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矿集团新疆赛尔能源有限公司四矿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doc
《徐矿集团新疆赛尔能源有限公司四矿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徐矿集团新疆赛尔能源有限公司四矿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doc(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前 言1.1本项目主要特征徐矿集团新疆赛尔能源有限公司四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和什托洛盖镇东南约6km处,行政区划隶属和什托洛盖镇管辖。矿井地理坐标:东经:855925860134;北纬:462603462756。已有开采规模0.12Mt/a。井田东西平均走向长3.04km4.42km,宽1.231.65km,面积4.98km2。徐矿集团新疆赛尔能源有限公司位于新疆和丰和什托洛盖西部矿区,该矿井为“十二五”保留矿井。该矿井现有的煤炭资源满足服务年限要求,煤层埋藏较浅,赋存较稳定,开采条件良好,外部建设条件基本具备。合理利用本矿的煤炭资源,发展循环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对促
2、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积极意义。新疆赛尔能源有限公司隶属于徐州矿务集团,系徐州矿务集团在新疆的子公司。2006年7月,徐州矿务集团以注资控股方式与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族自治县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共同对原和布克赛尔县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实施改制重组,成立徐州矿务集团新疆赛尔能源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2028万元,徐州矿务集团控股90%,和布克赛尔县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占有10的股份。徐州长城基础工程有限公司在2007年09月编制了徐矿集团新疆赛尔能源有限公司四矿勘探报告、徐矿集团新疆赛尔能源有限公司四矿勘探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及备案证明。2008年12月由新疆煤炭设计研究院编
3、制完成了徐矿集团新疆赛尔能源有限公司四矿改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2环境评价过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徐矿集团新疆赛尔能源有限公司四矿应进行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为此,徐矿集团新疆赛尔能源有限公司于2010年08月委托新疆煤炭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承担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项目组专业技术人员赴现场进行了实地踏勘和调查,收集了环评所需的资料。根据本项目特点,结合项目区周围环境特征,按照国家及地方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以及环评技术导则,进行了两次公众参与调查后,编制
4、完成了徐矿集团新疆赛尔能源有限公司四矿0.90Mt/a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现呈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1.3主要关注的环境问题由于本矿为扩建工程项目,故主要关注的环境问题是:现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现已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改扩建后本项目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和采取的预防措施,以及后续生产的环境可行性。1.4环评主要结论(1)本环评对该矿井环境的影响进行了详尽的分析。针对项目自身产生的污染源,评价对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评价,对环境影响进行了预测,提出了相应的防护措施并对防护措施可行性进行了论证。本项目落实本环评提出的上述环保措施后,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可实现达标排放,对当地环境不会造成大的污染影响,同
