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工程基础课件第三章 粉末材料的成形与固结.ppt
《材料工程基础课件第三章 粉末材料的成形与固结.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工程基础课件第三章 粉末材料的成形与固结.ppt(1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粉末材料的成形与固结,3.1 粉末的成形与干燥3.2 粉末烧结3.3 胶凝固化,3.1 粉末的成形与干燥,成形的理论基础 粉末的工艺性能 粉末在压力下的运动行为 成形方法,成型:是说工件、产品经过加工后具有某种特定的、所需要的形状;把东西按标准尺寸或规格完成的过程。成形:将松散的粉体加工成具有一定尺寸、形状以及一定密度和强度的坯块。,成形是将松散的粉体加工成具有一定尺寸、形状以及一定密度和强度的坯块。传统的成形方法有模压成形、等静压成形、挤压成形、扎制成形、注浆成形和热压铸成形等。近年来,由于各学科的交叉渗透以及胶体化学、表面活性剂化学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成型方法,如压滤成形、注射成
2、形、流延成形、凝胶铸模成形和直接凝固成形等。,按粉料成形时的状态,分类:,颗粒密度,粉末材料的理论密度,通常不能代表粉末颗粒的实际密度,因颗粒几乎总是有孔;孔与颗粒外表面相通,称开孔或半开口(一端相通);颗粒内不与外表面相通的潜孔称闭孔;,真密度:颗粒质量用除去开孔和闭孔的颗粒体积除得的商值。真密度实际就是粉末的固体密度。有效密度:颗粒质量用包括闭孔在内的颗粒体积去除得到的。用比重瓶法测得的密度接近这种密度,故又称为比重瓶密度。表观密度:颗粒质量用包括开孔和闭孔在内的颗粒体积除得的密度值。堆积密度:粉体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自然状态下的体积,是指既含颗粒内部的孔隙,又含颗粒之间空
3、隙在内的总体积。,粉末成形的理论基础,粉体的堆积与排列,理想球形颗粒的堆积类型、堆积密度和配位数,将大小均匀的球形颗粒粉末倒入容器时,即使颗粒进行面心立方或密排六方排列,堆积密度也较低,即小于74%。通过振动可以提高堆积密度,但是,即使采用最仔细的振动方式,最高的振实密度也仅能达到62.8%,并且平均配位数也低于12。,细颗粒(-325目)对不锈钢粗颗粒(-100+150目)松装密度的影响,通常为了提高堆积密度,常在较大的均一颗粒之间加入较小的颗粒。当小颗粒粉末量增加时,粉体的松装密度先增加然后降低。,1、松装密度、振实密度2、流动性3、压缩性4、成形性,粉末的工艺性能,另外,工艺性能也主要取
4、决于粉末的生产方法和粉末的处理工艺(球磨、退火、加润滑剂、制粒等)。,包括:,1、松装密度与振实密度 不同粉末装满一定容积的质量是不同的,因此规定用松装密度或振实密度来描述粉末的这种容积性质。松装密度:粉末试样自然填充规定的容器时,单位容器内粉末的质量,单位为g/cm3。(国标GB1478-84,GB5060-85)振实密度:将粉末装于振动容器中,在规定条件下,经过振动后测得的粉末密度。(国标GB5162-85),松装密度测定装置一,(a)装配图,(b)流速漏斗,(c)量杯,松装密度测定装置二,(1)漏斗,(2)阻尼箱,(3)阻尼隔板,(4)量杯,(5)支架,松装密度取决于颗粒间的粘附力、相对
5、滑动的阻力以及粉末体孔隙被小颗粒填充的程度。,2、流动性 50克粉末从标准的流速漏斗流出所需的时间,单位为s50克,其倒数是单位时间内流出粉末的质量,俗称为流速。,测量方法1 流动性采用前述测松装密度的漏斗来测定。标准漏斗(又称流速计)是用150目金刚砂粉末,在40秒内流完50克来标定和校准的。美国标准还规定用孔径15英寸的标准漏斗测定流动性差的粉末。,测量方法2 采用粉末自然堆积角(又称安息角)试验测定流动性。让粉末通过一粗筛网自然流下并堆积在直径为l英寸的圆板上。当粉末堆满圆板后,以粉末锥的高度衡量流动性,粉末锥的底角称为安息角,也可作为流动性的量度。锥愈高或安息角愈大,则表示粉末的流动性
