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市滨华路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
《文昌市滨华路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昌市滨华路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文昌市滨华路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文昌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编制单位:海口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编制时间:二一三年八月第1章 建设项目概况1.1 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1.1.1 建设项目地点本项目建设地处于文昌市文城组团东部片区,具体地址为:东起主干路滨湾路(50m宽,坐标N19.36,30.24,E110.46,36.64,)往西与规划的主干路文滨大道(在建,50m宽)十字平面相交,再往西与在建的的教育路延长线(24m宽,坐标N19.36,24.80,E110.46,10.90,)相连。详见图1.1-1 项目地理位置图。1.1.2 建设背景“十一五”期间,文昌市委、市
2、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高水平制订了文昌市2011-2025年战略发展纲要,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积极招商引资,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全市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特别是国家航天发射中心、东环铁路、“两桥一路”等国家和省里的一大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在文昌实施,将带动文昌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业、房地产业、高新科技产业、交通运输业等相关产业的大发展,加快文昌融入琼北经济圈的进程。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要求文昌市的城市功能和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体系也要随之不断改善和提升。为了落实和全面推进文昌市向整洁优美滨海城市的目标迈进,完善交通设施已成为文昌市政府的一个重要议题。根据海南省文昌市城市总体发展规划,文城镇地位为市域经
3、济、文化、商业中心和以人文景观为主的观光旅游基地。为保证这一规划的顺利实施,完善这一地区的道路网就成为必要的先决条件之一。拟建的文昌市滨华路工程,是教育路东段的延长段,位于文昌市文城组团东部,东起滨湾路(坐标N19.36,30.24,E110.46,36.64,),与文滨大道(规划主干路)十字平面交叉,终点与教育路延长线连接(24m宽,坐标N19.36,24.80,E110.46,10.90,),是一条基本呈东西走向的城市支路(项目地理位置详见图1.1-1)。道路建设总长度约773m,规划红线宽度为24m,按城市支路级标准建设,计算行车速度30Km/h,沥青砼路面结构。本项目沿线经过凌村溪,需
4、要架设一座桥梁。配套新建沿线的给水、排水、照明、交通、绿化、电力、电信、消防及燃气设施。其中,电力、电信只按预留管沟设计,不考虑具体设计。建设投资总额为人民币7124.36万元。项目的完成将形成连接“文城组团东北片区”和“八门湾片区”的通道,将进一步完善文城组团的道路网,将为本片区的开发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为将来进出游客和业主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加快了城市建设步伐和创造优质投资环境、就业环境,使道路沿线的土地价值得以提升。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海南省环境保护条例和海南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
5、定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为了取得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2013年4月,海口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受文昌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委托,组织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评价人员在现场踏勘基础上,结合项目所在区域规划要求及其环境的具体情况,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编制完成了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2 工程概况1.2.1 建设内容道路建设总长度约773m,规划红线宽度为24m,按城市支路级标准建设,计算行车速度30km/h,沥青砼路面结构。本项目沿线经过凌村溪,需要架设一座桥梁,配套新建沿线的给水、排水、照明、交通、绿化、电力、电信、消防及燃气设施。其中,电力、电信只按预留管沟设计,不考虑具体设计。
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表1.2-1 表1.2-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项 目单 位指 标备 注一、文昌市滨华路市政道路工程1、基本指标道路等级城市支路设计车速km/h30路面类型沥青砼路面路面结构设计年限年10到达临界状态设计轴载BZZ-100kN地震设防烈度8度2、路线路线总长m773道路红线宽度m243、路基土石方数量 填方m336971 挖方m33960均为表层请表土4、路面工程数量车行道11595宽15m人行道1546宽24.5m5、桥梁工程504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桥(长20米宽24米)5、地下管线雨水管线m764单侧布管污水管线m675单侧布管给水管线m744单侧布管电力管沟m760砖
7、砌电力电缆沟横断面净空尺寸:(高)1.1米(宽)1.0米电信管沟m755通信塑料电缆管和蜂窝管PVC-U-1104.2,PVC-U-110-7孔(327)6、照明工程路灯套72LED灯7、附属工程标志套20标线773绿化4109消防套6地上式消火栓公交车站座2二、项目投资1、项目总投资万元7124.362、项目环保投资万元368.791.2.2 预测交通量本项目计划2014年通车,因此以2014年为预测基本年,根据规划经济发展目标和规划年限确定本项目交通量的预测年限为2014年、2020年、2028年。本路线的交通量预测结果见表1.2-2。表1.2-2 道路各预测年交通量特征年路段特征年各车型