5、时矿区原有部分环境问题也将随着本次整改后工程环保措施的实施一并得到解决。(2)本项目采用综采开采工艺,采煤机械率及采区回采率均达到规范要求。设备选型采用能耗低、噪音小的设备,从源头消减污染、减少能耗;按清洁生产标准 煤炭采选业(HJ446-2008)进行评定,本项目各项指标基本可满足清洁生产要求,基本符合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技术政策要求。本项目建成后只要严格执行本环评提出的环保措施,清洁生产可得到保障。(3)本项目是改扩建工程,除本次提出的采取正常的环保措施外,对原有开采遗留的环境问题通过本次环保措施可一并解决。由于采取了合理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并做到了“达标排放”要求,项目污染物排放对环境的影
6、响在环境质量标准允许的范围内。本工程污染物排放总量经过计算后,环评要求尽快申请总量控制指标,以满足总量控制要求。最终以当地环保部门意见为准,本环评建议的总量仅作为参考。2、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2.1改扩建前项目概况赛尔能源有限公司四矿由原地区煤炭公司四分公司的创业井、边界井(2号井)、技改井(1号井)和无烟煤井等4个小煤矿整合而成。目前,上述4个小煤矿中的创业井(2001年4月)和无烟煤井(2004年6月)已经关闭,其地面设施已经清除,边界井(2号井)和技改井(1号井)正在生产,并且两矿相邻。合计生产能力为0.12Mt/a(1号井原设计生产能力为0.09 Mt/a, 2号井原设计生产能力0.03
7、 Mt/a)。技改井(1号井)和边界井(2号井)的开拓方式均为斜井开拓,采煤方法已由原来的仓储式改为走向长壁开采的炮掘和综掘,矿井回采率为65.2%76.23%。由于井上、井下各生产系统可靠性差,生产能力低,因此有必要对矿井进行改扩建,以进一步提高矿井产能和经济效益。2.1.1井筒工程状况根据现场调查,该矿目前可供利用的井筒有:(1)原边界井(2号井)主斜井: 沿B9煤层倾向布置,井筒开拓方位角(NS)108 o,井筒平均倾角16,分段支护。(2)原边界井(2号井)回风斜井:沿B9煤层倾向布置,拓方位与原主斜井平行,位于主斜井北侧,与主斜井井筒平均间距25m,井筒平均倾角16,分段支护。(3)
8、原技改井(1号井)主斜井:沿B9煤层倾向布置,井筒开拓方位角(NS)122,井筒平均倾角25,分段支护。(4)原技改井(1号井)回风斜井:沿B9煤层倾向布置,井筒开拓方位角(NS)122,井筒平均倾角27,分段支护。2.1.2矿井工业场地现有工业场地有1号井及2号井2个工业场地。矿区公路将2个工业场地分为南北两部分,矿区公路以南的1号井工业场地公路与外部运输公路相通,2个工业场地有矿区简易公路相连接。矿区公路南部是生活区,公路与工业场地生活区相距不足35m。现1号井工业场地南部厂界的生活区,供2个矿井共同使用,生活区内布置有商店、一座食堂及多栋职工宿舍住宅房等建筑物。1号井工业场地内已有的工程
9、设施主要有主斜井、副斜井、斜风井三个井筒,主斜井井口房、主井配电室、装车仓、主井及副井绞车房、空气加热室、空压机房、机修车间、电机车库、器材库、坑木加工房、变电所、锅炉房、生活区办公室、灯房、浴室、任务交待室联合建筑等地面设施。2号井工业场地内已有的一些工程设施主要有主斜井、副斜井、斜风井三个井筒,主斜井井口房、主井配电室、装车仓、主井及副井绞车房、空压机房、电机车库、坑木加工房、锅炉房、灯房、浴室、任务交待室联合建筑等地面设施。其中机修间、器材库、坑木加工房、变电所、生活区办公室及食堂只在1号井布设。现有一座爆破材料库位于2号井西南的沟谷处,为2矿井公用材料库。现2处工业场地外围厂界四周均布
10、设有围墙,围墙将2个场地一同圈定。1号井工业场地及行政福利区占地面积约1.90hm2,其中建筑占地3000m2,道路占地3250m2,行政福利生活区占地面积大约5800m2,绿化占地面积为650m2,主要布置在1号井生活区周围及场区四周围墙内。2号井工业场地占地面积约2.30hm2,其中建筑占地4200m2,道路占地4850m2。2.1.3矿区现有供水设施供水取自13km处的和什托洛盖镇的和布克河谷地,第四系潜水层,采用拉水车运输,在供给矿井内的高位水池(容积为400m3),再通过1号井高位水池向现有2个矿井生产、生活供水。地面消防、井下洒水利用各矿井的矿井排水供给。2.1.4矿区现有供电设施
