段入洪泽湖洪量、洪泽湖水位和三河闸泄洪流量均超过1991年,行洪河道部分河段水位超过历史最高水位。分淮入沂工程最大分洪流量1720 m3/s,共泄洪18亿m3,既显示了工程效益,也集中暴露了工程存在的突出问题。在行洪过程中,堤防和建筑物多处出现险情,二河东堤背水坡多处渗水,淮沭河东西堤背水坡渗水、坍塌;部分跨河及穿堤建筑物闸门启闭机设备老化、砼碳化,有的还出现了翼墙倾斜、洞身裂缝,危及安全运行。2003年淮河流域发生洪水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抗洪救灾工作,提出了加快淮河治理建设,尽快实施灾后重建的要
21、求。江苏省水利厅于2003年8月组织编制了江苏省加快治淮防洪建设实施方案、江苏省淮河流域2003年灾后重建应急工程实施方案等。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于2003年9月编制了江苏省淮河流域2003年灾后重建应急工程分淮入沂初步设计,同年11月水利部淮委以淮委规计2003592号文对该初步设计进行了批复,批复投资1.07亿元,工程内容包括淮阴闸加固、柴米闸、堤防及穿堤建筑物加固工程等。以上历次工程的实施对提高工程防洪安全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项目实施主要是就一些已经暴露的险工隐患进行除险加固,没有从工程的整体防洪泄洪能力上进行系统考虑,工程离治理目标还有相当差距。因投资规模所限制,许多工程内容难以
22、列入,也影响整体效益的发挥和工程安全。目前分淮入沂工程主要存在堤身和堤基渗漏问题突出、堤防隐患多、护坡短缺及高度不足、沿线建筑物存在安全隐患、滩地生产和行洪矛盾大、沿线因洪致涝矛盾突出等问题。2004年11月16日18日,江苏省水利厅在扬州举行了淮河下游防洪工程规划方案专家咨询会,与会专家认为:“淮河下游虽经多次整治,抗御洪水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但是经2003年淮河洪水的实际检验,主要防洪工程的实际行洪能力达不到设计标准、堤防险工隐患较多,因洪致涝问题突出。抓紧淮河下游的防洪工程体系建设,使其尽快达到设计行洪能力”,“分淮入沂应通过堤防加固、防渗处理等措施,达到相机分泄淮河洪水3000m3/s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分淮入沂 整治 工程 环境 影响 报告书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12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