6、愈差,反之则流动性愈好。,规律:等轴状(对称性好)粉末、粗颗粒粉末的流动性好;粒度组成中,极细粉末占的比例愈大,流动性愈差,但是,粒度组成向偏粗的方向增大时,流动性变化不明显。,3、压缩性 代表粉末在压制过程中被压紧的能力。在标准的模具中在规定的润滑条件下加以测定,用规定的单位压力下粉末所达到的压坯密度表示。通常也可以用压坯密度随压制压力变化的曲线图表示。压缩比:松装粉末的高度与成型坯体高度之比。,4、成形性 成形性是指粉末压制后,压坯保持既定形状的能力,用粉末得以成形的最小单位压制压力表示,或者用压坯的强度来衡量。压制性:是压缩性和成形性的总称。,规律:成形性好的粉末,往往压缩性差;相反,压
7、缩性好的粉末,成形性差。例如松装密度高的粉末,压缩性虽好,但成形性差;细粉末的成形性好,而压缩性却较差。,成型工艺主要有:刚性模具中粉末的压制(模压)弹性封套中粉末的等静压粉末板条滚压以及粉末挤压等,粉末在压力下的运动行为,压制过程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首先粉末颗粒发生位移(滑动与转动)与重排,颗粒间的架桥现象被部分消除且颗粒间的接触程度增加;,第二阶段:颗粒发生弹塑性变形,塑性变形的大小取决于粉末材料的延性。但是,同样的延性材料在一样的压力下,并不一定得到相同的坯体密度,还与粉末的压缩性能有关;,弹性变形 颗粒间的接触应力材料弹性极限塑性变形 颗粒接触应力材料的屈服强度点接触处局部面接触处局
8、部整体断裂,第三阶段:颗粒断裂。不论是原本脆性的粉体如陶瓷粉末、还是在压制过程中产生加工硬化的脆化粉体,都将随着施加压力的增加发生脆性断裂形成较小的碎块。,应变硬化,碎化,脆性粉末 点接触应力断裂强度断裂塑性粉末 点接触应力屈服强度塑性变形加工硬化脆化断裂,在压制过程中,随着压力的增加,粉体的密度增加、气孔率降低。对压力与密度或气孔率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试图在压力与相对密度之间推导出定量的数学公式。目前已经提出的压制压力与压坯密度的定量公式(包括理论公式和经验公式)有几十种之多。,压坯密度与压制压力的关系,粉末压制理论的一些理论公式和经验公式,黄培云院士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19
9、45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科学博士学位,1946年底毅然回国工作。他是中南矿冶学院创始人之一,曾历任中南矿冶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矿冶研究所副所长、中南工业大学粉末冶金研究所所长、湖南省科协主席等职,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Mg2Si块体的相对密度与热压压力的关系,例:,热压Mg2Si块体的Heckel图,Heckel(黑克尔)方程,热压Mg2Si块体的Kawakita图,Kawakita(川北公夫)方程,压制过程中力的分析,侧压系数,摩擦系数,1-用硬脂酸润滑模壁,2、3-用二硫化钼润滑模壁,4-无润滑剂,当压坯截面积与高度之比为一定值时,尺寸越大,则与模壁不接触的颗粒数越
10、多,即不受外摩擦力影响的粉末颗粒百分数越多。故压坯尺寸越大,消耗于克服外摩擦的压力损失就相应减小。,脱模压力:使压坯由模中脱出所需的压力。它与压制压力、粉末性能、压坯密度和尺寸、压模和润滑剂有关。,弹性后效:在压制过程中,当除去压制压力并把压坯压出压模之后,由于内应力的作用,压坯会发生弹性膨胀。,压坯强度:表征压坯抵抗破坏的能力,即颗粒间的粘结强度;影响因素:颗粒间的结合强度、颗粒表面的粗糙度、颗粒形状、颗粒表面洁净程度、压制压力、颗粒的塑性、成形剂,成形方法,压力成形-(1)模压成形,步骤:原料准备(粉末退火、混合、筛分、制粒、添加润滑剂和成形剂)装模 加压 保压 脱模,粉末退火:使氧化物还