11、利用1号井工业场地内已经建造的10kV变电所一座, 10kV电源采用双回路LGJ-240架空电源线路,电源分别取自和什110kV变电所10kV不同母线段引来,导线规格为LGJ-95,单回路线路长度约为7.6km。现有2回35kV电源线路能够满足矿井扩建后的用电需要。2.1.5矿区现有供热设施现有2矿的工业场地内各设有供热锅炉房。1号井锅炉房建于1997年,其内安装一台SZL1.4-0.7-95/70AII2型热水锅炉,随锅炉配套有鼓风机、引风机、铁皮烟囱等,主要用于建筑物采暖、生活供热之用,未安装除尘系统,耗标煤900t/a。在1号井副井安装一台RFL1680型热风炉,主要用于井筒供热使用,未
12、安装除尘系统,其耗煤量为540 t/a。1号井合计耗煤量为1440 t/a。2号井锅炉房建于1997年,锅炉及热风炉与1号井一致,锅炉及热风炉耗煤量合计为1440 t/a,并且均未安装除尘系统。2.1.6项目原有污染源调查(1)污废水矿井排水现1号井矿井排水量约为60m3/d,由于排水量较少,经沉淀处理后,排至生活区西部,工业场地南面围墙外的荒滩,向南部方向漫流、下渗和蒸发后消失。现2号井矿井排水量不足100m3/d,出井口的排水经沉淀处理后,在通过管网排入井下,供井下降尘洒水使用,其矿井排水基本不外排。本次评价针对排水情况,对1号井排水水质进行采样监测,经塔城地区环境监测站经取样后,实测结果
13、见表2.1-1。表2.1-1 原1号井矿井排水水质 单位:mg/L项目pHSS化学需氧量总硬度矿化度挥发酚氟化物硫化物浓度值7.911110.5218457110.0020.290. 02标准限值695050/10/续表2.1-1:项目氯化物硫酸盐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氰化物石油类铁锰浓度值1430202339.20.8180.0040.1130.4180.214标准限值/564项目总大肠菌群锌高锰酸盐指数六价铬砷铅镉汞浓度值63个/L0.053.360.0040.0020.0010.00010.00001标准限值/2.0/0.50.50.50.10.05所监测的矿井排水与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14、(GB20426-2006)中煤炭工业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相比,化学需氧量超标,总硬度、矿化度指标较高,说明矿井水水质差。生活污水现赛尔四矿(1号井及2号井)的生活污水排放点位于职工生活区,生活区集中布设,布置在1号井南部厂界,生活污水排放量约40m3/d;另外,在2号井的主井附近有一处职工浴室,主要供2号井井下职工洗浴使用,生活污水排放量约15m3/d;1号井南部厂界生活区的排水水量较少,均未综合利用,直接向厂界南部外排,南部区域为戈壁滩地,排入戈壁后自然蒸发消失。2号井职工洗浴室的水量极少,直接排入2号井的北部沟谷中,自然蒸发消失。(2)废气现1号井及2号井工业场地内各布设有一座锅炉房和一座热
15、风炉室。1号井锅炉房建于1997年,其内安装一台SZL1.4-0.7-95/70AII2型热水锅炉,随锅炉配套有鼓风机、引风机、铁皮烟囱等,主要用于建筑物采暖、生活供热之用,未安装除尘系统,耗标煤900t/a。在1号井副井安装一台RFL1680型热风炉,主要用于井筒供热使用,未安装除尘系统,其耗煤量为540 t/a。1号井合计耗煤量为1440t/a。2号井锅炉房建于1997年,锅炉及热风炉与1号井一致,锅炉及热风炉耗煤量合计为1440 t/a,并且均未安装除尘系统。2处锅炉房内装安装的SZL1.4-0.7-95/70AII2型热水锅炉,主要用于建筑物采暖之用。2处热风炉室内装安装的RFL168
16、0型热风炉,主要用于井筒供热使用。以上均未安装除尘器,以上锅炉燃料为本矿原煤,燃煤产生的污染物主要为烟尘、SO2和NOx,产生情况见表2.1-2。表2.1-2 废气污染物产生情况统计表排放源耗煤量烟尘SO2NOx废气量(t/a)排放量(t/a)排放浓度(mg/m3)排放量(t/a)排放浓度(mg/m3)排放量(t/a)排放浓度(mg/m3)万m3/a2台热水锅炉180037.441890.99.03456.066.52329.3019802台热风炉108022.461890.95.41456.063.91329.301180合计288059.90-14.44-10.43-3168由上述可知,锅
17、炉烟尘初始排放浓度经过理论计算为1890.9mg/m3, SO2浓度为456.06mg/m3,其锅炉烟尘初始排放浓度超过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标准(GB13271-2001)中第时段二级标准限值。除锅炉燃煤污染物外,原煤在地表转载、储存过程中产生的煤尘及运煤车辆轧辗路面产生的扬尘污染也较重。由于本地气候干燥多风,矿井生产的原煤水份含量较低(只有0.6%),矿区附近矸石堆放占地较大,工业场地内无洒水装置等原因,起风时煤尘污染较重,对局部环境污染较大。(3)生态现1号井工业场地及行政福利区占地面积约1.90hm2,2号井工业场地占地面积约2.30hm2,总占地面积为4.2hm2。由于原占地均为砾质荒