8、量小型车中型车大型车昼间夜间昼间夜间昼间夜间2014年文昌市滨华路131273881942020年1883854112752028年2525072143671.3 项目选线合理性分析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项目建设用地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办理土地预审手续,完善手续之后,符合文昌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项目建设符合文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要求。道路建设虽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通过竣工后绿化景观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其生态水平。道路走向及线形指标高且符合城市发展要求,满足整体规划布局,有效的带动文城镇片区经济发展。且规划线位路线基本按照城市总规进行建设,能一定程度上
9、减少了工程数量。因此,从总体上看,本工程选线基本符合环境要求。第2章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概况2.1 项目所在地的环境概况2.1.1 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凌村溪水质除粪大肠菌群超标外,其余监测指标基本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粪大肠菌群超标分析原因如下:河流沿岸村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凌村溪中,污染水质; 凌村溪沿岸村庄养殖以散养为主,村民将鸭、鹅等散养在村内溪边,畜禽粪便直接排入水中,污染水质。2.1.2 大气环境质量状况根据2013年4月度海南省环境空气质量月报,2013年4月文昌市二氧化氮(NO2)的日平均浓度测值范围为0.0080.023mg/Nm3,可吸入
10、颗粒物(PM10)日均浓度测值范围为0.0090.025 mg/Nm3,空气中SO2日平均值为0.002 mg/Nm3,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 (GB3095-1996,修改版)中的一级标准。2.1.3 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范围为文昌市滨华路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占地范围向外延伸200m。主要的以农林生态系统为主,调查结果合计有184种,隶属67科,108属。其中蕨类植物3科,4种;被子植物63科,180种,其中双子叶植物56科,144种;单子叶植物7科,36种。2.1.4 声环境本道路所在区域沿线监测点现状噪声值昼夜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结果中,项目
11、起点处噪声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4a类标准值。声环境质量良好。2.2 建设项目评价范围(1)环境空气评价范围为道路沿线两侧各200m范围内。(2)声环境评价范围为道路沿线两侧各200m范围内。(3)生态评价范围为道路沿线两侧各200m范围内。(4)水环境评价范围为拟建道路沿线200m范围内的水体,包括道路跨越的凌村溪上游200m至下游1000m。(5)社会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拟建道路所在的文昌市文城镇。第3章 环境影响预测及主要控制措施3.1 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3.1.1 施工期1、施工期社会环境道路的建成对道路沿线的社会经济发展、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工农业生产、
12、交通运输发展均有促进作用,但对沿线土地的征用有影响,如果国家有关征地政策和规定不能得以认真落实,相关公众的基本利益得不到保证,将会使当地一些居民的生活水平受到影响。 2、施工期环境空气本工程施工期的空气污染主要是扬尘和粉尘污染。建筑材料在运输、装卸、搅拌过程中有大量的粉尘散落到周围空气环境中;建筑材料在堆放期间由于受风吹会引起扬尘污染。3、施工期声环境施工期间,各类施工机械设备运行和工程建筑作业过程中将产生噪声。声压级达到80-90 dB(A)。4、施工期生态环境项目占地面积为1.9802公顷,占地范围内用地现状主要为林地、村庄、坑塘、河流、水田等,其中村庄0.2489公顷,河流水面0.078
13、5公顷,坑塘水面0.1775公顷,水田1.4753公顷。用地范围内植被将全部进行清除,施工建设将对地表植被造成破坏,道路建设将使89.21t植被生物量丧失,在道路等基础设施建成后建设绿化可使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恢复。5、施工期水环境施工机械跑、冒、滴、漏的污油及露天界些受雨水冲刷后产生的油水污染,桥涵施工过程中对凌村溪水体的搅动产生悬浮物的污染,另外还包括建筑泥浆水,施工人员生活污染以及降雨产生的地表径流。施工期间产生的大量建筑垃圾、渣土、弃土,在工程正常排水或一定的强降雨作用下,随地表径流携带大量污染物和悬浮颗粒物,流到附近水体。6、施工期固体废物环境施工期固废主要为拆除现状路面少量废渣
14、、房屋拆除建筑垃圾、工程开挖清表土及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部分房屋拆除垃圾量约2665.5t,生活垃圾产生量为7.2t。3.1.2 运营期(1)大气污染物机动车尾气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汽车排气管排出的含有CO、HC、NOx 等污染物的内燃机燃烧废气,约占总排放量的60%;二是曲轴箱排出的含CO、CO2气体,约占20%;三是从油箱、气化器燃烧系统蒸发出来的HC 等气体约占20%。机动车尾气所含成分比较复杂,但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CO、HC、NOx 等。这些污染源属于线性流动污染源,对于城市道路而言,汽车尾气对道路20-50m 以内影响较大,50m 以外随着距离的增加影响逐渐减少。另外,道路上行驶汽
15、车的轮胎接触路面,使路面积尘扬起,会产生二次扬尘污染。在运送散装含尘物料时,由于散落、风吹等原因,也会使物料产生扬尘污染。(2)机动车噪声道路建成后营运期噪声源主要是道路行驶的各种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交通噪声(包括机动车发动机噪声、排气噪声、车体振动噪声、传动和制动噪声等)其中发动机噪声是主要污染源。(3)固体废弃物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沿途会洒落一些物体,如砖块、瓦砾等。行人在行驶时,也会抛弃一些垃圾。(4)车辆溢漏物车辆在行驶时会沿途溢漏一些油物等。3.2 项目评价范围内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主要保护目标见表3.2-1。 表3.2-1 本道路沿线环境敏感点一览表序号名称方位(由起点向终点)首排距