11、原、降低碳及其它杂质、提高粉末纯度。退火温度:(0.5-0.6)Tm,原料准备,粉末混合: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成分的粉末混合均匀的过程。合批:将成分相同而粒度不同的粉末进行混合。混合方法:机械法(球磨机、振动搅拌机、V型混合器)、化学法机械法:干混、湿混(水、酒精、汽油、丙酮),制粒(造粒):将小颗粒的粉末制成大颗粒或团粒,目的是改善粉末的流动性,以使粉末能顺利充填模腔。常用方法:普通造粒、加压造粒、喷雾干燥法,成形剂:为改善粉末成形性能的一些添加物。,常见成形剂:合成橡胶、石蜡、聚乙烯,酵、乙二脂、松香、淀粉、甘油、凡土林、樟脑、油酸等;,润滑剂 为降低粉末与模壁和模冲间的摩擦、改善密度分布、
12、减少压模磨损和有利于脱模的一些添加物。常见润滑剂:硬脂酸、硬脂酸锌、硬脂酸钡、硬脂酸锂、硬脂酸钙、硬脂酸铝、硫磺、二硫化钼、石墨粉和机油;,加压:单向加压、双向加压,成形压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压坯的烧结密度和烧结收缩率。加压速度、保压时间均影响压坯质量。脱模压力:把坯体从模具中卸出所需的压力。,侧压力:压制过程中模壁给压坯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外摩擦力(摩擦压力损失):粉末与模壁之间由于侧压力的作用产生的摩擦力。侧压力和外摩擦力的存在对压制过程和压坯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可利用摩擦力来减小压坯密度分布不均匀性。,用带摩擦芯杆的压模进行压制时,如只润滑可动芯杆,则出现密度沿高度方向急剧降低的
13、现象(线1)。这时,粉末由于与阴模壁的摩擦会引起压坯密度沿高度的降低,而经润滑后的芯杆因摩擦力极小不会引起粉末层的移动。只润滑模壁时,情况相反(线2),没有润滑的芯杆运动时会带动粉末颗粒向下移动,使得压坯密度随着与模冲端面的远离而增加。不采用润滑剂(线3),密度分布得比较均匀;而当对芯杆和阴模都进行润滑时,密度沿高度的变化非常小(线4),这是由于内外层粉末颗粒自由移动所致。,(2)温压成形Warm Pressing/Compaction,温压技术是由Hoeganaes公司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可生产出高密度、高强度,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温压技术就是采用特制的粉末加温、粉末输送和模具加热系统
14、,将加有特殊润滑剂的预合金粉末和模具等加热至130150,并将温度波动控制在2.5以内,然后和传统粉末冶金工艺一样进行压制、烧结而制得粉末冶金零件的技术。其技术关键:一是温压粉末制备,二是温压系统设计。,粉末原料(扩散粘结铁粉+新型润滑剂)粉末加热(130)阴模装粉(130-150)温压温压压坯烧结温压零部件,温压工艺,蜗轮轮毂(1.2kg),温压特点:1)低成本制造高性能粉末冶金零部件;2)压坯密度高;相对密度提高0.02-0.06,即孔隙度降低2-6%3)便于制造形状复杂的零部件;低的脱模压力,30%高的压坯强度,25-100%弹性后效小,50%密度分布均匀,密度差0.1-0.2g/cm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材料工程基础课件第三章 粉末材料的成形与固结 材料 工程 基础 课件 第三 粉末 成形 固结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10429.html