18、漠地,地表植被稀疏。现场地内除空地外,剩余土地地表均已被占,原有土地现状已改变。(4)固体废弃物本矿现正在生产过程中,其原煤出井后,对矸石进行分选,分选出的矸石直接堆置在现有1号井储煤场边的矸石堆旁,临时矸石场地占地面积约为100m2,长度为20m,宽为5m,产生的矸石只作临时堆放,现有产生的矸石最终排入2号井工业场地西北部的低山丘陵沟谷中。其历年的堆存量为3万t。西北部的沟谷的矸石堆放场地面积约0.5km2,其长度约1km,宽度约0.5km,地面植被稀少,覆盖度不足5%,周围无地表水系,非泄洪通道,仅在降水季节有少量的降水汇入其中,后自然蒸发消失。此区域风沙较大,其多年矸石风化产物为导致扬尘
19、污染的污染源,造成了周围环境空气的污染。现两矿的锅炉炉渣排放量为350t/a,目前与煤矸石一起堆放于西北部的沟谷中。生活垃圾排放量约为126.5t/a,在1号井的生活区垃圾池中集中收集,定期有矿井管理人员安排车辆运至1号井南部500m处戈壁中挖坑填埋。(5)地表形态变化根据现场调查,目前两个矿井周围还未出现塌陷现象,也无裂缝现象出现。本矿煤炭采区是在戈壁丘陵地带,采区地表无建筑设施及居住点,故即使出现塌陷也基本不会对地面设施和居民生活产生影响和造成经济损失。另外,在道路两侧留设有20m的公路保护煤柱,进一步保护道路两侧的地表沉陷影响。(6)水土流失及地质灾害井田地处准噶尔盆地西北部,为准噶尔界
20、山交接地带,矿区周围为低山丘陵,总体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地形较为单一。井田范围内无地表水系,夏季暴雨期,部分冲沟内有洪水汇集形成短暂水流,向地势相对较低的东南方向排泄。综上所述,由于井田地势较为平缓,因此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小。井田范围的水土流失类型为风力水力复合类型,属于微度水蚀,中度轻度风力侵蚀交错区。常年的开采,附近堆积有较多的废弃煤渣和煤矸石,长期露天放置,遇风引起风蚀现象较明显。区域内除自然植被有一定的水保功能外,没有人工水保设施。2.1.7主要环境问题(1)矿区无组织粉尘排放源,包括原煤在地表转载、储存过程中产生的煤尘,汽车碾轧路面起尘,风化的矸石起尘在有
21、风时对周围环境污染较重。(2)现四矿场地内有二个矿井,并分别布置有锅炉房及热风炉室,分布比较分散,且锅炉未安装除尘器,锅炉烟尘浓度未达标。锅炉废气对局部矿区环境空气质量会造成一定污染。(3)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无法达到杂用水标准要求,外排时有恶臭等污染,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了一定不利影响。矿井水水质差,也未处理并充分利用。(4)整个工业场地区的绿化面积较小。2.2改扩建项目概况2.2.1项目名称徐矿集团新疆赛尔能源有限公司四矿改扩建工程。2.2.2建设地点徐矿集团新疆赛尔能源有限公司四矿本次改扩建工程在原有矿界内实施,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和什托洛盖镇东南约6km处,隶属和什托洛盖
22、镇管辖。2.2.3建设性质建设性质为改扩建。2.2.4建设规模设计生产能力由原0.12Mt/a改扩建至0.90Mt/a。2.2.5主要地面建(构)筑及平面布置 (1)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依托原有部分原有的工业场地在本次扩建后继续利用,首先主斜井为改造利用原有2号风井,副斜井为改造利用原有2号主井,风井改造为利用原有1号风井进行拓宽及延深。地面主要设施及地面建筑,本次部分继续利用,其中包括:灯房、浴室、任务交待室联合等建筑;矿井供电电源引自五矿变电所,五矿变电所引自和什11kV变电所,本次扩建后仍利用此变电所;已有锅炉房位置不发生变化,但将锅炉房拆除,并新增锅炉;行政福利区位置不变,已有的住房及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徐矿集团新疆赛尔能源有限公司四矿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集团 新疆 能源 有限公司 四矿改 扩建工程 环境 影响 报告书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10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