16、中心线(m)拆除后首排距红线(m)环境特征保护级别1山贝村两侧3510涉及拆迁户3户均为砖混和砼结构。拆迁后临路一侧第一排居民2户,评价范围内第二排2户,均为一层村民自建房,项目影响人口约25人。35m外:2类35m内:4a类2田地两侧_农田生态环境3凌村溪穿越_农业灌溉用水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图3.2-1 项目沿线环境敏感点及现状图3.3 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3.3.1 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施工期社会环境影响本项目施工期会暂时影响当地交通秩序,增加其它道路的交通负担,给居民的出行、工作、生活带来不利影响,但这种影响是轻微的、暂时的。道路的建成与投入运营
17、,将使沿线交通条件得到改善,完善市政配套设施,对完善区域路网、改善交通环境起到积极的作用。2、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道路在施工阶段对环境空气的影响主要来自施工扬尘的影响,道路施工扬尘TSP浓度超过一级标准,但项目建成后,扬尘量将大大下降,其周围TSP浓度将大大降低。因此,只要在施工阶段经常洒水抑制扬尘,合理选择堆料场,对环境敏感目标影响不大。3、施工期声环境影响施工期噪声对声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在穿越的山贝村,该路段昼夜施工噪声均超过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限值;而在其它路段空旷的地区,由于施工场点周边敏感点分布较远,因而实际影响较小。4、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项目总用地面
18、积1.9802公顷,需征用水田、村庄等用地,用地范围内植被将全部进行清除,施工建设将对地表植被造成破坏,使植被生物量丧失,在道路等基础设施建成后建设绿化可使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恢复。5、水土流失环境影响根据预测,在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全线可能产生新增的水土流失量为1841.2t。通过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后,所产生的水土流失量为607.34t,是不采取措施下的33%,减少水土流失量1233.86t,可大大减轻对环境的影响。6、施工期水环境影响施工期桥梁工程对水环境影响可能在以下几方面:1)泥浆水如直接排放到河道里,对水质会造成一定的影响。2)桥梁施工时可能产生悬浮物、油污染物影响水环境。
19、3)施工居住在现场,每天都会产生一定量的生活污水,如果直接排放,对附近水体会产生一定的污染。4)建设期由于建筑材料的堆放、管理不当,特别是易被冲失的物质如黄沙、土方等采用露天堆放,遇暴雨时将被冲刷进入水体。7、施工期固体废物环境影响施工期固废主要为拆除现状路面少量废渣、房屋拆除建筑垃圾、工程开挖清表土及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部分房屋拆除垃圾量约2665.5t,生活垃圾产生量为7.2t,施工建筑垃圾产生量约396t。以上固废若处置不当将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因此,拆除固废除垃圾用本项目的路基填方,如不利用,应运往文昌市住建局规定的地点进行填埋处理。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应经收集后交由当地环卫部门统
20、一处置。弃方主要是松散表土,经综合利用于道路两侧土地整理的表土使用或绿化客土使用,对环境影响不大。3.3.2 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社会环境评价结论本项目建设完工,将对文昌市的开发起促进作用。改善了区域的交通道路,为带动项目周边用地的开发带来一定的积极作用。2、生态环境评价结论营运期对道路两侧绿化工程的建设,在道路交叉口设置以植物为主的节点,为物种流的移动创造条件。提高了城市人造景观质量,并具有防尘、减噪、调温、净化空气、美化城市的效果,是一项有利于城市景观生态环境质量及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好工程。3、环境空气评价结论项目建成后,道路投入使用,产生汽车尾气,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成分为CO、NO
21、X和碳氢化合物。道路建成后在道路两侧设置一定宽度的绿化带后,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汽车尾气排出污染物对周围环境空气的影响。且本项目沿线目前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很好,大气环境容量较大。产生的汽车尾气能较快在大气中扩散,总体而言,营运期汽车尾气对项目区域及周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不大。4、声环境评价结论道路营运后,主要环境影响是区域内车辆运输对周边环境噪声污染。交通噪声预测表明,沿线敏感点昼间基本能达到相应声功能区标准,2028年而夜间出现一定的超标,超标0.09分贝,影响较小。故本环评建议采取防噪措施,减少交通噪声对沿线敏感点的影响。5、水环境评价结论本项目不配套建设服务设施,因此项目没有服务区生活废水产
22、生。路面径流是营运期产生的非经常性污水,主要污染物成分为悬浮物及少量石油类,雨水汇集进入市政雨水管网,就近流入地表水,对周围水影响不大。3.4 污染防治措施及达标排放情况3.4.1 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使用商品沥青混凝土,严禁设立沥青搅拌站;在道路沿线对施工区域实行封闭;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开大风天气;加强施工区的规划管理,采用洒水抑尘措施,控制施工现场扬尘;合理规划施工材料运输路线,尽量绕开居民密集区;运送散装含尘物料的车辆,尽可能用蓬布遮盖,对运输砂石料的车辆应限制超载,以免沿途洒漏,减少粉尘污染环境。2、水污染保护措施道路沿线设桥梁1座,主要用于排洪、保持现状自然水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昌市 滨华路 环境 影响 报告书 简本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10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